一种养胃助消化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1107发布日期:2019-02-19 18:0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饮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胃助消化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日趋多样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人们多数都处在疲劳和亚健康状态,三高人群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身心亚健康已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威胁,引起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who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口只占5%,亚健康人口占75%,其余为疾病状态。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使人们不得不加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令人们更加注重养生,因此对于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为饮茶大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作为中国最传统的饮用品,其各种保健功效,不断的被发掘,由于其方便使用,成为最受欢迎的保健品,因此各种保健功能茶出现在市场上,虽种类繁多,但效果亦是良莠不齐。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保健功能茶产品虽然较多,但在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大都采用常规方法,因而,产品中的一些营养成分遭到破坏,同时也很难保留各原料中的固有风味、香味,令口感趋于单一,同时原料配伍上创新较少,多采用传统配方,虽能达到保健效果,但依然无法满足不同阶层、年龄、性别的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养胃助消化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养胃助消化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3-4份、麦芽2-3份、决明子1-2份、茯苓方块1-2份、甘草1-1.5份。

优选的,所述的养胃助消化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3份、麦芽2份、决明子2份、茯苓方块2份、甘草1份。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养胃助消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甘草、麦芽混合后送入加热滚筒中,升温至250-270℃,翻滚5-8分钟后出筒,晾至180-200℃后再送入炒锅中,翻炒至减重率达到30%时,再进行抛炒至减重率达到45%,出锅备用;

(2)取步骤1所得产品,放置于木质蒸锅上,向其中均匀喷洒5%质量的清水,盖上锅盖后加热升温至80-100℃,在蒸煮同时用微波设备进行辅助加热,蒸煮60-120秒后出锅备用;

(3)先取清水注入瓦罐,升温烧开后将茯苓方块加入其中,密封2-4小时后开口再向其中加入决明子、山楂,继续烧煮至水分蒸干,完成后所得物料烘干并磨成细粉备用;

(4)将步骤2所得物料以及步骤3所得细粉混合均匀,所得成品密封并放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即得本发明养胃助消化茶。

所述步骤1中翻炒时炒锅的温度保持在100-120℃,抛炒时炒锅的温度保持在80-100℃。

所述步骤2中微波辅助加热时微波功率控制为60-100w,时间与蒸煮时间相同。

所述步骤3中烘干温度为65-85℃。

所述步骤3中磨成细粉后过120-150目筛。

所述养胃助消化茶的饮用方法为开水冲泡后饮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优化了原料的处理工艺,采用翻炒、抛炒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原料减重速率、缩短加工时间,并通过木质蒸锅进行带水的湿热处理,以传导热和水动力为推动力,促进原料内含成分发生丰富的非酶性氧化和分解反应,增加独特口感品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微波辅助加热,利用微波的强穿透性抑制原料中的酶促氧化和蛋白质的水解,进一步保持了风味,并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原料处理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采用五种中草药组成,其中山楂含有脂肪酶,能促进脂肪消化,并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对胃肠功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麦芽性甘平,归脾、胃经,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疏肝理气;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甘草调和诸药,令五者配伍,具有健胃、消食、养胃、助消化的作用,同时生产工艺简单,泡茶饮用方便,效果明显。本发明的养胃助消化茶无任何毒副作用,口感醇厚,柔滑,甘淡,特别是山楂的药理作用有促进消化、强健心脏、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癌等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养胃助消化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3份、麦芽2份、决明子2份、茯苓方块2份、甘草1份。

一种养胃助消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甘草、麦芽混合后送入加热滚筒中,升温至260℃,翻滚6分钟后出筒,晾至190℃后再送入炒锅中,在110℃翻炒至减重率达到30%时,再在90℃进行抛炒至减重率达到45%,出锅备用;

(2)取步骤1所得产品,放置于木质蒸锅上,向其中均匀喷洒5%质量的清水,盖上锅盖后加热升温至90℃,在蒸煮同时用微波设备进行辅助加热,微波功率控制为80w,蒸煮90秒后出锅备用;

(3)先取清水注入瓦罐,升温烧开后将茯苓方块加入其中,密封3小时后开口再向其中加入决明子、山楂,继续烧煮至水分蒸干,完成后所得物料于75℃烘干并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备用;

(4)将步骤2所得物料以及步骤3所得细粉混合均匀,所得成品密封并放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即得本发明养胃助消化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胃助消化茶及其制备方法,优化了原料的处理工艺,采用翻炒、抛炒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木质蒸锅进行带水的湿热处理,增加独特口感品质,与此同时采用五种中草药组成,五者配伍,具有健胃、消食、养胃、助消化的作用,同时生产工艺简单,泡茶饮用方便,效果明显。本发明的养胃助消化茶无任何毒副作用,口感醇厚,柔滑,甘淡,特别是山楂的药理作用有促进消化、强健心脏、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癌等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长期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秦明根;秦明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7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