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709发布日期:2018-11-07 20:11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脱皮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脱皮机是一类农作物机器,该机适用于食品加工厂、宾馆、酒店、食堂、专业户等使用。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720376035.4,名称为一种大豆脱皮装置的专利中,结构紧凑,制造容易,外形尺寸小,灵活方便,能够快速而彻底的对大豆进行脱皮,脱皮效率显著提高,但是不能够保证将每一颗大豆的皮都能脱掉,不能够在脱皮后将皮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设有在一号圆盘的一号圆形凹槽内嵌装有二号圆盘,二号圆盘与上方的三号圆盘之间形成空隙,二号圆盘与三号圆盘均为硬橡胶的圆盘,三号圆盘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与二号圆盘摩擦将若干黄豆外皮磨掉,顺着一号开口滑到矩形桶内,从矩形桶内滑到网格矩形筒内,在鼓风机的吹动下将黄豆皮吹掉,通过三号开口落下来,可以在三号开口下方放有布袋子承接黄豆皮,拨皮后的黄豆通过四号开口滑出;因此,设计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包括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内上表面左侧设有一号圆盘,所述一号圆盘内下表面加工有一号圆形凹槽,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上表面加工有一号环形开口,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加工有与一号环形开口相对应的二号环形开口,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左侧设有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下表面右侧加工有二号圆形凹槽,所述二号圆形凹槽内上表面加工有三号圆形凹槽,所述三号圆形凹槽内设有旋转端向下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右表面设有倒L形支架,所述倒L形支架通过一号环形开口、二号环形开口伸入一号圆形凹槽内,所述倒L形支架下表面连接有二号圆盘,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下方嵌装有三号圆盘,所述三号圆盘下表面右侧加工有一号开口,所述三号圆盘下表面设有与一号开口相对应的矩形桶,所述矩形桶右表面加工有二号开口,所述矩形桶右表面设有网格矩形筒,所述网格矩形筒上表面设有若干鼓风机,所述矩形箱体内下表面左侧设有蓄电池,所述矩形箱体内下表面且位于蓄电池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旋转电机、每个鼓风机均电性相连。

所述矩形体上表面左侧加工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号通孔,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加工有与一号通孔相对应的二号通孔,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上表面加工有与二号通孔相对应的三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二号通孔、三号通孔内共同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一对电磁阀,所述控制器与一对电磁阀均电性相连。

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右侧加工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矩形箱体下表面加工有与网格矩形筒相对应的三号开口,所述矩形箱体右表面加工有与网格矩形筒相对应的四号开口。

所述矩形箱体下表面左侧设有一对一号万向轮,所述矩形箱体下表民右侧设有一对二号万向轮,一对所述一号万向轮高度大于一对二号万向轮的高度,所述二号圆盘、三号圆盘均为硬橡胶的圆盘。

所述矩形箱体左表面设有市电接口,所述市电接口与蓄电池电性相连,所述矩形箱体前表面设有若干控制按钮,所述蓄电池与若干控制按钮均电性相连,若干所述控制按钮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可以控制黄豆下落的数量,摩擦效果好,保证黄豆去皮质量,可以较方便的将黄豆与豆皮分离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中,1、矩形箱体;2、一号圆盘;3、一号环形开口;4、二号环形开口;5、矩形体;6、旋转电机;7、圆环;8、倒L形支架;9、二号圆盘;10、三号圆盘;11、矩形桶;12、网格矩形筒;13、鼓风机;14、蓄电池;15、控制器;16、进料槽;17、管道;18、电磁阀;19、通气孔;20、一号万向轮;21、二号万向轮;22、市电接口;23、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大豆晾晒后去皮机械装置,包括矩形箱体1,所述矩形箱体1内上表面左侧设有一号圆盘2,所述一号圆盘2内下表面加工有一号圆形凹槽,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上表面加工有一号环形开口3,所述矩形箱体1上表面加工有与一号环形开口3相对应的二号环形开口4,所述矩形箱体1上表面左侧设有矩形体5,所述矩形体5下表面右侧加工有二号圆形凹槽,所述二号圆形凹槽内上表面加工有三号圆形凹槽,所述三号圆形凹槽内设有旋转端向下的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的旋转端固定连接有圆环7所述圆环7右表面设有倒L形支架8,所述倒L形支架8通过一号环形开口3、二号环形开口4伸入一号圆形凹槽内,所述倒L形支架8下表面连接有二号圆盘9,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下方嵌装有三号圆盘10,所述三号圆盘10下表面右侧加工有一号开口,所述三号圆盘10下表面设有与一号开口相对应的矩形桶11,所述矩形桶11右表面加工有二号开口,所述矩形桶11右表面设有网格矩形筒12,所述网格矩形筒12上表面设有若干鼓风机13,所述矩形箱体1内下表面左侧设有蓄电池14,所述矩形箱体1内下表面且位于蓄电池14右侧设有控制器15,所述控制器15与旋转电机6、每个鼓风机13均电性相连;所述矩形体5上表面左侧加工有进料槽16,所述进料槽16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号通孔,所述矩形箱体1上表面加工有与一号通孔相对应的二号通孔,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上表面加工有与二号通孔相对应的三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二号通孔、三号通孔内共同设有管道17,所述管道17上设有一对电磁阀18,所述控制器15与一对电磁阀18均电性相连;所述矩形箱体1上表面右侧加工有若干通气孔19;所述矩形箱体1下表面加工有与网格矩形筒12相对应的三号开口,所述矩形箱体1右表面加工有与网格矩形筒12相对应的四号开口;所述矩形箱体1下表面左侧设有一对一号万向轮20,所述矩形箱体1下表民右侧设有一对二号万向轮21,一对所述一号万向轮20高度大于一对二号万向轮21的高度,所述二号圆盘9、三号圆盘10均为硬橡胶的圆盘;所述矩形箱体1左表面设有市电接口22,所述市电接口22与蓄电池14电性相连,所述矩形箱体1前表面设有若干控制按钮23,所述蓄电池14与若干控制按钮23均电性相连,若干所述控制按钮23均与控制器15电性相连。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在一号圆盘2的一号圆形凹槽内嵌装有二号圆盘9,二号圆盘9与上方的三号圆盘10之间形成空隙,二号圆盘9与三号圆盘10均为硬橡胶的圆盘,三号圆盘10在旋转电机6的带动下与二号圆盘9摩擦将若干黄豆外皮磨掉,顺着一号开口滑到矩形桶11内,从矩形桶11内滑到网格矩形筒12内,在鼓风机13的吹动下将黄豆皮吹掉,通过三号开口落下来,可以在三号开口下方放有布袋子承接黄豆皮,拨皮后的黄豆通过四号开口滑出;可以控制黄豆下落的数量,摩擦效果好,保证黄豆去皮质量,可以较方便的将黄豆与豆皮分离开。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一台MD420电机驱动器,市电接口22的输出端与HZB12-135蓄电池1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接,蓄电池14的输出端与若干控制按钮23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相连接,若干控制按钮23的输出端与200PLCCPU224XP控制器15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相连接,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器、每个WM7040-24V MINI AIR鼓风机13、DMF-Z-40S电磁阀18的输入端相连接,本领域人员再将电机驱动器通过导线与旋转电机6的接线端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控制器15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矩形箱体1下表面左侧设有一对一号万向轮20,矩形箱体1下表民右侧设有一对二号万向轮21,一对一号万向轮20高度大于一对二号万向轮21的高度,矩形箱体1整体向右倾斜,可以使黄豆向右滑出,通过若干控制按钮23控制控制器15,将黄豆装入进料槽16内,控制器15控制一对电磁阀18中的每个电磁阀分别打开关闭,保证每次进入一号圆形凹槽内的二号圆盘9与三号圆盘10之间的黄豆数量一定,保证摩擦效果良好;旋转电机6工作带动三号圆盘10在二号圆盘9上方摩擦黄豆,黄豆顺着一号开口落入矩形桶11内,从矩形桶11的二号开口滑落到网格矩形筒12内,网格矩形筒12上方的若干鼓风机13向下吹风,将豆皮从网格矩形筒12内吹出,通过三号开口落下来,可以在三号开口下方放有布袋子承接黄豆皮,拨皮后的黄豆通过四号开口滑出。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