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制品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677发布日期:2019-03-19 20:40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制品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制品用模具。



背景技术:

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数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浆凝固面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历史,豆干是豆腐干的简称,汉族传统豆制品之一,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久放不坏,是中国各大菜系中都有一道美食,豆腐干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传统的豆干大多数是手工制造,耗时且费力,无法满足批量生产,少数机械加工豆干使用的模具结构功能单一,通常一个模具只能加工出一块豆干,无法满足同时批量加工,且加工后的豆干不易取出,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豆制品用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通过下模内的多组模腔满足大批量生产,气缸带动通过调平弹簧安装的压板让压板对模腔内的半成品豆腐提供均匀的挤压力,下模内挤压出的水分通过凹槽可以流入集水箱,加工结束后,通过冷水通道内的冷水可以对模具进行冷却,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模腔内的温度,顶板可以将模具顶出,方便脱模,本实用新型结构节凑,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豆制品用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内部设有冷水通道,所述下模一侧设有冷水池、另一侧设置有架体,所述冷水池的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冷水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冷水通道的出口通过回水管与所述冷水池连通,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通过集水管与集水箱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架体上通过固定杆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出杆的下端设有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与所述气缸的伸出杆相连的上模座、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连接板和通过多组调平弹簧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下端的压板。

进一步,所述下模内部设置有八个模腔。

进一步,所述模腔的底部设置有便于将成品顶出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模腔的底部间设置有多个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模腔的底部设有滤水小孔,所述工作台表面设置有放置所述下模的凹槽,所述出水口、滤水小孔均与所述凹槽连通。

进一步,所述下模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下方安装的调平弹簧设有四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下模上设置多组模腔,满足大批量的豆干加工,上模连接板上通过弹簧安装的压板,在气缸工作时让压板对下模模腔内的半成品豆腐提供均匀的挤压压力,下模底部设有的滤水小孔可以将加工豆干时的多余水分通过滤水小孔的连接内管流入集水箱,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模具内部的温度,让模具的生产温度保持最适宜温度,冷水通道内的冷水可以在加工结束后对模具进行冷却,模内部的模腔内设有的顶板在加工结束后将模具顶出,本实用新型结构节凑,操作简单,可大批量的豆干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水通道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豆制品用模具,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下模2,所述下模2的内部设有冷水通道5,所述下模2一侧设有冷水池3、另一侧设置有架体4,所述冷水池3的内部设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出口通过出水管7与所述冷水通道5的进口连通,所述冷水通道5的出口通过回水管8与所述冷水池3连通,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有通过集水管9与集水箱10连通的出水口11,所述架体4上通过固定杆12设置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伸出杆的下端设有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与所述气缸13的伸出杆相连的上模座14、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4下方的连接板15和通过多组调平弹簧16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5下端的压板17,上模连接板上通过弹簧安装的压板,在气缸工作时让压板对下模模腔内的半成品豆腐提供均匀的挤压压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2内部设置有八个模腔18,设置多组模腔,满足大批量的豆干加工,所述模腔18的底部设置有便于将成品顶出的顶板19,所述顶板19与所述模腔的底部间设置有多个复位弹簧,设置弹簧便于冲压结束后,自动将压制成形的豆制品顶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腔18的底部设有滤水小孔,所述工作台1表面设置有放置所述下模2的凹槽20,所述出水口11、滤水小孔均与所述凹槽20连通,通过设置凹槽,避免压制渗出的水倒出乱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2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21,用于监控模具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7下方安装的调平弹簧16设有四组,便于平稳压制产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