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152发布日期:2019-04-05 19:27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果去皮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水果去皮装置采用转动去皮的原理,具体体现为,将水果固定的转轴上,随后在转轴的外围设置有切削刀,转轴转动,切削刀依据采集水果表面的参数,在实际工作时依据参数控制X轴和Y轴不同的进给量,随着转轴的继续转动,最终实现切削刀去除水果表面的果皮,从而实现水果的去皮。此种方式一般用于果皮没有分隔的水果,例如苹果、菠萝等等。对于果和皮分明较明显的水果,例如柚子、火龙果、橘子等,采用转动去皮的方式通常出现削皮过多,无法形成良好的果与皮分隔去皮,造成浪费实果及其果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火龙果的果和皮进行有效分隔剥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支撑机构、切纹机构以及剥皮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果爪、第一驱动装置以及调节轨,所述夹果爪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夹果夹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调节轨上。

所述支撑机构位于两个夹果爪的中部下方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板竖向运动。

所述切纹机构位于两个夹果爪的中部上方处,所述切纹机构包括滚刀、横轴、竖轴、第三驱动装置以及第四驱动装置,所述横轴两端连接在所述竖轴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横轴沿着所述竖轴竖向运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与所述滚刀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滚刀转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横轴上。

所述剥皮机构位于所述两个夹果爪的中部侧方处,所述剥皮机构包括第五驱动装置以及夹皮爪,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与所述夹皮爪连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夹皮爪前后运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呈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夹果爪的前端呈尖锐状。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在剥皮过程中,中部的果实几乎不会被伤到,果实和果皮的分隔得非常好,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果实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包括夹持机构1、支撑机构2、切纹机构3以及剥皮机构4。夹持机构1用于夹住火龙果的头尾两端并带动火龙果转动,支撑机构1用于托住火龙果的中部并上下升降支撑至夹持机构1的中部,切纹机构3用于切开火龙果的小部分表皮,切开的部分表皮形成可剥皮的纹路,剥皮机构4用于夹住中部切开纹路的表皮,并在火龙果转动的情况下将表皮拨开。

夹持机构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果爪11、第一驱动装置12以及调节轨13,第一驱动装置12可以采用电机,夹果爪11与第一驱动装置12连接,夹果爪11的前端可设成尖锐状,以便刺入果皮中,便于最后将火龙果两端的果皮拉开,第一驱动装置12控制夹果夹11转动,第一驱动装置12可移动地设置在调节轨13上;调节轨13可以对第一驱动装置12进行横向调节,对于不同大小的火龙果随时调节进行夹紧。

支撑机构2位于两个夹果爪11的中部下方处,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板21以及第二驱动装置22,第二驱动装置22可以采用电动推杆,当然也可以采用气压控制升降,第二驱动装置22用于控制支撑板21竖向运动,这里支撑板21一般呈弧形状,以匹配火龙果的形状,使用时将火龙果的中部置于支撑板21上,确保火龙果的头尾两端朝向夹果爪11即可。

切纹机构3位于两个夹果爪11的中部上方处,切纹机构3包括滚刀31、横轴32、竖轴33、第三驱动装置34以及第四驱动装置35,第三驱动装置34可以采用电动推杆,当然也可以采用气压控制升降,第四驱动装置35可以采用电机,横轴32两端连接在竖轴33上,第三驱动装置34控制横轴32沿着竖轴33竖向运动,第四驱动装置35与滚刀31连接,第四驱动装置34控制滚刀31转动,转动时滚刀31的末端与火龙果皮接触即可实现切纹,第四驱动装置35可移动地设置在横轴32上,可以理解,这里也可以用动力装置来控制第四驱动装置35在横轴32上移动;设置横轴32与竖轴34目的是可以控制滚刀31即可横向移动又可以竖向移动,以便满足火龙果曲面表皮的切纹。这里,需要说明,切纹可以随意进行控制,一般切纹路是火龙果头尾处各一圈加这两个圈之间一条线,以便后续夹皮爪进行剥皮。

剥皮机构4位于两个夹果爪11的中部侧方处,剥皮机构4包括第五驱动装置41以及夹皮爪42,第五驱动装置41可以采用电动推杆,当然也可以采用气压控制升降,第五驱动装置41与夹皮爪42连接,第五驱动装置41控制夹皮爪42前后运动。在切纹路完成后,夹皮爪42夹住中间一条纹线处的果皮,在夹果夹11转动的同时,控制夹皮爪42向后运动即可实现剥皮,此时只是剥开头尾两个圈中的表皮,最后控制夹果爪11横向向外运动撕开火龙果两端的表皮,自然地,火龙果果实掉落至支撑板21上,完成整个剥皮过程。在此过程中,中部的果实几乎不会被伤到,果实和果皮的分隔得非常好,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浪费果实。

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的工作过程再进行详细描述,步骤如下:

1)将火龙果横向放置在支撑板21上,为了确保火龙果的头尾两端对准两端的夹果爪11,第二驱动装置22控制支撑板21上升或下降头尾两端中部对准夹果爪11处。

2)通过调节轨13调节第一驱动装置12,直至两端的夹果爪11夹紧火龙果的头尾两端,启动第一驱动装置12,控制夹果夹11转动。

3)开启第四驱动装置34,控制滚刀31转动,通过横轴32和竖轴22的运动来控制滚刀31横向和上下移动,即在必要时,第三驱动装置34控制横轴32沿着竖轴33竖向运动,同时,第四驱动装置35可移动地设置在横轴32上,可以实现在不同方向上更好地对火龙果表皮进行切纹,这里切纹的具体形状为火龙果两端处各切一个圈,并在两个圈之间切开一条纹线,当然,可以理解,切这两个圈时夹果爪11是要控制火龙果转动的,而切这一条纹线时,夹果爪11不转动,火龙果是静止的。

4)切纹完成后,开启第五驱动装置41,控制夹皮爪42夹住中间这条纹线处的果皮,在夹果夹11转动的同时,控制夹皮爪42向后运动即可实现剥皮,此时只是剥开头尾两个圈中的表皮,最后控制夹果爪11横向向外运动撕开火龙果两端的表皮,自然地,火龙果果实掉落至支撑板21上,完成整个剥皮过程。

上述工作步骤仅仅是对与工作过程的一个阐述,具体如何实现这个过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手动或者自动控制,因此不对实现的方法进行限定。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火龙果剥皮装置,在剥皮过程中,中部的果实几乎不会被伤到,果实和果皮的分隔得非常好,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果实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