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9488发布日期:2019-08-20 23: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牛奶加工系统,包括一配料系统(1),牛奶由原厂进入到配料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系统(1)通过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有糊化冷却发酵系统(3)和巴氏杀菌系统(5),所述巴氏杀菌系统出料端连接有发酵待装系统(2),一第二三通阀分别连接糊化冷却发酵系统(3)的出料端、发酵待装系统(2)的出料端和一二次调配待装系统(4)的入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有无菌水系统,所述无菌水系统分别与糊化冷却发酵系统(3)、二次调配待装系统(4)、发酵待装系统(2)和巴氏杀菌系统(5)单向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系统包括一化料罐(11),所述化料罐(11)包括由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化料罐(11)的下端口连接一第一阀节点(16),所述第一阀节点(16)通过一可转动连接管,根据需要,选择性的与若干输送管路上的阀节点衔接,输送管路对于所述化料罐(11)内液体的输入/输出,完成针对液体的不同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发酵待装系统,包括一发酵罐(21),所述发酵罐(21)分别连接有液体输入管路、空气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所述液体输入管路包括一进料口(25)和管路上的在线接种装置(22);所述空气输入管路为无菌空气系统(23),所述无菌空气系统(23)包括并联并单独运行的蒸汽输出管路(231)和空气输出管路(2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接种装置(22)包括一无菌仓,所述无菌仓内安装有紫外线照灯(221),所述无菌仓内还设有一加菌桶(222)和与加菌桶(222)连接的加菌三通(223),所述加菌三通(223)另两连接口分别与在线接种装置的入料口和出料口衔接,所述出料口与发酵罐(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糊化冷却发酵系统,包括糊化发酵罐(31),所述糊化发酵罐(31)上部连接有灭菌系统(32),所述糊化发酵罐(31)下端连接有出料管路,所述出料管路上设有出料泵(34)、均质系统(33)和冷却系统(35),所述出料泵(34)、均质系统(33)和冷却系统(35)沿出料方向顺次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次调配待装系统,包括混料罐(41)和混料罐(41)下端的出入管路,所述出入管路上顺次贯穿两个四通阀,分别为第一四通阀(43)和第二四通阀(44),一冷却循环管路(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四通阀(43)和第二四通阀(4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巴氏杀菌系统包括一第二平衡罐(51),所述第二平衡罐(51)两端连接有输入牛奶的入料端(521)和输出牛奶进行加工杀菌的牛奶管路(52),所述系统还包括有脱气部(511)、平衡均质部(512)、保温杀菌部(510)和热交换部,所述牛奶管路(52)按需求经过脱气部(511)、平衡均质部(512)、保温杀菌部(510)和热交换部,通过出料端(523)进入下一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包括若干巴杀机板片并排放置,顺次形成的平衡第一热交换器(53)、平衡第二热交换器(54)、第三热交换器(55)、第四热交换器(56)和第五热交换器(57),所述牛奶管路(52)由第二平衡罐(51)出发,顺次经过平衡第二热交换器(54)、脱气部(511)、平衡均质部(512)、第三热交换器(55)、第四热交换器(56)、保温杀菌部(510)和平衡第一热交换器(53),后通过出料端(523)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牛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杀菌部(510)包括两个并联的多效杀菌管(5101)和单效杀菌管(5102),多效杀菌管(5101)和单效杀菌管(5102)并联管路的两端节点固定第一杀菌阀(5103)和第二杀菌阀(5104),所述保温杀菌部(510)通过两端的第一杀菌阀(5103)和第二杀菌阀(5104)设于牛奶管路(52)中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