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5964发布日期:2019-06-26 00:45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化工领域中大豆纤维粉的生产,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



背景技术:

大豆膳食纤维主要是指大豆中那些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高分子糖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纤维素、果胶质、木聚糖、甘露糖等,膳食纤维尽管不能为人体提供任何的营养成分,但可安全地调节人体的血糖水平,预防便秘,增加饱腹感。同时具有预防肥胖、促进双歧杆菌及需氧菌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生理功能,因此,医学界及营养学界公认膳食纤维是“第七大营养素”。此外,大豆膳食纤维还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食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是膳食纤维中的佼佼者。

大豆油是大豆的一种主要产品,将大豆压榨获取大豆油之后剩余的副产物豆渣,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动物饲料的一部分进行使用的,这不仅造成了大豆产品附加值的降低,而且浪费了大豆很大一部分的营养物质。经研究表明,豆渣含蛋白质20%、碳水化合物53.3%、脂肪3.3%,此外还含有钙、铁等矿物质,因此,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存在着天然的基础。

现有技术中,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其主要步骤如下:湿豆渣-调酸-热水浸泡-中和-氧化脱色-脱水干燥-粉碎-过筛-豆渣粉-挤压-冷却-粉碎-功能活化和超微粉碎。目前该生产方法已经在实验室获得了成功,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化渣调酸罐、豆渣蒸煮罐、脱色醇洗罐以及离心分离机、压滤机、烘干机和粉磨机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完整系统,而且,其中的脱色醇洗罐是将氧化脱色工序和醇洗工序有机的组合成一道工序,在实现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同时,能够减少车间的用地,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包括化渣调酸罐、豆渣蒸煮罐和脱色醇洗罐,其中,豆渣先在化渣调酸罐内用水溶解,并用酸调节其pH值后过滤,再将豆渣送入豆渣蒸煮罐内进行蒸煮操作,蒸煮后送入一离心分离机内分离出清液和离心渣,再将离心渣送入脱色醇洗罐内脱色、脱味,之后经压滤机压滤得到的滤渣依次经烘干机的烘干和粉磨机的磨粉后制成粉末,最后将粉末筛分即可获得大豆膳食纤维粉,所述脱色醇洗罐封闭的壳体,且在壳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氧化脱色罐和醇洗罐,其中,氧化脱色罐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豆渣进料斗、氧化剂注入管、注水管和压缩空气注入管,在氧化脱色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控制阀板的排料口;

所述氧化脱色罐的侧壁为外侧壁和内侧壁形成的中空夹层结构,且在两者的夹层内设置有气囊,该气囊通过压缩空气注入管向其内充入压缩空气,之后通过若干个充气管组件向氧化脱色罐的内部鼓入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在内侧壁的内表面上分布有用于对氧化脱色罐内豆渣和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丝;

所述醇洗罐的顶部具有进料口,且该进料口位于氧化脱色罐的排料口正下方,在醇洗罐的上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乙醇注入管和乙醇抽出管,这两根管道分别与两个乙醇泵连接,分别用于向醇洗罐内注入乙醇和抽出乙醇,在醇洗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控制阀板的排渣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为,所述充气管组件包括穿过内侧壁伸入到氧化脱色罐内部的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端部的塞盖,其中,塞盖通过其上设置的塞柱与管体滑动配合连接,在管体内紧贴其内侧壁设置有带连接弹簧的固定挡环,连接弹簧的自由端与塞柱的自由端连接,且在连接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塞盖将管体的端部封闭;在塞柱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其轴向平行的主气道以及若干与主气道连通的排气孔,主气道一端与管体内部连通,另一端封闭,排气孔的自由端贯穿塞柱的侧壁,在管体的端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排气孔数量对应的透气孔,在气囊内的压缩空气推动塞柱克服连接弹簧的弹力向管体端部运动到极限位置时,排气孔与透气孔对应接通,以使气囊内的压缩空气经管体、主气道、排气孔和透气孔进入到氧化脱色罐内,对其内的物料进行快速降温。

本实用新型上一种优化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在塞盖上环绕塞柱设置有环形密封胶套,该环形密封胶套内圈直径与管体端部的外径相等,从而使环形密封胶套箍在管体端部,且当连接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环形密封胶套将透气孔遮盖,当塞柱在压缩空气推力作用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环形密封胶套从透气孔表面移开,将透气孔暴露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为,所述氧化脱色罐的排料口和醇洗罐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翻转压滤机构,所述翻转压滤机构包括用于承接从排料口排出物料的翻转框,该翻转框为矩形或倒圆台形的框体,其底部用滤网封闭从而形成豆渣过滤的滤框,该翻转框通过其两侧的连杆与两个固定块转动连接,在翻转框一侧的连杆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一微型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啮合形成传动齿轮组,通过微型电机和传动齿轮组带动连杆和翻转框翻转180°,从而将翻转框内的物料倾倒入醇洗罐的进料口内;所述两个固定块设置在两个同步运动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两个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翻转框向上运动,从而与氧化脱色罐的底部挤压,实现对翻转框内豆渣的压滤,在翻转框底部的滤网下方设置有与接水槽,接水槽的侧壁与翻转框的底部固定连接为一体密封结构,所述接水槽的底壁倾斜,且其最低处设置有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上一种优化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醇洗罐顶部的进料口向上延伸并外扩形成喇叭状开口,且环绕进料口形成凸肩,所述两个液压油缸的油缸底座对称设置在凸肩上进料口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为,所述乙醇注入管和乙醇抽出管伸入到醇洗罐内的部分均位于过滤板框内,所述过滤板框为滤板焊接制成的框体,用于防止豆渣进入到乙醇注入管和乙醇抽出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为,所述化渣调酸罐和氧化脱色罐内均设置有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沿其高度方向分布有至少一组的搅拌叶片,每一组搅拌叶片均包括至少三根叶杆,这些叶杆位于环绕搅拌轴轴体上分布的竖状槽内,且每根叶杆的顶部均与其对应的竖状槽的顶部铰接,底部设置有弧形叶片。

本实用新型上一种优化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弧形叶片的中轴线与叶杆的中轴线平行,且两者的连接点位于弧形叶片的一侧,在搅拌轴轴体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组数相对应的环状切槽,每个环状切槽与一组搅拌叶片中的所有竖状槽均连通,从而使该组搅拌叶片中的弧形叶片处于该环状切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化渣调酸罐、豆渣蒸煮罐、脱色醇洗罐以及离心分离机、压滤机、烘干机和粉磨机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完整系统,而且,其中的脱色醇洗罐是将氧化脱色工序和醇洗工序有机的组合成一道工序,并复合在同一个壳体内,经过氧化脱色罐氧化脱色后的豆渣能够直接进入到醇洗罐内用乙醇进行多次的重复洗涤,在实现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同时,能够减少车间的用地,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氧化脱色罐内安装电热丝,实现了对其内豆渣的加热功能,同时,将氧化脱色罐设置成双层中空结构,并在夹层中安装气囊,再将气囊通过若干充气管组件向罐体内充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对反应罐内的豆渣进行急速降温冷却,以便于氧化脱色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了双氧水的氧化脱色效果,也降低了双氧水的用量;

3)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管组件管体端部设置有塞盖和在其内滑动且与塞盖连接的塞柱将其密封,从而防止水或者豆渣进入到管体内将其堵塞,这个塞盖和塞柱通过连接弹簧固定在管体端部,在气囊内通入压缩空气时,压缩空气推动塞柱移动,从而将塞柱内的主气道、排气孔和管体上的透气孔连通,使压缩空气进入到反应罐内,而在停止通入压缩空气后,塞柱和塞盖在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缩回,从而使主气道、排气孔和透气孔形成的贯通气道断开,防止水沿透气孔进入到充气管组件内;为了保证密封的效果,防止水进入到充气管组件中,通过在塞盖上环绕塞柱设置环形密封胶套,且环形密封胶套箍在管体上,并在连接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将透气孔遮盖,防止水的进入;

4)由于从氧化脱色罐中排出的豆渣带有水、双氧水等液体,直接排放到醇洗罐中会导致乙醇的用量增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者之间设置翻转压滤机构,利用该翻转压滤机构对氧化脱色罐排出的物料进行压滤,而后滤液排出塔体之外,豆渣随翻转框翻转后倒入醇洗罐内采用乙醇洗涤;

5)在氧化脱色罐以及化渣调酸罐中,首先需要加入水对豆渣进行溶解,便于后续氧化剂双氧水或者酸的加入,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溶解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搅拌轴,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是由若干根带弧形叶片的叶杆构成,这些叶杆铰接在轴体上的竖状槽内,在自然状态下,受重力影响,叶杆是处于竖状槽内的,不会对加入豆渣是构成影响,而一旦搅拌轴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这些叶杆在离心力作用下会脱离竖状槽支起,进而对豆渣进行翻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脱色醇洗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氧化脱色罐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充气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翻转压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搅拌轴上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叶杆和弧形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豆渣蒸煮罐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蒸汽底座(未示出金属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蒸汽底座(示出金属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化渣调酸罐,2、豆渣蒸煮罐,201、蒸汽底座,202、罐体,203、中心套管,204、隔离板,205、加料口,206、中心轴,207、挡板,208、金属网,209、驱动电机,2010、传动链条,2011、储料斗,2012、卸料口,2013、电热丝,3、离心分离机,4、脱色醇洗罐,5、氧化脱色罐,501、豆渣进料斗,502、氧化剂注入管,503、注水管,504、压缩空气注入管,505、排料口,506、电加热丝,507、外侧壁,508、内侧壁,509、气囊,6、充气管组件,601、管体,602、塞柱,603、排气孔,604、塞盖,605、环形密封胶套,606、透气孔,607、主气道,608、连接弹簧,609、固定挡环,7、翻转压滤机构,701、翻转框,702、固定块,703、排水管,704、液压油缸,705、接水槽,706、传动齿轮组,707、微型电机,8、醇洗罐,801、乙醇抽出管,802、乙醇注入管,803、过滤板框,804、排渣口,805、进料口,806、凸肩,9、压滤机,10、烘干机,11、粉磨机,12、搅拌轴,1201、竖状槽,1202、环状切槽,1203、弧形叶片,1204、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包括化渣调酸罐1、豆渣蒸煮罐2和脱色醇洗罐4,其中,豆渣先在化渣调酸罐1内用水溶解,并用酸调节其pH值后过滤,再将豆渣送入豆渣蒸煮罐2内进行蒸煮操作,蒸煮后送入一离心分离机3内分离出清液和离心渣,再将离心渣送入脱色醇洗罐4内脱色、脱味,之后经压滤机9压滤得到的滤渣依次经烘干机10的烘干和粉磨机11的磨粉后制成粉末,最后将粉末筛分即可获得大豆膳食纤维粉,所述脱色醇洗罐4封闭的壳体,且在壳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氧化脱色罐5和醇洗罐8,其中,氧化脱色罐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豆渣进料斗501、氧化剂注入管502、注水管503和压缩空气注入管504,在氧化脱色罐5的底部设置有带控制阀板的排料口505,所述的控制阀板实际上为控制阀,只是该控制阀内的通道较大,能够使豆渣通过该通道卸除;

所述氧化脱色罐5的侧壁为外侧壁507和内侧壁508形成的中空夹层结构,内侧壁508采用隔热材料制成,从而在加热时防止热量传递到外部,在外侧壁507和内侧壁508的夹层内设置有气囊509,该气囊509通过压缩空气注入管504向其内充入压缩空气,之后通过若干个充气管组件6向氧化脱色罐5的内部鼓入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在内侧壁508的内表面上分布有用于对氧化脱色罐5内豆渣和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丝506,电加热丝506的连接线路可以设置在侧壁的中空夹层内,并由控制器进行控制加热;

所述醇洗罐8的顶部具有进料口805,且该进料口805位于氧化脱色罐5的排料口505正下方,在醇洗罐8的上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乙醇注入管802和乙醇抽出管801,这两根管道分别与两个乙醇泵连接,分别用于向醇洗罐8内注入乙醇和抽出乙醇,在醇洗罐8的底部设置有带控制阀板的排渣口804。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或限定: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为,所述充气管组件6包括穿过内侧壁508伸入到氧化脱色罐5内部的管体601和设置在管体601端部的塞盖604,其中,塞盖604通过其上设置的塞柱602与管体601滑动配合连接,在管体601内紧贴其内侧壁设置有带连接弹簧608的固定挡环609,连接弹簧608的自由端与塞柱602的自由端连接,且在连接弹簧608处于自由状态时,塞盖604将管体601的端部封闭;在塞柱60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其轴向平行的主气道607以及若干与主气道607连通的排气孔603,主气道607一端与管体601内部连通,另一端封闭,排气孔603的自由端贯穿塞柱602的侧壁,在管体601的端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排气孔603数量对应的透气孔606,在气囊509内的压缩空气推动塞柱602克服连接弹簧608的弹力向管体601端部运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谓的极限位置是,连接弹簧608的弹力与压缩空气的推力平衡时,塞柱602的位置,此时,塞柱602仍位于管体601内,排气孔603与透气孔606对应接通,以使气囊509内的压缩空气经管体601、主气道607、排气孔603和透气孔606进入到氧化脱色罐5内,对其内的豆渣和水进行快速降温。

本实用新型上一种优化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在塞盖604上环绕塞柱602设置有环形密封胶套605,该环形密封胶套605内圈直径与管体601端部的外径相等,从而使环形密封胶套605箍在管体601端部,且当连接弹簧608处于自由状态时,环形密封胶套605将透气孔606遮盖,当塞柱602在压缩空气推力作用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环形密封胶套605从透气孔606表面移开,将透气孔606暴露出来;

当设置有环形密封胶套605时,可以将塞柱602与管体601设计为间隙配合,以便于塞柱602在管体601内滑动,但是间隙不应过大,一般不要超过1mm为好,而且可以在两者间注入润滑油。

又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为,所述氧化脱色罐5的排料口505和醇洗罐8的进料口805之间设置有翻转压滤机构7,所述翻转压滤机构7包括用于承接从排料口505排出物料的翻转框701,该翻转框701为矩形或倒圆台形的框体,其底部用滤网封闭从而形成豆渣过滤的滤框,该翻转框701通过其两侧的连杆与两个固定块702转动连接,在翻转框701一侧的连杆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一微型电机707驱动的主动齿轮啮合形成传动齿轮组706,通过微型电机707和传动齿轮组706带动连杆和翻转框701翻转180°,从而将翻转框701内的物料倾倒入醇洗罐8的进料口805内;微型电机707设置在一个固定块702上,在实际生产中,微型电机707输出的动力可以经过减速机减速后再通过传动齿轮组706带动翻转框701缓慢翻转,从而防止其内的豆渣甩出,通过控制微型电机707的正反转来实现翻转框701的来回翻转,为了防止翻转过头,可以设定微型电机707转动多少圈,这样经过减速机减速和传动齿轮组706后,可以将翻转框701刚好转过180°;所述两个固定块702设置在两个同步运动的液压油缸704的活塞杆端部,通过两个液压油缸70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翻转框701向上运动,从而与氧化脱色罐5的底部挤压,实现对翻转框701内豆渣的压滤,在翻转框701底部的滤网下方设置有与接水槽705,接水槽705的侧壁与翻转框701的底部固定连接为一体密封结构,所述接水槽705的底壁倾斜,且其最低处设置有排水管703,排水管703为软管,位于液压油缸704的活塞杆一侧,这样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受到活塞杆的妨碍,排水管703将过滤后的液体排放到脱色醇洗罐4外部专门的收集容器内;

本实用新型上一种优化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醇洗罐8顶部的进料口805向上延伸并外扩形成喇叭状开口,喇叭状开口的面积大于翻转框701的顶部面积,从而可以防止在翻转框701翻转过程中物料的洒落,同样的,翻转框701顶部开口的面积要大于排料口505,且环绕进料口805形成凸肩806,所述两个液压油缸704的油缸底座对称设置在凸肩806上进料口805的两侧。

再如,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为,所述乙醇注入管802和乙醇抽出管801伸入到醇洗罐8内的部分均位于过滤板框803内,所述过滤板框803为滤板焊接制成的框体,用于防止豆渣进入到乙醇注入管802和乙醇抽出管801内。

又再如,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为,所述化渣调酸罐1和氧化脱色罐5内均设置有电机驱动的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上沿其高度方向分布有至少一组的搅拌叶片,每一组搅拌叶片均包括至少三根叶杆1204,这些叶杆1204位于环绕搅拌轴12轴体上分布的竖状槽1201内,且每根叶杆1204的顶部均与其对应的竖状槽1201的顶部铰接,底部设置有弧形叶片1203;

本实用新型上一种优化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弧形叶片1203的中轴线与叶杆1204的中轴线平行,且两者的连接点位于弧形叶片1203的一侧,在搅拌轴12轴体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组数相对应的环状切槽1202,每个环状切槽1202与一组搅拌叶片中的所有竖状槽1201均连通,从而使该组搅拌叶片中的弧形叶片1203处于该环状切槽1202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化渣调酸罐1、豆渣蒸煮罐2、离心分离机3、压滤机9、烘干机10和粉磨机11均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即可;当然,其中的豆渣蒸煮罐2优选采用如下设备:

201、蒸汽底座,202、罐体,203、中心套管,204、隔离板,205、加料口,206、中心轴,207、挡板,208、金属网,209、驱动电机,2010、传动链条,2011、储料斗,2012、卸料口,2013、电热丝

如图8-12所示的豆渣蒸煮罐2,包括蒸汽底座201以及设置在蒸汽底座201上的罐体202,罐体202为下端敞口、上端封闭的圆筒体结构,罐体202内设置有沿其轴线的中心套管203,罐体202内部通过6个竖直的隔离板204分隔为形状相同的6个扇形储料腔室,隔离板204的两侧分别与中心套管203外壁和罐体202内壁密封连接,罐体202的顶部对应每个储料腔室均设置有加料口205,加料口205处设置有盖帽,需要加料时,将盖帽打开,人工进行加料即可。

蒸汽底座201为上端敞口设置的圆桶体结构,蒸汽底座201内固定设有中心轴206,中心轴206的下端固定在蒸汽底座201上,中心轴206的上端伸出蒸汽底座201设置,蒸汽底座201内通过两块挡板207分隔为储水腔和排料腔,挡板207的两侧分别与中心轴206和蒸汽底座201内壁密封连接,排料腔的形状与蒸煮罐202中任意一个储料腔室的形状相同,储水腔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丝2013,能够实现电热丝2013工作的其他必要部件为现有技术,可采用现有技术中蒸煮设备的结构形式,电加热丝如何工作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所在,不再进行详述。储水腔的侧壁设置有补水口,蒸汽底座201位于排料腔处的侧壁设置有卸料口2012,排料腔内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导料板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位于卸料口2012处。蒸汽底座201的开口处设置有金属网208,金属网208的网孔直径为1.5mm,且金属网208的开孔率为50%,金属网208对应排料腔处设置有缺口,为了提高金属网208的支撑强度,可以在蒸汽底座201的储水腔内设置多个用于支撑金属网208的支柱。

蒸汽底座201的上端沿设置有环形滑轨,罐体202的下端沿设置有与环形滑轨相互配合的环形滑槽,蒸汽底座201的中心轴206穿设在罐体202的中心套管203内,且蒸汽底座201上端的环形滑轨卡设在罐体202下端的环形滑槽内,使罐体202可在蒸汽底座201上自由转动,罐体202的转动可以通过人力实现。加入罐体202内的豆渣会堆积在金属网208上,通过下方产生的蒸汽进行蒸煮,随着罐体202的转动,豆渣会在隔离板的推动下移动,当移动至金属网208的缺口处时,豆渣会掉入蒸汽底座201的排料腔中并从排料腔转移至下个工序。

除了上述人力实现罐体202的转动之外,还可以采用动力组件驱动罐体202转动,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09、减速机、主链轮、副链轮以及传动链条2010,中心套管203的上端伸出罐体202顶部设置,副链轮套设在中心套管203上,主链轮套设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减速机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209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链条2010套设在主链轮和副链轮之间。需要转动罐体202时,启动驱动电机209,带动主链轮转动,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副链轮,由于副链轮固定在罐体202上,因此,罐体202会绕着中心轴206进行转动。

除此之外,豆渣蒸煮罐2还包括用于向罐体202内加料的投料组件,投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罐体202上方的储料斗2011以及用于向储料斗2011内输送豆渣的皮带输送机,储料斗2011下端的排料孔位于罐体202的加料口205旋转轨迹上方,且排料孔的直径小于加料口205的直径,加料口205处设置有电控阀,根据需要及整个装置的智能控制需要进行电路控制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该储料斗11位于排料腔旋转方向的后方,也就是说罐体202的其中一个储料腔室在排料腔处将内部的豆渣排空后,旋转至下个工位,储料斗2011位于该工位的正上方。

上述豆渣蒸煮罐2的结构原理及工作原理为:将蒸煮罐的6个扇形储料腔室分别命名为#1-6,且豆渣需要蒸煮的时间为100min,由于每个储料腔室经过5次转动会到达排料腔,也就是说豆渣每次转动后需要停止20min的时间。初始工作时,#6位于蒸汽底座的排料腔的上方,此时,通过储料斗2011向#1内加入待蒸煮的豆渣原料,待蒸煮20min后,转动蒸煮罐,使#1前移,#2到达加料位置进行加料,依次类推,当#1到达排料腔时,通过排料腔将物料排出,此时,#6位于储料斗2011下方进行加料及蒸煮,实现了豆渣的连续性地蒸煮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