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091发布日期:2019-08-16 21:34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萎凋房,特别是一种可节省能耗的哈耶萎凋房。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萎凋处理。萎凋是将茶鲜叶薄摊在萎凋槽上,使其散发水分,由脆硬变为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作用,也有内含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现有的萎凋槽基本结构就是四周密闭,顶部敞开,中部设有摊晾网。萎凋过程中,萎凋槽头端的风机产生风力,风力从摊晾网底部向上移动,从而带走鲜叶的水分。萎凋过程中,风机要一直不停的工作,消耗的电能非常大 ,光电费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中国西南地区是茶叶的主要产地,这些地区为高原地区,茶叶多数种植于高山之上,而大多数茶叶加工工厂会选择就近原则,将加工厂也设置高山之上,而加工厂周边的环境一般都是比较空旷,由于海拔较高,风力资源也比较丰富。如何将这些丰富的风力资源应用到茶叶的生产过程中,以节省企业的开支,一直是人们不断思考、研究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好的方案能够将该风力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该萎凋房萎凋茶叶过程中使用的自然风力,不需要风机产生风力,降低了电能的消耗,为企业节约了经济支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包括有房体,房体内部设有多根贯通其前、后的进风管道,相邻2根进风管道之间设置有萎凋槽,萎凋槽底部两侧各经1组通风管道与其旁边的进风管道连接,进风管道内部设有1组挡风板,档风板设置在进风管道与通风管道连接处的后方,由前至后的挡风板距进风管道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小。

前述的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所述挡风板为可调式挡风板,挡风板尾部设有卡箍,卡箍中穿入有转动轴,转动轴头端伸出至进风管道外部,其顶部连接有转动盘。

前述的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所述挡风板背部设有限位挡板。

前述的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所述进风管道顶部设有固定套筒,转动轴从固定套筒中穿过,固定套筒上设有外螺纹,伸出至进风管道外部的转动轴上设有外螺纹,转动轴上螺纹套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底部连接有锁紧螺母。

前述的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所述转动盘上设有个零点缺口,以零点缺口中心为起点,转动盘上均匀设置有角度刻度,零点缺口前方的进风管道上设有竖直杆,竖直杆顶部设有角度基准杆。

前述的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所述进风管道头端为喇叭形结构。

前述的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所述进风管道上方的房体上还设有进风支管,进风支管尾部与进风管道导通。

前述的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所述萎凋槽内底部由头端至尾部设有挡风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管道以及通风管道将自然风力引入到萎凋房中,通过自然风力即可对萎凋槽中的茶叶进行萎凋作业。通过进风管道即可将自然风力汇聚从强劲的风流,而设置有挡风板可以将风力通过通风管道送至萎凋槽底部,而将挡风板设置为可调式,从而便于调整每个通风管道的进风量,保证每个通风管道的进风均匀。通过该设备可以将自然风力应用到茶叶的萎凋过程中,不需要风机左右,从而节省了电能,降低了企业支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挡风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进风管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房体,2-进风管道,3-萎凋槽,4-通风管道,5-挡风板,6-卡箍,7-转动轴,8-转动盘,9-限位挡板,10-固定套筒,11-调节螺母,12-锁紧螺母,13-零点缺口,14-角度刻度,15-竖直杆,16-角度基准杆,17-进风支管,18-挡风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节省能耗的茶叶萎凋房,包括有房体1,房体1内部均匀间隔地设有多根贯通房体1前、后的进风管道2,相邻2根进风管道2之间设置有1个萎凋槽3,该萎凋槽3与现有的茶叶萎凋槽3结构相同,但是头端不设置有风机,除顶部开口外,四周密闭。萎凋槽3底部两侧各经1组通风管道4与其旁边的进风管道2导通,进风管道2内部设有1组挡风板5,档风板5设置在进风管道2与通风管道4连接处的后方,由前至后设置的挡风板5其头端距进风管道2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小。

本装置使用过程中,自然风进入到进风管道2中,由于进风管道2空间较小,从而两头是导通的,自然风力在进风管道2内部就会汇聚成为强劲的风流,进风管道2内的部分风力流通过程中会受到挡风板5的阻挡作用,从而使得被阻挡的部分风力进入到挡风板5旁边的通风管道4中,最后进入到萎凋槽3内部,风力向上漂移即可对茶叶进行萎凋作用。由于通风管道4都是设置在进风管道2的同一侧,就会使得最前端的挡风板5挡住了第二块挡风板5的部分风力,为了使得每个通风管道4中均能够有风力进入,故由前至后设置的挡风板5其头端距进风管道2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小,这样即可保证每个通风管道4内都能够有风力进入。挡风板5设置过程中,当进风管道2只有1侧设置有挡风板5时,此时档风板5的最大宽度不得大于进风管道2的1/2,当进风管道2的两侧都设置有挡风板5时,此时档风板5的最大宽度不得大于进风管道2的1/3,这样的设置保证进风管道2是导通的,便于风力的流通。

所述挡风板5为可调式挡风板,挡风板5尾部设有卡箍6,卡箍6中穿入有转动轴7,转动轴7头端伸出至进风管道2外部,其顶部连接有转动盘8。将挡风板5设置为可调式的,可以调整挡风板5与进风管道2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挡风板5的头端至进风管道2中轴线的距离发生变化,这样挡风板5挡住的风量也会发生改变,从而调整进入到通风管道4内的风量。具体的调整方式为:转动转动盘8,带动转动轴7一起转动,由于卡箍6与转动轴7固定连接,转动轴7转动的同时带动挡风板5转动,即可调整挡风板5的偏转角度,以实现进风量的调整。进风管道2可设置为方形管道,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挡风板5面积可以做到最大,转动至任意位置过程中,不会因为挡风板5体积大于进风管道2的体积而出现无法转动的情况。

所述挡风板5背部设有限位挡板9,限位挡板9尾部与进风管道2的侧壁为垂直状态,当挡风板5顺时针转动无法继续转动时,此时挡风板5与限位挡板9贴合,此时可知,挡风板5也处于与进风管道2的侧壁为垂直状态,方便人们在调整挡风板5位置时,了解挡风板5所处的位置。

所述进风管道2顶部设有固定套筒10,转动轴7从固定套筒10中穿过,固定套筒10上设有外螺纹,伸出至进风管道2外部的转动轴7上设有外螺纹,转动轴7上螺纹套入有调节螺母11,调节螺母11底部连接有锁紧螺母12,锁紧螺母12内设有内螺纹,且其螺纹孔大于转动轴7的直径。该设置是为了固定住转动轴7,从而将挡风板5位置固定住,因为挡风板5在进风管道2内受到风力的作用,会有一个向后偏转的趋势,当挡风板5调整至所需位置时,势必要将其固定住,避免其在风力作用下,发生偏转。挡风板5的固定方式为:当转动转动轴7使得挡风板5转动至所需位置时,向下旋转调节螺母11,使得锁紧螺母12的内螺纹与固定套筒10上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由于固定套筒10固定在进风管道2上,通过固定套筒10与锁紧螺母12的连接,即可将转动轴7固定住,避免其在风力作用下转动,从而使得挡风板5被固定住。

所述转动盘8上设有个零点缺口13,以零点缺口13中心为起点,转动盘8上均匀设置有角度刻度14,零点缺口13前方的进风管道2上设有竖直杆15,竖直杆15顶部设有角度基准杆16。零点缺口13设置过程中,先转动挡风板5使得其与限位挡板9贴合,此时角度基准杆16指示的转动盘8上的位置即为零点缺口13。然后再以此为起点设置刻度,挡风板5调整过程中,当转动盘8上的零点缺口13刚好与角度基准杆16对准时,可知挡风板5与限位挡板9贴合。此时逆时针转动转动盘8即可调整挡风板5的位置,挡风板5转动了多少角度,可通过观察角度基准杆16的头端对准转动盘8上的刻度位置得知,从而可以此为参考,调整其他位置的挡风板5。

所述进风管道2头端为喇叭形结构,增大进风量。

所述进风管道2上方的房体1上还设有进风支管17,进风支管17尾部与进风管道2导通。该设置也是为了增大进风管道2的进风量,当自然风力较弱时,能够保证进风管道2产生足够强劲的风流,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风力进入到通风管道4中。

所述萎凋槽3内底部中间位置由头端至尾部设有挡风墙18。由于萎凋槽3底部的两侧都与通风管道4导通,为了避免从两侧的通风管道4进入到萎凋槽3内底部的风力产生相互的阻力,故设置挡风墙18,其底部为弧形结构,便于风力与挡风墙18接触后发生折射向上漂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11月19日 10:44
    没有电话联系吗?我想了解一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