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包制加热三馅料饼胚设备及其多层夹心软质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6069发布日期:2019-08-23 22: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具有包制加热三馅料饼胚设备及其多层夹心软质食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食品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具有包制加热三馅料饼胚设备及其多层夹心软质食品。



背景技术:

夹心结构点心一般为手工制成,其原料多采用较容易操作成形豆沙、肉类、蛋黄等具有较高粘稠度的原料制成。近几年日本等地区传入我国的“雪媚娘”,其外皮为糯米制成,馅料则采用各类水果颗与奶油混合制成,通过向预先蒸熟的糯米外皮中手工灌入馅料后冷冻定型。该产品与传统青团相比,经冷冻后的糯米外皮和奶油内陷与常温糯米与豆沙的组合质感区别更大,填补了现有馅料种类黏度较高的空白,但其本质上依然属于单馅料点心,无法实现不同粘稠度原料的分层夹心,并且其制备工艺的复杂和成品的稳定性较差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发展空间。

紫薯及糯米制食品由于流动性与温度成正比,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食品保质和制造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尤其是多层馅料层叠包覆的夹心软质食品,通过现有的挤压装置根本无法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包制加热三馅料饼胚设备及其多层夹心软质食品,通过水浴加温预热中间层馅料,辅以内外双层同时挤压的方式,能够快速制备出用于各种糕点内陷的多层夹心馅、多层夹心麻薯、馅中馅青团或面包等产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包制加热三馅料饼胚设备,包括:供馅机构和分别与之相连的加热模块及控制器,其中:供馅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馅料腔与加热模块相连通,控制器分别与加热模块相连并控制加热温度和循环流量,与供馅机构相连并控制搅拌速度和出料速度。

所述的供馅机构包括:若干馅料腔和一个挤出口,其中:半开放结构的馅料腔的输出端与挤出口的各个输入端封闭连接。

所述的馅料腔包括:料斗、设置于料斗外部的加温罩、设置于料斗内部的搅拌机构和与料斗相连的出料泵,其中:出料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搅拌机构和挤出口相连,加温罩通过进出水口与加热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述设备制备得到的多层夹心软质食品,包括至少三层不同材质的原料,其中:各层原料之间互相独立。

所述的多层夹心软质食品具体包括:位于最内部的核馅、位于核馅外部的淀粉高弹馅料层和调味馅料层以及位于最外部的饼壳层,其中:核馅外部依次为淀粉高弹馅料层和调味馅料层包覆,或依次为调味馅料层和淀粉高弹馅料层包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层供馅装置示意图;

图3为馅料腔示意图;

图4为馅料腔内部示意图;

图5为出料泵示意图;

图6为挤出口示意图;

图中:a为立体示意图,b为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多层夹心软质食品制备装置,包括:供馅机构1和分别与之相连的加热模块2及控制器3,其中:供馅机构1中的至少一个馅料腔101与加热模块2相连通,控制器3分别与加热模块2相连并控制加热温度和循环流量,与供馅机构1相连并控制搅拌速度和出料速度。

如图2所示,所述的供馅机构1包括:若干馅料腔101和一个挤出口102,其中:半开放结构的馅料腔101的输出端与挤出口102的各个输入端封闭连接。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的馅料腔101包括:料斗111、设置于料斗111外部的加温罩 112、设置于料斗111内部的搅拌机构113和与料斗111相连的出料泵114,其中:出料泵114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搅拌机构113和挤出口102相连,加温罩112通过进出水口与加热模块2相连。

如图3所示,所述的加温罩112为弧形结构且包覆于半开放结构的料斗111的侧面和底部以实现快速高效的热传导。

如图4所示,所述的搅拌机构113为电机115驱动的双绞龙结构以提高搅拌效率并增加馅料与加温罩112的接触面积,提高馅料流动性。

所述的电机115与控制器3相连以实时调整转速。

如图5所示,所述的出料泵114为单侧出料,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带有叶瓣116 的转子117,其中:转子117分别与控制器3相连以调整出料量,壳体与挤出口102相连并进行供料。

如图6所示,所述的挤出口102包括三个输入端118和一个输出端119,其中:各个输入端118通过独立通路a、b独立进入挤出口102并在输出口c汇聚,对应各个不同的馅料腔101的独立通路a、b最终确定不同馅料在夹心中的位置。

现有的手工制成的含淀粉馅的点心其内部结构分布不均且各层形状不规则。本装置制备得到的饼坯或糕坯以及最终完成的点心则能够明显观察到四层不同材质且互相独立的馅料层,且各层之间界限明显分布均匀。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实用新型之约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