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炉炉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953发布日期:2019-08-23 22:1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炉炉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焙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炉炉门结构。



背景技术:

层炉是一种主要利用热辐射方式进行加热的食品烘焙设备。在对食品的加热过程中,炉内热量有部分会损失到外界。对炉门来说,这就造成了炉门表面温度过高,容易烫伤操作人员;以及部分热量流失,导致耗电量增加。

针对此问题,目前的优化方案为:

(1)在炉门内、外两板间填满保温棉。其出发点为降低炉门的热传导热量,从而达到降低炉门外表面温度的目的。

(2)炉门中央的玻璃由原先的单层改为使用双层玻璃,削弱了炉内对炉门外界的热辐射。

但是上述两种方案均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炉内以辐射传热为主,炉门内表面的温度通常较高,如果仅通过填充保温层来降低外表面温度,所需保温层厚度要厚,否则炉门外板表面温度的降低并不明显;另外,炉门往往需要设置观察孔,由于可视化观测,不能采用保温材料填充,从而玻璃表面温度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层炉炉门结构,其解决了炉门使用过程中表面温度过高的问题,使炉门可以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温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层炉炉门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外板和内板,于所述外板和内板之间设置第一空气层及第二空气层,于所述第一空气层和第二空气层之间设置保温棉,在所述保温棉的外周包裹锡箔纸,于所述外板和内板的中心处还设置多块呈间隔布置的玻璃,各块玻璃将所述外板、内板、保温棉、锡箔纸、第一空气层及第二空气层分隔形成左右两部分,在各相邻玻璃之间还设置用于抑制炉门导热的第三空气层。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外板和内板均为不锈钢板;

所述玻璃采用耐高温钢化玻璃;

所述保温棉与外板、内板之间间隙设置,所述保温棉与外板、内板互为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隔热效果好,室温33℃、层炉炉内温度设定200℃时,30min内炉门玻璃外表面温度约为45℃,温升约12℃(约为单层玻璃的1/8,双层玻璃的1/3),本实用新型可将炉门表面较长时间维持在合理的温度,大大减少烫手情况的发生。

对炉内的保温性能也略有提高,可小幅度缩短烤炉升温时长以及延长炉内达到设定温度后的保温时间,另外本实用新型可节省少许电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板;2、内板;3、玻璃;4、保温棉;5、锡箔纸;6、第一空气层;7、第二空气层;8、第三空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层炉炉门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外板1和内板2,外板1和内板2均为不锈钢板。于外板1和内板2之间设置第一空气层6及第二空气层7,于第一空气层6和第二空气层7之间设置保温棉4,在保温棉4的外周包裹锡箔纸5,于外板1和内板2的中心处还设置多块呈间隔布置的玻璃3,玻璃3采用耐高温钢化玻璃。其用于增加炉门玻璃的辐射热阻,各块玻璃3将外板1、内板2、保温棉4、锡箔纸5、第一空气层6及第二空气层7分隔形成左右两部分,在各相邻玻璃3之间还设置用于抑制炉门导热的第三空气层8。保温棉4与外板1、内板2之间间隙设置,保温棉4与外板1、内板2互为平行,避免与外板1和内板2接触,保证在一定导热热阻的前提下,增加了炉门的辐射热阻。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隔热效果好,室温33℃、层炉炉内温度设定200℃时,30min内炉门玻璃外表面温度约为45℃,温升约12℃(约为单层玻璃的1/8,双层玻璃的1/3),本实用新型可将炉门表面较长时间维持在合理的温度,大大减少烫手情况的发生。

对炉内的保温性能也略有提高,可小幅度缩短烤炉升温时长以及延长炉内达到设定温度后的保温时间,另外本实用新型可节省少许电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