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堡茶发酵的外焗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9591发布日期:2019-08-20 23:3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堡茶发酵的外焗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六堡茶发酵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六堡茶发酵的外焗发酵池。



背景技术:

六堡茶为黑茶的一种,主要产自广西的梧州地区,属于碱性食品。传统的六堡茶加工工艺是将经过初制的六堡茶毛茶渥堆发酵、焗堆、压制后,将六堡茶茶叶长时间放置于陈化窖内陈化,一般陈化时间为6~10年,才能得到的品质较好的六堡茶。焗堆工艺,是以蒸汽炊蒸使毛茶加温加湿后再进行发酵的工艺,是从炊蒸压箩、多蒸多晾等工艺逐步演变过来的,其特点是加热也加湿,但蒸汽水量不大,在发酵时还需要及时散热。现有的外焗发酵流程为将茶叶放入发酵池内,进行码垛后蒸汽加热,为了茶堆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发酵池一般为露天发酵,但此法不干净卫生,发酵池内容易落入其他物质,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六堡茶发酵的外焗发酵池,方便六堡茶的外焗发酵。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六堡茶发酵的外焗发酵池,包括发酵池,其特征是:所述发酵池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一端铰接螺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圆柱,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横块的一端,所述圆柱穿过所述横块的另一端,所述横块的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滑槽的一端,所述滑槽的一端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通过连板固定连接方形板的一端,所述连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耳块,对称的所述耳块分别固定连接夹板,对称的所述夹板内分别铰接圆轴,对称的所述圆轴的一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四方框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滑槽内铰接丝杠,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滑块,所述滑块的上侧固定连接U形连接块的横板中部,所述U形连接块的横板上侧固定有对称的固定块,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万向节一的壳体,对称的所述万向节一的球体分别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万向节二的球体,对称的所述万向节二的壳体分别固定在套环一侧,对称的所述套环铰接在L形杆的短杆上,对称的所述L形杆的短杆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长杆的一端,对称的所述长杆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四方框,对称的所述长杆的另一端和L形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圆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四方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三角挡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三角挡板相互匹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横块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螺杆和圆柱螺纹连接顶丝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连接块的两竖板分别对应所述滑槽,所述U形连接块的两竖板分别对应所述滑槽螺纹连接顶丝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所示,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茶叶放在发酵池内,然后拧松顶丝一,转动螺杆,螺杆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横块沿圆柱向下移动,横块带动滑槽下移,滑槽通过支撑柱和连板带动方形板下移,最终带动四方框和三角挡板下移,下移到合适高度,然后拧紧顶丝一,然后拧松顶丝二,转动丝杠的端部旋钮,丝杠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滑块向后移动,滑块带动U形连接块向后移动,U形连接块通过固定块带动万向节一向后移动,万向节一带动连接杆摆动,连接杆带动万向节二向下摆动,万向节二通过套环带动L形杆向下摆动,L形杆带动长杆向下摆动,最终带动四方框和三角挡板向下摆动到如图所示状态,拧紧顶丝二,在四方框和方形板上铺上纱布进行防尘透气。本装置在不影响往发酵池内放茶叶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灰尘等落入发酵池内以及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方形板,2、支撑柱,2a、万向节二,3、圆柱,4、丝杠,4a、万向节一,5、支撑板,6、滑槽,7、连接杆,8、横块,9、顶丝一,10、螺杆, 11、四方框,12、发酵池,13、三角挡板,14、连板,15、夹板,16、圆轴, 17、耳块,18、长杆,19、套环,19a、L形杆,20、顶丝二,21、U形连接块, 22、固定块,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发酵池12,所述发酵池12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侧一端铰接螺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圆柱3,所述螺杆10螺纹连接横块8的一端,所述圆柱3穿过所述横块8的另一端,所述横块8的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滑槽6的一端,所述滑槽6的一端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通过连板14固定连接方形板1的一端,所述连板14 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耳块17,对称的所述耳块17分别固定连接夹板15,对称的所述夹板15内分别铰接圆轴16,对称的所述圆轴16的一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四方框11的一端。

所述滑槽6内铰接丝杠4,所述丝杠4螺纹连接滑块23,所述滑块23的上侧固定连接U形连接块21的横板中部,所述U形连接块21的横板上侧固定有对称的固定块22,对称的所述固定块22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万向节一4a的壳体,对称的所述万向节一4a的球体分别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万向节二2a的球体,对称的所述万向节二2a的壳体分别固定在套环19一侧,对称的所述套环19铰接在L形杆19a的短杆上,对称的所述L形杆19a的短杆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长杆18的一端,对称的所述长杆18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四方框11,对称的所述长杆18的另一端和L形杆19a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圆轴16固定连接。

对称的所述四方框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三角挡板13。

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三角挡板13相互匹配。

所述横块8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螺杆10和圆柱3螺纹连接顶丝一9。

所述U形连接块21的两竖板分别对应所述滑槽6,所述U形连接块21的两竖板分别对应所述滑槽6螺纹连接顶丝二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本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5所示,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茶叶放在发酵池12内,然后拧松顶丝一9,转动螺杆10,螺杆10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横块8沿圆柱3向下移动,横块8带动滑槽6下移,滑槽6通过支撑柱2和连板14带动方形板1下移,最终带动四方框11和三角挡板13下移,下移到合适高度,然后拧紧顶丝一9,然后拧松顶丝二20,转动丝杠4的端部旋钮,丝杠4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滑块23向后移动,滑块23带动U 形连接块21向后移动,U形连接块21通过固定块22带动万向节一4a向后移动,万向节一4a带动连接杆7摆动,连接杆7带动万向节二2a向下摆动,万向节二2a通过套环19带动L形杆19a向下摆动,L形杆19a带动长杆18向下摆动,最终带动四方框11和三角挡板13向下摆动到如图1所示状态,拧紧顶丝二20,在四方框11和方形板1上铺上纱布进行防尘透气,以保持良好的散热性。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