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丸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9013发布日期:2019-10-22 20:05阅读:1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丸子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丸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丸子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家庭或者饭店做丸子大多靠手工制作,即将丸子糊糊用手捏成团状放在锅内进行油炸或水煮即成。这种纯手工制作技术,工作效率太低。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市场上出现了自动制丸子机,但现有技术的自动制丸子机结构复杂,并且占用空间大,投入成本高,很难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挤出丸子,并使丸子的形状保持完好的自动丸子机。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自动丸子机,其包括原料桶,原料桶内滑动设置有推盘,推盘上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固定在原料桶上端的横梁上,横梁的两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原料桶上;原料桶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与原料桶导通的挤丸孔,挤丸孔上安装有切丸机;切丸机包括外壳,外壳上开设有切丸腔,切丸腔内设置有四分之一球面形状的刀片,刀片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电机安装于外壳内;电动伸缩杆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切丸腔内设置有两片四分之一球面形状的刀片,两片刀片分别设置于切丸腔的上下端,且构成一个半球面;两片刀片上均设置有转轴,两根转轴上均安装有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于电机的转轴上。

进一步地,两片刀片的弧形边沿均设置成刀刃。

进一步地,两片刀片上的转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外壳上,电机、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均安装于传动腔内。

进一步地,原料桶的上端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地,挤丸孔包括成形大孔和出料小孔,出料小孔与原料桶导通,成形大孔与出料小孔之间通过圆弧面过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挤压的方式将制作丸子的原料挤压成丸子;制作丸子前,电动伸缩杆带动推盘向上移动打开原料桶,将原料放入原料桶内;控制器再控制伸缩杆向下伸长,推动推盘挤压原料,受到挤压的原料通过原料桶下端的挤丸孔被挤出形成丸子;切丸机安装在挤丸孔上,并且切丸腔与挤丸孔对齐;当原料被挤出初步形成丸子后,进入切丸腔,电机带动转轴旋转,刀片对丸子上未脱离的部分进行切割,以确保形成一个完全球状的丸子;刀片设置成球面形状,避免刀片在切割的过程中破坏丸子的形状,使丸子保持球状。

切丸腔内设置有两片成半球面的刀片,在丸子形成后,两片刀片同时进行切割,通过单个电机的传动,即可实现两片刀片的转动;刀片上设置有刀刃,使得切割更加容易,避免丸子在切割的过程中受挤压变形;原料桶上设置有提手,方便提取整个丸子机,便于操作;挤丸孔通过圆弧面过度的成形大孔和出料小孔构成,使挤压出的原料更易形成丸子。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丸子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丸机安装在挤丸孔上的示意图。

图3为挤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原料桶,2、挤丸孔,3、支撑杆,4、横梁,5、安装板,6、提手,7、电动伸缩杆,8、推盘,9、出料小孔,10、切丸机,11、电机,12、驱动齿轮,13、切丸腔,14、刀片,15、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丸子机包括原料桶1,原料桶1内滑动设置有推盘8,推盘8上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通过安装板5固定在原料桶1上端的横梁4上,横梁4的两端通过支撑杆3固定在原料桶1的中部;原料桶1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与原料桶1导通的挤丸孔2,每个挤丸孔2上均安装有切丸机10。

如图3和图4所示,切丸机10包括外壳,外壳上开设有切丸腔13,切丸腔13一端与挤丸孔2对应,并且切丸腔13的内表面设置成弧面,切丸腔13内设置有四分之一球面形的刀片14,刀片14通过转轴与电机11连接,电机11安装于外壳内;电动伸缩杆7和电机11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采用C51单片机。

本方案通过挤压的方式将制作丸子的原料挤压成丸子,制作丸子前电动伸缩杆7带动推盘8向上打开原料桶1,将原料放入原料桶1内;控制器再控制伸缩杆向下伸长,推动推盘8挤压原料,受到挤压的原料通过原料桶1下端的挤丸孔2被挤出形成丸子;切丸机10安装在挤丸孔2上,并且切丸腔13与挤丸孔2对齐;当原料被挤出初步形成丸子后,电机11工作驱动转轴旋转,刀片14对丸子上未脱离的部分进行切割,以确保形成一个完全球状的丸子;刀片14设置成球面形状,避免刀片14在切割的过程中破坏丸子的形状,使丸子保持球状,切割好的丸子向切丸腔13的外侧滚出。

本方案优选切丸腔13内设置有两片四分之一球面形状的刀片14,两片刀片14分别设置于切丸腔13的上下端,且构成一个半球面;两片刀片14上均设置有转轴,两根转轴上均安装有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的中间设置有驱动齿轮12,驱动齿轮12与电机11的转轴连接。两片刀片14上的转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外壳上,电机11、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12均安装于传动腔内。

在开始挤丸子之前,两片刀片14均位于挤丸腔的外侧,在原料逐渐被挤压形成丸子的过程中,两片刀片14缓慢的向挤丸腔内侧转动,当两个刀片14刚好转动形成一个半球面后,刚好形成一个完整的丸子,并被切割下来;接着两片刀片14又反转回到初始位置,再进行下一次切割动作;刀片14通过这样往复的旋转过程,实现自动切割丸子的目的。

切丸腔13内设置有两片成半球面的刀片14,在丸子形成后两片刀片14同时进行切割,通过单个电机11的传动,即可实现两片刀片14同时进行切割。原料桶1的上端设置有提手6,方便提取整个丸子机,便于操作。

挤丸孔2包括成形大孔和出料小孔9,出料小孔9与原料桶1导通,成形大孔与出料小孔9之间通过圆弧面过度,使挤压出的原料更易形成丸子。两片刀片14的弧形切面均设置成刀刃15,使得切割更加容易,避免丸子在切割的过程中受挤压而变形。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挤压的原理将原料制作成丸子,并且丸子成型好,不易变形,丸子机整体可实现小型化,适合在家庭和小型饭店内使用,并可广泛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