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霍山石斛叶茶的加工工艺及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4448发布日期:2019-06-11 21:34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霍山石斛叶茶的加工工艺及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代用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霍山石斛叶茶的加工工艺及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



背景技术:

石斛,最早记载于23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其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古籍对石斛的记载非常多,其中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心,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州及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霍山石斛又称米斛,明确了霍山石斛最佳以及其道地产地。古籍记载霍山石斛具有:补肾积精,健脾益胃,清肝明目,宁心安神,润肺止咳,强筋健骨,舒经活络,养阴生津,祛风除热,轻身延年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霍山石斛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剂,保护肝脏,养胃,抗疲劳,抗白内障,降血糖,健康血液,清咽润肺等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霍山石斛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同时还含有多酚、黄酮、生物碱、联苄类物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是天然的大复方。霍山石斛是极为珍稀名贵的中药材,但目前霍山石斛的应用主要是茎,霍山石斛叶中同样含有多糖类、生物碱类、多酚类、蛋白质类、氨基酸类及微量元素等功效成分;其中多糖类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等功效,生物碱类具有抗肿瘤、止痛、养胃清热等功效,多酚类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肿瘤等功效。虽然霍山石斛叶含有多种功效成分,但目前霍山石斛叶开发程度低,主要加工工艺仅为直接采收干燥,产品技术含量低,同时叶片细胞破碎未被破坏,有效成分利用率也非常的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霍山石斛叶未得到充分利用、霍山石斛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霍山石斛叶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霍山石斛鲜叶,清洗、除杂、挑拣,选出完整、色绿的鲜叶备用;

(2)将步骤(1)中的霍山石斛鲜叶在通风条件下进行摊晾1-4h;

(3)将摊晾后的霍山石斛叶在温度180-200℃下进行杀青;

(4)将杀青后的霍山石斛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至霍山石斛叶片细胞破碎率≥80%;

(5)将揉捻后的霍山石斛叶在理条机中进行整型;

(6)将整型后的霍山石斛叶在80-100℃下进行干燥,干燥后获得霍山石斛叶茶。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摊晾温度为15-30℃,摊晾后控制霍山石斛鲜叶水分含量为70-8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杀青时间为1-3min。

优选的,将杀青后的霍山石斛叶摊开,散热及散发水蒸气。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揉捻温度为15-30℃,揉捻方式按轻-重-轻的方式,揉捻时间为20-4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整形时间为5-2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的干燥时间为20-40min。

优选的,将干燥后的霍山石斛叶茶经过精制,去除断碎、杂色和黄色叶片。

优选的,将精制后的霍山石斛叶茶进行充氮包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色泽墨绿,外形呈扁平状或带卷曲的扁平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霍山石斛鲜叶加工成可以冲泡饮用的代用叶茶产品,不仅可以提高霍山石斛珍稀名贵中药材的利用度,又方便携带、便于冲泡,还能提高霍山石斛叶中有效成分的溶出效率,更好的发挥其健康功效,提高霍山石斛的利用率;

(2)本发明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外观匀整,色泽墨绿,香气清香,汤色黄绿,口感醇和爽滑、生津回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霍山石斛叶茶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组分和原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或可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获得。

图1为本发明的霍山石斛叶茶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1

一种霍山石斛叶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完整、色绿的霍山石斛鲜叶,清洗除杂并挑拣出杂色叶和黄叶,得鲜叶4kg;

(2)在通风条件下,25℃摊晾2h散失鲜叶水分含量至75%;

(3)摊晾后的霍山石斛叶在200℃条件下进行杀青2min,杀青结束后迅速摊开、散热及散发水蒸气;

(4)杀青后的霍山石斛叶放入揉捻机于常温25℃下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30min,揉捻后霍山石斛叶的细胞破碎率为86%;其中揉捻机为30型桶盘揉捻机,压力范围0-1.2mpa,轻-重-轻是通过桶盘揉捻机上的盖子调节压力的大小,轻压为0.1-0.2mpa,重压为1.0-1.2mpa;霍山石斛叶的细胞破碎率可采用光学显微镜或其他现有技术进行测定;

(5)揉捻后的霍山石斛叶在理条机中进行整型10min;

(6)整型后揉捻叶在80℃下干燥20min;

(7)干燥后的霍山石斛叶进一步精制筛选出断碎、杂色和黄色片即得霍山石斛叶茶,并制成独立的充氮包装进行储藏和运输。

通过本实施例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色泽墨绿,外形均匀呈扁平状,香气清香,汤色黄绿,口感醇和爽滑、生津回甜。

本实施例中杀青温度为200℃,控制杀青温度在180-200℃之间,当温度<180℃时,杀青不能完全杀透,不利于后续加工色泽的保持;当温度>200℃时,容易产生爆点,影响霍山石斛叶茶的外观和香气。

由于霍山石斛叶有较厚的蜡质层,为了揉捻充分,采用轻-重-轻方式可充分破碎叶片细胞,叶片细胞破碎率需≥80%,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释放及冲泡的方便性。

本实施例中干燥温度为80℃,干燥温度严格控制在80-100℃,当温度<80℃时,干燥时间长,叶内水分向环境迁移的速率降低,从而导致干燥时间的延长,同时温度低不利于青草气类物质散失,影响最终产品的香气,不利于香气形成;当温度>100℃时,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高火香,掩盖了叶茶本身的清香风味,美拉德反应加剧,形成具有烘焙或焦糊味的醛或酮类物质,不利于叶茶香气清香的产品特征。

实施例2

一种霍山石斛叶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完整、色绿的霍山石斛鲜叶,清洗除杂并挑拣出杂色叶和黄叶,得鲜叶5kg;

(2)在通风条件下,20℃摊晾3h散失鲜叶水分含量至78%;

(3)摊晾后的霍山石斛叶在190℃条件下进行杀青3min,杀青结束后迅速摊开、散热及水蒸气;

(4)杀青后的霍山石斛叶放入揉捻机于常温25℃下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35min,揉捻叶的细胞破碎率为82%;其中揉捻机为30型桶盘揉捻机,压力范围0-1.2mpa,轻-重-轻是通过桶盘揉捻机上的盖子调节压力的大小,轻压为0.1-0.2mpa,重压为1.0-1.2mpa;霍山石斛叶的细胞破碎率可采用光学显微镜或其他现有技术进行测定;

(5)揉捻后的霍山石斛叶在理条机中进行整型15min;

(6)整型后揉捻叶在90℃下干燥25min;

(7)干燥后的霍山石斛叶进一步精制筛选出断碎、杂色和黄色片即得霍山石斛叶茶,并制成独立的充氮包装进行储藏和运输。

通过本实施例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色泽墨绿,外形均匀呈扁平状,香气清香,汤色黄绿,口感醇和爽滑、生津回甜。

本实施例中杀青温度为190℃,控制杀青温度在180-200℃之间,当温度<180℃时,杀青不能完全杀透,不利于后续加工色泽的保持;当温度>200℃时,容易产生爆点,影响霍山石斛叶茶的外观和香气。

由于霍山石斛叶有较厚的蜡质层,为了揉捻充分,采用轻-重-轻方式可充分破碎叶片细胞,叶片细胞破碎率需≥80%,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释放及冲泡的方便性。

本实施例中干燥温度为90℃,干燥温度严格控制在80-100℃,本实施例中干燥温度为80℃,干燥温度严格控制在80-100℃,当温度<80℃时,干燥时间长,叶内水分向环境迁移的速率降低,从而导致干燥时间的延长,同时温度低不利于青草气类物质散失,影响最终产品的香气,不利于香气形成;当温度>100℃时,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高火香,掩盖了叶茶本身的清香风味,美拉德反应加剧,形成具有烘焙或焦糊味的醛或酮类物质,不利于叶茶香气清香的产品特征。

实施例3

一种霍山石斛叶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完整、色绿的霍山石斛鲜叶,清洗除杂并挑拣出杂色叶和黄叶,得鲜叶1kg;

(2)在通风条件下,20℃摊晾1h散失鲜叶水分含量至70%;摊晾后的霍山石斛叶在180℃条件下进行杀青1min,杀青结束后迅速摊开、散热及水蒸气;

(3)杀青后的霍山石斛叶放入揉捻机于常温20℃下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20min,揉捻叶的细胞破碎率为90%;其中揉捻机为30型桶盘揉捻机,压力范围0-1.2mpa,轻-重-轻是通过桶盘揉捻机上的盖子调节压力的大小,轻压为0.1-0.2mpa,重压为1.0-1.2mpa;霍山石斛叶的细胞破碎率可采用光学显微镜或其他现有技术进行测定;

(4)揉捻后的霍山石斛叶在理条机中进行整型5min;

(5)整型后揉捻叶在85℃下干燥20min;

(6)干燥后的霍山石斛叶进一步精制筛选出断碎、杂色和黄色片即得霍山石斛叶茶,并制成独立的充氮包装进行储藏和运输。

通过本实施例制得的霍山石斛叶茶色泽墨绿,外形均匀呈扁平状,香气清香,汤色黄绿,口感醇和爽滑、生津回甜。

本实施例中杀青温度为180℃,控制杀青温度在180-200℃之间,当温度<180℃时,杀青不能完全杀透,不利于后续加工色泽的保持;当温度>200℃时,容易产生爆点,影响霍山石斛叶茶的外观和香气。

由于霍山石斛叶有较厚的蜡质层,为了揉捻充分,采用轻-重-轻方式可充分破碎叶片细胞,叶片细胞破碎率需≥80%,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释放及冲泡的方便性。

本实施例中干燥温度为85℃,干燥温度严格控制在80-100℃,本实施例中干燥温度为80℃,干燥温度严格控制在80-100℃,当温度<80℃时,干燥时间长,叶内水分向环境迁移的速率降低,从而导致干燥时间的延长,同时温度低不利于青草气类物质散失,影响最终产品的香气,不利于香气形成;当温度>100℃时,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高火香,掩盖了叶茶本身的清香风味,美拉德反应加剧,形成具有烘焙或焦糊味的醛或酮类物质,不利于叶茶香气清香的产品特征。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与本发明构思无差异的各种工艺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