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牛浓缩发酵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80773发布日期:2019-07-17 05:1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牛饲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肉牛浓缩发酵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肉牛即肉用牛,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肉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因此肉牛的养殖前景非常广阔。肉牛作为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大多来自于瘤胃发酵产物,尤其是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能量来源,微生物蛋白则是反刍动物机体代谢和动物产品中氨基酸的重要来源。瘤胃是一个复杂的厌氧发酵体系,稳定的ph和厌氧条件是其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精料中含有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类在瘤胃中发酵速度很快,发酵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在瘤胃内集聚就会引起瘤胃ph迅速下降,进而导致慢性瘤胃酸中毒甚至急性瘤胃酸中毒,瘤胃ph下降后,生成的氢离子被还原呈氢气,而氢气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导致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低。因此,人们期望通过调控瘤胃发酵,以达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的目的。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牛浓缩发酵料的制备方法,达到将饲料发酵后调控瘤胃的ph值,减少甲烷的产生的效果。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肉牛浓缩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除杂、粉碎、称量进行混合得混合料,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棉粕59-79份、芝麻粕5-15份、玉米胚芽粕5-15份、棕榈粕5-15份;s2:在混合料中加入添加剂、茶皂素、氯化胆碱再混合,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添加剂0.5-1.5份、茶皂素3-11份、氯化胆碱3-9份;添加剂包括矿物质、氨基酸和诱食剂;s3:在s2中加入菌液和水,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菌液包括3-8份、水15-25份;s4:将混合后的物料装袋,在温度为25℃-35℃的条件下发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粕、芝麻粕、玉米胚芽粕以及棕榈粕中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以及脂类物质,能够丰富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且芝麻粕中的含油量最高,能够与瘤胃中发酵产生的氢进行氢化作用,从而减少了瘤胃中甲烷的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能量的损耗。瘤胃是牛的重要消化器官,也是甲烷生成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由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而瘤胃中的纤毛原虫的存在能够消化瘤胃内的淀粉,当牛采食淀粉过高的日粮时,瘤胃内的酸度增加会使纤毛原虫逐渐消失,不仅会导致酸中毒,同时纤毛原虫的消失会使得瘤胃内的有害菌增生,影响肉牛的健康生长,且当瘤胃中的酸度增加后,氢离子被还原成氢气,氢气与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生成甲烷,甲烷的排出不仅对影响环境,同时也降低饲料中能量的利用。因此,茶皂素的添加,能够调控瘤胃ph值,使得碳水化合物降解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减少氢离子的生成,有效减少瘤胃中甲烷的生成,使得瘤胃的ph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维持较高的发酵降解活性,从而提高肉牛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氨基酸是肉牛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氯化胆碱的加入能够给促进肉牛对氨基酸的吸收与合成,能够增强肉牛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促进肉牛的生长发育。将棉粕、芝麻粕、玉米胚芽粕以及棕榈粕进行粉碎后,更加有助于肉牛食用后对饲料的消化,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但是棉粕、芝麻粕、玉米胚芽粕以及棕榈粕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会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淀粉以及微量元素的利用,因此将棉粕、芝麻粕、玉米胚芽粕以及棕榈粕通过菌液发酵后,在菌液的分解下能够有效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保证饲料中各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矿物质:氨基酸:诱食剂为1:3-5: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矿物质和氨基酸是肉牛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而诱食剂的添加能够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从而增加肉牛的采食量,但是矿物质的量以及诱食剂的量均不能过多,因此矿物质:氨基酸:诱食剂为1:3-5:2-4的范围内时,能够有效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同时还能提高矿物质的利用率。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矿物质由丙酸钙、硫酸锰、纳米氧化锌和甘氨酸铜混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酸钙的添加,不仅能够补充肉牛所需的微量元素,同时还能提高肉牛提高的丙酸,丙酸的增多,有助于提高采食量,从而有助于肉牛的增重,同时丙酸钙的加入能够有效抑制霉菌等的产生,防止饲料在存放过程中发生霉变而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及营养价值,且丙酸钙还能够调控瘤胃内的ph值,防止瘤胃内的酸性过低而出现酸中毒的现象。锰和铜是肉牛体内消化代谢和生长繁殖所必需得到微量元素,铜的添加能够促使无机铁转变为有机铁储存在骨髓当中,提高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甘氨酸铜相比于硫酸铜而言更加有助于铜的吸收,主要是由于甘氨酸和铜螯合形成的螯合物的稳定性大于硫酸铜的稳定性,有效防止铜与硫-钼-蛋白质形成的结合物进行螯合而降低铜的利用率。因此甘氨酸铜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饲料中铜的利用率。锌元素在体内代谢、骨骼发育、上皮细胞生长、激素正常传递以及维持细胞膜正常的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而纳米氧化锌由于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在与饲料中的其他物质能够充分混合,同时也由于其颗粒小,更加有助于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饲料中锌的利用率。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氨基酸由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混合而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为3-5:2-4: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赖氨酸、蛋氨酸作为限制性氨基酸,在肉牛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为3-5:2-4:1:1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肉牛对氨基酸的利用,使得肉牛体重增加,同时也减少肉牛粪便中的氮含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诱食剂由山楂粉、蔗糖和丁子香酚混合而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山楂粉:蔗糖:丁子香酚为1-2.2:2.4-4.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山楂含有多种有机酸,在饲料中添加山楂后能够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山楂含有维生素c等成分,有效提高肉牛的采食量,但是由于山楂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山楂过量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而蔗糖的加入能够有效掩盖山楂的酸味同时也不会影响山楂中的营养成分,有效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肉牛采食量。丁子香酚具有强烈的丁香气味,同时丁子香酚的加入能够调控瘤胃中的微生物,使得瘤胃中的微生物保持平衡,抑制瘤胃产生甲烷菌,从而减少氨气产生,增加瘤胃中的氨基酸,有助于肉牛的增重和生长。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3中,按重量份数计,菌液5份、水20份;其中,菌液由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黑曲霉混合而成,按重量份数计,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为1:1.4-2.4:3.2-4.6:1.5-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作为有益菌,能够促进肉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同时还能够抑制病原菌的产生,而酵母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随着瘤胃中碳水化合物的发酵,瘤胃ph逐渐降低,而较低的ph能够促进乳酸产生菌生长,抑制乳酸利用菌生长,从而导致瘤胃中乳酸的累积,当ph降到一定程度时,则可能会引起瘤胃酸中毒,而酵母菌的存在,能够稳定瘤胃中的ph值,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因此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为1:1.4-2.4:3.2-4.6:1.5-2.9时,能够有效防止瘤胃中乳酸含量过多而影响瘤胃中的ph,同时还能有效抑制瘤胃中病原菌的产生。黑曲霉的添加,能够提高发酵后饲料的营养水平和消化吸收率,同时还能够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糖类分解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并生成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提高发酵饲料的营养水平和小水吸收率,同时黑曲霉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棉粕单宁、植酸以及芝麻粕中的植酸,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为1:1.9:3.9: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为1:1.9:3.9:1.9为最佳值,既能够抑制瘤胃中病原菌的产生,同时还能使得瘤胃中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1中,按重量份数计,棉粕69份、芝麻粕10份、玉米胚芽粕10份、棕榈粕10份。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茶皂素的添加,茶皂素的添加,能够调控瘤胃ph值,使得碳水化合物降解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减少氢离子的生成,有效减少瘤胃中甲烷的生成,使得瘤胃的ph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维持较高的发酵降解活性,从而提高肉牛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而丁子香酚具有强烈的丁香气味,同时丁子香酚的加入能够调控瘤胃中的微生物,使得瘤胃中的微生物保持平衡,抑制瘤胃产生甲烷菌,从而减少氨气产生,增加瘤胃中的氨基酸,有助于肉牛的增重和生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肉牛浓缩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除杂、粉碎、称量进行混合得混合料,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棉粕59份、芝麻粕5份、玉米胚芽粕5份、棕榈粕5份;s2:在混合料中加入添加剂、茶皂素、氯化胆碱再混合,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添加剂0.5份、茶皂素3份、氯化胆碱3份;添加剂包括矿物质、氨基酸和诱食剂;按重量份数计,矿物质:氨基酸:诱食剂为1:3:2;矿物质由丙酸钙、硫酸锰、纳米氧化锌和甘氨酸铜混合而成;氨基酸由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混合而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为3:2:1:1;诱食剂由山楂粉、蔗糖和丁子香酚混合而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山楂粉:蔗糖:丁子香酚为1:2.4:1s3:在s2中加入菌液和水,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菌液包括3份、水15份;菌液由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黑曲霉混合而成,按重量份数计,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为1:1.4:3.2:1.5;s4:将混合后的物料装袋,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发酵。实施例2一种肉牛浓缩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除杂、粉碎、称量进行混合得混合料,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棉粕69份、芝麻粕10份、玉米胚芽粕10份、棕榈粕10份;s2:在混合料中加入添加剂、茶皂素、氯化胆碱再混合,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添加剂1份、茶皂素7份、氯化胆碱6份;添加剂包括矿物质、氨基酸和诱食剂;按重量份数计,矿物质:氨基酸:诱食剂为1:4:3;矿物质由丙酸钙、硫酸锰、纳米氧化锌和甘氨酸铜混合而成;氨基酸由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混合而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为4:3:1:1;诱食剂由山楂粉、蔗糖和丁子香酚混合而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山楂粉:蔗糖:丁子香酚为1.6:3.4:1s3:在s2中加入菌液和水,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菌液包括5份、水20份;菌液由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黑曲霉混合而成,按重量份数计,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为1:1.9:3.9:1.5-2.2;s4:将混合后的物料装袋,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实施例3一种肉牛浓缩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除杂、粉碎、称量进行混合得混合料,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棉粕79份、芝麻粕15份、玉米胚芽粕15份、棕榈粕15份;s2:在混合料中加入添加剂、茶皂素、氯化胆碱再混合,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添加剂1.5份、茶皂素11份、氯化胆碱9份;添加剂包括矿物质、氨基酸和诱食剂;按重量份数计,矿物质:氨基酸:诱食剂为1:5:4;矿物质由丙酸钙、硫酸锰、纳米氧化锌和甘氨酸铜混合而成;氨基酸由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混合而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为5:4:1:1;诱食剂由山楂粉、蔗糖和丁子香酚混合而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山楂粉:蔗糖:丁子香酚为2.2:4.4:1s3:在s2中加入菌液和水,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菌液包括8份、水25份;菌液由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黑曲霉混合而成,按重量份数计,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为1:2.4:4.6:2.9;s4:将混合后的物料装袋,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发酵。对比例1市售肉牛饲料,市售肉牛饲料:玉米为3:7。饲喂检测对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肉牛饲料与玉米进行混合喂养,喂养时,肉牛饲料:玉米为3:7,选取进口牛和本地牛的杂交后代作为育肥架子牛共80头,每头牛的体重在230kg左右,将80头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组间公母比例相同,饲喂6个月,每日饲喂3次,并供组清洁饮水;饲喂期间,进行必要的驱虫。每月进行一次粪便氮含量的测定,将收集到的粪便进行烘干处理,用国际方法《gb/t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测定粪便中氮的含量,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肉牛饲喂结果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初体均重(kg/头)232±0.25230±0.21225±0.31235±0.24末体均重(kg/头)516±0.15547±0.15517±0.11446±0.13日均采食量(kg/头日)6.2±0.126.8±0.216.4±0.115.1±0.12日均体增重(g/头日)1.58±0.121.81±0.081.62±0.111.17±0.15料重比3.92±0.013.75±0.153.95±0.124.35±0.21粪便中氮含量(%)0.201±0.0120.018±0.0160.019±0.0190.556±0.009数据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3中肉牛的日均采食量均高与对比例1中肉牛的日均采食量,同时肉牛的增重也明显高于对比例1中肉牛的增重量,说明实施例1-3中饲料的各项配比有助于肉牛增重,同时实施例1-3的饲料利用率也明显高于对比例1中的饲料利用率,实施例1-3中的粪便含氮量明显低于对比例1中粪便中的含氮量,说明本申请的中的配比间相互作用,能够有效调控瘤胃中的ph值,使得瘤胃中的ph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粪便中甲烷的产生。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