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53636发布日期:2019-08-30 22:1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雨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促进胃肠消化、增加食欲,利尿、消水肿及强壮心脏的功效;雨花茶属绿茶类,以碧绿的茶色,清雅的香气、甘醇的滋味闻名,其具有止渴、清神、消食、治喘、除烦去腻等功效。

目前市场上的红茶多选用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由于所选原料及传统加工工艺的不足,导致红茶品质无法稳定,其茶汤色泽偏暗,口感生涩,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雨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花红茶,以重量份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雨花茶20-50份和红茶120-15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以重量份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雨花茶30-40份和红茶130-140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以重量份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雨花茶35份和红茶135份。

一种雨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采茶:分别采取露水晒干后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

s2:选料:分别选取鲜嫩肥绿、芽叶完整、大小均匀、无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备用;

s3:萎凋:对上述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进行室内加温萎凋处理,直至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

s4:雨花茶炒青:将经过上述s3处理后的萎凋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炒青处理,温度控制在180-200℃,炒青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炒青后的雨花茶采用自然摊晾方式摊晾2-3h进行散热,摊晾厚度为1-2.5cm;

s5:雨花茶揉捻:揉捻方法为轻揉,揉捻时间为15-20min,对于粗老芽叶,可相对加压,揉捻时间为20-30min;

s6:红茶揉捻:将经过上述s3萎凋处理后的红茶进行轻度揉捻,揉捻时间为15-20min;

s7:混合炒茶:将上述经过s5处理后的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二次炒青处理,然后,放入经过s6揉捻处理后的红茶进行混合炒茶处理,炒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揉捻,炒茶结束后,将混合后的雨花茶和红茶均匀摊晾在箩筐上,自然散热2-3h,摊晾厚度为1-2.5cm;

s8:发酵:将上述s7处理后的雨花茶和红茶混合物放入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5-8h;

s9:干燥:将发酵后的混合茶置于烘干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雨花红茶成品;

s10:提香:将上述雨花红茶成品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处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的采茶条件优选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且芽叶长度为2.5-2.8cm的雨花茶和红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的萎凋是将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均匀摊放在箩筐上,厚度保持在1-2.5cm,温度保持在25-35℃,摊放时间为10-12h,期间翻动2-3次,萎凋至失水率55-65%即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7中温度控制在180-200℃,雨花茶炒青时间为2-3min,两者混合炒茶时间为20-30min,其揉捻方式为先轻揉,后重揉,再轻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8中的发酵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酵温度为30-40℃,时间为1-2h,第二阶段发酵温度为25-30℃,时间为4-6h。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9中的干燥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70-90℃,时间为2-3h,第二阶段干燥温度为90-120℃,时间为1-2h。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0中的提香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雨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实际使用时,本发明实现了绿茶与红茶的有效结合,通过本发明中添加的雨花茶,能够改善传统红茶口味单一的缺陷,使得本发明制备而成的雨花茶红茶,口感纯正、滋味回甘、品质良好、耐冲泡、不仅色香味得到改善,其有效成分也得到较高保留,营养保健价值较高,具有止渴、清神、消食、治喘、除烦去腻等功效,同时由于雨花茶内含有较多的茶多酚,能够达到一定的抗癌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较为简单,易于操作,且生产工序周期较短,适宜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雨花红茶的成分图;

图2为一种雨花红茶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

实施例1

一种雨花红茶,以重量份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雨花茶20份和红茶120份。

一种雨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采茶:分别采取露水晒干后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

s2:选料:分别选取鲜嫩肥绿、芽叶完整、大小均匀、无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备用;

s3:萎凋:对上述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进行室内加温萎凋处理,直至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

s4:雨花茶炒青:将经过上述s3处理后的萎凋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炒青处理,温度控制在180-200℃,炒青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炒青后的雨花茶采用自然摊晾方式摊晾2-3h进行散热,摊晾厚度为1-2.5cm;

s5:雨花茶揉捻:揉捻方法为轻揉,揉捻时间为15-20min,对于粗老芽叶,可相对加压,揉捻时间为20-30min;

s6:红茶揉捻:将经过上述s3萎凋处理后的红茶进行轻度揉捻,揉捻时间为15-20min;

s7:混合炒茶:将上述经过s5处理后的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二次炒青处理,然后,放入经过s6揉捻处理后的红茶进行混合炒茶处理,炒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揉捻,炒茶结束后,将混合后的雨花茶和红茶均匀摊晾在箩筐上,自然散热2-3h,摊晾厚度为1-2.5cm;

s8:发酵:将上述s7处理后的雨花茶和红茶混合物放入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5-8h;

s9:干燥:将发酵后的混合茶置于烘干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雨花红茶成品;

s10:提香:将上述雨花红茶成品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处理。

进一步的,s1中的采茶条件优选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且芽叶长度为2.5-2.8cm的雨花茶和红茶。

进一步的,s3中的萎凋是将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均匀摊放在箩筐上,厚度保持在1-2.5cm,温度保持在25-35℃,摊放时间为10-12h,期间翻动2-3次,萎凋至失水率55-65%即可。

进一步的,s7中温度控制在180-200℃,雨花茶炒青时间为2-3min,两者混合炒茶时间为20-30min,其揉捻方式为先轻揉,后重揉,再轻揉。

进一步的,s8中的发酵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酵温度为30-40℃,时间为1-2h,第二阶段发酵温度为25-30℃,时间为4-6h。

再进一步的,s9中的干燥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70-90℃,时间为2-3h,第二阶段干燥温度为90-120℃,时间为1-2h。

再进一步的,s10中的提香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5min。

实施例2

一种雨花红茶,以重量份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雨花茶50份和红茶150份。

一种雨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采茶:分别采取露水晒干后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

s2:选料:分别选取鲜嫩肥绿、芽叶完整、大小均匀、无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备用;

s3:萎凋:对上述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进行室内加温萎凋处理,直至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

s4:雨花茶炒青:将经过上述s3处理后的萎凋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炒青处理,温度控制在180-200℃,炒青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炒青后的雨花茶采用自然摊晾方式摊晾2-3h进行散热,摊晾厚度为1-2.5cm;

s5:雨花茶揉捻:揉捻方法为轻揉,揉捻时间为15-20min,对于粗老芽叶,可相对加压,揉捻时间为20-30min;

s6:红茶揉捻:将经过上述s3萎凋处理后的红茶进行轻度揉捻,揉捻时间为15-20min;

s7:混合炒茶:将上述经过s5处理后的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二次炒青处理,然后,放入经过s6揉捻处理后的红茶进行混合炒茶处理,炒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揉捻,炒茶结束后,将混合后的雨花茶和红茶均匀摊晾在箩筐上,自然散热2-3h,摊晾厚度为1-2.5cm;

s8:发酵:将上述s7处理后的雨花茶和红茶混合物放入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5-8h;

s9:干燥:将发酵后的混合茶置于烘干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雨花红茶成品;

s10:提香:将上述雨花红茶成品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处理。

进一步的,s1中的采茶条件优选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且芽叶长度为2.5-2.8cm的雨花茶和红茶。

进一步的,s3中的萎凋是将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均匀摊放在箩筐上,厚度保持在1-2.5cm,温度保持在25-35℃,摊放时间为10-12h,期间翻动2-3次,萎凋至失水率55-65%即可。

进一步的,s7中温度控制在180-200℃,雨花茶炒青时间为2-3min,两者混合炒茶时间为20-30min,其揉捻方式为先轻揉,后重揉,再轻揉。

进一步的,s8中的发酵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酵温度为30-40℃,时间为1-2h,第二阶段发酵温度为25-30℃,时间为4-6h。

再进一步的,s9中的干燥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70-90℃,时间为2-3h,第二阶段干燥温度为90-120℃,时间为1-2h。

再进一步的,s10中的提香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5min。

实施例3

一种雨花红茶,以重量份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雨花茶30份和红茶130份。

一种雨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采茶:分别采取露水晒干后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

s2:选料:分别选取鲜嫩肥绿、芽叶完整、大小均匀、无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备用;

s3:萎凋:对上述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进行室内加温萎凋处理,直至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

s4:雨花茶炒青:将经过上述s3处理后的萎凋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炒青处理,温度控制在180-200℃,炒青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炒青后的雨花茶采用自然摊晾方式摊晾2-3h进行散热,摊晾厚度为1-2.5cm;

s5:雨花茶揉捻:揉捻方法为轻揉,揉捻时间为15-20min,对于粗老芽叶,可相对加压,揉捻时间为20-30min;

s6:红茶揉捻:将经过上述s3萎凋处理后的红茶进行轻度揉捻,揉捻时间为15-20min;

s7:混合炒茶:将上述经过s5处理后的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二次炒青处理,然后,放入经过s6揉捻处理后的红茶进行混合炒茶处理,炒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揉捻,炒茶结束后,将混合后的雨花茶和红茶均匀摊晾在箩筐上,自然散热2-3h,摊晾厚度为1-2.5cm;

s8:发酵:将上述s7处理后的雨花茶和红茶混合物放入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5-8h;

s9:干燥:将发酵后的混合茶置于烘干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雨花红茶成品;

s10:提香:将上述雨花红茶成品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处理。

进一步的,s1中的采茶条件优选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且芽叶长度为2.5-2.8cm的雨花茶和红茶。

进一步的,s3中的萎凋是将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均匀摊放在箩筐上,厚度保持在1-2.5cm,温度保持在25-35℃,摊放时间为10-12h,期间翻动2-3次,萎凋至失水率55-65%即可。

进一步的,s7中温度控制在180-200℃,雨花茶炒青时间为2-3min,两者混合炒茶时间为20-30min,其揉捻方式为先轻揉,后重揉,再轻揉。

进一步的,s8中的发酵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酵温度为30-40℃,时间为1-2h,第二阶段发酵温度为25-30℃,时间为4-6h。

再进一步的,s9中的干燥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70-90℃,时间为2-3h,第二阶段干燥温度为90-120℃,时间为1-2h。

再进一步的,s10中的提香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5min。

实施例4

一种雨花红茶,以重量份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雨花茶40份和红茶140份。

一种雨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采茶:分别采取露水晒干后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

s2:选料:分别选取鲜嫩肥绿、芽叶完整、大小均匀、无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备用;

s3:萎凋:对上述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进行室内加温萎凋处理,直至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

s4:雨花茶炒青:将经过上述s3处理后的萎凋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炒青处理,温度控制在180-200℃,炒青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炒青后的雨花茶采用自然摊晾方式摊晾2-3h进行散热,摊晾厚度为1-2.5cm;

s5:雨花茶揉捻:揉捻方法为轻揉,揉捻时间为15-20min,对于粗老芽叶,可相对加压,揉捻时间为20-30min;

s6:红茶揉捻:将经过上述s3萎凋处理后的红茶进行轻度揉捻,揉捻时间为15-20min;

s7:混合炒茶:将上述经过s5处理后的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二次炒青处理,然后,放入经过s6揉捻处理后的红茶进行混合炒茶处理,炒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揉捻,炒茶结束后,将混合后的雨花茶和红茶均匀摊晾在箩筐上,自然散热2-3h,摊晾厚度为1-2.5cm;

s8:发酵:将上述s7处理后的雨花茶和红茶混合物放入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5-8h;

s9:干燥:将发酵后的混合茶置于烘干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雨花红茶成品;

s10:提香:将上述雨花红茶成品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处理。

进一步的,s1中的采茶条件优选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且芽叶长度为2.5-2.8cm的雨花茶和红茶。

进一步的,s3中的萎凋是将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均匀摊放在箩筐上,厚度保持在1-2.5cm,温度保持在25-35℃,摊放时间为10-12h,期间翻动2-3次,萎凋至失水率55-65%即可。

进一步的,s7中温度控制在180-200℃,雨花茶炒青时间为2-3min,两者混合炒茶时间为20-30min,其揉捻方式为先轻揉,后重揉,再轻揉。

进一步的,s8中的发酵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酵温度为30-40℃,时间为1-2h,第二阶段发酵温度为25-30℃,时间为4-6h。

再进一步的,s9中的干燥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70-90℃,时间为2-3h,第二阶段干燥温度为90-120℃,时间为1-2h。

再进一步的,s10中的提香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5min。

实施例5

一种雨花红茶,以重量份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雨花茶35份和红茶135份。

一种雨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采茶:分别采取露水晒干后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

s2:选料:分别选取鲜嫩肥绿、芽叶完整、大小均匀、无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备用;

s3:萎凋:对上述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进行室内加温萎凋处理,直至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

s4:雨花茶炒青:将经过上述s3处理后的萎凋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炒青处理,温度控制在180-200℃,炒青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炒青后的雨花茶采用自然摊晾方式摊晾2-3h进行散热,摊晾厚度为1-2.5cm;

s5:雨花茶揉捻:揉捻方法为轻揉,揉捻时间为15-20min,对于粗老芽叶,可相对加压,揉捻时间为20-30min;

s6:红茶揉捻:将经过上述s3萎凋处理后的红茶进行轻度揉捻,揉捻时间为15-20min;

s7:混合炒茶:将上述经过s5处理后的雨花茶放入铁锅内进行二次炒青处理,然后,放入经过s6揉捻处理后的红茶进行混合炒茶处理,炒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炒、揉捻,炒茶结束后,将混合后的雨花茶和红茶均匀摊晾在箩筐上,自然散热2-3h,摊晾厚度为1-2.5cm;

s8:发酵:将上述s7处理后的雨花茶和红茶混合物放入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5-8h;

s9:干燥:将发酵后的混合茶置于烘干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雨花红茶成品;

s10:提香:将上述雨花红茶成品放入提香机进行提香处理。

进一步的,s1中的采茶条件优选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且芽叶长度为2.5-2.8cm的雨花茶和红茶。

进一步的,s3中的萎凋是将s2中选取的新鲜雨花茶和新鲜红茶,分别均匀摊放在箩筐上,厚度保持在1-2.5cm,温度保持在25-35℃,摊放时间为10-12h,期间翻动2-3次,萎凋至失水率55-65%即可。

进一步的,s7中温度控制在180-200℃,雨花茶炒青时间为2-3min,两者混合炒茶时间为20-30min,其揉捻方式为先轻揉,后重揉,再轻揉。

进一步的,s8中的发酵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酵温度为30-40℃,时间为1-2h,第二阶段发酵温度为25-30℃,时间为4-6h。

再进一步的,s9中的干燥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70-90℃,时间为2-3h,第二阶段干燥温度为90-120℃,时间为1-2h。

再进一步的,s10中的提香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5min。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而成的雨花茶红茶,口感纯正、滋味回甘、品质良好、耐冲泡、不仅色香味得到改善,其有效成分也得到较高保留,营养保健价值较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