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丝瓜络为载体的桂花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7667发布日期:2019-08-09 23:34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丝瓜络为载体的桂花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丝瓜络为载体的桂花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是湖北地区特产,桂花在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缓解牙痛和经闭腹痛等方面均具有良好功效,丝瓜络具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的功效,而且两者混用也不会有副作用,两者都属于湖北地区常见的植物,取材容易、廉价。

但是,桂花具有香浓、腻口等缺点,直接泡水喝不仅因为花粒小而影响口感,而且因为腻口而不能长期饮用。

丝瓜络味淡,且不容易加工成食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以丝瓜络为载体的桂花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丝瓜络吸附性和多孔结构,使桂花茶耐泡,并结合丝瓜络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以丝瓜络为载体的桂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载体:将熟透的丝瓜去皮、去瓜子后,将裁剪呈1cm左右的立方体状,并在装有清水的混料罐中浸泡至松软;

2)、桂花粉末的附着:将桂花除杂后灭菌灭酶,并低温烘干,研磨呈粉末状,混合气流输送至混料罐的底部,并同时对混料罐内的液体进行搅拌,保持混料罐内温度在80℃左右,使桂花粉附着在丝瓜络的维管内外;

3)、压制和包装:将步骤2)获得的附着有桂花粉的丝瓜络沥水,以丝瓜络上的维管没有明显水滴、且柔软为宜,压制丝瓜络块,使其呈片状,压制过程中对丝瓜络进行烘干处理,对纸片后的桂花茶进行纸包装或罐包装,即完成桂花茶的加工。

上述步骤2)中,桂花粉末的粒径要求为10~50微米。

上述步骤2)中,桂花粉末附着过程中,混料罐内的压力大于2个大气压。

上述步骤2)中,捞取丝瓜络块的时机为:待绝大部分丝瓜络均悬浮在水表之下时。

上述步骤2)中,桂花粉和清水形成的悬浊液保持如下质量比:桂花粉:清水=0.003~0.01:1。

单纯的利用丝瓜络纤维管中空结构的特点,使桂花粉浸入其中,使制得的桂花茶经久耐泡,而且色泽清纯,具备丝瓜络和桂花的双重泡水保健功效。

充气压力可以根据混料罐排气压力和混料罐内需要维持的压力进行适当调整,保持混料罐内压力即可。

压制成片后的丝瓜络,不仅体积小,而且能够降缓桂花粉散出的时间,使桂花茶耐泡。

在本申请提出的丝瓜络作为载体的制花茶方式和原理的基础上,在桂花粉末中添加其它添加剂或添加物,均属于常规方式。

本方法解决了桂花香浓、腻感强,不适于单独泡水的问题,而且还利用了丝瓜络吸附性和多孔结构,使桂花茶耐泡,并结合了丝瓜络的保健功效。

用于将桂花粉末附着在丝瓜络上的粉碎浸泡设备,包括支架、混料罐、电机、混料筒、内旋转筒、外旋转筒、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混料筒和混料罐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内旋转筒和外旋转筒固定相连,所述内旋转筒转动连接在混料筒内,所述外旋转筒转动连接在混料筒外,所述外旋转筒与混料筒之间形成回流腔,所述内旋转筒的内腔与混料筒的内腔相通,所述搅拌轴为中空轴,所述内旋转筒与搅拌轴的中空孔之间通过一滤网隔开,所述混料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条纵向分布的凹槽,各凹槽周向均匀分布在混料筒的内壁上,相邻凹槽之间平滑过渡,所述内旋转筒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的粉碎轴,所述粉碎轴上设置有位于内旋转筒内的粉碎刀片,所述内旋转筒相对混料筒旋转时,所述粉碎轴受到凹槽的限位作用而在粉碎轴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回流腔与混料筒的中部之间通过若干回流孔相通,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的下端,所述混料筒的内腔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入料管,所述入料管连接高压气源;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内旋转筒固定相连。

高压气流混合桂花颗粒进入混料筒内,进入内旋转筒,受到粉碎轴轴线方向移动过程中粉碎刀片的作用而被细化,达到细化标准的桂花粉尘从滤网进入搅拌轴,从搅拌轴底部进入混料罐内,由于丝瓜络质轻,附着粉尘较少时处于浮顶状态,桂花粉尘随气泡进入混料罐内,不仅能够增大粉尘与丝瓜络的接触机会,而且能够增大桂花粉尘进入丝瓜络维管的中空结构内的概率。

桂花粉末不溶于水,但是能够在高压下呈悬浊混合液,气泡的

内旋转筒和外旋转筒同步旋转,不能够符合滤网过滤要求的桂花颗粒从回流腔从新进入混料筒内,受到气流作用从新进入内旋转筒内,再次受到粉碎刀片的作用而进行二次粉碎。

所述内旋转筒上开设有与粉碎轴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粉碎轴之间螺纹连接。

粉碎轴受到等间距设置凹槽的混料筒内壁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在导向孔内往复运动,且导向孔为螺纹孔,与之相连部位的粉碎轴具有外螺纹,使粉碎轴往复运动过程中呈旋转状,且转动方向随轴向移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针对桂花颗粒这种需要保持其口感、避免研磨对花香纯度的影响、且需要桂花颗粒粒径较小的情况,上述的粉碎方式能够在效率、效果上兼顾。

所述内旋转筒的内腔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内旋转筒的内腔呈上大下小的锥柱结构,使桂花颗粒在底部聚集,提高粉碎强度。

所述外旋转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成螺旋分布的凸筋,所述凸筋呈锯齿状。

外旋转筒与混料筒之间的凸筋,能够对桂花颗粒进行二次撞击粉碎,提高粉碎效率。

所述内旋转筒的顶部具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若干下料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安装板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入料管的出料口朝向所述下料口。

相邻粉碎轴的纵向间距相等。

各粉碎轴上的粉碎刀片能够对由上至下而流通的桂花颗粒进行高效粉碎,而且各粉碎轴之间呈一定倾角,使各粉碎轴形成一“网状”结构,对桂花颗粒进行拦截,使其粉碎充分,各粉碎轴之间呈倾角,使各粉碎轴上的粉碎刀片的旋转方向均不相同,对桂花颗粒进行粉碎时,能够增大桂花颗粒在内旋转筒内的撞击次数,增大撞击强度,使其大部分能够一次通过滤网。

所述搅拌桨包括安装套和设置在安装套上的若干根搅拌杆,所述安装套滑动连接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挡块,所述安装套的两端与两个挡块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缓冲弹簧。

混料罐内阻力不同,电机的启停阶段等,搅拌桨的阻力可能存在变化,使搅拌轴扭矩变化较大,由于本结构中,搅拌轴连接的是内旋转筒、外旋转筒,还设置有粉碎轴,其传动精度要求较高,为了对其进行保护,在搅拌桨和搅拌轴之间设置有使搅拌桨能够缓和冲击的结构。

所述安装套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根安装杆,所述搅拌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杆上,所述搅拌杆外表面具有梳条。

梳条能够对气泡进行破损,使桂花粉末能够迅速与液体混合,形成悬浊液,使桂花粉末浸湿,能够更好的进入丝瓜络的维管结构。

所述混料罐上设置有能够控制混料罐内气体压力的限压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桂花茶加工用的粉碎混料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粉碎混料一体机的粉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4是搅拌轴和搅拌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1、混料罐;22、混料筒;23、内旋转筒;24、外旋转筒;25、滤网;26、凹槽;27、粉碎轴;28、粉碎刀片;29、回流孔;31、入料管;32、凸筋;33、安装板;34、下料口;41、搅拌轴;42、搅拌桨;43、搅拌杆;44、挡块;45、缓冲弹簧;46、梳条;5、限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以丝瓜络为载体的桂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载体:将熟透的丝瓜去皮、去瓜子后,将裁剪呈1cm左右的立方体状,并在装有清水的混料罐中浸泡至松软;

2)、桂花粉末的附着:将桂花除杂后灭菌灭酶,并低温烘干,研磨呈粉末状,混合气流输送至混料罐的底部,并同时对混料罐内的液体进行搅拌,保持混料罐内温度在80℃左右,使桂花粉附着在丝瓜络的维管内外;

3)、压制和包装:将步骤2)获得的附着有桂花粉的丝瓜络沥水,以丝瓜络上的维管没有明显水滴、且柔软为宜,压制丝瓜络块,使其呈片状,压制过程中对丝瓜络进行烘干处理,对纸片后的桂花茶进行纸包装或罐包装,即完成桂花茶的加工。

上述步骤2)中,桂花粉末的粒径要求为10~50微米。

上述步骤2)中,桂花粉末附着过程中,混料罐内的压力大于2个大气压。

上述步骤2)中,捞取丝瓜络块的时机为:待绝大部分丝瓜络均悬浮在水表之下时。

上述步骤2)中,桂花粉和清水形成的悬浊液保持如下质量比:桂花粉:清水=0.003~0.01:1。

单纯的利用丝瓜络纤维管中空结构的特点,使桂花粉浸入其中,使制得的桂花茶经久耐泡,而且色泽清纯,具备丝瓜络和桂花的双重泡水保健功效。

充气压力可以根据混料罐排气压力和混料罐内需要维持的压力进行适当调整,保持混料罐内压力即可。

压制成片后的丝瓜络,不仅体积小,而且能够降缓桂花粉散出的时间,使桂花茶耐泡。

在本申请提出的丝瓜络作为载体的制花茶方式和原理的基础上,在桂花粉末中添加其它添加剂或添加物,均属于常规方式。

本方法解决了桂花香浓、腻感强,不适于单独泡水的问题,而且还利用了丝瓜络吸附性和多孔结构,使桂花茶耐泡,并结合了丝瓜络的保健功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制作桂花茶的步骤2)中涉及的设备包括支架、混料罐21、电机1、混料筒22、内旋转筒23、外旋转筒24、搅拌轴41和搅拌桨42,混料筒22和混料罐21均固定在支架上,内旋转筒23和外旋转筒24固定相连,内旋转筒23转动连接在混料筒22内,外旋转筒24转动连接在混料筒22外,外旋转筒24与混料筒22之间形成回流腔,内旋转筒23的内腔与混料筒22的内腔相通,搅拌轴41为中空轴,内旋转筒23与搅拌轴41的中空孔之间通过一滤网25隔开,混料筒2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条纵向分布的凹槽26,各凹槽26周向均匀分布在混料筒22的内壁上,相邻凹槽26之间平滑过渡,内旋转筒23上转动连接有与凹槽26一一对应的粉碎轴27,粉碎轴27上设置有位于内旋转筒23内的粉碎刀片28,内旋转筒23相对混料筒22旋转时,粉碎轴27受到凹槽26的限位作用而在粉碎轴27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回流腔与混料筒22的中部之间通过若干回流孔29相通,搅拌桨42设置在搅拌轴41的下端,混料筒22的内腔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入料管31,入料管31连接高压气源;电机1的输出轴与内旋转筒23固定相连。

高压气流混合桂花颗粒进入混料筒22内,进入内旋转筒23,受到粉碎轴27轴线方向移动过程中粉碎刀片28的作用而被细化,达到细化标准的桂花粉尘从滤网25进入搅拌轴41,从搅拌轴41底部进入混料罐21内,由于丝瓜络质轻,附着粉尘较少时处于浮顶状态,桂花粉尘随气泡进入混料罐21内,不仅能够增大粉尘与丝瓜络的接触机会,而且能够增大桂花粉尘进入丝瓜络维管的中空结构内的概率。

桂花粉末不溶于水,但是能够在高压下呈悬浊混合液,气泡的

内旋转筒23和外旋转筒24同步旋转,不能够符合滤网25过滤要求的桂花颗粒从回流腔从新进入混料筒22内,受到气流作用从新进入内旋转筒23内,再次受到粉碎刀片28的作用而进行二次粉碎。

内旋转筒23上开设有与粉碎轴27对应的导向孔,导向孔与粉碎轴27之间螺纹连接。

粉碎轴27受到等间距设置凹槽26的混料筒22内壁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在导向孔内往复运动,且导向孔为螺纹孔,与之相连部位的粉碎轴27具有外螺纹,使粉碎轴27往复运动过程中呈旋转状,且转动方向随轴向移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针对桂花颗粒这种需要保持其口感、避免研磨对花香纯度的影响、且需要桂花颗粒粒径较小的情况,上述的粉碎方式能够在效率、效果上兼顾。

内旋转筒23的内腔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内旋转筒23的内腔呈上大下小的锥柱结构,使桂花颗粒在底部聚集,提高粉碎强度。

外旋转筒24的内壁上设置有成螺旋分布的凸筋32,凸筋32呈锯齿状。

外旋转筒24与混料筒22之间的凸筋32,能够对桂花颗粒进行二次撞击粉碎,提高粉碎效率。

内旋转筒23的顶部具有一安装板33,安装板33上具有若干下料口34,电机1的输出轴与安装板33的中部固定相连,入料管31的出料口朝向下料口34。

相邻粉碎轴27的纵向间距相等。

各粉碎轴27上的粉碎刀片28能够对由上至下而流通的桂花颗粒进行高效粉碎,而且各粉碎轴27之间呈一定倾角,使各粉碎轴27形成一“网状”结构,对桂花颗粒进行拦截,使其粉碎充分,各粉碎轴27之间呈倾角,使各粉碎轴27上的粉碎刀片28的旋转方向均不相同,对桂花颗粒进行粉碎时,能够增大桂花颗粒在内旋转筒23内的撞击次数,增大撞击强度,使其大部分能够一次通过滤网25。

如图4所示,搅拌桨42包括安装套和设置在安装套上的若干根搅拌杆43,安装套滑动连接在搅拌轴41上,搅拌轴41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挡块44,安装套的两端与两个挡块44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缓冲弹簧45。

混料罐21内阻力不同,电机1的启停阶段等,搅拌桨42的阻力可能存在变化,使搅拌轴41扭矩变化较大,由于本结构中,搅拌轴41连接的是内旋转筒23、外旋转筒24,还设置有粉碎轴27,其传动精度要求较高,为了对其进行保护,在搅拌桨42和搅拌轴41之间设置有使搅拌桨42能够缓和冲击的结构。

安装套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根安装杆,搅拌杆43转动连接在安装杆上,搅拌杆43外表面具有梳条46。

梳条46能够对气泡进行破损,使桂花粉末能够迅速与液体混合,形成悬浊液,使桂花粉末浸湿,能够更好的进入丝瓜络的维管结构。

混料罐21上设置有能够控制混料罐21内气体压力的限压阀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