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花工艺花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7659发布日期:2019-08-09 23:34阅读:4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艺花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梨花工艺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为了改变传统制茶工艺的缺点,我国专业人士不断地进行了尝试改变,最终研究表明采用摊放、杀青、干燥等技术来改变茶的香气便可进而达到改变茶水滋味的目的。在鲜花问题处理上,窖制花茶时,一般选择花骨朵大、丰满、颜色鲜艳、无病虫害的鲜花,且在制作工艺花茶前要先进行摊花、堆花等一系列的鲜花处理技术,这样便能做出高质量的工艺花茶。

目前国内的花茶市场上的工艺花茶虽制作工艺较为完善,但花茶品种较少,不同种类鲜花以相同手法制作出的花茶质量口感没有保障。花茶的主要生产地以安徽、云南、甘肃等省区农村的部分工厂或作坊为主,花卉种类也多是当地的部分代表花卉,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单种花茶其所具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没有详尽的表述,消费者不能很好地通过引用花茶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益补,盲目性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梨花工艺花茶及其制作方法,将梨花花这一我国北方常见花卉制作成工艺花茶,质量口感得到保障,为我国工艺花茶制作领域的空白做填充,使消费者了解梨花的医用与药用价值,在今后的花茶选择上有更多的针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针对花茶原料的使用价值以及开发价值的特点,以北方广泛种植的梨树(学名:pyrusspp.)为原料,提供一种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花采摘;

(2)冲洗:用清水洗掉花朵表面的灰尘;

(3)摊晾:在阴凉处摊晾20-30分钟;

(4)杀青:在60℃-80℃下杀青10-70min;

(5)冷却:杀青后将花茶取出进行自然回潮180-540min;

(6)干燥:冷却后的花茶进行第一次烘干,自然回潮;回潮后第二次烘干,自然回潮;

(7)包装贮藏:将制作好的工艺花茶用不透光的、密封的专用食品包装材料真空包装。

优选地,上述的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1)鲜花采摘时间为清晨。

优选地,上述的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2)采用流速为0.05-0.1m/s的清水洗掉花朵表面的灰尘。

优选地,上述的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4)在60℃-80℃下杀青10-40min。

优选地,上述的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4)在75℃下杀青20min。

优选地,上述的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5)自然回潮时间为240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的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梨花工艺花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针对梨花这一种花卉进行了工艺花茶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研究,采用摊放、杀青、干燥等技术,通过实验将不同条件下的制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了最终、最优化的标准技术流程,为梨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我国工艺花茶制作领域的空白做填充,使消费者了解梨花的医用与药用价值,在今后的花茶选择上有更多的针对性。制作得到的梨花工艺花茶,质量口感得到保障,是具有我国北方地域特色的工艺花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梨树春季开花,梨花花色洁白,如同雪花,具有浓烈香味。本发明针对梨花这一种花卉进行了工艺花茶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研究,采用摊放、杀青、干燥等技术,通过实验将不同条件下的制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步骤:

鲜花采摘:将梨花分别于清晨5点到6点、中午11点到12点、傍晚3点到4点采集半开放、完全开放的花朵,带回实验室进行加工;

冲洗:用小流速清水洗掉花朵表面的灰尘;例如采用流速为0.05-0.1m/s的清水;梨花叶片较薄,优选0.05m/s。

摊晾:在阴凉处摊晾20分钟;

杀青:通过预实验了解三种花茶最适宜杀青时间的大致区别,后根据预实验结果进行分组杀青,能有效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茶多酚等酶促氧化,蒸发花瓣的水份,使花香更好的释放;

冷却:杀青后将花茶取出进行自然回潮过程,使花瓣内外的水份重新分布平衡,利于水份顺利挥发;

干燥:冷却后的花茶进行第一次烘干,100-110℃,1-3min,高温杀菌,自然回潮3-4小时;回潮后第二次烘干,60-70℃,10-20min,自然回潮,使其含水量在5%以下;

包装贮藏:将制作好的工艺花茶用不透光的、密封的专用食品包装材料真空包装;

数据分析:根据花茶实验得到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实验分析数据如下:

1.梨花采摘时间及花朵开放程度的研究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梨花采摘时间及花朵开放程度对比表

由表1数据可知,梨花采收是在早上或晚上花朵完全开放时为最理想,因为这时气温不太高,含较大的水分,使花不易萎蔫。中午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失水较快,易萎蔫。

2.梨花在不同杀青温度、杀青时间的影响下未做自然回潮处理时花朵香味、花瓣色泽的不同变化情况对比如表2所示:

表2.预实验不同杀青温度、时间的花朵对比

3.参考上述实验,考虑时间成本,对梨花在70℃-90℃下杀青10-40分钟后进行进一步实验,对比在这一区区间段内不同杀青温度、杀青时间的影响下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回潮处理时花朵香味、花瓣色泽的不同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不同杀青温度、时间及自然回潮对比

由表3可知,梨花花杀青时控制的最佳温度为75℃,杀青时间为20min,当杀青温度高于80℃时,花茶易烤焦,最佳自然回潮时间为240min可使花瓣内外的水分重新分布平衡,也利于花朵水分的挥发。当温度高于85℃,时间大于二十分钟时,花瓣大部分成褐色。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