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藜麦颗粒的脱乳糖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43923发布日期:2020-12-18 16:4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添加藜麦颗粒的脱乳糖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谷物例如藜麦颗粒的脱乳糖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糖尿病患病人数在全球范围持续增长,据估计,2017年全球患病人数约为4.25亿,预计到2045年将达到6.29亿。而乳制品是中老年人和糖尿病人的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来源,但糖和脂肪的摄入需要控制。虽然乳制品的血糖生成指数(gi)约为28为低gi食物,不会造成饮用后血糖的大幅升高,但乳制品中的糖依然为乳制品中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约占乳制品热量的25%),对于多数糖尿病人来说乳制品例如牛奶中的糖含量已经成为选择乳制品的考虑因素。因此糖尿病病人在选购乳制品时对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提出了要求。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无乳糖乳制品是通过添加乳糖酶,将乳糖水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虽然分解了乳糖,但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并没有减少。

因此,为满足中老年人和糖尿病人等控糖消费群体需求,如何有效降低乳制品中的糖含量并同时提升牛奶蛋白和天然乳钙含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以乳制品原料如原奶中各项营养成分指标为基准,采用物理降糖方法来降低乳制品中的乳糖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或降低乳制品中的乳糖和/或无机盐(以钠离子为主),相应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得到无糖或低糖的乳制品。所述方法能够使得乳糖含量精准控制在约0至2%之间,并提升乳制品的蛋白和天然乳钙含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脱乳糖的乳制品,其包括:含量为约3.6%~6.0%的蛋白质,约0~5.0%的脂肪,约0~2.0%的乳糖(优选乳糖含量≤0.5)。优选的,所述脱乳糖的乳制品由本发明上述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包括将所得脱乳糖的乳制品进一步制备成无乳糖或低乳糖的乳粉、奶片、调制乳、发酵乳如酸奶、乳酪或发酵乳粉,新鲜奶酪、冰淇淋、乳饮料、或者用于制备烘焙食品如蛋糕、饼干、巧克力等产品的步骤。

优选的,上述脱乳糖的乳制品可用于制备无(低)乳糖调制乳、无(低)乳糖低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乳如酸奶、无(低)乳糖的新鲜奶酪、无(低)乳糖冰淇淋、无乳糖或无糖乳饮料等产品。

本发明的方法整个过程只用一套uf膜配合uht奶生产线即可实现,不需要和其它类型的膜过滤结合使用,这与现有膜过滤脱糖工艺,即采用超滤和纳滤结合的方法相比,能够减少生产投资。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无糖产品,与现在市场上的零乳糖牛奶不同: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零乳糖牛奶是通过添加乳糖酶,将乳糖水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乳糖虽然分解了,但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并没有减少;而本发明是通过物理方法将乳糖去除,碳水化合物含量也相应降低,达成真正无糖。

本发明使用水洗和超滤膜过滤的方法去除或降低乳制品中乳糖及无机盐(以钠离子为主),提升乳制品中的蛋白和天然乳钙含量。该方法不同于现在常用的uf膜浓缩技术,能够使膜过滤的乳制品的乳糖含量大量减少,乳糖含量最低可达到<0.5%;而目前常用的uf膜工艺处理,只能将乳糖含量最低降低50%左右,达不到无糖食品标准。而本发明的上述制备方法可以达到:

(1)将乳制品中的乳糖含量精准控制为0~2.0%;

(2)蛋白质含量提升至约3.6~6.4%;

(3)天然乳钙含量提升至约120~150mg/100g;

(4)钠含量降低到≤约40mg/100g;

(5)碳水化合物降低至约0~2.0%。

并且,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求研究,本发明的方法中进一步通过向上述得到的无(低)乳糖乳制品中添加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谷物类食品例如藜麦颗粒,使产品总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超过5.0%(优选不超过2.0%);同时提升产品口味口感。具体而言,将得到的无(低)乳糖乳制品(例如牛奶)中加入乳化剂、增稠剂等添加剂后均质并进行杀菌;并按照配方进一步加入活化后的藜麦粒,并再次进行杀菌得到所述含谷物类食品例如藜麦颗粒的无(低)乳糖乳制品。

藜麦的营养价值超过任何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作为一种藜科植物其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品质也不亚于肉源蛋白与奶源蛋白。所含氨基酸种类丰富,特别是富集多数作物没有的赖氨酸,不含胆固醇与麸质,糖含量、脂肪含量与热量都属于较低水平。

所以添加谷物例如藜麦,既可以提升产品口感口味,又可以适量提升产品中碳水化合物且不会太高,满足糖尿病人的饮食需求。

定义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但如有冲突,则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所述)”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

如无特殊说明,本说明书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重量%)。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涉及组分量、工艺条件等的所有数值或表述在所有情形中均应理解被“约”修饰。术语“约”当指数量或数值范围时,意思是所指数量或者数值范围是试验变异性内(或统计学实验误差内)的近似值,因此该数量或者数值范围可以在所述数量或数值范围的例如±5之间变化。

涉及相同组分或性质的所有范围均包括端点,该端点可独立地组合。由于这些范围是连续的,因此它们包括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数值。还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引用的任何数值范围预期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子范围。

当本发明针对物理性质例如分子量或者针对化学性质范围时,应包括范围的所有组合和亚组合以及其内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和上述说明书中,所有过渡短语如“包含”“包括”“带有”“具有”“含有”“涉及”“持有”“含”等,应当理解为开放式结尾,即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包含”(以及相关术语例如“含有”或“含”或“具有”或“包括”)包括这样一些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为例如,物质、组合物、方法或过程等的任何组合,其“由所描述的特征组成”或者“基本上由所描述的特征组成”。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和/或”,应当理解为相关联的组分“二者择一或二者”,即组分在一些情况中联合存在而在另一些情况中分开存在。多个用“和/或”列出的组分应当以同样的方式理解,即“一种或多种”相关联的组分。除了“和/或”从句具体确定的组分,其它组分可任选地存在,无论与那些具体确定的组分相关还是不相关。因此,作为非限制性实例,提及“a和/或b”,当用于连接开放式结尾的文字如“包括”,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仅指a(任选地包括除b外的组分);在另一实施方案,可仅指b(任选地包括除a外的组分);在再一实施方案中,指a和b(任选的包括其它组分)等。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或”,应当理解为和上述定义的“和/或”具有相同的含义。例如,当在列表中分隔项目时,“或”或“和/或”应当译为包括在内的,即,包括多个或列表组分中的至少一个,但也包括多于一个,和任选的其它未列出的项目。只有术语明确地指向对立面,如“仅一个”或“正好一个”,或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由…组成”应当指的是包括多个或列表组分中的正好一个。通常,本文所用的术语“或”仅仅当有排他性的先行词如“要么”“之一”“仅一个”或“正好一个”时才被认为指向排他性的选择(即,一个或另一个但不是两者)。

应当理解,除非明确地相反指示,否则在本文要求保护的包括多于一步或一个行为的任何方法中,该方法的步骤和行为的顺序不必限制于所叙及的方法的步骤和行为的顺序。

本发明使用的缩写具有在食品、生物学和化学领域的通常含义。

乳制品:所述乳制品包括:液体乳(例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等);乳粉(例如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婴幼儿乳粉或其他配方乳粉等);炼乳、乳脂肪(例如奶油等)、干酪、其他乳制品(例如乳冰淇淋、奶片等)。

原料乳或原奶:指未经过热处理的生鲜乳。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原料乳或原奶源自用作人的食物来源的任何泌乳哺乳动物的乳,所述哺乳动物包括奶牛、水牛、山羊、绵羊、骆驼或者其它反刍类动物。优选生鲜牛乳、生鲜羊乳、生鲜骆驼乳等。

减糖乳制品:与基准乳制品相比,乳糖含量减少25%以上。

低糖乳制品:与基准乳制品相比,乳糖含量<2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无糖乳制品:与基准乳制品相比,乳糖含量<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减脂乳制品:与基准乳制品相比,脂肪含量减少25%以上。

脱脂或无脂乳制品:对于液态奶和酸奶而言,是指脂肪含量≤0.5%;对于奶粉而言是指脂肪含量≤1.5%。

标准化:将乳标准化为需要的蛋白与脂肪的比率。

藜麦活化:通过蒸、煮、炒制等进行熟化。

谷物:可大体分为三类:①禾谷类:包括稻类(籼稻、粳稻、糥稻)、麦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黍、黄米、荞麦、藜麦等;②豆菽(shū)类: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芸豆等;③薯类:包括甘薯也称红薯或白薯、马铃薯、山药、芋、木薯等。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谷物包括:糙米、燕麦、小米、玉米、高粱、青稞、荞麦、薏米、藜麦。

乳化剂:

增稠剂:食品工业的食品增稠剂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大类:

由海藻制取的增稠剂(海藻胶)海藻胶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类食品胶,包括琼脂,海藻酸(盐),海藻酸丙二醇酯,红藻胶,褐藻岩藻聚糖,重要的商品海藻胶主要来自褐藻;

(2)由植物种子,植物溶出液制取的增稠剂在许多情况下,其中的水溶性多糖类似于植物受到刺激后的渗出液,这样增稠剂都是多糖酸的盐。其分子结构复杂,常用的这类增稠剂有瓜尔胶,卡拉胶,刺槐豆胶,罗望子胶,亚嘛子胶,田青胶,皂荚豆胶,阿拉伯胶,果胶海藻胶等;

(3)由微生物代谢生成的增稠剂真菌或细菌与淀粉类物质作用产生的另一类用途广泛的食品增稠剂,如黄原胶,结冷胶,茁霉多糖,威兰胶,酵母多糖等;

(4)由动物性原料制取的增稠剂这类增稠剂是从动物的皮,骨,筋,乳等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品种有明胶,酪蛋白,干酪素,壳聚糖,乳清浓缩蛋白,鱼胶等。

(5)以纤维素,淀粉等天然物质制成的糖类衍生物这类增稠剂以纤维素,淀粉等为原料,在酸,碱,盐等化学原料作用下经过水解,缩合,化学修饰等工艺制得。其代表的品种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藻酸丙二醇酯,羧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等。

附图简述

图1提供了说明本发明的一般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脱乳糖的乳制品原料中加入含量为约1~1.8%谷物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包括:

(1)向脱乳糖的乳制品原料中加入食品添加剂;

(2)将(1)中所得物料预热后均质(优选的,预热至约60至75℃,在约150至250bar均质);

(3)将(2)中所得物料杀菌(优选巴氏杀菌,更优选85±2℃保持时间约15秒进行巴氏杀菌);

(4)向(3)中所得物料中添加谷物,和

(5)任选的,将(4)中所得产品杀菌(优选经过uht杀菌,更优选经过uht在142±2℃杀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食品添加剂选自:乳化剂、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等。其中,优选的,乳化剂选自: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优选单油酸甘油酯、单辛酸(或辛癸酸)甘油酯)、大豆磷脂、吐温系列产品等;优选的,增稠剂选自:瓜尔胶、卡拉胶、刺槐豆胶、罗望子胶、亚嘛子胶、田青胶、皂荚豆胶、阿拉伯胶、果胶海藻胶、黄原胶、结冷胶、茁霉多糖、威兰胶、酵母多糖、明胶,酪蛋白、干酪素、壳聚糖、乳清浓缩蛋白、鱼胶、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藻酸丙二醇酯、羧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的乳化剂的添加量为约1~1.8%,优选的,添加量为约1%、约1.2%、约1.4%、约1.6%、约1.8%或者其间的任意范围;更优选的,上述方法中的乳化剂选自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的增稠剂选自结冷胶、卡拉胶、微晶纤维素,优选的,结冷胶添加量为约0.15~0.3%,更优选0.15%、约0.2%、约0.24%、约0.27%、约0.3%;卡拉胶添加量为约0.08~0.16%,更优选0.08%、约0.1%、约0.12%、约0.14%、约0.16%;微晶纤维素的添加量为约8~16%,更优选8%、约10%、约12%、约14%、约1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的谷物选自任意的谷类,包括本发明中定义的谷物,优选糙米、燕麦、小米、玉米、高粱、青稞、荞麦、薏米、藜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的谷物的添加量为约1~1.8%。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所述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或降低乳制品中的乳糖和/或无机盐(以钠离子为主),相应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得到无糖或低糖的乳制品。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向乳制品原料中加入水进行稀释的步骤。优选的,所述乳制品原料和水的稀释比例为约1:1.5~1:10,更优选约1:4~1:10、约1:9~1:10;尤其优选的,所述乳制品原料和水的稀释比例为:约1:1.5、约1:2、约1:2.5、约1:3、约1:3.5、约1:4、约1:4.5、约1:5、约1:5.5、约1:6、约1:6.5、约1:7、约1:7.5、约1:8、约1:8.5、约1:9、约1:9.5或约1:10或者其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的水为纯净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的乳制品原料为原奶。所述原奶源自用作人的食物来源的任何泌乳哺乳动物的乳,所述哺乳动物包括奶牛、水牛、山羊、绵羊、骆驼或者其它反刍类动物。优选生鲜牛乳、生鲜羊乳、生鲜骆驼乳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中的乳制品原料为脱脂乳或部分脱脂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将上述稀释处理后的乳制品进行过滤浓缩的步骤,优选的,采用分子量为约2000~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过滤浓缩;更优选约2000~8000道尔顿、约2000~6000道尔顿、约2000~4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过滤浓缩;尤其优选的,所述超滤膜分子量为:约2000道尔顿、约3000道尔顿、约4000道尔顿、约5000道尔顿、约6000道尔顿、约7000道尔顿、约8000道尔顿、约9000道尔顿、或者约10000道尔顿或者其间的任意范围。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先向乳制品原料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脱去了乳糖和钠离子等盐类,将乳糖含量降低至约0.5%以下,再用约2000~10000道尔顿超滤膜浓缩制备,从而提升了乳蛋白和天然乳钙的含量。相比较于现在常用的100000道尔顿超滤膜,全面的保留了乳清蛋白成分,得到蛋白含量约3.6%至6.0%,脂肪含量约0至5.0%,乳糖含量约0~2%的无乳糖或低乳糖乳制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整个过程只用一套uf膜工艺设备,采用uf水洗脱乳糖技术,能够使得乳糖含量精准控制在0至2%之间,达到无糖或低糖食品国家标准,并提升乳制品的蛋白和天然乳钙含量,得到蛋白含量约3.6%至6.0%,脂肪含量约0至5.0%,乳糖含量约0~2%的无乳糖或低乳糖乳制品。优选的,所述无乳糖或低乳糖乳制品为液态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过滤浓缩的步骤中的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约2.0~4.0bar。优选的,所述过滤浓缩的步骤中的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约2.0bar、约2.5、约3.0bar、约3.5bar或约4.0bar或者其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加水稀释前进行脱脂和标准化的步骤。优选的,所述脱脂和标准化的步骤包括:将乳制品原料加热至约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脱脂并标准化,其中,离心分离机的压力优选为约2.0至4.0bar。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将乳制品原料去除机械杂质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⑴将乳制品原料除去机械杂质;

⑵将净化后的乳制品原料加热至约50至60℃,任选脱脂并任选进行标准化,其中优选采用压力为约2.0至4.0bar的离心分离机脱脂;

⑶将得到的产品暂存或者直接进行以下步骤;

⑷将上述得到的产品和水按约1:1.5~1:10的比例混合均匀;

⑸将步骤(4)中得到的产品经过分子量为约2000~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浓缩,其中,任选的,将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约2.0~4.0bar;

⑹将步骤(5)中得到的产品冷却储存;和

⑺任选的,将步骤(6)的产品进一步制备成无乳糖或低乳糖的乳粉、奶片、调制乳、发酵乳如酸奶、乳酪或发酵乳粉,新鲜奶酪、冰淇淋、乳饮料、或者用于制备烘焙食品、巧克力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乳制品原料除去机械杂质;

(2)将净化后的乳制品原料加热至约50至60℃,任选脱脂并任选进行标准化,其中优选采用压力为约2.0至4.0bar的离心分离机脱脂;

(3)将得到的产品暂存或者直接进行以下步骤;

(4)将上述得到的物料和水按1:1.5~1:10的比例混合均匀;

(5)将步骤(4)中得到的物料经过分子量为2000~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浓缩,其中,任选的,将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2.0~4.0bar;

(6)将步骤(5)中得到的物料冷却储存或直接进行以下步骤;

(7)将(6)中所得的物料升温后,加入食品添加剂混合;所述食品添加剂优选包括:乳化剂和/或增稠剂,更优选添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结冷胶、卡拉胶、微晶纤维素;

(8)任选将(7)中所得物料再次循环升温优选至80~86℃,高剪切混料后打冷;

(9)将(8)所得物料预热后均质(优选的,预热至约60至80℃,在约150至250bar均质);

(10)将(9)中所得物料杀菌(优选巴氏杀菌,更优选85±2℃保持时间约15秒进行巴氏杀菌);

(11)向(10)中所得物料中添加谷物,优选为藜麦,更优选活化的藜麦粒,优选添加量为约1~1.8%,和

(12)任选的,将(4)中所得产品杀菌(优选经过uht杀菌,更优选经过uht在142±2℃杀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原奶-过滤-净乳-加热-分离脱脂-标准化-稀释-膜浓缩-储存-配料-均质-巴氏杀菌-冷却暂存-uht-冷却-无菌灌装-成品储存

具体而言,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奶经过过滤和净乳步骤,其中,所述原奶优选为生牛乳;优选采用双联过滤器和净乳机进行过滤和净乳;

(2)优选经冷板冷却后在罐内储存;

(3)升温至约50至60℃,优选经板式换热器升温;

(4)任选脱脂并任选标准化理化指标,优选经离心分离机脱脂;

(5)任选标准化理化指标;

(6)标准化后的产品加入1.5-10倍纯净水稀释;

(7)将步骤(6)中得到的的产品经过分子量为约2000-10000分子量超滤膜浓缩;得到蛋白含量3.6%至6.0%,脂肪含量0至5.0%,乳糖含量0-2.0%的产品;

(8)将(7)得到的产品暂存夹层制冷罐内待用;

(9)按照配方配料,从步骤(8)的制冷罐中调取适量的脱糖乳至配料系统,将物料预热至约35至50℃,启动高剪切,投入结冷胶、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卡拉胶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再升温至约80至85℃,混料约10-15分钟,降温至约20±5℃暂存;

(10)将步骤(9)中的产品再预热至约60至75℃,约150至250bar均质,约85±2℃保持时间15秒巴氏杀菌;

(11)冷却至约8℃以下暂存,检测理化指标;

(12)按配方加入活化后的藜麦粒,定容;

(13)经过uht杀菌:142±2℃,保持4秒杀菌;

(14)冷却至20±5℃;

(15)无菌灌装。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其包括:含量为含量为约1~1.8%的谷物、约3.6%~6.4%的蛋白质,约0~5.0%的脂肪,约0~2.0%的乳糖,约≤2.0%的碳水化合物;优选的,乳糖含量为约<1%;尤其优选的,上述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根据上述含谷物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制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为无糖或低糖含藜麦牛乳。

本发明还涉及以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一种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乳制品原料中加入水进行稀释的步骤,优选的,所述乳制品原料和水的稀释比例为约1:1.5~1:10,更优选的比例为约1:4~1:10或约1:9~1:10。

实施方案2、根据实施方案1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稀释处理后的乳制品进行过滤浓缩的步骤,优选的,采用分子量为约2000~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过滤浓缩,超滤膜更优选的分子量为约2000~8000道尔顿、约2000~6000道尔顿、约2000~4000道尔顿。

实施方案3、根据实施方案1~2的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过滤浓缩的步骤中的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约2.0~4.0bar,优选的,所述过滤浓缩的步骤中的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约2.0bar、约2.5bar、约3.0bar、约3.5bar、约4.0bar或其间的任意范围。

实施方案4、根据实施方案1~3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加水稀释前进行脱脂的步骤。

实施方案5、根据实施方案1~4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脱脂和标准化的步骤包括:将乳制品原料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脱脂,其中,优选的,离心分离机的压力为约2.0至4.0bar。

实施方案6、根据实施方案1~5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标准化的步骤。

实施方案7、根据实施方案1~6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乳制品原料去除机械杂质的步骤。

实施方案8、根据实施方案1~7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1)向脱乳糖的乳制品原料中加入食品添加剂;

(2)将(1)中所得物料预热后均质(优选的,预热至约60至75℃,在约150至250bar均质);

(3)将(2)中所得物料杀菌(优选巴氏杀菌,更优选85±2℃保持时间约15秒进行巴氏杀菌);

(4)向(3)中所得物料中添加谷物,和

(5)任选的,将(4)中所得产品杀菌(优选经过uht杀菌,更优选经过uht在142±2℃杀菌)。

实施方案9、根据实施方案1~8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稳定剂乳化剂和/或增稠剂,

优选的,乳化剂包括: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优选单油酸甘油酯、单辛酸(或辛癸酸)甘油酯)、大豆磷脂、吐温系列产品,更优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优选的,增稠剂包括:瓜尔胶、卡拉胶、刺槐豆胶、罗望子胶、亚嘛子胶、田青胶、皂荚豆胶、阿拉伯胶、果胶海藻胶、黄原胶、结冷胶、茁霉多糖、威兰胶、酵母多糖、明胶,酪蛋白、干酪素、壳聚糖、乳清浓缩蛋白、鱼胶、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藻酸丙二醇酯、羧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更优选卡拉胶、结冷胶、微晶纤维素。

实施方案10、根据实施方案1~9任一项所述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乳化剂的添加量为约1~1.8%;增稠剂选自结冷胶、卡拉胶、微晶纤维素,优选的,结冷胶添加量为约0.15~0.3%;卡拉胶添加量为约0.08~0.16%;微晶纤维素的添加量为约8~16%。

实施方案11、根据实施方案1~10任一项所述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谷物包括:糙米、燕麦、小米、玉米、高粱、青稞、荞麦、薏米、藜麦,优选藜麦。

实施方案12、根据实施方案1~11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乳制品原料除去机械杂质;

(2)将净化后的乳制品原料加热至约50至60℃,任选脱脂并任选进行标准化,其中优选采用压力为约2.0至4.0bar的离心分离机脱脂;

(3)将得到的产品暂存或者直接进行以下步骤;

(4)将上述得到的物料和水按1:1.5~1:10的比例混合均匀;

(5)将步骤(4)中得到的物料经过分子量为2000~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浓缩,其中,任选的,将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2.0~4.0bar;

(6)将步骤(5)中得到的物料冷却储存或直接进行以下步骤;

(7)将(6)中所得的物料升温后,加入食品添加剂混合;所述食品添加剂优选包括:乳化剂和/或增稠剂,更优选添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结冷胶、卡拉胶、微晶纤维素;

(8)任选将(7)中所得物料再次循环升温优选至80~86℃,高剪切混料后打冷;

(9)将(8)所得物料预热后均质(优选的,预热至约60至80℃,在约150至250bar均质);

(10)将(9)中所得物料杀菌(优选巴氏杀菌,更优选85±2℃保持时间约15秒进行巴氏杀菌);

(11)向(10)中所得物料中添加谷物,优选为藜麦,更优选活化的藜麦粒,优选添加量为约1~1.8%,和

(12)任选的,将(4)中所得产品杀菌(优选经过uht杀菌,更优选经过uht在142±2℃杀菌)。

实施方案13、根据实施方案1~12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乳制品原料为原奶,优选为生鲜牛乳。

实施方案14、一种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其包括:含量为约1~1.8%的谷物、约3.6%~6.4%的蛋白质,约0~5.0%的脂肪,约0~2.0%的乳糖,约≤2.0%的碳水化合物,优选的,乳糖含量为约0.2%~1.5%或者约0.4%~1%。

实施方案15、根据实施方案14的脱乳糖的乳制品,其中天然乳钙含量为120~150mg/100g;和/或钠含量为≤40mg/100g。

实施方案16、根据实施方案13~15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其中所述脱乳糖的乳制品由实施方案1~12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制得。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以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一种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脱乳糖的乳制品原料中加入谷物的步骤,所述谷物的含量为约1.0~1.8%。

实施方案2、根据实施方案1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向脱乳糖的乳制品原料中加入食品添加剂;

(2)将(1)中所得物料预热后均质(优选的,预热至约60至75℃,在约150至250bar均质);

(3)将(2)中所得物料杀菌(优选巴氏杀菌,更优选85±2℃保持时间约15秒进行巴氏杀菌);

(4)向(3)中所得物料中添加谷物,和

(5)任选的,将(4)中所得产品杀菌(优选经过uht杀菌,更优选经过uht在142±2℃杀菌)。

实施方案3、根据实施方案1或2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稳定剂乳化剂和/或增稠剂,

优选的,乳化剂包括: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优选单油酸甘油酯、单辛酸(或辛癸酸)甘油酯)、大豆磷脂、吐温系列产品,更优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优选的,增稠剂包括:瓜尔胶、卡拉胶、刺槐豆胶、罗望子胶、亚嘛子胶、田青胶、皂荚豆胶、阿拉伯胶、果胶海藻胶、黄原胶、结冷胶、茁霉多糖、威兰胶、酵母多糖、明胶,酪蛋白、干酪素、壳聚糖、乳清浓缩蛋白、鱼胶、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藻酸丙二醇酯、羧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更优选卡拉胶、结冷胶、微晶纤维素。

实施方案4、根据实施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乳化剂的添加量为约1~1.8%;增稠剂选自结冷胶、卡拉胶、微晶纤维素,优选的,结冷胶添加量为约0.15~0.3%;卡拉胶添加量为约0.08~0.16%;微晶纤维素的添加量为约8~16%。

实施方案5、根据实施方案1~4任一项所述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谷物包括:糙米、燕麦、小米、玉米、高粱、青稞、荞麦、薏米、藜麦,优选藜麦。

实施方案6、根据实施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

向乳制品原料中加入水进行稀释的步骤,优选的,所述乳制品原料和水的稀释比例为约1:1.5~1:10,更优选的比例为约1:4~1:10。

实施方案7、根据实施方案6所述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稀释处理后的乳制品进行过滤浓缩的步骤,优选的,采用分子量为约2000~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过滤浓缩,超滤膜更优选的分子量为约5000~8000道尔顿、约5000~6000道尔顿。

实施方案8、根据实施方案6~7的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过滤浓缩的步骤中的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约2.0~4.0bar,优选的,所述过滤浓缩的步骤中的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约2.0bar、约2.5bar、约3.0bar、约3.5bar、约4.0bar或其间的任意范围。

实施方案9、根据实施方案6~8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加水稀释前进行脱脂的步骤。

实施方案10、根据实施方案6~9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脱脂和标准化的步骤包括:将乳制品原料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脱脂,其中,优选的,离心分离机的压力为约2.0至4.0bar。

实施方案11、根据实施方案6~10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标准化的步骤。

实施方案12、根据实施方案6~11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乳制品原料去除机械杂质的步骤。

实施方案13、根据实施方案1~12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乳制品原料除去机械杂质;

(2)将净化后的乳制品原料加热至约50至60℃,任选脱脂并任选进行标准化,其中优选采用压力为约2.0至4.0bar的离心分离机脱脂;

(3)将得到的产品暂存或者直接进行以下步骤;

(4)将上述得到的物料和水按1:1.5~1:10的比例混合均匀;

(5)将步骤(4)中得到的物料经过分子量为2000~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浓缩,其中,任选的,将截留液出口压力控制在2.0~4.0bar;

(6)将步骤(5)中得到的物料冷却储存或直接进行以下步骤;

(7)将(6)中所得的物料升温后,加入食品添加剂混合;所述食品添加剂优选包括:乳化剂和/或增稠剂,更优选添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结冷胶、卡拉胶、微晶纤维素;

(8)任选将(7)中所得物料再次循环升温优选至80~86℃,高剪切混料后打冷;

(9)将(8)所得物料预热后均质(优选的,预热至约60至80℃,在约150至250bar均质);

(10)将(9)中所得物料杀菌(优选巴氏杀菌,更优选85±2℃保持时间约15秒进行巴氏杀菌);

(11)向(10)中所得物料中添加谷物,优选为藜麦,更优选活化的藜麦粒,优选添加量为约1~1.8%,和

(12)任选的,将(4)中所得产品杀菌(优选经过uht杀菌,更优选经过uht在142±2℃杀菌)。

实施方案14、根据实施方案1~13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乳制品原料为原奶,优选为生鲜牛乳。

实施方案15、一种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其包括:含量为约1~1.8%的谷物、约3.6%~6.4%的蛋白质,约0~5.0%的脂肪,约0~2.0%的乳糖,约≤2.0%的碳水化合物,优选的,乳糖含量为约0.2%~1.5%或者约0.4%~1%。

实施方案16、根据实施方案15的脱乳糖的乳制品,其中天然乳钙含量为约120~150mg/100g;和/或钠含量为≤40mg/100g。

实施方案17、根据实施方案14~16任一项的含谷物的脱乳糖的乳制品,其中所述脱乳糖的乳制品由实施方案1~13任一项的脱乳糖的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及对比例

下文中将通过脱乳糖的牛乳制备工艺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应将制备工艺理解为对本发明所用实施方案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原料:

生牛乳1200千克,结冷胶0.3千克,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0千克,卡拉胶0.08千克,微晶纤维素16千克,藜麦粒10千克;

制备方法:

(1)将1200千克鲜牛奶通过净乳机,除去机械杂质;

(2)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离心机压力为4.0bar,脱去全部脂肪;

(3)得到的脱脂乳暂存到夹层储存罐中;得到的稀奶油冷却暂存;

(4)水洗降糖,将脱脂乳和纯净水按1:9的比例混合均匀;

(5)uf膜浓缩,将物料经过10000分子量的超滤浓缩,得到蛋白≥3.8%,乳糖<0.5%的浓缩牛奶973kg;

(6)配料,将一部分原奶调入到配料罐,启动混料系统(混料系统由配料罐、加热板换、高剪切、冷板组成),预升温至约35~50℃,启动高剪切,投入0.3kg结冷胶、1.0k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8kg卡拉胶、16kg微晶纤维素,混合3~5min,再次循环升温至80~86℃,高剪切混料10~15min,直至无肉眼可见颗粒为止,停止高剪切,循环打冷至10~25℃,暂存待转序;

(7)预热、均质、巴氏杀菌:在巴氏杀菌系统连续完成,首先将物料预热至65~80℃,均质压力200~250bar,在约85℃巴氏杀菌15s;

(8)冷却,迅速冷却至≤15℃;暂存于带桨叶式搅拌的夹层缓存罐内,定容;

(9)将炒熟的藜麦粒添加至罐内10kg,搅拌速度调至最大,冷藏;

(10)uht杀菌,管式杀菌,温度142℃±2℃,保持4s;

(11)冷却至20±5℃;

(12)无菌灌装。

本实施例,产品乳糖含量为0.4%,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05%,符合0乳糖乳制品标准;本实施例产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6个月后,产品风味具有藜麦牛奶特有的香味、色泽光亮、口感浓厚,产品稳定性较好,组织状态均匀,没有分层或腐败结块等不良表现;

实施例2

原料:

生牛乳1400千克,结冷胶0.27千克,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2千克,卡拉胶0.1千克,微晶纤维素14千克,藜麦粒12千克;

制备方法:

(1)将1400千克鲜牛奶通过净乳机,除去机械杂质;

(2)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离心机压力为3.6bar,脱去部分脂肪,得到脂肪含量为0.9%±0.1%的牛奶;

(3)得到的牛奶暂存到夹层储存罐中;得到的稀奶油冷却暂存它用;

(4)水洗降糖,将脱脂乳和纯净水按1:10的比例混合均匀;

(5)uf膜浓缩,将物料经过5000分子量的超滤浓缩,得到蛋白≥4.2%,脂肪在1.1~1.5之间,乳糖<0.5%的浓缩牛奶973kg;

(6)配料,将一部分原奶调入到配料罐,启动混料系统(混料系统由配料罐、加热板换、高剪切、冷板组成),预升温至35~50℃,启动高剪切,投入0.27kg结冷胶、1.2k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1kg卡拉胶、14kg微晶纤维素,混合3~5min,再次循环升温至80~86℃,高剪切混料10~15min,直至无肉眼可见颗粒为止,停止高剪切,循环打冷至10~25℃,暂存待转序;

(7)预热、均质、巴氏杀菌:在巴氏杀菌系统连续完成,首先将物料预热至65~80℃,均质压力200~250bar,巴氏杀菌温度及保持时间为85℃15s;

(8)冷却,迅速冷却至≤15℃;暂存于带桨叶式搅拌的夹层缓存罐内,定容;

(9)将炒熟的藜麦粒添加至罐内12kg,搅拌速度调至最大,冷藏;

(10)uht杀菌,管式杀菌,温度142℃±2℃,保持4s;

(11)冷却至20±5℃;

(12)无菌灌装。

本实施例,产品乳糖含量为0.36%,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44%,符合0乳糖乳制品标准;在常温贮存条件下6个月后,产品风味具有藜麦牛奶特有的香味、色泽光亮、口感浓厚,产品稳定性较好,组织状态均匀,没有分层或腐败结块等不良表现。

实施例3

原料:

生牛乳1600千克,结冷胶0.24千克,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4千克,卡拉胶0.12千克,微晶纤维素12千克,藜麦粒14千克;

制备方法:

(1)将1600千克鲜牛奶通过净乳机,除去机械杂质;

(2)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离心机压力为3.0bar,脱去部分脂肪,得到脂肪含量为2.3%±0.1%的牛奶;

(3)得到的牛奶暂存到夹层储存罐中;得到的稀奶油冷却暂存它用;

(4)水洗降糖,将脱脂乳和纯净水按1:6的比例混合均匀;

(5)uf膜浓缩,将物料经过5000分子量的超滤浓缩,得到蛋白≥4.8%,脂肪在3.0~3.5之间,乳糖<1.0%的浓缩牛奶973kg;

(6)配料,将一部分原奶调入到配料罐,启动混料系统(混料系统由配料罐、加热板换、高剪切、冷板组成),预升温至35~50℃,启动高剪切,投入0.24kg结冷胶、1.4k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12kg卡拉胶、12kg微晶纤维素,混合3~5min,再次循环升温至80~86℃,高剪切混料10~15min,直至无肉眼可见颗粒为止,停止高剪切,循环打冷至10~25℃,暂存待转序;

(7)预热、均质、巴氏杀菌:在巴氏杀菌系统连续完成,首先将物料预热至65~80℃,均质压力200~250bar,巴氏杀菌温度及保持时间为85℃15s;

(8)冷却,迅速冷却至≤15℃;暂存于带桨叶式搅拌的夹层缓存罐内,定容;

(9)将炒熟的藜麦粒添加至罐内14kg,搅拌速度调至最大,冷藏;

(10)uht杀菌,管式杀菌,温度142℃±2℃,保持4s;

(11)冷却至20±5℃;

(12)无菌灌装。

本实施例,产品乳糖含量为0.72%,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95%,符合低乳糖乳制品标准;产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6个月后,产品风味具有藜麦牛奶特有的香味、色泽光亮、口感浓厚,产品稳定性较好,组织状态均匀,没有分层或腐败结块等不良表现;

实施例4

原料:

生牛乳1800千克,结冷胶0.20千克,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6千克,卡拉胶0.14千克,微晶纤维素10千克,藜麦粒16千克;

制备方法:

(1)将1800千克鲜牛奶通过净乳机,除去机械杂质;

(2)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离心机压力为2.5bar,脱去部分脂肪,得到脂肪含量为2.1%±0.2%的牛奶;

(3)得到的牛奶暂存到夹层储存罐中;得到的稀奶油冷却暂存它用;

(4)水洗降糖,将脱脂乳和纯净水按1:5的比例混合均匀;

(5)uf膜浓缩,将物料经过10000分子量的超滤浓缩,得到蛋白≥5.4%,脂肪在3.5~4.2之间,乳糖<1.0%的浓缩牛奶972kg;

(6)配料,将一部分原奶调入到配料罐,启动混料系统(混料系统由配料罐、加热板换、高剪切、冷板组成),预升温至35~50℃,启动高剪切,投入0.20kg结冷胶、1.6k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14kg卡拉胶、10kg微晶纤维素,混合3~5min,再次循环升温至80~86℃,高剪切混料10~15min,直至无肉眼可见颗粒为止,停止高剪切,循环打冷至10~25℃,暂存待转序;

(7)预热、均质、巴氏杀菌:在巴氏杀菌系统连续完成,首先将物料预热至65~80℃,均质压力200~250bar,巴氏杀菌温度及保持时间为85℃15s;

(8)冷却,迅速冷却至≤15℃;暂存于带桨叶式搅拌的夹层缓存罐内,定容;

(9)将炒熟的藜麦粒添加至罐内16kg,搅拌速度调至最大,冷藏;

(10)uht杀菌,管式杀菌,温度142℃±2℃,保持4s;

(11)冷却至20±5℃;

(12)无菌灌装。

本实施例,产品乳糖含量为0.84%,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21%,符合低乳糖乳制品标准;产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6个月后,产品风味具有藜麦牛奶特有的香味、色泽光亮、口感浓厚,产品稳定性较好,组织状态均匀,没有分层或腐败结块等不良表现;

实施例5

原料:

生牛乳2000千克,结冷胶0.15千克,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8千克,卡拉胶0.16千克,微晶纤维素8千克,藜麦粒18千克;

制备方法:

(1)将2000千克鲜牛奶通过净乳机,除去机械杂质;

(2)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离心机压力为2.0bar,脱去部分脂肪,得到脂肪含量为2.3%±0.2%的牛奶;

(3)得到的牛奶暂存到夹层储存罐中;得到的稀奶油冷却暂存它用;

(4)水洗降糖,将脱脂乳和纯净水按1:1.5的比例混合均匀;

(5)uf膜浓缩,将物料经过5000分子量的超滤浓缩,得到蛋白≥6.0%,脂肪在4.2~5.0之间,乳糖<2.0%的浓缩牛奶972kg;

(6)配料,将一部分原奶调入到配料罐,启动混料系统(混料系统由配料罐、加热板换、高剪切、冷板组成),预升温至35~50℃,启动高剪切,投入0.15kg结冷胶、1.8k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16kg卡拉胶、8kg微晶纤维素,混合3~5min,再次循环升温至80~86℃,高剪切混料10~15min,直至无肉眼可见颗粒为止,停止高剪切,循环打冷至10~25℃,暂存待转序;

(7)预热、均质、巴氏杀菌:在巴氏杀菌系统连续完成,首先将物料预热至65~80℃,均质压力200~250bar,巴氏杀菌温度及保持时间为85℃15s;

(8)冷却,迅速冷却至≤15℃;暂存于带桨叶式搅拌的夹层缓存罐内,定容;

(9)将炒熟的藜麦粒添加至罐内18kg,搅拌速度调至最大,冷藏;

(10)uht杀菌,管式杀菌,温度142℃±2℃,保持4s;

(11)冷却至20±5℃;

(12)无菌灌装。

本实施例,产品乳糖含量为1.92%,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43%,符合低乳糖乳制品标准;产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6个月后,产品风味具有藜麦牛奶特有的香味、色泽光亮、口感浓厚,产品稳定性较好,组织状态均匀,没有分层或腐败结块等不良表现;

对比例1

原料:

生牛乳2000千克,结冷胶0.10千克,单双甘油脂肪酸酯2.0千克,卡拉胶0.06千克,微晶纤维素18千克,藜麦粒20千克;

制备方法:

(1)将2000千克鲜牛奶通过净乳机,除去机械杂质;

(2)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离心机压力为2.0bar,脱去部分脂肪,得到脂肪含量为2.8%±0.3%的牛奶;

(3)得到的牛奶暂存到夹层储存罐中;得到的稀奶油冷却暂存它用;

(4)水洗降糖,将脱脂乳和纯净水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

(5)uf膜浓缩,将物料经过100000分子量的超滤浓缩,得到蛋白≥6.0%,脂肪在5.1~6.2之间,乳糖<3.0%的浓缩牛奶973kg;

(6)配料,将一部分原奶调入到配料罐,启动混料系统(混料系统由配料罐、加热板换、高剪切、冷板组成),预升温至35~50℃,启动高剪切,投入0.10kg结冷胶、2.0k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6kg卡拉胶、18kg微晶纤维素,混合3~5min,再次循环升温至80~86℃,高剪切混料10~15min,直至无肉眼可见颗粒为止,停止高剪切,循环打冷至10~25℃,暂存待转序;

(7)预热、均质、巴氏杀菌:在巴氏杀菌系统连续完成,首先将物料预热至65~80℃,均质压力200~250bar,巴氏杀菌温度及保持时间为85℃15s;

(8)冷却,迅速冷却至≤15℃;暂存于带桨叶式搅拌的夹层缓存罐内,定容;

(9)将炒熟的藜麦粒添加至罐内20kg,搅拌速度调至最大,冷藏;

(10)uht杀菌,管式杀菌,温度142℃±2℃,保持4s;

(11)冷却至20±5℃;

(12)无菌灌装。

本对比例,产品乳糖含量为2.92%,碳水化合物含量为5.25%,不符合低乳糖乳制品标准;产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2个月后,产品出现脂肪上浮,藜麦粒全部下沉,产品组织状态不稳定现象;

对比例2

原料:

生牛乳1100千克,结冷胶0.35千克,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8千克,卡拉胶0.2千克,微晶纤维素6千克,藜麦粒8千克;

制备方法:

(1)将1100千克鲜牛奶通过净乳机,除去机械杂质;

(2)加热至50至60℃,通过离心分离机,离心机压力为4.0bar,脱去全部脂肪,得到0脂肪牛奶;

(3)得到的牛奶暂存到夹层储存罐中;得到的稀奶油冷却暂存它用;

(4)水洗降糖,将脱脂乳和纯净水按1:1.2的比例混合均匀;

(5)uf膜浓缩,将物料经过1000分子量的超滤浓缩,得到蛋白≥3.0%,脂肪为0,乳糖<3.0%的浓缩牛奶985kg;

(6)配料,将一部分牛奶调入到配料罐,启动混料系统(混料系统由配料罐、加热板换、高剪切、冷板组成),预升温至35~50℃,启动高剪切,投入0.35kg结冷胶、0.8k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2kg卡拉胶、6kg微晶纤维素,混合3~5min,再次循环升温至80~86℃,高剪切混料10~15min,直至无肉眼可见颗粒为止,停止高剪切,循环打冷至10~25℃,暂存待转序;

(7)预热、均质、巴氏杀菌:在巴氏杀菌系统连续完成,首先将物料预热至65~80℃,均质压力200~250bar,巴氏杀菌温度及保持时间为85℃15s;

(8)冷却,迅速冷却至≤15℃;暂存于带桨叶式搅拌的夹层缓存罐内,定容;

(9)将炒熟的藜麦粒添加至罐内8kg,搅拌速度调至最大,冷藏;

(10)uht杀菌,管式杀菌,温度142℃±2℃,保持4s;

(11)冷却至20±5℃;

(12)无菌灌装。

本对比例,产品乳糖含量为2.32%,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85%,不符合低乳糖乳制品标准;产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1个月后,产品出现藜麦粒全部下沉,产品组织状态不稳定,口味不够浓厚等现象;

本实施例1-5、对比例1-2的牛乳检测结果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