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6432发布日期:2019-09-29 17:5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进一步涉及鱼类肌肉品质调节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鳞鲃(barbuscapito)隶属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鲃属(barbodes),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具有耐盐碱、抗病性强、生长快、肉质细嫩等特性,为名贵经济鱼类,深受消费者喜爱,因其肉质鲜美,可以与银鳕鱼媲美,有“淡水银鳕鱼”之称。作为一种引进的新鱼种,由于养殖条件与其原产地的生存条件存在较大差距,且随着集约化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密度不断增加,采用常规配合饲料养殖的大鳞鲃虽然生长速度较快,但肉质风味与原产地相比大为下降。杜仲(eucommiaulmoides)为传统中草药,广泛分布在广西、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地,根据现有技术报道,适量添加杜仲叶具有改善肌肉品质的作用。但具体到大鳞鲃鱼并无利用杜仲叶进行肉质改良的相关报道。在先期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大鳞鲃养殖过程中,在捕捞前一段时间,采用含有肉质改良剂的饲料集中饲养一段时间,可以显著改善其肉质风味,从而提高大鳞鲃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利用杜仲叶与其他成分配合,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大鳞鲃肉质风味的饲料改良剂,并提供一种能够较短时间改善大鳞鲃肉质的养殖方法,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组方筛选和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大鳞鲃鱼肉质的复合饲料改良剂,并在该改良剂基础上,优化了的大鳞鲃的饲养方法,能够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提高大鳞鲃的鱼肉品质,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剂由5~15重量份的杜仲叶(干重)和1.5重量份的复合营养素组成,每1500重量份的复合营养素由维生素a2.5重量份,维生素e20重量份,叶酸3.4重量份,维生素c60重量份,vb140重量份,vb240重量份,烟酸200重量份,vb638重量份,vb120.032重量份,生物素0.068重量份,蛋氨酸640重量份,泛酸钙56重量份,钾120重量份,氯280重量份组成。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进一步的,复合饲料改良剂优选由15重量份的杜仲叶(干重)和1.5重量份的复合营养素组成。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进一步的,复合饲料改良剂优选由15重量份的杜仲叶(干重)和1.5重量份的复合营养素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豆粕15%,花生粕10%,棉粕9%,啤酒酵母4%,发酵豆粕5%,鱼粉10%,面粉10%,黄粉虫粉4.5%,细麸皮6%,豆油3.5%,预混料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6.5%~16.5%,以及余量的全脂米糠,所述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中的复合营养素占饲料总重量的1.5%所述的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6.5%、11.5%或6.5%,优选为11.5%或16.5%,最优选为16.5%。所述豆粕为粗蛋白含量≥46%的一级豆粕,所述棉粕为粗蛋白含量大于等于40%的一级棉粕。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所述一种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大鳞鲃捕捞日前28~32d,投喂复合饲料,所述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豆粕15%,花生粕10%,棉粕9%,啤酒酵母4%,发酵豆粕5%,鱼粉10%,面粉10%,黄粉虫粉4.5%,细麸皮6%,豆油3.5%,预混料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16.5%,以及余量的全脂米糠;所述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中的复合营养素占饲料总重量的1.5%,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2~5%。优选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4%。所述重量均为风干基础重量。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现有的配合饲料中一般都加入1%预混料,但预混料中的营养成分并不足以实现改善大鳞鲃肉质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采用特定比例的复合营养素对常规饲料进行强化,并添加适量的杜仲叶替代米糠成分后,在经过捕捞前的一段短时间喂养后,即可显著提高大鳞鲃的肉质。基于此发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大鳞鲃肉质风味的复合饲料改良剂,并基于该复合饲料改良剂得到了一种复合饲料,再通过研究得到了一种用于该复合饲料对捕捞上市前的大鳞鲃鱼进行肉质改善的方法。通过优选杜仲叶与复合营养素的比例(15:1.5),得到了优选比例的复合饲料改良剂,在基础营养值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复合饲料改良剂配制的复合饲料(改良剂含量16.5%)饲喂大鳞鲃鱼,在上市前经过短期(30d)的饲养,可在保证生长性能的同时,在肌肉质构检测中表现出显著提高了大鳞鲃鱼的肉质,同时在对鱼肉的感官评定中,也表现出能显著改善鱼肉品质,从而能够提高鱼肉质量,进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复合饲料改良剂实施例将干燥的杜仲叶粉碎,与复合营养素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不同复合饲料改良剂实施例的配方见下表(单位:重量份)基础原料购自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杜仲叶购自安徽某农户,经检测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对杜仲叶的质量标准。饲料配制实施例按照下表配方分别称取各原料充分混合,用制粒机制成粒径为4.5mm的颗粒饲料,阴凉处风干,保存备用。y1(对比例)及y2~y4(实施例)的饲料组成见下表饲料组成(风干基础)(单位:wt%)原料组成y1y2y3y4豆粕15151515花生粕10101010棉粕9999啤酒酵母4444发酵豆粕5555鱼粉10101010面粉10101010黄粉虫粉4.54.54.54.5细麸皮6666全脂米糠2215.510.55.5豆油3.53.53.53.5预混料1111复合饲料改良剂06.511.516.5合计100100100100注:1)预混料为购自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的1%鲤鱼预混料,其具体成分组成为:每(kg/饲料,即10g预混料)含有维生素a7000iu;维生素d31000iu;维生素e65mg;维生素k35mg;维生素b19mg;维生素b29mg;维生素b67.5mg;b120.03mg;d-生物素0.15mg;d-泛酸钙30mg;叶酸3mg;烟酰胺45mg;维生素c90mg;肌醇80mg;fe140mg;cu3.5mg;mn15mg;zn40mg;mg100mg;co0.25mg;i0.5mg;se0.3mg;na100mg;乙氧基喹啉5mg;胆碱2000mg,磷酸二氢钙18000mg;沸石19244mg。发酵豆粕购自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蛋白含量≥50%豆粕为一级豆粕,蛋白含量≥46%棉粕为二级棉粕,蛋白含量≥47%花生粕为二级花生粕,蛋白≥48%试验样本的采集与处理大鳞鲃初始体重为(311.32±2.54)g,初始体长(35.79±2.33)cm,随机分养于4个网箱中,每个网箱60尾,正式开始试验之前暂养10d,投喂基础饲料(y1)。试验共分为y1~y4组,分别投喂饲料配制实施例y1~y4的饵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每组3个重复。试验鱼饲养30d、60d分别进行取样,每个重复每次选取5尾鱼,用生理盐水擦拭鱼体表后,用1ml无菌注射器从鱼的尾静脉或者侧线鳞处采血,采完血后立刻放入离心管中,用离心机在4℃条件下4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于-80℃保存备用。血液采集后,在冰袋上取肌肉组织后进行质构、感官的测定以及固定在波恩试液中,处理后进行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1、肌肉质构检测肌肉质构检测方法:取大鳞鲃背部肌肉,每个平行取5尾鱼的肌肉样品分别切成1.5cm×1.5cm×1.5cm的鱼肉块,立刻进行质构测定。将取好的肌肉样品以tpa模式对硬度、弹性、咀嚼度、紧密度进行测定,选用p/35探头,直径为35mm,测试前速度、测试速度、测试后速度均为1mm/s,每个肌肉样品测试5次,结果取其平均数。仪器型号:ta.xtplus物性测试仪。投喂饲料配制实施例y1~y4对大鳞鲃肌肉质构的影响,结果见下表。大鳞鲃肌肉质构的影响(30d)大鳞鲃肌肉质构的影响(60d)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短期(30d)投喂添加饲料配制实施例y4的复合饲料能显著提高大鳞鲃成鱼生肌肉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分别比对照组y1提高了44.61%、34.43%、26.96%(p<0.05)(见表2);长期投喂(60d)饲料配制实施例y3的饲料能显著提高大鳞鲃成鱼生肌肉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3.02%、13.51%、65.85%(p<0.05),有效改善了大鳞鲃肌肉质构,但长期投喂条件下,y3组的肌肉质构参数与短期投喂条件下y4组的肌肉质构参数相比并无明显改善,说明采用短期投喂的方式,投喂y4组的复合饲料能够更好的改善肌肉质构,从而迅速提高肉质。2.对大鳞鲃肌肉感官评定的影响2.1对大鳞鲃生的背部肌肉感官评定的的影响评定方法:组织5名接受过相关培训的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对样品进行评分。为了避免评价小组成员因各自不同嗜好等因素造成对产品的偏见,感官评定时需对样品进行盲标。每次评价由每位评价员单独进行,不互相交流。方法参考现有文献.——秋刀鱼肉质感官评价与质构的相关性分析(任范伟等,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11月,1932-1938)感官评定的评分标准见下表感官评分标准(生的背部肌肉)检测投喂饲料配制实施例y1~y4对大鳞鲃生的背部肌肉感官评定的影响,结果见下表。对大鳞鲃生的背部肌肉感官评定的的影响(30d)对大鳞鲃生的背部肌肉感官评定的的影响(60d)上表数据表明,短期投喂(30d)饲料配制实施例y4的复合饲料的大鳞鲃组的生的背部肌肉感官结果表明,色泽、气味、硬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y1)(p<0.05);长期投喂(60d)饲料配制实施例y3的大鳞鲃组,其生的背部肌肉气味和硬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8),但长期投喂条件下,y3组的背部肌肉感官测定参数与短期投喂条件下y4组的背部肌肉感官测定参数相比并无明显改善,说明采用短期投喂的方式,投喂y4组的复合饲料能够更好的改善背部肌肉感官测定参数,从而迅速提高肉质。2.2对大鳞鲃熟的背部肌肉感官评定的影响评定方法:组织5名接受过相关培训的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对样品进行品尝。评定采用评分法,每个评定成员单独进行,相互不接触交流,样品评定之间用清水漱口。评价实验重复3次。各样品感官评分数据去掉最高和最低评分后取算术平均值,用于代表该样品的感官测定值。方法参考现有文献——不同烹调方法对鱼营养价值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稍作修改(李楠楠等,食品科学,2012年5月,93-97)。感官评定的评分标准见下表感官评分标准(熟的背部肌肉)对大鳞鲃熟的背部肌肉感官评定的的影响(30d)对大鳞鲃熟的背部肌肉感官评定的的影响(60d)上表数据表明其中短期投喂(30d)饲料配制实施例y4的复合饲料的大鳞鲃组,该鱼熟的背部肌肉感官结果发现,色泽、气味、咀嚼度、硬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y1)(p<0.05);长期投喂(60d)饲料配制实施例y3的大鳞鲃组,其熟的背部肌肉气味、咀嚼性和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长期投喂条件下,y3组的熟的背部肌肉感官测定参数与短期投喂条件下y4组的熟的背部肌肉感官测定参数相比并无明显改善,说明采用短期投喂的方式,投喂y4组的复合饲料能够更好的改善熟的背部肌肉感官测定参数,从而迅速提高肉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