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0068发布日期:2019-09-21 00:2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幼龄动物专用饲料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
背景技术
:小猪作为一种幼龄动物,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饲料以满足健康成长需求。在小猪的成长过程中,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在必需氨基酸和氮素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是可以适当减少的,因为猪对于蛋白的需要实际上是对于氨基酸的需要。在传统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由于玉米中的赖氨酸含量较少,为了满足猪只对于赖氨酸等其他氨基酸的需求,必须加大豆粕的使用量,也就使得日粮的粗蛋白含量较高。高蛋白含量的日粮直接导致了必需氨基酸及氮素通过粪尿排泄产生浪费,也就使得氨基酸的氮利用率下降。另外,多余的蛋白质在结肠中发酵,也会损害猪肠道的健康。优质蛋白质原料的缺乏是全球性难题。自从2002年以来中国便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进口国。2016年,中国的进口大豆达到8391万吨,占到世界总生产量的26%。因此降低饲料中蛋白饲料的使用是缓解蛋白需要压力的重要途径。豆粕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多的猪饲料原料,它的氨基酸组成及品质优异,但是由于可被用来种植大豆的土地越来越少,过去七年来它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再加之目前豆粕的价格逐渐高涨。因此,减少豆粕使用量,发展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迫在眉睫。现有技术中,幼龄小猪专用饲料中含有大量豆粕。然而蛋白原料价格高企,饲料成本高;高蛋白日粮,氮排放多,水的消耗也多,被尿液携带排出的氮素也更多,污染环境更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高蛋白不利于肠道健康;高蛋白日粮,在广东等热带气候条件下,不利于抵抗热应激。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本发明较现有技术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2%,补充游离氨基酸,使代谢能/氨基酸水平保持一致,最终生产性能保持不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包括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70-74份玉米、16-18份豆粕、4-5份麸皮、0.8-1.5份鱼粉、1-3份复合添加料以及0.45-0.60份赖氨酸。优选地,所述玉米的指标为:水分<14%,粗蛋白质>7.5%,粗灰分<2%,容重>720克/升。优选地,所述豆粕的指标为:水分<12.5%,粗蛋白质>46%,粗纤维<5%,粗灰分<7%,尿素酶活性为0.03-0.2U/g,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75%。优选地,所述鱼粉的指标为水分<10%,粗蛋白质>65%,粗脂肪<10%,粗灰分<18%,盐<2%,胃蛋白消化率>92%,挥发性盐基氮<120mg/100g;所述胃蛋白消化率在胃蛋白酶浓度为0.02%时测定。优选地,所述复合添加料为所述每公斤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至少提供下列物质:维生素A,10500-11000IU;维生素D3,1600-1700IU;维生素E,50-60IU;维生素K,4-5mg;维生素B1,3-4mg;维生素B2,8-12mg;维生素B6,3-4mg;维生素B120.04-0.05mg;D-泛酸,30-40mg;烟酸,50-60mg;叶酸,0.8-1.5g;生物素,0.12-0.25mg;铜,10-20mg;铁,150-200mg;碘,0.30-0.40mg;锰,40-50mg;硒,0.2-0.5mg;其中,铁按硫酸铁的形式计算,碘以碘化钾的形式计算,锰以硫酸锰的形式计算,硒以亚硒酸钠的形式计算。优选地,所述赖氨酸为赖氨酸硫酸盐。优选地,所述赖氨酸中L-赖氨酸含量大于等于55%。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向豆粕中加入豆粕质量1-2倍的水,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条件下发酵2-5天,得发酵豆粕;S2、将玉米和麸皮在120-150℃下烘烤1-3小时,得烘烤料;S3,将发酵豆粕、烘烤料与鱼粉、复合添加料、赖氨酸混合均匀,即得。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在小猪饲养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豆粕使用量减少,饲料成本降低;(2)粗蛋白含量降低2%,有利于幼龄小猪的肠道健康;在广东等热带气候条件下,有利于抵抗热应激;氮排放减少,研究表明,日粮蛋白水平每降低一个点,氮排放减少7%;(3)代谢能,氨基酸等各主要指标保持不变,不会影响幼龄小猪的成长性能;(4)代谢能体系,各营养指标的精确调整,使得配合饲料营养更精准,更有利于幼龄小猪的健康成长。在本发明中,玉米、豆粕、麸皮以及鱼粉为主要成分,主要提供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粗纤维;复合添加料则是额外补充小猪急需的维生素以及部分微量元素;赖氨酸以谷实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为基础的饲粮中,赖氦酸一般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对猪的增重、饲料转化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的提高均具有良好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下述实施例仅用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制。实施例1一种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包括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74份玉米、17.44份豆粕、5份麸皮、1份鱼粉、2份复合添加料以及0.56份赖氨酸。制备方法为:S1、向豆粕中加入豆粕质量1.5倍的水,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条件下发酵3天,得发酵豆粕;S2、将玉米和麸皮在130℃下烘烤2小时,得烘烤料;S3,将发酵豆粕、烘烤料与鱼粉、复合添加料、赖氨酸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玉米为国产一级玉米,各指标为:水分<14%,粗蛋白质>7.5%,粗灰分<2%,容重>720克/升。所述豆粕为一级豆粕,各指标为:水分<12.5%,粗蛋白质>46%,粗纤维<5%,粗灰分<7%,尿素酶活性(UA)为0.03-0.2U/g,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75%所述鱼粉为秘鲁进口特级蒸汽鱼粉,各指标为:水分<10%,粗蛋白质>65%,粗脂肪<10%,粗灰分<18%,盐<2%,为蛋白消化率(胃蛋白酶浓度0.02%)>92%,挥发性盐基氮(VBN)<120mg/100g.复合添加料为每公斤本实施例的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提供下列物质:维生素A,10,990IU;维生素D3,1,648IU;维生素E,55IU;维生素K,4.4mg;维生素B1(硫胺素),3.3mg;维生素B2(核黄素),9.9mg;维生素B6(吡哆醇),3.3mg;维生素B12,0.044mg;D-泛酸,33mg;烟酸,55mg;叶酸,1.1mg;生物素,0.17mg;铜,16mg(以硫酸铜的形式);铁,165mg(以硫酸铁的形式);碘,0.36mg(以碘化钾的形式);锰,44mg(以硫酸锰的形式);硒,0.3mg(以亚硒酸钠的形式)。所述赖氨酸为赖氨酸硫酸盐,L-赖氨酸有效含量为55%以上各原料,霉菌毒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最终配合饲料的霉菌毒素含量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对照例一种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包括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69份玉米、23.58份豆粕、4份麸皮、1份鱼粉、2份复合添加料以及0.42份赖氨酸。制备方法为:S1、向豆粕中加入豆粕质量1.5倍的水,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条件下发酵3天,得发酵豆粕;S2、将玉米和麸皮在130℃下烘烤2小时,得烘烤料;S3,将发酵豆粕、烘烤料与鱼粉、复合添加料、赖氨酸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玉米为国产一级玉米,各指标为:水分<14%,粗蛋白质>7.5%,粗灰分<2%,容重>720克/升。所述豆粕为一级豆粕,各指标为:水分<12.5%,粗蛋白质>46%,粗纤维<5%,粗灰分<7%,尿素酶活性(UA)为0.03-0.2U/g,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75%所述鱼粉为秘鲁进口特级蒸汽鱼粉,各指标为:水分<10%,粗蛋白质>65%,粗脂肪<10%,粗灰分<18%,盐<2%,为蛋白消化率(胃蛋白酶浓度0.02%)>92%,挥发性盐基氮(VBN)<120mg/100g.复合添加料为每公斤本实施例的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提供下列物质:维生素A,10,990IU;维生素D3,1,648IU;维生素E,55IU;维生素K,4.4mg;维生素B1(硫胺素),3.3mg;维生素B2(核黄素),9.9mg;维生素B6(吡哆醇),3.3mg;维生素B12,0.044mg;D-泛酸,33mg;烟酸,55mg;叶酸,1.1mg;生物素,0.17mg;铜,16mg(以硫酸铜的形式);铁,165mg(以硫酸铁的形式);碘,0.36mg(以碘化钾的形式);锰,44mg(以硫酸锰的形式);硒,0.3mg(以亚硒酸钠的形式)。所述赖氨酸为赖氨酸硫酸盐,L-赖氨酸有效含量为55%以上各原料,霉菌毒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最终配合饲料的霉菌毒素含量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测试例1饲养主要营养指标对实施例1与对照例提供的饲料测定其主要营养指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粗蛋白含量的测定参照GB/T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进行;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参照GB/T6433-2006饲料粗脂肪测定进行;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参照GB/T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的测定过滤法进行;总磷含量的测定参照GB/T6437-2018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进行;灰分含量测定参照GB/T6438-2007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进行;赖氨酸的含量测定参照GB/T18246-2000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进行;钙含量的测定参照GB/T6436-2018饲料中钙的测定进行;代谢能ME的测定方法使用氧弹式热量计测定。表1饲料主要营养指标实施例1对照例粗蛋白含量(%)1618代谢能ME(大卡/kg)32003200粗脂肪(%)>3>3粗纤维(%)<4<4灰分(%)<6<6钙(%)0.80.8总磷(%)0.60.6赖氨酸(%)0.90.9由上表可知,实施例提供的小猪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6%,小于对照的18%,其余指标均相同。测试例2不同蛋白水平对小猪阶段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对比试验结果试验于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4月5日在广东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杏福源猪场进行,选择60日龄左右的杜长大三元品种猪96头,按日龄、体重、性别基本一致的原则,分为2组,每组6栏,每栏8头,试验期为34天。猪日喂2次(上午七点半和下午五点半),每次以吃饱略剩料为限,以栏为单位记录猪每日采食量,自由饮水,猪舍和猪笼保持清洁卫生和消毒。以逐头减重法统计始重和末重,并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对比实施例1对照例始重(kg)32.77±0.9032.68±1.13末重(kg)66.62±0.9966.45±1.55平均日采食量(g/d)2277±232238±23平均日增重(g/d)996±4993±13料肉比FCR2.24±0.012.25±0.02腹泻率(%)2.12.1由上表可知,蛋白由18%降低到16%,其他各指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小猪阶段的生产性能也保持不变。本发明的一种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降低2%的蛋白水平,节省饲料成本,生产性能保持不变。具体地,由测试例1可知,实施例1中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较对照例中的蛋白质含量低2%,所以相应的实施例组的平均采食量稍高于对照例组,然而实施例组的平均日增重也高于对照例组,综合下来两组的料肉比均在2.24左右,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别。而在腹泻率方面,两者则完全相同,均为2.1%,这也证实了降低了蛋白质含量不会对小猪的肠道健康带来任何不利影响。测试例3氮平衡测试试验于2018年3月5日至2018年3月26日在广东清远市清新区源潭镇正大康地试验农场进行,选择50日龄左右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品种猪14头,按体重基本一致的原则,分为2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和对照例中的饲料饲养,每组7只,7只中一只为生长猪,于代谢笼中单笼饲养,试验期为21天。猪日喂4次(上午八点半、上午十点半、下午四点半和下午八点半),投料量按采食量120%计算,记录每天的投料量,次日早晨投料前称剩余料量,并做记录。自由饮水,代谢室和猪笼保持清洁卫生和消毒。代谢室饲喂的试验猪从试验第15天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氮平衡试验用全收粪尿法收集粪尿。每天收集的粪样按10ml/100g粪便的剂量加入10%盐酸,于-20℃冰箱中保存。每天收集的尿液按原尿体积的10%取样,并按照5ml/100ml尿液的剂量加入10%盐酸,-20℃保存。代谢试验结束后,以个体为单位分别混合5d的粪样和尿样。粪以鲜重10%采用四分法取样,并在60℃-65℃条件下烘干,置室温下回潮24h,粉碎过40目筛,4℃保存。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粪样和尿样中的氮含量。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表3氮平衡测试实施例1对照例摄入氮(g/d)58.60±4.0066.54±5.48粪氮(g/d)10.54±2.1615.84±2.30尿氮(g/d)4.90±1.168.90±2.88总氮排放量(g/d)15.44±1.9024.74±2.80由表3所知,粪氮日排出量、尿氮日排出量和总氮日排出量随粮粗蛋白水平的降低而减少,这有助于环境保护。生猪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大多数来源于猪的粪和尿,其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利用的氮。排出体外的粪氮、尿氮暴露在空气中能够与阳离子结合转变为硝酸盐等化合物,浸入地下,溶入水中能够引起水体污染;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粪氮、尿氮会转化为氨气,成为了空气中氨气的重要来源。圈舍中氨气含量长期过高会影响猪对饲料的利用率以及日增重,同时还会引起小猪的呼吸道疾病。根据文献报道,分析使用市场销售的猪饲料中营养成分含量,发现排出的氮达到45%-70%,而猪利用氮的比例只有30%-50%。而使用了本发明提供的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总氮排放量仅为26.3%,而相应的对照例总氮含量却高达37.1%。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小猪配合饲料有助于降低氮的排放量也有利于减少圈舍中小猪的疾病发生率。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