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5698发布日期:2019-11-15 23:29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谷物饮料是指以谷物为主要原料加工制得的饮料产品,是谷物食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大米、薏米、大麦、小麦、玉米等,都是生产谷物饮料的良好原料。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结构中摄入的肉、蛋、乳类等动物性食品比例过离,而谷类食物的摄人逐渐减少,这种膳食结构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造成了“富贵病”大幅上升。食品行业及消费者本身,都期待出现一类营养更均衡、品质更安令、食用更方便的食品,以改善越来越失衡的膳食结构,提升国民的营养健康水平。因此以谷物杂粮为原料开发的谷物饮料将是未来饮料市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市场上的谷物饮料,虽然营养全面,但膳食纤维量不足,无法满足现有经济发展下消费者对膳食纤维的需求。且现有技术的谷物饮料,只是简单的添加量谷物,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幼、老群体,以及肠胃吸收能力弱的群体的考虑欠佳。谷物饮料虽然方便快捷,但对谷物过敏的人群无法食用,且幼、老群体以及肠胃吸收能力弱的群体由于消化系统较为脆弱,无法良好的吸收谷物中的营养物质。另现代人所食用的营养比较单一具有高热量,高盐、高脂肪的特点,市场上急需一种易吸收的且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谷物饮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每1000重量份的该复合谷物饮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

发酵产物400-500份、燕麦全粉20-30份、紫薯粉10-15份、怀山药10-15份、微晶纤维素4-5份、果胶1-2份、木糖醇80-90份、低聚异麦糖30-40份、其余为纯净水。

优选的,每1000重量份的该复合谷物饮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发酵产物450份、燕麦全粉25份、紫薯粉12份、怀山药13份、微晶纤维素4.5份、果胶1.5份、木糖醇85份、低聚异麦糖35份、其余为纯净水。

优选的,每1000重量份的发酵产物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100份大米粉、100份小米粉、50份黄豆酱、30份高粱、30份红小豆粉、其余为纯净水;将上述原料置于发酵装置内,加入淀粉复合酶在72-75℃酶解1小时;酶解后降温至37-40℃,以发酵产物原料的总重量计加入20u/吨植物乳杆菌、20u/吨嗜热链球菌、10u/吨保加利亚乳杆菌,搅拌均匀后发酵7-10小时,得到发酵产物。

优选的,所述淀粉复合酶的使用量为发酵产物原料重量的4‰。

优选的,所述淀粉复合酶包括糖化酶、淀粉酶;糖化酶与淀粉酶的使用量均为发酵产物原料重量的2‰。

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

将复合谷物饮料的原料置于搅拌装置内搅拌得到料液;

s2,均质

将步骤s1获得的料液使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35-40mpa;

s3,灭菌

将步骤s2均质后的料液进行105-110℃瞬时灭菌,灭菌时间为4-6秒;

s4,灌装

将步骤s3灭菌后的料液灌装;灌装后的饮料在85℃恒温保存1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包装、检验后得到复合谷物饮料成品。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

本发明的复合谷物饮料的原料包括发酵产物、燕麦全粉、紫薯粉、怀山药、微晶纤维素、果胶、木糖醇、低聚异麦糖。

其中发酵产物是将大米粉、小米粉、黄豆酱、高粱、红小豆粉等原料,先经过复合淀粉酶的酶解后,在进行发酵获得的,采用了酶解发酵的工艺。致敏物质通过发酵转化为糖类或降解物,人体可直接吸收,消除致敏物质。

本发明的使用的微晶纤维素、果胶、木糖醇、低聚异麦糖,属于健康类的膳食纤维,具有改善胃肠微生物菌落和产热低的生理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通过酶解发酵的工艺制备的发酵产物,使得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便于人体吸收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每1000重量份的该复合谷物饮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发酵产物450份、燕麦全粉25份、紫薯粉12份、怀山药13份、微晶纤维素4.5份、果胶1.5份、木糖醇85份、低聚异麦糖35份、其余为纯净水。

其中,每1000重量份的发酵产物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100份大米粉、100份小米粉、50份黄豆酱、30份高粱、30份红小豆粉、其余为纯净水;将上述原料置于发酵装置内,加入糖化酶与淀粉酶在73℃酶解1小时,糖化酶与淀粉酶的使用量均为发酵产物原料重量的2‰;酶解后降温至38℃,以发酵产物原料的总重量计加入20u/吨植物乳杆菌、20u/吨嗜热链球菌、10u/吨保加利亚乳杆菌,搅拌均匀后发酵7小时,得到发酵产物。

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将复合谷物饮料的原料置于搅拌装置内搅拌得到料液;

s2,均质,将步骤s1获得的料液使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37mpa;

s3,灭菌,将步骤s2均质后的料液进行107℃瞬时灭菌,灭菌时间为5秒;

s4,灌装,将步骤s3灭菌后的料液灌装;灌装后的饮料在85℃恒温保存1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包装、检验后得到复合谷物饮料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每1000重量份的该复合谷物饮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

发酵产物400份、燕麦全粉30份、紫薯粉10份、怀山药15份、微晶纤维素4份、果胶2份、木糖醇80份、低聚异麦糖40份、其余为纯净水。

其中,每1000重量份的发酵产物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100份大米粉、100份小米粉、50份黄豆酱、30份高粱、30份红小豆粉、其余为纯净水;将上述原料置于发酵装置内,加入糖化酶与淀粉酶在75℃酶解1小时,糖化酶与淀粉酶的使用量均为发酵产物原料重量的2‰;酶解后降温至37℃,以发酵产物原料的总重量计加入20u/吨植物乳杆菌、20u/吨嗜热链球菌、10u/吨保加利亚乳杆菌,搅拌均匀后发酵8.5小时,得到发酵产物。

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将复合谷物饮料的原料置于搅拌装置内搅拌得到料液;

s2,均质,将步骤s1获得的料液使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35mpa;

s3,灭菌,将步骤s2均质后的料液进行110℃瞬时灭菌,灭菌时间为4秒;

s4,灌装,将步骤s3灭菌后的料液灌装;灌装后的饮料在85℃恒温保存1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包装、检验后得到复合谷物饮料成品。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每1000重量份的该复合谷物饮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

发酵产物500份、燕麦全粉20份、紫薯粉15份、怀山药10份、微晶纤维素5份、果胶1份、木糖醇90份、低聚异麦糖30份、其余为纯净水。

其中,每1000重量份的发酵产物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100份大米粉、100份小米粉、50份黄豆酱、30份高粱、30份红小豆粉、其余为纯净水;将上述原料置于发酵装置内,加入糖化酶与淀粉酶在72℃酶解1小时,糖化酶与淀粉酶的使用量均为发酵产物原料重量的2‰;酶解后降温至40℃,以发酵产物原料的总重量计加入20u/吨植物乳杆菌、20u/吨嗜热链球菌、10u/吨保加利亚乳杆菌,搅拌均匀后发酵10小时,得到发酵产物。

具有易吸收功能的复合谷物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将复合谷物饮料的原料置于搅拌装置内搅拌得到料液;

s2,均质,将步骤s1获得的料液使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40mpa;

s3,灭菌,将步骤s2均质后的料液进行105℃瞬时灭菌,灭菌时间为6秒;

s4,灌装,将步骤s3灭菌后的料液灌装;灌装后的饮料在85℃恒温保存1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包装、检验后得到复合谷物饮料成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