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10943发布日期:2019-12-03 23:3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多种益生菌分段固态发酵黄豆生产的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变化。此外,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包括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和有关细胞、分子成分,它能够抵御细菌、病毒和毒素从消化道入侵,担负着重要的免疫功能,是防止外界致病因子入侵体内的一道坚固屏障。但随着当前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与环境的变化,许多人生活在疾病、劳累、压力过大、抗生素滥用、睡眠不足、饮酒等环境中,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数据显示,我国肠胃病患者的人数高达2.3亿人,其中约有40%患者长期受胃肠病的困扰,大肠癌患者也呈上升趋势。此外,在我国约70%的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每年超过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万。不仅如此,肠道菌群失衡还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机能,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如肝硬化、胆结石、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等。目前市场上针对肠道健康问题开发的产品并不少见,主要包括较为传统的中西医药物和近几年兴起的益生菌产品,但前者往往适应性低,专病专药,且多数有副作用,不能作为维持肠道健康的功能性食品长期服用,只能在肠道出现问题时服用,局限性大。而益生菌产品近几年发展迅速,益生菌被称为活的微生物食品补充剂,其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影响宿主健康。目前已有一些利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健康的专利:公开号:cn106820155a的发明《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及增强免疫力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及增强免疫力的乳酸菌组合物,包括乳酸菌组合核,所述乳酸菌组合核外包裹有包被层:所述包被层包括重量份数的成份:低聚异麦芽糖30-50、蛋白物质30-50、硝酸纤维素5-10、有机酸根稀土盐0.5-1;所述乳酸菌组合核由如下重量份数的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30-40、罗伊氏乳杆菌20-30、鼠李糖乳杆菌10-20、婴儿双歧杆菌10-20。公开号:cn106820156a的发明《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健康的益生菌组合物》公开了一种包含乳铁蛋白、菊粉、菠萝蛋白酶、白萝卜提取物的综合益生菌产品,该产品中富含嗜酸乳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肠道益生菌且本发明中加入了乳铁蛋白、菊粉以及菠萝蛋白酶、白萝卜提取物等物质。公开号:cn107125745a的发明《调节肠道菌群与通便功能的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与通便功能的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与复合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水果75-82wt%,草本药材10-14wt%以及配料6-10wt%,所述复合微生物的添加量为所述原料的总重量的10-14wt%;所述水果为菠萝、木瓜、番茄与胡萝卜的混合物,所述草本药材为小麦、燕麦与芦荟的混合物,所述配料为菊粉、水苏糖、乳酮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与低聚果糖的混合物,所述复合微生物为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或者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与瑞士乳杆菌的混合菌。上述利用益生菌发酵生产调节肠道产品的专利多为益生菌液态发酵,且多为一次发酵产品,各菌种生长水平单一或不平衡,而原料与成品须经萃取,浓缩,离心等步骤,对益生菌整体微环境的破坏大,发酵前期与后期工艺复杂且废料多,活性成分损失大,产品易受污染,且加入较多辅料,产品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和产品效果无法保证。而利用益生菌进行分段固态发酵且生产过程无废料,有益活性成分无损失,各益生菌生长水平平衡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并提供该食品的制备方法,特别是针对有消化系统问题和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并为相关产品的生产提供研究思路。本发明通过益生菌分段固态发酵大豆来生产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针对大豆底物,设计开发了一种分段固态发酵方法,将不同益生菌按其在大豆中的生长规律分时段接入大豆中发酵,使得发酵产物中各菌种数量平衡,代谢产物含量丰富,益生菌数量高,并最终获得一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系统微生态,维持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益生菌功能性发酵食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功能食品,是将大豆制粉后按比例与水混匀接入益生菌进行分段固态发酵而得。所述益生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大豆制粉的细度较佳的为不低于100目。所述大豆粉与水的比例较佳的为1∶1.2—1∶2.0(质量体积比)。本发明提供上述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大豆清洗后置于60℃烘箱烘干5-6小时,磨粉过100目筛,得大豆粉;(2)配制活化培养基:每100ml水中添加12g大豆粉,得活化培养基;对活化培养基进行灭菌,条件为,121℃,20min;(3)配置发酵培养基:取大豆粉∶水=1∶1.2—1∶2.0(质量体积比),混匀后置于固态发酵罐中灭菌制得固态发酵培养基备用;灭菌条件为,121℃,20min;(4)菌种活化:罗伊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甘油管分别按1%(v/v活化培养基的体积比)接种于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ph自然,控制温度为37℃;分别活化24h后,按5%(v/v)的接菌量再次转接活化培养基进行二次活化,37℃再活化24h后得二级种子液;(5)益生菌分段发酵:①将活化完成的枯草芽孢杆菌与凝结芽孢杆菌接入固态发酵罐中,使每克发酵培养基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105-106cfu/g,凝结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106-107cfu/g,维持温度37℃,通气量0.1-0.5m3/min,发酵10-18h;②待第①步发酵完成后,将活化好的动物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与植物乳杆菌接入固态发酵罐中,使每克发酵培养基中动物双岐杆菌的接种量为106-107cfu/g,乳酸片球菌的接种量为106-107cfu/g,植物乳杆菌的接种量为105-106cfu/g,维持温度37℃,密闭发酵12-24h;③待第②步发酵完成后,将活化好的青春双歧杆菌、长双岐杆菌与副干酪乳杆菌接入固态发酵罐中,使每克发酵培养基中青春双歧杆菌的接种量为105-106cfu/g,长双岐杆菌的接种量为106-107cfu/g,副干酪乳杆菌的接种量为106-108cfu/g,维持温度37℃,密闭发酵18-36h;④待第③步发酵完成后,将活化好的罗伊氏乳杆菌接入固态发酵罐中,使每克发酵培养基中罗伊氏乳杆菌的接种量为107-108cfu/g,维持温度37℃,密闭发酵24-48h;(6)发酵结束后,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冻干24-35h,制得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功能食品;所述大豆为市售非转基因大豆;优选的,所述大豆:水=1∶1.5(质量体积比);优选的,固态发酵结束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30h,至含水量不大于10%;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iob602(lactobacillusplantarum),已于2018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1;优选的,所述动物双歧杆菌为动物双歧杆菌iob402(bifidobacteriumanimalis),已于2018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8;优选的,所述副干酪乳杆菌为副干酪乳杆菌iob413(lactobacillusparacasei),已于2018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2;优选的,所述青春双歧杆菌为青春双歧杆菌iob506(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已于2018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6;优选的,所述凝结芽孢杆菌为凝结芽孢杆菌iob502(bacilluscoagulans),已于2018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5;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iob430(bacillussubtilis),已于2018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4;优选的,所述罗伊氏乳杆菌为罗伊氏乳杆菌iob423(lactobacillusreuteri),已于2018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3;优选的,所述长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iob515(bifidobacteriumlongum),已于2018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7;优选的,所述乳酸片球菌为乳酸片球菌iob701(pediococcusacidilactici),已于2018年7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77。有益效果:益生菌是一类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微生物。它可通过参与肠道微生态平衡来抑制病原菌生长,维持肠道健康。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制造营养物质,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突然的应急反应等产生作用。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是大豆食品创始最早,流传最久的国家,很早便有食用大豆发酵制品的传统,包括豆豉、豆汁、黄酱及各种腐乳等,都是用大豆或大豆制品接种霉菌发酵后制成的。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可增强机体免疫、防止血管硬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此外大豆还富含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同时,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调节胃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等功能。本发明提供的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功能食品,既保存了天然植物的营养价值,又具有益生菌发酵制品的营养保健作用,效果明显;该益生菌发酵的能够调节肠道健康的食品通过分段固态发酵制备而得,通过益生菌发酵,使大豆中的有益活性物质增多,且使其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增强其对机体的保健功效。本专利的益生菌食品除对肠道健康具有极佳保健作用外,还可对机体的健康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且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百分号“%”,若未特别说明,指质量百分比,溶液的百分比指100ml中含有溶质的克数,液体之间的百分比,是指在25℃时溶液的体积比例。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菌株为植物乳杆菌iob602(lactobacillusplantarum),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1;动物双歧杆菌iob402(bifidobacteriumanimalis),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8;副干酪乳杆菌iob413(lactobacillusparacasei),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2;青春双歧杆菌iob506(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6;凝结芽孢杆菌iob502(bacilluscoagulans),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5;枯草芽孢杆菌iob430(bacillussubtilis),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4;罗伊氏乳杆菌iob423(lactobacillusreuteri),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3;长双歧杆菌iob515(bifidobacteriumlongum),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27;乳酸片球菌iob701(pediococcusacidilactici),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77。以下实施例所采用的菌种活化方式如未特别说明均如下:(1)配制活化培养基:每100ml水中添加12g大豆粉,得活化培养基;对活化培养基进行灭菌,条件为,121℃,20min;(2)菌种活化:罗伊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甘油管分别按1%(v/v与活化培养基的体积比)接种于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ph自然,控制温度为37℃;分别活化24h后,按5%(v/v)的接菌量再次分别转接活化培养基进行二次活化,37℃再活化24h后得二级种子液。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实施例1: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功能食品制备方法1、益生菌接种量的确定(1)将大豆清洗后置于60℃烘箱烘干5-6小时,磨粉过100目筛,得大豆粉;(2)配制活化培养基:每100ml水中添加12g大豆粉,得活化培养基;对活化培养基进行灭菌,条件为,121℃,20min;(3)配置发酵培养基:取大豆粉∶水=1∶1.4(质量体积比),混匀后置于6t固态发酵罐中灭菌制得固态发酵培养基备用;6t固态发酵罐灭菌条件为,121℃,20min;(4)菌种活化:罗伊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甘油管分别按1%(v/v活化培养基的体积比)接种于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ph自然,控制温度为37℃;分别活化24h后,按5%(v/v二次活化培养基的体积比)的接菌量再次转接活化培养基进行二次活化,37℃再活化24h后得二级种子液;(5)益生菌发酵:①将活化完成的枯草芽孢杆菌与凝结芽孢杆菌通过接种管路接入6t固态发酵罐中,维持温度37℃,通气量0.1m3/min,发酵10h;②待第①步发酵完成后,将活化好的动物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与植物乳杆菌通过接种管路接入6t固态发酵罐中,维持温度37℃,密闭发酵12h;③待第②步发酵完成后,将活化好的青春双歧杆菌、长双岐杆菌与副干酪乳杆菌通过接种管路接入6t固态发酵罐中,维持温度37℃,密闭发酵18h;④待第③步发酵完成后,将活化好的罗伊氏乳杆菌通过接种管路接入6t固态发酵罐中,维持温度37℃,密闭发酵24h;(6)各菌种接种量按如下比例分别接入,发酵结束后,分别对发酵样品中的益生菌活菌数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菌种标号:1号为植物乳杆菌单菌,2号为动物双歧杆菌单菌,3号为副干酪乳杆菌单菌,4号为青春双歧杆菌单菌,5号为凝结芽孢杆菌单菌,6号为罗伊氏乳杆菌单菌,7号为长双歧杆菌单菌,8号为乳酸片球菌单菌,9号为枯草芽孢杆菌单菌;接种量:将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固定为5×105cfu/g,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长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分批次按比例接入固态发酵基质中,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接种量之比为:组合一:1∶10∶10∶10∶1∶1∶10∶50∶100;组合二:1∶5∶5∶10∶1∶1∶10∶100∶100;组合三:1∶10∶5∶10∶1∶1∶10∶50∶100;组合四:1∶5∶10∶5∶1∶1∶10∶50∶100;组合五:1∶10∶5∶10∶1∶1∶10∶100∶100;组合六:1∶5∶10∶10∶1∶1∶5∶50∶100;组合七:1∶10∶5∶20∶1∶1∶10∶50∶100;组合八:1∶10∶10∶10∶1∶1∶10∶100∶100;组合九:1∶10∶10∶5∶1∶1∶10∶100∶100。表1各菌种不同接种量固态发酵后益生菌活菌数(cfu/g)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组合四组合五组合六组合七组合八组合九1号2.77×1099.02×1084.23×1086.65×1085.12×1093.45×1085.34×1084.82×1097.56×1082号4.55×1093.75×1097.84×1078.76×1077.67×1092.94×1096.56×1084.67×1093.13×1083号6.99×1091.02×1089.87×1074.76×1087.32×1085.34×1084.01×1083.17×1092.19×1094号1.63×1078.27×1075.75×1087.88×1089.65×1086.32×1083.69×1088.16×1083.65×1085号2.01×1074.25×1075.26×1077.48×1075.05×1095.25×1084.15×1083.19×1091.86×1086号3.98×1088.01×1089.66×1073.26×1075.74×1077.93×1073.16×1074.27×1093.79×1077号1.05×1091.43×1082.34×1084.32×1083.28×1095.12×1082.17×1095.32×1096.32×1088号2.28×1074.68×1077.47×1071.78×1088.36×1079.78×1076.68×1077.34×1088.43×1079号3.43×1091.57×1076.19×1072.18×1087.27×1078.12×1075.15×1076.45×1087.46×107总活菌数2.17×10106.25×1098.06×1082.67×1092.01×10107.85×1098.13×1094.04×10103.31×109由表1可知得到的最优接种量之比为组合八:1∶10∶10∶10∶1∶1∶10∶100∶100,此时总活菌数为4.04×1010cfu/ml。2、料水比的确定将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大豆粉和水的比例(质量体积比)分别配成1:1.2,1:1.4,1:1.6,1:1.8,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5×105cfu/g,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接种量之比为1∶10∶10∶10∶1∶1∶10∶100∶100接种,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1,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分别对发酵样品中的益生菌活菌数进行检测,结果如表2:表2不同料水比的发酵基质发酵后的活菌数(cfu/g)比例1:1.21:1.41:1.61:1.8植物乳杆菌单菌1.87×1092.71×1093.25×1091.51×109动物双岐杆菌单菌3.28×1094.37×1092.85×1091.13×109副干酪乳杆菌单菌4.39×1085.11×1083.28×1082.58×108青春双岐杆菌单菌5.69×1086.27×1089.24×1083.42×108凝结芽孢杆菌单菌1.24×1093.15×1093.76×1091.50×109罗伊氏乳杆菌单菌3.98×1097.29×1097.77×1094.54×109长双岐杆菌单菌5.78×1087.47×1086.32×1087.21×108乳酸片球菌单菌4.23×1096.32×1098.38×1096.54×109枯草芽孢杆菌单菌2.97×1093.26×1094.19×1093.12×109总活菌数2.61×10103.98×10104.53×10101.39×1010结果如表2所示:最佳料水比为1:1.6,即测得所得益生菌发酵功能性食品中的总活菌数为4.53×1010cfu/g。3、发酵时间的确定将益生菌发酵的各阶段时间分别确定为以下几组:组1:10h、12h、18h、24h;组2:18h、24h、36h、48h;组3:15h、18h,24h、36h;组4:12h、18h、24h,24h;组5:18h、18h、36h、36h。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5×105cfu/g,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接种量之比为1∶10∶10∶10∶1∶1∶10∶100∶100接种,料水比为1:1.6,其余条件同实施例1-1,发酵完成后进行活菌计数,结果如表3:表3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后的活菌数(cfu/g)组1组2组3组4组5植物乳杆菌单菌3.12×1095.19×1093.77×1093.94×1093.81×109动物双岐杆菌单菌3.01×1094.29×1092.21×1091.36×1098.15×108副干酪乳杆菌单菌2.78×1082.37×1086.71×1083.45×1081.37×108青春双岐杆菌单菌7.03×1086.47×1085.17×1085.49×1085.42×108凝结芽孢杆菌单菌2.12×1092.69×1092.57×1086.01×1082.57×109罗伊氏乳杆菌单菌6.25×1096.51×1093.92×1087.41×1083.98×109长双岐杆菌单菌5.53×1086.02×1085.31×1084.71×1082.37×108乳酸片球菌单菌7.55×1097.17×1096.88×1092.54×1095.78×109枯草芽孢杆菌单菌4.01×1093.67×1092.69×1092.85×1092.88×109总活菌数4.37×10104.86×10101.75×10102.54×10102.89×1010结果如表3所示:益生菌发酵的各阶段最佳时间组合二,分别为:18h、24h、36h、48h,此时测得益生菌发酵功能性食品中的总活菌数为4.86×1010cfu/g。4、发酵前后培养基活性成分变化按上述最佳接种量、最佳料水比、最佳发酵时间,其余参照实施例1-1步骤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成分检测,与发酵前进行对比。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棉子糖、水苏糖含量;利用福林酚反应测定多肽和多酚含量;利用gb5009.8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中方法测定膳食纤维的含量;参考宋宏哲、赵勇等的文章《比色法测定大豆皂苷的解析》测定大豆皂苷的含量;参考刘鹏莉、张双灵等的文章《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大豆卵磷脂含量;参考郑斌、王舒等的文章《蓝莓酵素中蛋白质和蛋白酶含量测定》中的方法测定蛋白酶含量;利用淀粉酶快速比色测定法来测定淀粉酶的活力;参考gbt22492—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豆肽粉》中的方法测定多肽含量;参考高贵、韩四平等的文章《脂肪酶活力检测方法的比较》中的方法测定脂肪酶活力;利用gb50092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方法一测定氨基酸态。表4发酵前后培养基活性成分变化由表4可知,经益生菌发酵后,固态发酵基质中的多酚、水苏糖、棉子糖、膳食纤维、大豆皂苷、大豆卵磷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抗菌肽、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多酚能够在人体内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通过被肠道微生物降解进而影响肠道菌群,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作为消化酶能够有效地促进消化,降低消化系统负担,促进消化系统健康;水苏糖作为益生菌的“食物”,对人体胃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有着极明显的增殖作用,能迅速改善人体消化道内环境,调节微生态菌群平衡;棉子糖能够同时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繁殖生长,并有效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繁殖,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环境,此外,棉子糖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膳食纤维的同等功效;多肽能够被肠道细胞直接吸收,减轻肠道的负担,此外,多肽还能够促进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生长,促进肠胃蠕动和食物吸收,对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氨基酸态氮能够间接地反应益生菌对底物的发酵程度,也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关系,氨基酸态氮含量升高,说明底物中的部分大分子物质被分解为了小分子物质,更易于人体吸收,降低对消化系统的负担。5、冻干将最优发酵条件产出的发酵培养基,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冻干30h,制得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功能食品。实施例2: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法:1、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食品的制备:按实施例1-4制备益生菌发酵食品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冻干30h。2、实验动物:取雄性,体重18-22g,离乳一个月的昆明小鼠90只,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3、实验试剂: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bbl)、乳杆菌选择性培养基(lbs)、伊红美蓝琼脂、叠氮钠-结晶紫-七叶苷琼脂、胰胨-亚硫酸盐-环丝氨酸琼脂基础(tsc)、d-环丝氨酸溶液、生理盐水。4、实验步骤:将90只小鼠均分为空白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前无菌采集各组小鼠粪便,以10倍梯度稀释分别进行活菌计数。空白组以0.10ml/10g鼠重无菌生理盐水每日2次灌胃,连续14d;实验组1将市场上的普通益生菌食品10g加20ml无菌蒸馏水稀释,以0.10ml/10g鼠重稀释液每日2次灌胃,连续14d;实验组2将本发明生产的益生菌食品10g加20ml无菌蒸馏水稀释,以0.10ml/10g鼠重稀释液每日2次灌胃,连续14d;最后一次灌服24h后无菌采集各组小鼠粪便,进行活菌计数。用bbl琼脂检测双歧杆菌,用lbs琼脂检测乳杆菌,用伊红美兰琼脂检测肠杆菌,用叠氮钠-结晶紫-七叶苷琼脂检测肠球菌,用tsc琼脂检测产气荚膜梭菌。5、小鼠一般状态观测:自第一次灌胃即开始观察小鼠各组的饮食情况、活动度、毛色、大便状况等。实验结论:1、小鼠的一般状况:给药前后,小鼠均活泼好动,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较灵敏,且食欲良好。2、给药前后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的影响,见表5。表5给药前后小鼠肠道菌群数量(cfu/g)由表5可以得到看出,实验组1与实验组2灌服后,小鼠肠道中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有明显增多,而有害菌肠杆菌、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均明显减少,但从菌群数量对比来看,实验组2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实验组1,这说明本产品与当前市面上的普通益生菌产品相比,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更好。而对照组灌服前与灌服后各菌群数量均无显著变化,这说明本专利发明的益生菌功能食品能够有效提高肠道中益生菌数量,抑制有害菌增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实施例3:临床治疗效果将实施例1-4中制得的益生菌发酵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冻干30h后用于临床试验,每个病例20名患者,男女各半,口服七日,一日两次,每次5g,治疗效果见表6。表6本专利产品对不同肠道病症的治疗效果病症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腹泻20000便秘20000结肠炎18200由临床实验效果来看,本专利发明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对多种肠道疾病均有优良的治疗效果,对腹泻和便秘起到双向调节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