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浸泡辅助微波蒸煮提高蒸谷米白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89636发布日期:2020-03-27 19:31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浸泡辅助微波蒸煮提高蒸谷米白度的方法,属于稻米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蒸谷米又称半熟米,是以稻谷或者糙米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干燥等水热处理后,再按照常规大米生产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营养天然的大米。稻谷经过浸泡和蒸煮后,稻谷皮层与胚芽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会随着水分的迁移渗透到胚乳的内部,在碾米过程中被保留,从而增加蒸谷米的营养价值;蒸谷米在制作过程中因为发生了淀粉的胶凝化,米粒中淀粉的晶型由a型结晶结构转变为a、b、v混合晶型结构,导致其消化速率降低。蒸谷米的食用品质与普通的大米相似,且因碎米率低、储存期长、出米率高、营养价值高、升糖指数低等优点而逐渐为消费者所青睐。

传统的蒸谷米制备是通过简单的水热处理步骤使糙米颗粒发生糊化,从而对米粒的物化特性产生影响,尤其是相比于精白米来说,蒸谷米的色泽加深。大米的色泽是影响消费者喜好度与可接受度的一个重要品质。蒸谷米色泽加深可能是在水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导致酶促褐变,以及米糠皮层中的色素向内迁移造成的。在传统的蒸谷米的生产工艺中,长时间的浸泡及蒸煮是糙米或者稻谷颗粒实现内部水分平衡以及淀粉糊化的充分条件,而较长时间的浸泡和蒸煮会使酶促褐变、色素迁移的程度增大,从而造成产品色泽深的不良品质。

近年来,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个技术已经从家庭烹饪扩展到了工业领域。微波技术广泛的接受度主要是由于它的快速生产能力和在加热过程中没有任何有害排放。在微波处理过程中,由于将电磁能转化为分子动能而产生热量,将其应用在蒸谷米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降低能耗,改变糊化方式,缩短处理时间,改善蒸谷米的品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超高压浸泡辅助微波蒸煮提高蒸谷米白度的方法,它可以缩短生产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酶促褐变程度,从而改善蒸谷米的色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压浸泡辅助微波蒸煮提高蒸谷米白度的方法,以糙米为原料,经超高压浸泡处理后,再经微波蒸煮实现糙米内部淀粉糊化的目的,再经过干燥、碾米、抛光制备得到色泽改善的蒸谷米产品。

具体步骤如下:

(1)糙米清理:对糙米进行除杂;

(2)超高压浸泡:将步骤(1)清理干净的糙米置于密封容器中,以料液比1:2-4的比例加入水,将容器置于超高压设备中,设定压力为100-600mpa,温度为40-70℃,浸泡时间为10-60min,浸泡后取出米粒,沥干水分;

(3)微波蒸煮:将步骤(2)所得米粒置于微波装置中进行蒸煮,微波功率为100-600w,时间为1-10min;

(4)干燥:将步骤(3)所得米粒置于鼓风干燥机内,在25-45℃的温度下干燥4-12h;

(5)碾米:使用碾米机将步骤(4)得到的米粒碾白;

(6)抛光:使用抛光机对步骤(5)得到的米粒进行抛光处理,得到成品蒸谷米。

步骤(1)中对糙米进行除杂,除去糙米中的土粒、石子、杂草以及不完整颗粒。

步骤(2)中所述密封容器为食品级聚乙烯袋。

步骤(2)中经过超高压浸泡的米粒的最终含水量为35%-45%。

步骤(3)中微波蒸煮后米粒的淀粉糊化度达到60%-85%。

步骤(4)中经过干燥的米粒的最终含水量为11%-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超高压浸泡辅助微波蒸煮提高蒸谷米白度,采用的超高压浸泡工艺缩短了加工时间,降低了褐变的程度;使用的微波辅助蒸煮从米粒内部开始糊化,达到内部糊化外层未糊化的状态,改善了蒸谷米的色泽。经过大量实验验证,本发明方法与传统蒸谷米生产工艺相比,蒸谷米的色泽品质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糙米清理:对糙米进行除杂,除去糙米中的土粒、石子、杂草以及不完整颗粒;

(2)超高压浸泡:将步骤(1)清理干净的糙米置于密封容器中,以料液比1:3的比例加入水,将容器置于超高压设备中,设定压力为600mpa,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20min,浸泡后取出米粒,沥干水分;

(3)微波蒸煮:将步骤(2)得到的米粒置于微波装置中进行微波辅助蒸煮,微波功率为600w,时间为2min;

(4)干燥:将步骤(3)得到的米粒置于鼓风干燥机内,在25℃的温度下干燥12h;

(5)碾米:使用碾米机将步骤(4)得到的米粒碾白;

(6)抛光:使用抛光机对步骤(5)得到的米粒进行抛光处理,得到蒸谷米。

实施例2

(1)糙米清理:对糙米进行除杂,除去糙米中的土粒、石子、杂草以及不完整颗粒;

(2)超高压浸泡:将步骤(1)清理干净的糙米置于密封容器中,以料液比1:3的比例加入水,将容器置于超高压设备中,设定压力为400mpa,温度为60℃,浸泡时间为20min,浸泡后取出米粒,沥干水分;

(3)微波蒸煮:将步骤(2)所得米粒置于微波装置中进行微波辅助蒸煮,微波功率为600w,时间为5min;

(4)干燥:将步骤(3)所得米粒置于鼓风干燥机内,在45℃的温度下干燥4h;

(5)碾米:使用碾米机将步骤(4)得到的米粒碾白;

(6)抛光:使用抛光机对步骤(5)所得的米粒进行抛光处理,得到蒸谷米。

实施例3

(1)糙米清理:对糙米进行除杂,除去糙米中的土粒、石子、杂草以及不完整颗粒;

(2)超高压浸泡:将步骤(1)清理干净的糙米置于密封容器中,以料液比1:3的比例加入水,将容器置于超高压设备中,设定压力为200mpa,温度为40℃,浸泡时间为40min,浸泡后取出米粒,沥干水分;

(3)微波蒸煮:将步骤(2)所得米粒置于微波装置中进行微波辅助蒸煮,微波功率为400w,时间为5min;

(4)干燥:将步骤(3)所得米粒置于鼓风干燥机内,在45℃的温度下干燥4h;

(5)碾米:使用碾米机将步骤(4)得到的米粒碾白;

(6)抛光:使用抛光机对步骤(5)所得的米粒进行抛光处理,得到蒸谷米。

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对照

(1)糙米清理:对糙米进行除杂,除去糙米中的土粒、石子、杂草以及不完整颗粒;

(2)超高压浸泡:将步骤(1)清理干净的糙米置于密封容器中,以料液比1:3的比例加入水,将容器置于超高压设备中,设定压力为600mpa,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20min,浸泡后取出米粒,沥干水分;

(3)蒸汽蒸煮:将步骤(2)所得米粒置于蒸锅上层进行蒸汽蒸煮,时间为5min;

(4)干燥:将步骤(3)所得米粒置于鼓风干燥机内,在25℃的温度下干燥12h;

(5)碾米:使用砻谷机将步骤(4)得到的米粒碾白;

(6)抛光:使用抛光机对步骤(5)所得米粒进行抛光处理,得到蒸谷米。

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对照

(1)糙米清理:对糙米进行除杂,除去糙米中的土粒、石子、杂草以及不完整颗粒;

(2)超高压浸泡:将步骤(1)清理干净的糙米置于密封容器中,以料液比1:3的比例加入水,将容器置于超高压设备中,设定压力为600mpa,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20min,浸泡后取出米粒,沥干水分;

(3)微波蒸煮:将步骤(2)所得米粒置于微波装置中进行微波辅助蒸煮,微波功率为600w,时间为20min;

(4)干燥:将步骤(3)所得米粒置于鼓风干燥机内,在25℃的温度下干燥12h;

(5)碾米:使用碾米机将步骤(4)得到的米粒碾白;

(6)抛光:使用抛光机对步骤(5)所得的米粒进行抛光处理,得到蒸谷米。

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1对照

(1)糙米清理:对糙米进行除杂,除去糙米中的土粒、石子、杂草以及不完整颗粒;

(2)碾米:使用砻谷机将步骤(1)中的糙米碾白;

(3)抛光:使用抛光机对步骤(2)中的米粒进行抛光处理,得到精白米。

将实施例1及对比实施例1-3中的蒸谷米、精白米产品使用高速磨粉机粉碎,并过100目筛。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样品的吸热焓变,并根据焓变计算蒸谷米样品的相对糊化度(dsg),计算公式如下:

结果如表1所示。

对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3中的蒸谷米、精白米产品用色度仪进行白度测定,并对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2中的蒸谷米与对比实施例3中的精白米的颜色进行比较,蒸谷米相较于精白米白度的变化用△e表示,

其中:△l=l蒸谷米-l精白米;

a=a蒸谷米-a精白米;

b=b蒸谷米-b精白米;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的相对糊化度及白度测定结果:

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对照,对比实施例1中使用传统蒸谷米制作方法,采用蒸汽蒸煮5min,实施例1以600w微波辅助蒸煮2min。

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对照,对比实施例2以600w微波辅助蒸煮20min,实施例1以600w微波辅助蒸煮2min。

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1对照,对比实施例3是普通精白米的制作过程。

上述结果中,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相对糊化度相近,但△e变化较大的原因是,对比实施例1中由传统工艺制作的蒸谷米,在以蒸汽进行蒸煮糊化时,热量由外向内传递,糊化由颗粒外部向内部进行,酶促褐变着重发生于颗粒外层,经碾米得到的蒸谷米颜色较深。

上述结果中,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e变化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微波辅助蒸煮的时间太长,酶促褐变程度加大,颗粒糊化过度以致颗粒由内向外发生完全糊化,经碾米得到的蒸谷米颜色较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