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的面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331发布日期:2019-12-31 14:1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装的面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面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全自动面食机通常包括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其中的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杯、纵向设置在搅拌杯内的搅拌杆。挤压组件则包括横向设置在搅拌杯下部的挤面筒、设置在挤面筒内的螺杆、设置在挤面筒开口端的模头组件。在制作面条时,主机内的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将搅拌杯内的面粉和水搅拌均匀,以形成团絮状的小面团,小面团进入挤面筒内。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以便将落入挤面筒内的面团向前推送挤压,使面团从模头组件的成型孔向外连续挤出而形成面条。

为了方便拆装清洗,搅拌杯的底部设有安装通孔,搅拌杆通常包括搅拌杆体和嵌设在搅拌杆体内由不锈钢制成的驱动轴,驱动轴伸出搅拌杆体并穿过安装通孔的下端设有外花键,相应地电机轴端部设有花键孔,驱动轴的下端插接在电机轴的花键孔内形成花键连接。这样,电机可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转动以搅拌搅拌杯内的面粉。当面条制作结束后,我们可取下搅拌杯,此时的驱动轴与电机轴相分离,然后向上取出搅拌杆,驱动轴从搅拌杯的安装通孔内移出,即可分别清洗搅拌杯和搅拌杆。当然,我们需要在安装通孔处设置密封圈,以避免搅拌杯内的液体、面粉或面团等从驱动轴和安装通孔的间隙处向外逸出。

为了方便加工,现有技术的驱动轴是在伸出搅拌杆体的端部直接加工出外花键,当然,为了便于外花键的加工,需要在外花键的尾端先加工出一个退刀槽。也就是说,外花键的外径与驱动轴伸出搅拌杆体部分的外径使基本一致的。这样,当我们将搅拌杆安装到搅拌杯内、或者从搅拌杯内取出时会存在如下问题:当我们从搅拌杯内取出搅拌杆、或者向搅拌杯内装入搅拌杆时,由于退刀槽两侧的驱动轴、外花键与密封圈之间为过盈配合,因此,驱动轴、外花键和密封圈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特别是,当退刀槽经过密封圈时,退刀槽的其中一个侧面会抵触密封圈。这样,驱动轴极易带动密封圈一起移动、从而使密封圈从搅拌杯的安装通孔上脱落,使用者需要将密封圈重新安装到搅拌杯的安装通孔上,从而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面食机,可有效地避免在安装、拆卸搅拌杆时使密封圈与搅拌杯脱开,从而方便制面结束后的清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拆装的面食机,包括内部具有电机的主机、分别与主机连接的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杯、设于搅拌杯内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杯上设有安装通孔,在安装通孔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搅拌杆包括搅拌杆体和嵌设在搅拌杆体内的金属驱动轴,外露于搅拌杆体的驱动轴上伸出密封圈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包括靠近搅拌杆体的密封段、远离搅拌杆体的连接段,所述密封段密封连接在密封圈内,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密封段的直径,从而在连接段和密封段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台阶面。

本实用新型将外露于搅拌杆体的驱动轴设置成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段、与电机轴连接的连接段,并且使连接段的直径小于密封段的直径,从而使外露于搅拌杆体的驱动轴成为阶梯轴。这样,等制面结束需要从搅拌杯内取出搅拌杆时,使用者只需向外移动极短的一段距离,即可使驱动轴的密封段与密封圈相分离,此时直径较小的连接段可轻松地从密封圈内孔中抽出。与此同理,当使用者需要将搅拌杆重新装回到搅拌杯内时,驱动杆端部的连接段可轻松地穿过密封圈内孔,而密封段只需移动很短的一端距离即可安装到位,并实现驱动轴和搅拌杯安装通孔之间的密封。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尽量缩短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段的长度,并尽量增加密封段与连接段的直径差,特别是,在连接段和密封段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台阶面,因此,当密封圈从密封圈中脱出时,驱动轴可瞬间与密封圈解除过盈配合关系,使连接段方便地从密封圈中抽出。另外,这样设置对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充分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防止干面粉或水或者面水混合物从密封圈与密封段之间泄漏,从而导致物料损失且难以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段的端部设有外花键,在外花键和环形台阶面之间的连接段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外花键。

设有外花键的连接段可方便地与设有花键孔的电机轴形成插接并传递扭矩,而设置在外花键和环形台阶面之间的环形凹槽方便连接段外花键的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的另一端延伸至环形台阶面。

由于环形凹槽的另一端延伸至环形台阶面,因此在环形凹槽的宽度固定的前提下,有利于缩短连接段的长度,并且在车削环形凹槽时可直接加工出环形台阶面,有利于简化加工工艺。特别是,在连接段和密封段之间的直径差一定的前提下,我们可在环形凹槽和环形台阶面之间设置较大的过渡圆角,从而减轻连接段和密封段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驱动轴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台阶面与密封圈的端面齐平。

也就是说,当我们开始向外抽出搅拌杆时,密封段即开始与密封圈分离,因而可最大限度地缩短驱动轴与密封圈的配合长度,方便搅拌杆的拆装,同时确保驱动轴与密封圈具有足够的配合长度,以便使搅拌杆与搅拌杯的安装通孔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段的直径为d,密封段的直径为d,并且2mm≤d-d≤6mm。

由于密封段与密封圈的内孔之间需要一定的过盈量,以便使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因此,通过合理地设置密封段与连接段的直径差d-d,既可在驱动轴的密封段与密封圈的内孔之间设置足够的过盈量,进而确保密封段与密封圈之间良好的密封效果,又可使连接段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传递扭矩,并避免因密封段的直径过大导致搅拌杆体尺寸过大。当d-d<2mm时,驱动轴的连接段难以顺畅地从密封圈中抽出,连接段的外花键容易钩挂、抵触密封圈;或者会造成密封段与密封圈之间的过盈量过小,从而降低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当d-d>6mm,会导致连接段的直径过小,从而降低连接段的强度;或者造成密封段的直径过大,进而使搅拌杆体的外形尺寸过大。

作为优选,在环形台阶面的边缘设有导入倒角。

导入倒角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驱动轴在环形台阶面处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其强度,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将搅拌杆安装到搅拌杯内时,直径较小的连接段先穿过密封圈的内孔,此时导入倒角可对密封段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导入倒角形成的圆锥面可对密封圈的内孔形成逐渐向外涨开的挤压作用,从而避免环形台阶面抵触密封圈,有利于搅拌杆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壁设有若干圈在轴向上间隔布置的环形增压槽。

环形增压槽可显著地减小密封圈内孔与驱动轴密封段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我们可设置较大的密封圈和密封段之间的过盈量,以有利于提高密封圈和密封段之间单位面积的挤压力,进而提升密封效果。与此同时,不会显著地增加驱动轴密封段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力,因而方便搅拌杆的拆装,避免因密封段与密封圈之间过大的摩擦力对密封圈形成牵拉而导致密封圈从搅拌杯上脱落。特别是,搅拌杯内的液体或面粉等即使进入到上面的第一圈环形增压槽内,其压力也会大大减小,因此,无法再挤开密封圈而进入到第二圈环形增压槽内。也就是说,环形增压槽可起到使搅拌杯的液体、面粉等降压的作用,因而可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内孔从靠近搅拌杆体一端至靠近连接段一端的内径逐渐减小,从而使密封圈的内侧壁呈圆锥形;位于密封圈内的密封段的外径自靠近搅拌杆体一端至环形台阶面逐渐减小,从而使密封段呈圆锥形,并且密封段与密封圈内侧壁的锥度相适配。

由于密封圈的内孔为圆锥形孔,而密封段同样为与密封圈内孔适配的圆锥形。因此,当使用者向上移动搅拌杆而从搅拌杯内拆除搅拌杆时,密封段上与密封圈内孔同一位置对应的直径会逐渐减小,从而使密封段与密封圈迅速解除过盈配合关系,方便其拆卸。当使用者需要安装搅拌杆时,连接段先穿过密封圈内孔,此时,外径较小的密封段端部可方便地进入密封圈内孔中。当搅拌杆安装到位时,圆锥形的密封段径向地撑开密封圈内孔,从而与密封圈形成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在搅拌杆的整个拆装过程中,密封段只有很短一端轴向距离与密封圈内孔保持过盈配合,从而方便搅拌杆的拆装,并确保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在密封圈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围绕内孔的环形避让凹槽,并且两端的避让凹槽在径向上错位布置。

这样,密封圈在轴向截面内呈蛇形往复结构,在确保密封圈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密封圈在径向上的柔软度和弹性。也就是说,我们可适当地增大密封圈和密封段之间的过盈量设定值,当密封圈的内径尺寸有较大的误差时,可使密封段和密封段之间仍然保持足够的的过盈量,从而降低对密封圈的要求,提高密封圈密封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杯的安装通孔边缘设有若干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弧形缺口,在搅拌杯的内壁上设有与安装通孔同轴的定位环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搅拌杯内的一端边缘设有径向延伸的定位卡环,在定位卡环的边缘设有卡位在定位环槽内的定位凸环,所述密封圈位于搅拌杯外的一端边缘设有与弧形缺口适配的弧形卡块。

当我们将密封圈安装到搅拌杯上时,可使弧形卡块对准弧形缺口并按压密封圈。当密封圈按压到位时,密封圈上部的定位卡环即卡位在搅拌杯内侧底壁的定位环槽内,而弧形卡块则穿过弧形缺口而伸出搅拌杯底壁。然后转动密封圈,即可使弧形卡块贴靠并钩挂搅拌杯的外侧底壁,从而使密封圈在轴向上可靠定位,避免密封圈从安装通孔内脱出。可以理解的是,密封圈不是依靠弹性变形而通过安装通孔的,因此,我们可适当地增大弧形卡块的径向尺寸,从而确保密封圈定位的可靠性,同时不影响密封圈的拆装。特别是,卡位在定位环槽内的定位卡环可形成搅拌杯和密封圈之间的第一道屏障,从而有利于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有效地避免在安装、拆卸搅拌杆时使密封圈与搅拌杯脱开,从而方便制面结束后的清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种搅拌杯与搅拌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种搅拌杯与搅拌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搅拌杯在安装通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2、搅拌杯21、安装通孔211、弧形缺口212、定位环槽3、搅拌杆31、搅拌杆体32、驱动轴321、密封段322、连接段323、环形台阶面324、环形凹槽325、导入倒角4、密封圈41、环形增压槽42、避让凹槽43、定位卡环44、弧形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方便拆装的面食机,包括内部具有电机的主机1、分别与主机连接的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其中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杯2、纵向设置在搅拌杯内的搅拌杆3,搅拌杯底壁上设置安装通孔21,在安装通孔内设置密封圈4。搅拌杆则包括塑胶制成的搅拌杆体31和由不锈钢制成的驱动轴32,驱动轴的上端嵌设在搅拌杆体内,从而使搅拌杆体连接成一体,驱动轴外露于搅拌杆体的下端向下穿过密封圈,并与电机轴相连接。电机启动,即可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体转动,将搅拌杯内的面粉和水搅拌均匀,形成团絮状的小面团。

为了方便搅拌杆的拆装,外露于搅拌杆体的驱动轴包括靠近搅拌杆体的密封段321、远离搅拌杆体且与电机轴连接的连接段322,其中的密封段密封连接在密封圈内,以实现驱动轴和安装通孔之间的密封,避免搅拌杯内的物料通过安装通孔向下逸出。此外,连接段的直径小于密封段的直径,从而在连接段和密封段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台阶面323。也就是说,外露于搅拌杆体的驱动轴下端为上大下小的阶梯轴。

当制面结束、需要从搅拌杯内取出搅拌杆进行清洗时,使用者可先从主机上取下连接有搅拌杆的搅拌杯,此时搅拌杆的驱动轴连接段与电机轴相分离。然后使搅拌杆沿轴向向搅拌杯的开口方向移动极短的一段距离,使驱动轴的密封段从密封圈的内孔中抽出,此时,直径较小的连接段与密封圈内孔之间会形成较大的空隙,因而可继续往外移动搅拌杆,使驱动轴的连接段轻松地从密封圈内孔中抽出,实现搅拌杆与搅拌杯的分离。当使用者需要将搅拌杆重新装回到搅拌杯内时,驱动杆端部的连接段可轻松地穿过密封圈内孔,而密封段只需移动很短的一端距离即可安装到位,并实现驱动轴和搅拌杯安装通孔之间的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密封段为光轴,因此,密封段和密封圈的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密封段的移动不会牵拉密封圈而使密封圈脱离安装通孔。而设有外花键的连接段因直径较小,因此,也不会对密封圈形成牵拉,从而及大地方便搅拌杆的拆装,避免密封圈从安装通孔出脱落。

优选地,环形台阶面与密封圈的下端面齐平。这样,当我们开始向外抽出搅拌杆时,密封段即开始与密封圈分离,因而可最大限度地缩短驱动轴与密封圈的配合长度,方便搅拌杆的拆装,同时确保驱动轴与密封圈具有足够的配合长度,以便使搅拌杆与搅拌杯的安装通孔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

进一步地,连接段的端部设置外花键,而电机轴的端部则设置适配的花键孔,从而使连接段插接在花键孔内,电机壳向驱动轴传递足够的扭矩,同时方便搅拌杆和电机轴之间的快捷拆装。此外,在外花键和环形台阶面之间的连接段表面设置环形凹槽324,环形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外花键。从而使环形凹槽构成加工外花键的退刀槽,方便连接段外花键的加工。另外,环形凹槽的另一端可延伸至环形台阶面,从而有利于缩短连接段的长度,并且在车削环形凹槽时可直接加工出环形台阶面,有利于简化加工工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环形凹槽的底面和密封段的圆周面之间具有较大的直径差,因此,我们可在环形凹槽和环形台阶面之间设置较大的过渡圆角,从而减轻连接段和密封段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驱动轴的强度。

为了有效地避免连接段对密封圈产生牵拉,我们可将密封段的直径d与连接段的直径d之间的差值控制在如下范围内:2mm≤d-d≤6mm。既可使驱动轴的密封段与密封圈的内孔之间形成足够的过盈量,进而确保密封段与密封圈之间良好的密封效果,又可使连接段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传递扭矩,并避免因密封段的直径过大导致搅拌杆体尺寸过大。

优选地,我们可在环形台阶面的边缘设置导入倒角325。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驱动轴在环形台阶面处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其强度,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将搅拌杆安装到搅拌杯内时,直径较小的连接段先穿过密封圈的内孔,此时导入倒角可对密封段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导入倒角形成的圆锥面可对密封圈的内孔形成逐渐向外涨开的挤压作用,从而避免环形台阶面抵触密封圈,有利于搅拌杆的安装。

为了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我们可在密封圈的内侧壁上设置2-3圈在轴向上间隔布置的环形增压槽41,从而显著地减小密封圈内孔与驱动轴密封段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我们可设置较大的密封圈和密封段之间的过盈量,以有利于提高密封圈和密封段之间单位面积的挤压力,进而提升密封效果。与此同时,不会增加驱动轴密封段与密封圈之间总挤压力大小,因而不会增加插拔驱动轴时密封圈形成的摩擦力,避免因密封段与密封圈之间过大的摩擦力对密封圈形成牵拉而导致密封圈从搅拌杯上脱落。

即使搅拌杯内的液体或面粉等由少量进入到上面的第一圈环形增压槽内,其压力也会大大减小,因此,无法再挤开密封圈而进入到第二圈环形增压槽内。也就是说,环形增压槽可起到使搅拌杯的液体、面粉等降压的作用,因而可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此外,如图4所示,我们可使密封圈内孔从靠近搅拌杆体的上端至靠近连接段的下端的内径逐渐减小,从而使密封圈的内侧壁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相应地,位于密封圈内的密封段的外径自靠近搅拌杆体处至环形台阶面逐渐减小,从而使密封段呈与密封圈内孔适配的圆锥形。当使用者向上移动搅拌杆而从搅拌杯内拆除搅拌杆时,密封段上与密封圈内孔同一位置对应的直径会逐渐减小,从而使密封段与密封圈迅速解除过盈配合关系,方便其拆卸。当使用者需要安装搅拌杆时,连接段先穿过密封圈内孔,此时,外径较小的密封段端部可方便地进入密封圈内孔中。当搅拌杆安装到位时,圆锥形的密封段径向地撑开密封圈内孔,从而与密封圈形成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在不降低密封段和密封圈之间最终配合过盈量的前提下,在搅拌杆的整个拆装过程中,密封段只在很短一段轴向移动距离时与密封圈内孔保持过盈配合,从而方便搅拌杆的拆装。

另外,我们还可在密封圈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围绕内孔的环形避让凹槽42,并且两端的避让凹槽在径向上错位布置,从而使密封圈在轴向截面内呈蛇形往复结构,在确保密封圈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密封圈在径向上的柔软度和弹性,进而可适当地增大密封圈和密封段之间的设定的过盈量。当密封圈的内径尺寸有较大的误差时,可使密封段和密封段之间仍然保持足够的过盈量,从而降低对密封圈的要求,提高密封圈密封的可靠性,并且不会因密封段和密封圈之间摩擦力过大导致拆装困难。

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我们还可在搅拌杯的安装通孔边缘设置2-3个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弧形缺,211,在搅拌杯的内侧底壁上设置与安装通孔同轴的定位环槽212。相应地,密封圈位于搅拌杯内的上端边缘设置径向延伸的定位卡环43,在定位卡环的边缘设置向下弯折并卡位在定位环槽内的定位凸环44,密封圈位于搅拌杯外的下端边缘设置与弧形缺口适配的弧形卡块45。

当使用者需要将密封圈安装到搅拌杯上时,可将密封圈从搅拌杯内放置到安装通孔处,然后使弧形卡块对准弧形缺口并按压密封圈。当密封圈按压到位时,密封圈上部的定位卡环即卡位在搅拌杯内侧底壁的定位环槽内,而弧形卡块则穿过弧形缺口而伸出搅拌杯底壁。然后转动密封圈,即可使弧形卡块贴靠并钩挂搅拌杯的外侧底壁,从而使密封圈在轴向上可靠定位,避免密封圈从安装通孔内脱出。由于密封圈不是依靠弹性变形而通过安装通孔的,因此,我们可适当地增大弧形卡块的径向尺寸,从而确保密封圈定位的可靠性,同时不影响密封圈的拆装。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