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7040发布日期:2020-05-22 20:3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蛳米粉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小吃米粉,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蛳粉干米粉食用前需要用清水浸泡1~2小时再煮10分钟,如果将螺蛳粉干米粉直接用水煮,很难煮的透,一般要15分钟才煮得熟,即使经过10多分钟开水煮制都还未能煮透心。由于近年来螺蛳粉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使得螺蛳粉已经慢慢的进入到人们的餐桌。

螺蛳粉属于一种快速食用的商品,但是由于现有的螺蛳粉干米粉的制备的工艺比较落后,均是使用传统制作。现有的螺蛳粉干米粉在煮熟需要的时间非常的长,从影响了人们快速食用的需求,现有的1.5毫米的螺蛳粉干米粉在食用前需要使用100°的开水煮15分钟以上,需要较长的煮熟时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常常需要煮的时间久会与在制作过程中的烘干流程有关,传统的烘干还是普通一次性烘干,而使得米粉会成为一种干巴的情况,使得在后期煮的时候很难煮熟软,所以需要设计出一种更加先进的米粉烘干技术,来进一步减短米粉的煮熟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入口、第一烘干区、第二烘干区、第三烘干区、第四烘干区、第五烘干区和烘干出口,所述烘干入口、第一烘干区、第二烘干区、第三烘干区、第四烘干区、第五烘干区和烘干出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烘干区、第二烘干区、第三烘干区、第四烘干区和第五烘干区均设置为”u”型结构,”u”型结构中间设置有隔墙,所述第一烘干区、第二烘干区、第三烘干区、第四烘干区和第五烘干区顶部均设置有顶盖,且密封设置,所述第一烘干区、第二烘干区、第三烘干区、第四烘干区和第五烘干区内部均设置有吹风机、散热管、横跨杆、传送链条、支撑悬吊杆、挂粉杆和抽气管,所述吹风机挂在顶盖底部,所述横跨杆横跨固定设置在吹风机底部,所述散热管设置在横跨杆上,所述传送链条设置在横跨杆底部,所述支撑悬吊杆可活动设置在传送链条上,所述挂粉杆设置在支撑悬吊杆,所述抽气管设置在地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烘干区、第二烘干区、第三烘干区、第四烘干区和第五烘干区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与设置的单片机控制板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板上设置有触摸屏。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链条上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单片机控制板经电机驱动电路与动力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上设置有抽气机,所述单片机控制板经设置的继电器与抽气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上设置有热水输送泵,所述单片机控制板经继电器与热水输送泵连接,所述热水输送泵将热水输送到散热管内。

使用传送链条带动挂有米粉的挂粉杆以10m/h的速度从烘干入口进入烘干设备内;开启吹风机对米粉不停的吹风,同时散热管内通入热水进行散热;通过散热管和抽气管控制烘干设备内的温湿度。控制烘干设备内的温湿度的具体过程为:

第一烘干区的温度为80-85°,湿度为80%-85%,风速为7m/s,第二烘干区的温度为90°-95°,湿度为90%-95%,风速为6m/s,第三烘干区的温度为70°-75°,湿度为70%-75%,风速为2.5m/s,第四烘干区的温度为常温,湿度为45%-50%,风速为0.5m/s,第五烘干区的温度为90°-95°,湿度为10%-15%,风速为3.5m/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不同的温湿度,根据需要煮熟的时间需要进行对湿米粉进行不同区域不同温室的烘干,使得米粉在煮熟的时候更容易煮熟,第一个烘干区进行高温把湿米粉的水份进行快速蒸发,同时保持高度,防止表层硬化,然后第二个烘干区的温度更高,使得湿米粉内部的水份也可以蒸发出来,并且更高的湿度,使得米粉的内部水份蒸发出来,但是又保持在更高的湿度环境下,使得粉内部和外部的失水一样,使得米粉结构均匀,然后第三烘干区温度变低,湿度变低,使得粉的水汽开始被抽走,米粉失水达到一定的硬度,第四烘干区进行低温低湿度和低风速,使得米粉想在处在一个比原来更加的缓慢失水,使得米粉的水慢慢被消耗完,同时又不会瞬间硬化的情况,第五烘干区进行米粉高温完全烘干,同时风速变快,使得米粉的水汽完全没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烘干区剖面图;

图3为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供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干入口;2、第一烘干区;3、第二烘干区;4、第三烘干区;5、第四烘干区;6、第五烘干区;7、烘干出口;8、顶盖;9、隔墙;10、地板;11、吹风机;12、散热管;13、横跨杆;14、传送链条;15、支撑悬吊杆;16、挂粉杆;17、抽气管;18、抽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调制螺蛳米粉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入口1、第一烘干区2、第二烘干区3、第三烘干区4、第四烘干区5、第五烘干区6和烘干出口7,所述烘干入口1、第一烘干区2、第二烘干区3、第三烘干区4、第四烘干区5、第五烘干区6和烘干出口7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烘干区2、第二烘干区3、第三烘干区4、第四烘干区5和第五烘干区6均设置为”u”型结构,”u”型结构中间设置有隔墙9,所述第一烘干区2、第二烘干区3、第三烘干区4、第四烘干区5和第五烘干区6顶部均设置有顶盖8,且密封设置,所述第一烘干区2、第二烘干区3、第三烘干区4、第四烘干区5和第五烘干区6内部均设置有吹风机11、散热管12、横跨杆13、传送链条14、支撑悬吊杆1、挂粉杆16和抽气管17,所述吹风机11挂在顶盖8底部,所述横跨杆13横跨固定设置在吹风机11底部,所述散热管12设置在横跨杆13上,所述传送链条14设置在横跨杆13底部,所述支撑悬吊杆15可活动设置在传送链条14上,所述挂粉杆16设置在支撑悬吊杆15,所述抽气管17设置在地板10上。

挂粉杆16上挂的米粉然后经过不同烘干的温度湿度和风速进行烘干,可以很好的实现米粉的快速烘干,并且又不会硬化,使得在煮熟的时间缩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管17上设置有若干个抽气口18,所述抽气口18上设置有过滤网。抽气口18进行抽气,控制各个烘干区的湿度情况。其中温度由散热管12内通入的高温热水,然后又散热管12把热量散发出来,实现温度的控制。散热管12如图3所示,上面设置有等间距设置的散热片,把热水的热量散发出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烘干区2、第二烘干区3、第三烘干区4、第四烘干区5和第五烘干区6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与设置的单片机控制板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板上设置有触摸屏。单片机控制板为stm32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触摸屏为lcd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送链条14上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单片机控制板经电机驱动电路与动力电机连接。动力电机提供传送链条14动力,并控制运动的速度,由单片机控制板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管17上设置有抽气机,所述单片机控制板经设置的继电器与抽气机连接。抽气机对内部的蒸汽进行抽走控制湿度。由于米粉在高温下回散发出很多的水蒸气,因此只要设置除湿就可以控制湿度而不用设置湿度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12上设置有热水输送泵,所述单片机控制板经继电器与热水输送泵连接,所述热水输送泵将热水输送到散热管12内。热水输送泵进行抽热水的快慢,来进一步控制散热管12的散热多少,来进一步控制温度。

使用传送链条14带动挂有米粉的挂粉杆16以10m/h的速度从烘干入口1进入烘干设备内;开启吹风机11对米粉不停的吹风,同时散热管12内通入热水进行散热;通过散热管12和抽气管17控制烘干设备内的温湿度。

控制烘干设备内的温湿度的具体过程为:

第一烘干区(2)的温度为80-85°,湿度为80%-85%,风速为7m/s,第二烘干区(3)的温度为90°-95°,湿度为90%-95%,风速为6m/s,第三烘干区(4)的温度为70°-75°,湿度为70%-75%,风速为2.5m/s,第四烘干区(5)的温度为常温,湿度为45%-50%,风速为0.5m/s,第五烘干区(6)的温度为90°-95°,湿度为10%-15%,风速为3.5m/s。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