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点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7397发布日期:2019-11-12 21:3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点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点成型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面点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食品形式,在制作面点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面胚捏制成特定的形状,而手工制作面点的方式成型速度慢,不卫生,不适合工厂流水线大规模生产,例如窝头,其形状是圆锥形,采用手工方式制作窝头速度慢,形状不规则,不卫生。

为了解决此问题,申请号201410543711.3,专利名称:窝窝头机,该专利中公开了从动链轮、成型模具、压辊组件、进面输送组件、预压成型组件、切刀组件、顶出组件、履带板组件、机架与主动链轮组成,所述的机架前端下方设置有主动链轮,后端下方设置有从动链轮,机架上方从后端向前端依次设置有成型模具、压辊组件、预压成型组件、切刀组件、顶出组件、履带板组件,成型模具的上方连接有进面输送组件,主动链轮与槽轮组件连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该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购买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面点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点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滑杆、滑动平台、上模单元、下模单元、输送单元,滑杆安装在机架中部,滑动平台连接在滑杆上,下模单元安装在滑动平台上,上模单元位于机架上部,输出单元位于机架底部;上模单元包括支架、气缸、压模,支架安装在机架上,气缸安装在支架上,压模与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下模单元包括左一模、左一气缸、左二模、左二气缸、右一模、右一气缸、右二模、右二气缸;左一气缸安装在滑动平台一端的一侧,伸缩杆运动方向与滑动方向水平垂直,左二气缸安装在滑动平台一端的另一侧,伸缩杆运动方向与滑动方向水平垂直,左一模与左一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左二模与左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右一气缸安装在滑动平台另一端的一侧,伸缩杆运动方向与滑动方向水平垂直,右二气缸安装在滑动平台另一端的另一侧,伸缩杆运动方向与滑动方向水平垂直,右一模与右一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右二模与右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模包括底板和模具,模具安装在底板上,模具是几何体,底板与气缸的伸缩杆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模具是圆锥体,由一个圆锥体安装在底板中部或多个圆锥体沿着滑动平台滑动方向在底板中线排列成一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一模、左二模、右一模、右二模上均设有成型槽,成型槽是几何体空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成型槽是半个圆锥形凹槽,当左一模和左二模、右一模和右二模合并时,形成完整的圆锥形凹槽,圆锥形凹槽的开口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平台包括底座和驱动单元,底座套装在滑杆上,驱动结构驱动底座在滑杆上往复运动,底座是口字形透空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支撑架、传动辊、输送带、驱动单元,传动辊安装在支撑架上,输送带套接在传动辊上,驱动单元与传动辊连接,输送带位于上模单元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模单元与下模单元配合,完成进料及将面胚压制成型的动作,并将压制成型的面点落到输送带上,解决了手工制作面点速度慢,形状不规则,效率低,不卫生的问题,适用于大规模工厂化流水线作业并且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购买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模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模单元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滑杆,3、滑动平台,4、上模单元,41、支架,42、气缸,43、压模,5、下模单元,51、左一模,52、左一气缸,53、左二模,54、左二气缸,55、右一模,56、右一气缸,57、右二模,58、右二气缸,6、输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面点成型装置,如图1、2、3所示,包括机架1、滑杆2、滑动平台3、上模单元4、下模单元5、输送单元6,滑杆2安装在机架1中部,滑动平台3连接在滑杆2上,下模单元5安装在滑动平台3上,上模单元4位于机架1上部,输出单元6位于机架1底部;上模单元4包括支架4、气缸42、压模43,支架41安装在机架1上,气缸42安装在支架41上,压模43与气缸42的伸缩杆连接;下模单元5包括左一模51、左一气缸52、左二模53、左二气缸54、右一模55、右一气缸56、右二模57、右二气缸58;左一气缸52安装在滑动平台3一端的一侧,伸缩杆运动方向与滑动方向水平垂直,左二气缸54安装在滑动平台3一端的另一侧,伸缩杆运动方向与滑动方向水平垂直,左一模51与左一气缸52的伸缩杆连接,左二模53与左二气缸54的伸缩杆连接,右一气缸55安装在滑动平台3另一端的一侧,伸缩杆运动方向与滑动方向水平垂直,右二气缸58安装在滑动平台3另一端的另一侧,伸缩杆运动方向与滑动方向水平垂直,右一模55与右一气缸56的伸缩杆连接,右二模57与右二气缸58的伸缩杆连接。

实施例2

所述的压模43,如图2所示,包括底板和模具,模具安装在底板上,底板与气缸的伸缩杆连接。

所述的模具是几何体,如圆锥体,并由一个或多个圆锥体沿着滑动平台滑动方向排列。

模具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结构,如平板,半球体,三角体,或者其他形状。

实施例3

作为实施例1中下模单元5的具体结构设计,如图3、4所示,所述的左一模51、左二模52、右一模55、右二模57上均设有成型槽,成型槽是几何体空槽。

制作窝头时,成型槽是半个圆锥形凹槽,当左一模51和左二模52、右一模55和右二模57合并时,形成完整的圆锥形凹槽,圆锥形凹槽的开口向上。

成型槽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结构,如半球体,三角体,立方体,或者其他形状与上模单元4的模具相配合。

实施例4

作为实施例1中滑动平台2、3、4的具体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所述的滑动平台3包括底座和驱动单元,底座套装在滑杆2上,驱动结构驱动底座在滑杆上往复运动,底座是口字形透空结构,驱动结构可以是气缸或者是电机传动链组,滑动平台在滑杆上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下模单元5在上模单元4底部相对位移。

实施例5

所述的输送单元6包括支撑架、传动辊、输送带、驱动单元,传动辊安装在支撑架上,输送带套接在传动辊上,驱动单元与传动辊连接,输送带位于上模单元4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下模具单元5的左一模51、左二模52在左一气缸52、左二气缸54的带动下并拢,二者的成型槽形成一个几何空槽,工作人员将面胚放置在该几何空槽内,滑动平台3工作,将左一模51、左二模52移动到上模单元4的下侧,同时右一模55、右二模57向右移出上模单元4的范围,右一模51、右二模52在右一气缸52、右二气缸54的带动下并拢,二者的成型槽形成一个几何空槽,压模43被气缸42带动向下移动,对面胚施加压力,将面胚压制成型,左一模51、左二模52在左一气缸52、左二气缸54的带动下分开,压制成型的面胚掉落在输送带上,完整制作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简单的替换所进行的改变,仍然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