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涌溪火青茶生产用滚筒式炒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1500发布日期:2020-04-17 19:1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涌溪火青茶生产用滚筒式炒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涌溪火青茶生产用滚筒式炒干机。



背景技术:

涌溪火青茶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泣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甘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携带方便,实乃茶中之珍品。

茶叶炒干是通过高温蒸发鲜茶叶中的水分,使得茶叶变软,便于理条、整形或揉捻,同时将鲜茶叶中的青涩味散发出去,但现有的炒干加热不均匀,从而导致茶叶质量不高,且炒干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涌溪火青茶生产用滚筒式炒干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涌溪火青茶生产用滚筒式炒干机,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上表面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向侧壁转动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共同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第二转杆远离滚筒的一端伸出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安装箱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凸轮,所述安装箱内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转到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凸轮相啮合,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风机,所述安装箱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滚筒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相向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安装槽,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均穿过滚筒并伸入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块,且所述移动板通过两个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滚筒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侧壁与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滚轮、弹簧、风机、第一加热丝和移动板,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凸轮的转动,通过弹簧和滚轮带动移动板做来回往复移动,从而带动风机来回往复移动,通过启动第一加热丝和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加热丝使风机的风加热,从而便于对滚筒内茶叶进行炒干,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滚筒的转动,风机的来回往复移动,更加均匀的对滚筒内茶叶进行炒干。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搅拌轴、第二加热丝和安装槽,通过将搅拌轴两端放置在安装槽内,便于对搅拌轴进行固定,通过设有搅拌轴便于拨动茶叶和设有第二加热丝,从而便于更加均匀的对滚筒内茶叶进行炒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涌溪火青茶生产用滚筒式炒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安装箱;2-支撑板;3-第一转杆;4-第二转杆;5-滚筒;6-第一伺服电机;7-第二伺服电机;8-凸轮;9-弹簧;10-移动板;11-滚轮;12-风机;13-第一加热丝;14-搅拌轴;15-第二加热丝;16-安装槽;17-滑轨;18-滑块;19-通孔;20-进料口;2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涌溪火青茶生产用滚筒式炒干机,包括安装箱1,安装箱1的上表面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的相向侧壁转动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转杆3和第二转杆4,第一转杆3和第二转杆4共同转动连接有滚筒5,第二转杆4远离滚筒5的一端伸出支撑板2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安装箱1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7,第二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凸轮8,安装箱1内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另一端转到连接有滚轮11,滚轮11与凸轮8相啮合,移动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风机12,安装箱1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丝13,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7带动凸轮8的转动,通过弹簧9和滚轮11带动移动板10做来回往复移动,从而带动风机12来回往复移动,通过启动第一加热丝13和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加热丝13使风机12的风加热,从而便于对滚筒5内茶叶进行炒干,第一伺服电机6带动滚筒5的转动,风机12的来回往复移动,更加均匀的对滚筒5内茶叶进行炒干。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涌溪火青茶生产用滚筒式炒干机,包括安装箱1,安装箱1的上表面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的相向侧壁转动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转杆3和第二转杆4,第一转杆3和第二转杆4共同转动连接有滚筒5,第二转杆4远离滚筒5的一端伸出支撑板2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安装箱1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7,第二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凸轮8,安装箱1内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另一端转到连接有滚轮11,滚轮11与凸轮8相啮合,移动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风机12,安装箱1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丝13,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7带动凸轮8的转动,通过弹簧9和滚轮11带动移动板10做来回往复移动,从而带动风机12来回往复移动,通过启动第一加热丝13和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加热丝13使风机12的风加热,从而便于对滚筒5内茶叶进行炒干,第一伺服电机6带动滚筒5的转动,风机12的来回往复移动,更加均匀的对滚筒5内茶叶进行炒干。

滚筒5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4,搅拌轴1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加热丝15,第一转杆3和第二转杆4的相向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安装槽16,搅拌轴14的两端均穿过滚筒5并伸入安装槽16内,通过将搅拌轴14两端放置在安装槽16内,便于对搅拌轴14进行固定,通过设有搅拌轴14便于拨动茶叶和设有第二加热丝15,从而便于更加均匀的对滚筒5内茶叶进行炒干。

安装箱1内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17,移动板10的下表面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块18,且移动板10通过两个滑块18与滑轨17滑动连接。

安装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9。

滚筒5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20和出料口21。

第一伺服电机6的侧壁与支撑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7带动凸轮8的转动,通过弹簧9和滚轮11带动移动板10做来回往复移动,从而带动风机12来回往复移动,通过启动第一加热丝13和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加热丝13使风机12的风加热,从而便于对滚筒5内茶叶进行炒干,第一伺服电机6带动滚筒5的转动,风机12的来回往复移动,更加均匀的对滚筒5内茶叶进行炒干,通过将搅拌轴14两端放置在安装槽16内,便于对搅拌轴14进行固定,通过设有搅拌轴14便于拨动茶叶和设有第二加热丝15,从而便于更加均匀的对滚筒5内茶叶进行炒干。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