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蒸箱进出口蒸汽自循环及乏汽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8984发布日期:2020-10-30 21:2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隧道式蒸箱进出口蒸汽自循环及乏汽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式蒸箱进出口蒸汽自循环及乏汽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隧道式蒸箱是流水线作业,通过连续进出物料实现生食品进入熟食品产出;此类机械在物料进出口多为敞开设计且直接和烟囱连接,蒸箱内的蒸汽在常压下自然排放,蒸汽利用低,导致食品的淀粉糊化不匀称,存在蒸制食品的效率低、蒸煮效果差的弊端;再者,在烟囱的抽力下,蒸箱内大量蒸汽和水分直接被抽走排放,不但浪费大量蒸汽而且还造成了环保问题。

作为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善,设计一款专门用于蒸箱内蒸汽回收的装置,可实现蒸汽回收且净化后重复利用,可有效的提高食品效率以及降低食品制作成本是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式蒸箱进出口蒸汽自循环及乏汽再利用系统,其对蒸箱进出口采取多段迷宫式密封、阻止蒸箱内蒸汽外泄和自然空气进入。蒸箱内处于带压状态,像传统的蒸笼一样直接改善了蒸煮效果,对外泄蒸汽进行净化处理后和原蒸汽一起恒压再次进入蒸箱产生自循环应用,同时,作为温度较低的乏汽也可通过换热装置实现换热后再次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式蒸箱进出口蒸汽自循环及乏汽再利用系统,其包括一个蒸箱,蒸箱的左右两端皆设置有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构成了蒸箱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延伸段为密封结构设置,其内部通过间隔设置多个自垂挡板组合,所述的延伸段上设置有一个蒸汽回收管和一个烟囱,所述的烟囱靠近延伸段端口处设置;蒸汽回收管的上方通过内部循环管道连接至蒸汽净化罐和冷凝罐,通过蒸汽净化罐内多个隔板的设置使蒸汽迷宫碰撞后再经过过滤装置进入外部喷射泵,通过外部喷射泵将净化后的蒸汽和外部原蒸汽混合后再次经管道输送至蒸箱内部;所述的烟囱上通过管路连接有一个乏汽换热模块,所述的乏汽换热模块包括一个和烟囱连接的风机,风机下方连接着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以及热水出水管,所述的换热装置的泛气出口端连接着水汽分离器,水汽分离器的底部连接着冷却水出口端,其顶部连接着空气出口。

所述的延伸段和蒸汽回收管以及烟囱连接时,在蒸汽回收管以及烟囱上皆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

所述的设置在延伸段内部的自垂挡板组合包括一个固定在延伸段内部的密封边框,密封边框的前侧或者后侧顶部设置有一个转轴装置,转轴装置的下方固定有一个自垂挡板,所述的自垂挡板的底部设置有上扬设计的翻边,翻边底部形成液体左右流动的通道。

所述的设置在食品进口的延伸段上,其在延伸段端部通过弹簧装置固定有一个观察口挡板,所述的观察口挡板可以向食品运行相反的方向翻转开启,观察口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

所述的延伸段上连接有蒸汽回收管和烟囱,所述的延伸段在蒸汽回收管和烟囱接口处设置有排水槽。

所述的净化罐通过球阀和喷射泵连接至一体;净化罐顶部设置有蒸汽进口以及蒸汽出口,净化罐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进口和蒸汽二次进口;净化罐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分别为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相互间隔设置,在蒸汽出口处通过两个上隔板左右对称固定形成一个间隙,间隙内水平设置有一个过滤装置。

所述的延伸段和蒸汽回收管以及烟囱和蒸箱的外表皆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其通过在蒸箱的前后端的延伸段上设置蒸汽回收管和一个烟囱,通过蒸汽回收管将靠近蒸箱处的蒸汽进行回收,将蒸汽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和原蒸汽一起恒压再次进入蒸箱实现循环应用,将烟囱中少量和空气接触的蒸汽进行换热处理,冷却水和冷凝水供给锅炉再次使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改善了蒸煮品质,基本做到零排放;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延伸段内部设置多个自垂挡板组合,可将原有的开放式的物料进口阶段以及物料出口阶段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密封,可有效的减少空气的进入以及蒸汽的外泄,通过此种改善,蒸箱内始终处于带压状态,像传统的蒸笼一样直接改善了蒸煮效。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蒸煮效果改善明显,热量回收效率提高,是一种理想的隧道式蒸箱进出口蒸汽自循环及乏汽再利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净化罐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乏汽换热模块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蒸箱,10-蒸箱供气口,2-延伸段,3-烟囱,30-流量调节阀,

31-锥度连接帽,32-保温层,33-内部循环管道,4-蒸汽回收管,5-喷射泵,51-调节阀,52-蒸箱供气管,53-球阀,6-乏汽换热模块,60-换热装置,61-高压风机,62-冷却水进口,63-热水出口,64-连接弯管,65-水汽分离器,66-排气管,67-排水口,7-净化罐,70-蒸汽进口,71-蒸汽出口,72-上隔板,73-冷凝水出口,74-过滤装置,75-下隔板,76-蒸汽二次进口,77-输送带,8-冷凝罐,9-自垂挡板组合,90-排水槽,91-密封边框,92-自垂挡板,93-翻边,94-转轴装置,95-观察口挡板,96-弹簧装置,97-食品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所示,一种隧道式蒸箱进出口蒸汽自循环及乏汽再利用系统,其包括一个蒸箱1,蒸箱1的左右两端皆设置有延伸段2,所述的延伸段2构成了蒸箱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蒸箱在工作状态下,输送带承载食品在进口端的延伸段内进入蒸箱,蒸煮完毕后,在出口端的延伸段2内通过输送带将食品输出;

所述的延伸段2为密封结构设置,其上下前后通过密封板密封,延伸段2内部间隔设置多个自垂挡板组合9,所述的延伸段2上通过锥度连接帽31连接有一个蒸汽回收管4和一个烟囱3,所述的烟囱3靠近延伸段2的端口处设置,蒸汽回收管4靠近蒸箱设置,因蒸箱附近蒸汽温度较高且具有可即刻回收使用的价值,无需重新增温即可使用;所述的延伸段2和蒸汽回收管4以及烟囱3连接时,在蒸汽回收管4以及烟囱3上皆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30,可人为的或者自动的对蒸汽回收量进行和调节。

所述的烟囱3距离蒸箱位置较远,在延伸段2的烟囱连接口处的蒸汽中含有较多的空气或者外部混入的气体,其不但在温度上使此区域温度降至150摄氏度以下,其在蒸汽纯度上大大降低,此部分气体在行业内统称为乏汽;此类乏汽无法直接应用在食品的蒸煮作业上,其内部含有的杂质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口感同时会因为蒸汽温度的降低而造成食品品质的降低,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部循环管道33连接有一个乏汽换热模块6,所述的乏汽换热模块6包括一个和烟囱3连接的高压风机61,高压风机61下方连接着板式换热器60,所述的板式换热器60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62以及热水出水管6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60的泛气出口端连接着水汽分离器65,水汽分离器65的底部连接着冷却水出口端67,其顶部连接着空气出口66,通过以上结构设置,泛气经过高压风机61供入板式换热器60内对板式换热器60内部的冷水进行加温,加温后的冷水可作为生活用水或者作为锅炉保温用水使用;所述的水汽分离器65将末端排放的气体再次降温后排至外部,以最大幅度的降低空气污染。

蒸汽回收管4的上方通过内部循环管道6连接至蒸汽净化罐7和冷凝罐8内,通过蒸汽净化罐7内的多个隔板的设置使蒸汽迷宫碰撞后再经过过滤装置74经过球阀53进入外部喷射泵5,通过外部喷射泵5将净化后的蒸汽和外部原蒸汽混合后再次经蒸箱供气口10输送至蒸箱1内部。所述的延伸段2和蒸汽回收管3以及烟囱3和蒸箱1的外表皆设置有保温层,可最大限度的防止温度散失。

本方案以上所述的各部件连接以及工作原理如下具体描述:

如图2、3、4所示,设置在延伸段2内部的自垂挡板组合9,其包括一个固定在延伸段2内部的密封边框93,密封边框93的前侧或者后侧顶部设置有一个转轴装置94,转轴装置94的下方固定有一个自垂挡板93,所述的自垂挡板93的底部设置有上扬设计的翻边93,翻边93底部形成液体左右流动的通道,通过此种设计,通过转轴装置94固定的自垂挡板93,食品在输送带上输送时,密封边框93和输送带之间存在可供食品顺畅移动的间隙,正常作业时,食品从食品空隙97区域内通过,若存在和自垂挡板93碰触时,自垂挡板93可摆动避让,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可将原有的开放式的物料进口阶段以及物料出口阶段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密封,可有效的减少空气的进入以及蒸汽的外泄,通过此种改善,蒸箱内始终处于带压状态,像传统的蒸笼一样直接改善了蒸煮效果。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净化罐7通过球阀53和喷射泵5连接至一体;净化罐7顶部设置有蒸汽进口70以及蒸汽出口71,净化罐7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73和蒸汽二次进口74;净化罐7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分别为上隔板72和下隔板75,所述的上隔板72和下隔板75相互间隔设置,在蒸汽出口71处,净化罐7的内部通过两个上隔板72左右对称固定形成一个间隙,间隙内水平设置有一个过滤装置74,此处所述的过滤装置为过滤网或者过滤板,其目的是对净化后的蒸汽进行最后的大杂过滤,防止蒸汽中含有较大杂质。

所述的冷凝罐8的设置目的是实现对净化罐7内部蒸汽的二次回收,可将未冷凝的蒸汽再次回收,以此提高蒸汽回收效率。

进一步的,在食品进口的延伸段2上,其在延伸段端2部通过弹簧装置96固定有一个观察口挡板95,所述的观察口挡板95可以向食品运行相反的方向翻转开启,以此实现对延伸段2内部情况的观察。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延伸段2内部,其在蒸汽回收管3和烟囱3接口处设置有排水槽90,所述的排水槽通过u型钢和密封边框93焊接得到,其作用是将冷凝水引流至延伸段2内部前后两侧。

以同样的设计原理,观察口挡板95的底部也设置有排水槽,以此实现延伸段2端部的冷凝水排放。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蒸煮效果改善明显,热量回收效率提高,是一种理想的隧道式蒸箱进出口蒸汽自循环及乏汽再利用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