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提高牛采食量的益生菌配方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37438发布日期:2020-08-14 16:10阅读:3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提高牛采食量的益生菌配方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畜牧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提高牛采食量的益生菌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提高牛的采食量是保障其健康快速生长的前提条件。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利用合理的饲料配方,改善饲料风味及适口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牛的采食量。另外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控牛的消化特征,改善牛的消化机能,进而提高采食量。但后者从改善或提高牛身体机能角度出发,在促进牛采食量的同时还可以保障牛的健康,相对前者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益生菌可以调控动物的消化道稳态,被作为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正逐渐的被广大农业养殖户所接纳,并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其不仅可以提高牛的采食量,保障牛体健康,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且还可以通过调节瘤胃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以定植于动物的消化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对消化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包括:

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研究人员在牛饲料中可添加的益生菌种类、数量和作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目前普遍使用的有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促生长因子等等。大量的消化实验表明,在肉牛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够有效地改善瘤胃内微生物的稳态,促进瘤胃功能,并减少瘤胃应激,进而提高采食量并且,研究显示益生菌还能通过合成代谢来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目前,市场上大多以单一菌种或其发酵产物作为提高牛采食量的添加剂进行食用,多菌种混合的益生菌配方还相对较少,但在效果层面多菌种混合益生菌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研发和使用可以提高牛采食量的新型混合益生菌配方对于促进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牛采食量的益生菌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提高牛采食量的益生菌配方,包括乳酸酵母培养物、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纤维素酶。

乳酸酵母培养物,富含菌体蛋白、氨基酸、小肽、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能提高牛的瘤胃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增殖。

地衣芽孢杆菌,能产生大量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

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大量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

酵母菌,能产生大量淀粉酶、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促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

乳酸酵母培养物能维持瘤胃微生物的稳态,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纤维素酶的相互协同下,能促进瘤胃功能、减少瘤胃应激,促进粗饲料和精饲料预消化,提高牛的采食量。

更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乳酸酵母培养物550-750份、地衣芽孢杆菌30-50份、枯草芽孢杆菌10-25份、酿酒酵母100-160份和纤维素酶80-130份。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乳酸酵母培养物700份、地衣芽孢杆菌40份、枯草芽孢杆菌20份、酿酒酵母140份和纤维素酶100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乳酸酵母培养物,为河南中微生物科技研究院的一款功能性发酵饲料,富含菌体蛋白、氨基酸、小肽、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营养成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菌种数为200亿cfu/g。

更进一步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种数为200亿cfu/g。

更进一步地,所述酿酒酵母的菌种数为150亿cfu/g。

更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为50u/g。

上述益生菌配方的使用方法:用量按照每头牛每天采食40-60g益生菌进行饲喂。

优选地,用量按照每头牛每天采食50g益生菌进行饲喂。

更进一步地,在饲喂时先将益生菌与饲料混合均匀,再将其均匀撒在肉牛饲料上方。

优选地,所述饲料为玉米粉,混料时益生菌与玉米粉质量比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益生菌配方添加于牛饲料中可以有效改善瘤胃微生物的稳态及功能,减少瘤胃应激,促进粗饲料和精饲料预消化,提高牛的采食量,同时不会对牛产生危害。对于养牛生产中牛的快速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粪便评分从1分(左)到5分(右)的粪样图;

图2是实验组与对照组采食量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此发明,但是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实质和精神的前提下,任何对本发明所做的优化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实施例1

益生菌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乳酸酵母培养物600份、地衣芽孢杆菌40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酿酒酵母120份和纤维素酶100份。

实施例2

益生菌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乳酸酵母培养物700份、地衣芽孢杆菌40份、枯草芽孢杆菌20份、酿酒酵母140份和纤维素酶100份。

实施例3

益生菌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乳酸酵母培养物500份、地衣芽孢杆菌50份、枯草芽孢杆菌25份、酿酒酵母130份和纤维素酶120份。

实施例4

益生菌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乳酸酵母培养物700份、地衣芽孢杆菌30份、枯草芽孢杆菌20份、酿酒酵母150份和纤维素酶110份。

实验例

若未特别声明,下列实验例中涉及的技术手段均为本科学领域技术人员普遍使用的常规技术。

本实验采用体内消化实验,通过控制是否添加益生菌这一单一变量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此来评估所选益生菌对肉牛的采食及生长状况的影响,为正确使用益生菌提供科学依据。

本发明实验例中使用的试剂和材料均为市售商品。

选用的乳酸酵母培养物、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均采购自河南中微生物科技研究院。乳酸酵母培养物为一款功能性发酵产品,产品名称为:发酵饲料,产品代号为:中微1573。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菌种编号:cgmcc1.6555。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种编号:cgmcc1.14985。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菌种编号:cgmcc2.3854。

选用的纤维素酶采购自山东卓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采用的益生菌菌株以实施例2质量配比进行配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其它配比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本实验所采用的益生菌为一种浅黄色粉末状略带刺激性气味的产品,可在正常环境温度下非密封保存数月,理化性质较为稳定。

2实验对象

本实验采用体质健康的西门塔尔牛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内包含了两个实验群体,第一实验群体是10头(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头)体重相近、肉乳兼用的经产母牛,用于测量益生菌对于肉牛采食量和消化率影响的研究;第二实验群体是24头育成牛(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头),用于观察益生菌对于肉牛体重和体质变化影响的研究。

3实验器材

电子秤、铁勺、铁锹、地磅、塑料桶、保鲜袋、防护服、手套和口罩若干

4实验方法

4.1混菌

因该菌株为一种略带刺激性气味的粉末,故在饲喂时需要与玉米粉混合来降低其刺激性并提高适口性,其用量按照每头牛每天采食50g益生菌进行饲喂,在混菌时严格按照1:1的比例将益生菌和玉米粉进行混合,充分搅拌混合后再将其均匀撒在肉牛饲料上方即可完成饲喂。

4.2采食量的测量

采食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实验动物采食量的高低变化与体重增长速率的快慢密切相关。采食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饲养动物生长进程加快,生长周期缩短,对于养殖户来讲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此部分的实验对象同样为第一实验群体即10头体重相近的经产母牛,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本部分实验总时长为12天,包含两天的预试期和十天的正试期,预试期期间观察实验牛群的生理状况、排粪情况以及采食量等相关指标,为正试期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减少正试期除益生菌外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正试期也就是实验组投放益生菌的时期,投放饲料的时候要确保足量,整个实验期间每天都要测量两组牛的总采食量,进而得到每头牛的平均采食量,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一次喂料:早上8:30开始投入新鲜饲料,投料时要进行称重,记录好数据之后再将饲料投入料槽,饲料的投放要均匀,不宜过高或过低影响牛群的采食。预试期期间在投放饲料后两组牛均不需要加入益生菌,正试期期间在饲料投放完毕后,需要在实验组牛群的饲料上方均匀撒入已经与玉米粉混合过的菌剂,撒菌剂时要紧贴饲料表面缓慢撒入,避免因空气流动使菌剂流失造成实验误差。

(2)二次喂料:下午14:00对两组牛进行二次投料,此次投料要确保第二天早晨料槽里面有剩料,投放饲料的时候也要进行称重,记录好数据后将饲料投入料槽即可完成当天的饲料投放任务。

(3)制表:将记录好的数据绘制成一个表格,并及时计算出当天两组牛各自的饲料投入量。

(4)换料:第二天早上8:00开始打扫剩料,将两组牛剩余的饲料进行称重记录,记录完毕后将剩料投入废料回收站,再开始投入新鲜饲料,即重复步骤(1)。

实验结束后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计算出每头牛每天的采食量,再将记录好的采食量数据转换为折线图,最后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肉牛采食量曲线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益生菌对于肉牛采食量变化的影响。

4.3验证菌株的无害性

(1)粪便评分

保证菌株的健康无害是将菌株投入生产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同样采用第一实验群体(10头体重相近的经产母牛),在采食量测量的基础上,每天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牛群的排粪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记录。排粪情况采用粪便评分的方法,评分分五个等级,具体评分规则如下(如图1:从左往右分别为1~5分):

1分:粪便从肛门喷出,呈水样粪,稀粪或血粪,流动性大,可能会有气泡,多为淡绿色

2分:粪便松散,周围有散点;或者表面平坦,但无流动性

3分:粪便成型,呈圆盘状,顶平,内有2~4同心环,粪便高度达2~5cm

4分:呈堆积状,粪堆之间有一定的亲和性,可辨其界限,高度为5~10cm

5分:呈多个堆积状,粪堆之间无亲和性,高度达10cm以上

粪便评分持续14天,每天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牛群新鲜粪便中各随机挑选三个样品进行评分并拍照记录,通过粪便评分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实验肉牛对于饲料的消化情况,以及是否患有肠道疾病,通过对比两组牛的粪便评分情况差异,来得到益生菌的使用是否会对实验肉牛造成不良影响。在粪便评分的同时每天记录两组实验肉牛的发病情况,并详细记录发病原因,待本部分实验结束后再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得出该益生菌是否健康无害。

(2)育成牛发病记录

本部分实验所用时长为50天,实验对象为第二实验群体(24头育成期肉牛)。从11月20日开始,将24头育成期肉牛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头,将所有的实验肉牛用地磅进行称重并记录,再开始正常饲喂。实验组肉牛的日粮中添加实验菌株,对照组不用添加,每天都要保证两组肉牛均有剩余饲料,即饲喂足量的饲料,隔夜的饲料要将其清除,保证饲料的新鲜程度和适口性。每天对牛进行观测,记录其健康状况。

5结果与分析

5.1益生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1)粪便评分

由表1可知,实验组牛群采食带有益生菌的日粮后,所排粪便的粪样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所采粪样的粪便评分绝大多数为3分,基本没有腹泻的情况。由此可知,该益生菌的采食并不会对实验动物的胃肠道产生影响,该益生菌是可以使用的。

表1粪便评分

(2)育成牛发病记录

表2显示,在饲喂育成牛的50天期间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计24头育成牛均无发病记录。由此可见,本实验所采用的的益生菌不会对食用动物的健康产生危害,本实验产品是健康安全、可以投入生产的。

表2育成牛发病记录

5.2采食量变化

如图2所示,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在实验的前三天未投放菌种时采食量比较稳定,两组牛群单体采食量均在40kg左右,但是在给实验组牛群饲喂实验菌种后,实验组采食量出现了暂时性的下降,然后再平稳上升,直到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牛群的单体采食量要比对照组高出7-8kg,并持续保持较高采食量。由此可得,该实验菌株的使用能够较大的提高食用牛的采食量,有助于牛群的快速成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3月31日 10:07
    养了这么久的羊,羊很是爱生病的,我跑了好久的地方找根源 ,问同胞们到底是怎么了,听他们说羊是身体缺营养,同胞们告诉我不要用老方法撒盐了,羊肯定会生病的,要用盐砖适食用的很[赞] ,现在我把我的经历告诉大家,也告诉大家舔砖的功效!真的不错价格实惠的很 牛羊舔砖 驱虫抗病 牛羊舔砖,驱虫抗病、健胃增肥、补充牛、羊、骆驼、鹿等食草动物的营养缺乏症及平衡矿物质微元素失调而引发的异食癖,瘸蹄病,白肌病,高产牛奶产后瘫痪,幼畜佝偻症,贫血等,调节生理代谢,延长泌乳高产持续时间,提高奶量和饲料转化率确保畜生的整体免 微信同步手机15136786273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