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61579发布日期:2020-08-25 18:4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饮品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以灵芝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浓缩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以其优良的保健作用被广泛的运用作为保健产品和食品,如灵芝孢子粉、灵芝茶,桑黄茶,茯苓糕等等。虽然灵芝茶等菌物药产品市场较多,有特色的却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数灵芝茶口感较苦,风味较差、难以下咽,而且保健价值也较为一般,较难适应人们的需求。以百香果、蓝莓、桑葚等口感的浆果茶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但浆果,尤其是百香果,浓缩后大量的胶质类物质,不宜作为干茶原料进行加工。浆果含有丰富的vc和特色香味剂,但通过实验发现,采用热提法进行浓缩提取,其维生素c和特有香味会大量消失,影响风味效果。如何将灵芝与浆果结合,制作成具有保健价值并且口感风味佳的茶,是本领域研发人员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保留了灵芝中的活性成分、又解决了灵芝本身口感苦香味差的缺陷,还充分的利用了浆果的香味芬芳口感佳的特点,使制作的灵芝浆果茶具有优良的口感以及较佳的保健功效;除此之外,还使所获得的浓缩茶其稳定性佳,即便是经过长时间的储存也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灵芝浆果浓缩茶,该浓缩茶主要是以灵芝粉和浆果为原料制备而获得的。一种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取灵芝粉、桑黄粉;再取稳定剂朱红栓菌,去除其中的杂质,高压吹洗后粉碎,与灵芝粉、桑黄混合;(2)再取茯苓块,粉碎;(3)取甜菊糖,再取蔗糖,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升温,保持,再次升温,保持,将汁液过滤,取滤渣,加入水后再次升温,保持,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冷却至室温;(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浆果的果肉,加入水,打浆,过滤;(5)取(4)、(5)中的原料,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苯甲酸,搅拌,冷却,浓缩;(6)在(5)中的原料中加入蜂蜜,均质处理,高压灭菌,获得灵芝浆果浓缩茶。本发明所提到的浆果为百香果、蓝莓、草莓、树莓、桑葚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其它的浆果,不限于以上的种类。(4)中,浆果的果肉与灵芝粉的重量份数比为:6~7:1.5~2。优选的,(1)中,灵芝粉为经过超微粉碎至400~6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优选的,(1)中,朱红栓菌为高压吹洗并晾晒后切碎或粉碎的块状;优选的,(1)中,将桑黄粉碎至40~100目。(2)中,茯苓块为经过炮制的商品茯苓块。(3)中,取甜菊糖,再取蔗糖,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2.8~3.2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0~40r/min的转速搅拌8~12min,然后升温至40~60℃,保持80~110min,再次升温至90~100℃,保持20~4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0.8~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0~100℃,保持20~4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优选的,(3)中的水为矿泉水或纯净水或蒸馏水;优选的,(3)中升温的容器为玻璃容器或者是陶制容器;优选的,(3)中,取甜菊糖,再取蔗糖,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优选的,(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0~30s后捞出,取出果肉,按果肉与水为1.8~2.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5~15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优选的,(4)中,按果肉与水为1.8~2.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5~15s。(5)中,取(4)、(5)中的原料,按0.5~0.7g/kg的重量比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按0.02~0.04g/kg的重量比例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冷却至-4~-1℃,浓缩至浆汁料含水率为35~40%;优选的,(5)中,取(4)、(5)中的原料,按0.6g/kg的重量比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按0.03g/kg的重量比例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冷却至-4~-1℃,浓缩至浆汁料含水率为35~40%。(6)中,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30wt%的蜂蜜,设置均质温度55~60℃,均质压力20~25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400-600mpa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15~25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上述的一种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取15~20份灵芝粉、5~10份桑黄粉、7~10份朱红栓菌,去杂,高压吹洗后粉碎,装袋,备用;(2)取10~15份的茯苓块,粉碎至80~100目;(3)中,取甜菊糖1~10份,再取蔗糖15~20份,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0~30s后捞出,取出60~70份果肉,按果肉与水为1.8~2.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5~15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5)取(4)、(5)中的原料,按0.5~0.7g/kg的重量比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按0.02~0.04g/kg的重量比例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冷却至-4~-1℃,浓缩至浆汁料含水率为35~40%;(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30wt%的蜂蜜,设置均质温度55~60℃,均质压力20~25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400-600mpa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15~25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具有以下的特点:以灵芝为主料,灵芝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多糖、三萜类、核苷类、生物碱类、甾醇类等,具有调节免疫、抑制肿瘤、保肝解毒、降三高等功效;桑黄为粗毛纤孔菌,同样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抑菌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朱红栓菌,富含丰富天然色素,是菌物药类中含量最丰富的品种之一,其无毒、味淡,含有天然的朱红栓菌色素,不但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在本发明中是作为茶饮增色剂而采用的;茯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保肝、镇静等作用;浆果是指有较高保健价值且可以作为茶饮料的果实,它们包括百香果、蓝莓、桑葚、树莓、枸杞等,它们浓郁甘美,有着独特的口感特征;将浆果与灵芝结合之后,可以显著的提升灵芝茶饮的口感;甜菊糖,在本发明中其主要作用是掩盖灵芝的苦味儿;蜂蜜作为调味所用;d-异抗坏血酸钠,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规定。d-异抗坏血酸钠作为果酱茶饮料防腐保鲜助色剂,在保持茶品原有风味的同时,使其含有的维生素等天然成分得到较好的保留。苯甲酸,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规定标准。苯甲酸苯甲酸是一种广谱抗微生物试剂,在ph值4.5以下,对酵母菌、霉菌、部分细菌都有很好抑制作。本发明中,以灵芝、桑黄和浆果作为原料,灵芝和桑黄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是其口感不佳,以浆果的甜香味儿配合灵芝,可以显著的改善灵芝本身具有苦涩味儿的口感,使产品获得更佳的风味,但是由于浆果的引入,容易导致所获得的浆果茶分层、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为了获得外观颜色清亮的产品,本发明人采用了朱红栓菌,结果表明,以朱红栓菌作为稳定剂和着色剂,可以解决浆果茶分层的现象,同时也赋予浆果浓缩茶产品以清亮的颜色,使其更受到欢迎。并且本发明人经过实验,发现以朱红栓菌作为稳定剂,其效果要优于同类的食品稳定剂。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有相关的对比案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本发明中的各原料结合之后制备获得的灵芝浆果茶,其口感佳、香气浓郁,外观颜色呈桔黄色;灵芝本身呈褐色,采用其制作的茶也呈褐色(酱油色),让人不能愉悦的接受;本发明人通过加入浆果和朱红栓菌增色,进行合理的调配,使灵芝浆果茶具有让人能愉悦接受的外观颜色;且灵芝因为含有灵芝三萜等活性物质而具有独特的苦涩味儿,本发明通过加入甜菊糖以及浆果,有效的改善了灵芝的苦涩味儿,使得其口感佳;(2)本发明的灵芝浆果茶,其中不仅含有灵芝的活性成分,还含有茯苓、桑黄、朱红栓菌等能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成分,使得其保健成分较为显著,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3)为了解决浆果的引入容易导致最终产品分层、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本发明人采用了朱红栓菌作为稳定剂,取得了优异的效果,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4)本发明的工艺,较好的保留了各原料中的活性成分的功能,使其中的有益成分得到较好的保留,为活性物质发挥各自的作用提供了基础;(5)本发明的灵芝浆果茶,安全性高,且具有较长的保质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灵芝浆果茶冲泡后的照片;图2为实施例1中浓缩前后的浆果茶比较表,图中左为浓缩后的浆果茶,右为浓缩前的浆果茶;图3为实施例1中浓缩后的灵芝浆果茶的放大照片;图4为实施例2中的灵芝浆果茶冲泡后的照片;图5为实施例4中加入果胶后的灵芝浆果茶的浓缩茶;图6为实施例5中加入果胶时灵芝浆果茶的浓缩茶的状态图;图7为实施例1与实施例4的产品比较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一种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7份朱红栓菌,去杂,高压吹洗后粉碎,装袋,备用;(2)取12份的茯苓块,粉碎至80目;(3)中,取甜菊糖4份,再取蔗糖18份,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以上的水为蒸馏水,升温所用的容器为玻璃容器;(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5s后捞出,取出70份果肉,按果肉与水为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10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5)取(4)、(5)中过滤后的浆汁料,按0.6g/kg的重量比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按0.03g/kg的重量比例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冷却至-2℃左右,浓缩至浆汁料含水率为40%左右;(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以上的“份”均为重量份数。取5克浓缩茶,加入100g常温水冲泡,冲泡后的茶饮颜色如附图1所示。灵芝茶的颜色接近于橙汁的颜色。实施例2一种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取19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9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10份朱红栓菌,去杂,高压吹洗后粉碎,装袋,备用;(2)取12份的茯苓块,粉碎至80目;(3)中,取甜菊糖4份,再取蔗糖18份,与(1)、(2)中得到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5s后捞出,取出60份的果肉,按果肉与水为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10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5)取(4)、(5)中过滤后的浆汁料,按0.6g/kg的重量比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按0.03g/kg的重量比例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冷却至-2℃左右,浓缩至浆汁料含水率为40%左右;(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wt%的蜂蜜,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以上的“份”均为重量份数。实施例3一种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取20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10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2)取12份的茯苓块,粉碎至80目;(3)中,取甜菊糖4份,再取蔗糖18份,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5s后捞出,取出65份的果肉,按果肉与水为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10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5)取(4)、(5)中过滤后的浆汁料,按0.6g/kg的重量比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按0.03g/kg的重量比例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冷却至-2℃左右,浓缩至浆汁料含水率为35%左右;(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以上的“份”均为重量份数。实施例4一种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7份朱红栓菌,去杂,高压吹洗后粉碎,装袋,备用;(2)取12份的茯苓块,粉碎至80目;(3)中,取甜菊糖4份,再取蔗糖18份,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以上的水为蒸馏水,升温所用的容器为玻璃容器;(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5s后捞出,取出70份果肉,按果肉与水为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10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5)取(4)、(5)中过滤后的浆汁料,按0.6g/kg的重量比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按0.03g/kg的重量比例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冷却至-2℃左右,浓缩至浆汁料含水率为40%左右;(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再加入果胶,果胶的加入量为浓缩浆汁的3.5wt%,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以上的“份”均为重量份数。实施例5一种灵芝浆果浓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7份朱红栓菌,去杂,高压吹洗后粉碎,装袋,备用;(2)取12份的茯苓块,粉碎至80目;(3)中,取甜菊糖4份,再取蔗糖18份,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以上的水为蒸馏水,升温所用的容器为玻璃容器;(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5s后捞出,取出70份果肉,按果肉与水为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10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5)取(4)、(5)中过滤后的浆汁料,按0.6g/kg的重量比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按0.03g/kg的重量比例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冷却至-2℃左右,浓缩至浆汁料含水率为40%左右;(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再加入果胶,果胶的加入量为浓缩浆汁的3wt%,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以上的“份”均为重量份数。实施例6与实施例4的不同在于,果胶的用量为浓缩浆汁的1wt%;实施例7与实施例4的不同在于,果胶的用量为浓缩浆汁的2.5wt%;实施例8与实施例4的不同在于,果胶的用量为浓缩浆汁的6wt%。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未采用朱红栓菌,具体如下:(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朱红栓菌的用量少于实施例1中的用量;(1)中,取2份朱红栓菌,去杂,高压吹洗后粉碎,装袋,备用;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15份朱红栓菌,去杂,高压吹洗后粉碎,装袋,备用;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未采用甜菊糖作为甜味剂;(3)中,取蔗糖18份,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汁液过滤,取滤渣,按滤渣与水为1: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后再次升温至95℃,保持30min,过滤,过滤之后合并两次的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以上的水为蒸馏水,升温所用的容器为玻璃容器。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3)中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步骤(3)有区别;(3)中,取甜菊糖4份,再取蔗糖18份,与(1)、(2)中的原料混匀,搅拌,然后按料液比为1:3的重量比加入水,以35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升温至50℃,保持9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以上的水为蒸馏水,升温所用的容器为玻璃容器;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产品在最后处理步骤中,未经过均质处理;直接混合均匀之后,进行高压灭菌;(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搅拌均匀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以上的“份”均为重量份数。对比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在(1)中未加入朱红栓菌,在(6)中采用了其它的食品稳定剂蔗糖酯;(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碎至80目);(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再加入0.1份的稳定剂:蔗糖酯,混合均匀,均质,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以上的“份”均为重量份数。对比例7中所加入的稳定剂为乳化剂,该乳化剂不仅能起到赋色、乳化分散的作用,还可以使得各组分分散得更加均匀和稳定。以下将对比其与朱红栓菌作为稳定剂所达到的效果。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8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在(1)中未加入朱红栓菌,而是在此步骤中采用了其它的食品稳定剂蔗糖酯;(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0.1份蔗糖酯,与灵芝粉和桑黄粉混合均匀;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9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在(1)中未加入朱红栓菌,而是在此步骤中采用了其它的食品稳定剂单甘酯;(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0.1份单甘酯,与灵芝粉和桑黄粉混合均匀;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0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在(1)中未加入朱红栓菌,而是在此步骤中采用了其它的食品稳定剂单甘酯,但是单甘酯的用量少于对比例9;(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0.02份单甘酯,与灵芝粉和桑黄粉混合均匀;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1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1份黄原胶,与灵芝粉和桑黄粉混合均匀;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0.1份黄原胶,与灵芝粉和桑黄粉混合均匀;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3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混合均匀;(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再加入再取0.1份黄原胶,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对比例14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0.1份海藻酸钠,与灵芝粉和桑黄粉混合均匀;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5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混合均匀;(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再加入再取0.1份海藻酸钠,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对比例16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再取0.1份cmc-na,与灵芝粉和桑黄粉混合均匀;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7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1)取18份灵芝粉(超微粉碎至400目的泰山赤灵芝粉)、8份桑黄粉(粉碎至80目),混合均匀;(6)加入占(5)中浓缩浆汁25%的蜂蜜,再加入再取0.1份cmc-na,设置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20mpa,进行处理,均质处理后置于超高压灭菌设备的容器中,设置压力500mpa,超高压处理20s后进行无菌灌装,获得成品灵芝浆果浓缩茶。对比例18(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5s后捞出,取出10份果肉,按果肉与水为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10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对比例19(4)取去杂、无霉变或腐烂的百香果,置于沸水中烫25s后捞出,取出100份果肉,按果肉与水为2:1的重量比例加入水,打浆10s,采用80目的滤布过滤掉百香果籽核。实施例9关于以上的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本发明人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具体如下:稳定性判断方法:将储存不同时间下的浓缩茶装进行冲泡,冲泡方法如下:取5克浓缩茶,加入100g常温水冲泡,待其冷却至常温,取样品,然后装于试管中,在离心机中加速离心10min,离心的转速为2500r/min,采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光度a1,再与离心前样品吸光度a0进行比较,在波长750~790nm处,稳定性较好的浓缩茶的吸光度之比(h=a1/a0)为98~100%,若低于此值,则表明饮料的稳定性较差。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中储存不同时间后的浓缩茶稳定性比较(h值%)项目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例199.799.499.298.9实施例299.899.699.198.8实施例399.699.399.298.7实施例499.699.399.098.5实施例599.899.499.198.9实施例699.399.299.098.8实施例799.499.399.198.9实施例899.599.299.098.6对比例189.787.486.282.9对比例292.592.091.188.5对比例397.295.893.492.0对比例499.699.499.198.8对比例598.397.696.294.4对比例693.292.691.787.5对比例798.796.495.192.0对比例895.392.990.688.5对比例996.994.492.789.3对比例1089.687.186.482.2对比例1188.586.885.181.7对比例1296.295.093.389.1对比例1397.196.294.491.4对比例1495.693.592.988.3对比例1598.397.195.691.4对比例1695.293.992.189.4对比例1797.695.894.787.3对比例1899.799.599.699.2对比例1999.299.098.398.0从以上表1中各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浓缩茶的h值来看,实施例1~8、对比例3、4、18、19中的产品h值较好,即便是经过12个月的存储,其h值也保持在98%以上,这说明上述案例中的产品稳定性高,同时通过外观判断,本发明人进行了观察,发现上述的案例中产品不易出现分层或者是沉淀的现象,浓缩茶冲泡之后颜色清亮,均一。对比例1中,未采用朱红栓菌;对比例2中,朱红栓菌的用量远远少于实施例1中的用量,结果表明,h值较实施例要低很少,这说明朱红栓菌在提高浓缩茶稳定性方面作用显著;对比例3中,朱红栓菌的用量是实施例1中的2倍多,结果证明,对比例3中的h值并没有预料中的高,而是变低,这说明过量的加入朱红栓菌,其会到产品的稳定性起到反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朱红栓菌过量引入,导致其色泽变深,并且朱红栓菌中的色素等成分的溶出,使得过量的色素与产品中的其它成分反应,从而产生凝聚,反而会降低产品的稳定性;对比例4中,未加入甜菊糖,产品的h值影响不大,这说明甜菊糖在对于提高产品稳定性方面,并没有影响;对比例5中,改变了(3)中的方法,未经反应的加热、反应,结果表明,h值也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其稳定性较各实施例要差;这说明本发明的工艺作为一个整体,和原料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使得本发明的产品稳定性强,外观颜色清亮;对比例6中,未采用均质的步骤,结果很显然的致使产品的稳定性下降,这说明均质对于增强产品的稳定性也有重要的作用;对比例7~17中,将稳定剂替换为单甘酯、蔗糖酯、黄原胶、海藻酸钠、cmc-na,结果表明,产品的稳定性会显著的下降,这是因为本发明中采用了浆果百香果,其中的果肉成分含量较多,百香果的引入,或多或少的会致使产品中出现悬浮物,从而影响其稳定性;普通的稳定剂所起到的乳化作用和稳定作用对于浆果灵芝茶来说并不明显;对比例18、19中,减少了百香果的果肉用量,其稳定性并不会改变;增加百香果的用量,产品h值略微有些变化。但是其稳定性仍然较好。可见,由于本发明的产品中,引入了浆果例如百香果作为原料,百香果的加入,使得浓缩茶形成了一种宏观不稳定分散体系,既有蛋白质及果汁微粒所形成的悬浮液,以及灵芝中的小颗粒所形成的浊液,还有糖等形成的真溶液,这样使得产品中的各成分最易凝聚和沉淀,并且各成分之间还容易发现多酚、同系色素反应凝聚沉淀,较难解决产品分散的问题,并且产品的外观颜色也比较难控制,比如灵芝粉呈现红褐色,其溶于水之后呈现出中药色,从外观形态和感受上让人不能愉快接受,因此本发明辅以百香果中的色素以及朱红栓菌,极大的改善了产品的外观颜色,使得最终的产品呈现出桔汁或橙汁的颜色,让人们乐于接受。除此之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朱红栓菌,其本身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但是本发明人意外的发现,将其作为原料之后,它不仅能保持和发挥其原有的功效,还能使最终产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避免产品由于存放时间长导致分层的现象。关于本发明的产品,储存不同时间后其色值的变化,参考gb/t18963-2012中浓缩苹果汁中的相关方法,在波长430nm的条件下进行透光率检测,并根据相关公式进行计算。表2各实施例的产品放置不同时间后的色值(%)项目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例167.467.066.866.3实施例268.167.867.467.1实施例367.867.567.066.6实施例467.667.467.367.2实施例567.467.267.267.0实施例667.767.467.166.8实施例767.967.667.466.9实施例867.366.966.866.5对比例167.567.166.866.6对比例267.867.466.366.7对比例367.667.367.166.5对比例467.967.467.166.7对比例567.467.066.666.3对比例666.866.265.665.0对比例766.766.265.564.1对比例866.165.765.364.8对比例966.365.765.264.5对比例1067.567.166.866.6对比例1166.866.165.765.2对比例1267.166.566.065.4对比例1366.965.764.863.6对比例1466.565.464.362.1对比例1566.365.464.763.9对比例1666.464.763.662.5对比例1766.564.863.562.7对比例1866.364.963.762.5对比例1966.165.664.563.3实施例1~3中的产品,在储存不同时间尤其是储存一年之后,其色值变化并不大,实施例4~5中的产品,色值几乎无变化,这证明果胶的加入,有利于产品的色值保持;实施例6~8中的产品,色值变化较实施例4、5要大,但是变化幅度小于实施例1~3中的产品,这说明增稠剂的加入,有利于产品色值的保持。对比例1~19中,或改变了工艺步骤,或改变了原料的种类,或改变了原料的用量,结果表明,其色值会下降,其下降的程度显著的高于实施例1~8,这说明产品在储存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褐变等原因导致其透光率下降。表3各实施例的产品放置不同时间后的浊度比较项目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例10.540.520.550.56实施例20.550.550.570.58实施例30.530.530.550.55实施例40.520.530.520.54实施例50.510.520.520.53实施例60.530.520.540.54实施例70.550.560.550.57实施例80.540.530.550.55对比例10.620.620.640.67对比例20.600.630.630.68对比例30.560.570.560.57对比例40.540.560.550.56对比例50.550.580.610.66对比例60.580.600.650.70对比例70.570.610.650.73对比例80.580.620.660.72对比例90.570.620.650.71对比例100.550.590.640.68对比例110.570.590.630.69对比例120.560.580.640.68对比例130.540.570.630.65对比例140.580.620.640.67对比例150.560.590.620.65对比例160.570.590.610.64对比例170.560.600.640.68对比例180.550.580.600.61对比例190.570.560.570.59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8中的产品,其浊度值变化较小,储存1个月与12个月,浊度值相当,这说明产品在保存的过程中不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变化不大,所以浊度值几乎不变;而各对比例1中,产品的浊度值变化范围大于各实施例中的浊度值变化范围,说明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不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或多或少出现了增加,从而致使产品的浊度值增加,导致产品的品质略有下降。表4实施例及对比例中产品风味比较(储存6个月)外观颜色口感实施例1橙黄色、透亮、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百香果味浓郁、微甜无涩,略有苦味实施例2橙黄色、透亮、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百香果味浓郁、微甜无涩,略有苦味实施例3橙黄色、透亮、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百香果味浓郁、微甜无涩味,略有苦味实施例4橙黄色、略透亮、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百香果味浓郁、微甜微涩味,有苦味实施例5橙黄色、略透亮、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百香果味浓郁、微甜微涩味,有苦味实施例6橙黄色、略透亮、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百香果味浓郁、微甜微涩味,有苦味实施例7橙黄色、略浑浊、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百香果味浓郁、微甜微涩味,苦味微重实施例8橙黄色、略浑浊、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百香果味浓郁、微甜微涩味,灵芝苦味微重对比例1红棕中带褐色口感细腻、润、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2淡黄色口感细腻、润、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3浓黄色口感细腻、润、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4橙黄色、透亮香、甜中略带苦涩味对比例5淡黄色、透亮口感细腻、润、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6淡黄色、透亮口感略显发涩,不够盈润对比例7明黄色、略微有沉淀口感略微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8明黄色、有明显的沉淀口感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9明黄色、有沉淀、略浑浊口感略微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0明黄色、浑浊、有沉淀口感略微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1淡黄色、浑浊、有沉淀口感略微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2淡黄色、有沉淀口感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3淡黄色、略微有沉淀口感略微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4淡黄色、有沉淀,略浑浊口感较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5淡黄色、略有沉淀、较清亮口感略微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6淡黄色、有沉淀、浑浊口感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7淡黄色、略有沉淀、较清亮口感略微粗糙、香甜、无苦涩味对比例18橙黄色、透亮、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甜、香味较淡、无苦涩味、有灵芝香对比例19橙黄色、透亮、无沉淀口感细腻、润、甜、香味较浓、无苦涩味、无灵芝香从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和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实施例1~3中的浓缩茶,其外观颜色呈橙黄色,且清亮,无沉淀,无浑浊;口感细腻、润、香甜浓郁、无涩味、略有灵芝苦香味;对比例中,或呈淡黄色,有沉淀,或浑浊;并且口感方面,有的带有苦涩味儿,例如对比例4,对比例4中未采用甜菊糖,这说明甜菊糖在掩盖或去除灵芝苦涩味儿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比例6中,未采用均质,致使最终产品口感不够盈润;对比例18中,减少了百香果的用量,致使浓缩茶香味较淡;对比例19中,百香果的用量较多,掩盖了灵芝特有的香味儿;其它对比例中,产品口感或显粗糙。本发明人选择了20位专家,对本发明冲泡后的产品进行评分(冲泡方法相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分,获得该组产品的评分,评分标准如下:表5实施例及对比例中产品风味比较评分表分值色泽组织状态香味口感滋味8~10透亮、金黄无沉淀,无固体悬浮物浓郁百香果香,无其它异味无苦味、几乎无涩味6~8亮中带朦胧,浅黄略有沉淀淡百香果香,无其它异味略有涩味4~6不透亮,淡黄或暗黄有明显沉淀淡百香果香,略有其它异味微苦味和涩味2~4较浑,淡黄或淡棕沉淀较多淡百香果香,有其它异味较苦和涩味0~2浑浊,黄或淡棕沉淀多,明显可见悬浮物淡百香果香,明显有其它异味非常苦涩表6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冲泡茶得分表项目色泽组织状态香味口感滋味总分实施例19.49.69.48.637实施例29.39.79.68.537.1实施例39.39.49.78.536.9实施例49.89.89.8837.4实施例59.89.79.97.837.2实施例69.59.89.47.636.3实施例79.69.79.57.836.6实施例89.59.59.57.335.8对比例17.29.39.68.434.5对比例28.99.49.58.636.4对比例37.79.39.48.534.9对比例49.49.59.56.334.7对比例59.59.17.28.534.3对比例69.37.59.3834.1对比例77.27.29.38.332对比例87.37.39.38.532.4对比例97.17.29.38.832.4对比例107.26.89.18.731.8对比例117.46.38.98.431对比例127.57.48.98.532.3对比例137.278.18.530.8对比例147.77.98.98.833.3对比例157.47.67.88.931.7对比例167.46.898.932.1对比例177.277.68.730.5对比例186.98.37.18.230.5对比例198.16.28.3830.6取本发明的浓缩茶,对它进行外观评定,评分方法同上,评分表如下:表7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浓缩茶产品比较评分表分值色泽组织状态香味口感滋味7~10金黄状态均一、黏稠度好百香果味浓郁润滑、香甜、无涩味5~7淡黄状态欠均一,黏度较差百香果味淡略粗糙、香甜中略带苦涩味3~5暗黄有沉淀,流动性大百香果味较淡粗糙、香甜中有明显苦涩味0~3暗黄略带棕沉淀多,流动性过大无百香果味儿粗糙、苦涩味重表8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冲泡茶得分表项目色泽组织状态香味口感滋味总分实施例19.18.89.47.534.8实施例29.399.27.134.6实施例398.79.27.334.2实施例49.59.39.46.434.6实施例59.69.59.36.534.9实施例69.299.46.934.5实施例79.18.99.26.834实施例89.39.19.45.733.5对比例18.28.89.26.933.1对比例28.68.796.632.9对比例388.89.36.933对比例499.29.36.634.1对比例58.58.68.96.332.3对比例68.87.396.831.9对比例77.578.96.730.1对比例87.47.28.86.630对比例97.27.48.96.830.3对比例107.16.58.76.328.6对比例117.45.38.96.428对比例127.27.38.67.230.3对比例137.26.48.86.528.9对比例147.47.68.36.730对比例157.56.38.96.829.5对比例167.27.48.66.429.6对比例177.26.78.56.829.2对比例187.26.16.87.227.3对比例197.85.87.46.927.9从表6、表8中可以看出,朱红栓菌在改善产品颜色方面,所起的作用较大,同时对于产品的稳定性贡献也较大,具体表现在维持产品的组织状态方面;各实施例中产品的组织状态较佳,果胶的加入,对于维持产品的组织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果胶用量增加,会对产品的口感产生影响,增加涩味儿,比如实施例8;但是加入朱红栓菌,一方面能起到改善颜色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影响产品口感并且还能使产品保持较好的组织状态。甜菊糖在改善产品苦感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均质对于维持产品稳定性也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在不同的阶段加入稳定剂,也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百香果的用量,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色泽,还会影响产品的组织状态。因此,本发明中的产品,无论是从外观、口感还是从稳定性、色值以及浊度方面的数据来看,与各对比例相比较,均要优于各对比例。本发明的原料及工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的对于保持整个产品的稳定性、色值、降低浊度具有显著的作用。若是减少某种原料的用量,或者是调整某种原料,都会导致产品的品质发生一定的变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