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鲜枸杞果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907438发布日期:2021-12-11 06:0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鲜枸杞果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澄清枸杞子果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其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软,眩晕耳听,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微黄,目昏不明等症状。枸杞子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中药,且其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子主要含枸杞多糖、甜菜碱、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以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由此可见,枸杞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而且其资源也很丰富,主产于我国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国内外很多地方都有栽培。因此,枸杞子是一味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药食同源中药。但枸杞子鲜品含水分、糖量较高,储藏起来容易虫蛀霉变,采摘下来几天就腐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了。
[0003]“即食中药饮片”是一种新型饮片,在2015年7月第三届岐黄论坛中药传承创新应用分论坛上由赵荣华教授提出,这得到中药炮制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所谓的“即食中药饮片”是一种用于预防保健、康复调养,经炮制加工包装后,打开即可食用的中药饮片。它疗效可靠,口感好、方便携带与服用,能随时随地满足人民养生保健的需求,恰恰能够满足当今市场对健康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也是现代药食同源类中药的发展热点和新方向。枸杞子果汁就是在“即食中药饮片”的发展热潮中产生的,它具有补肾生精、强身健体;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扩散,治疗慢性肝炎;养肝明目,美容养颜等治疗保健功效。枸杞子果汁的加工工艺多样,目前大都采用浓缩还原工艺,制成的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品,但均无法最大限度保留枸杞子的主要功能和营养成分,这直接阻碍了枸杞子保健价值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澄清枸杞子果汁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0005]
1)取新鲜枸杞子果,除杂,清洗,杀菌,再清洗,干燥,打浆,得枸杞汁;
[0006]
2)取步骤1)枸杞汁,加果胶酶酶解,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即得。
[0007]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除杂是除去果梗、杂质、病虫害及霉变果。
[0008]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杀菌是在25℃条件下,用ph值3.0~5.0,浓度6~10ppm的二氧化氯对枸杞子果进行表面杀菌,时间3~5分钟。
[0009]
更进一步地,所述杀菌是在25℃条件下,用ph值5.0,浓度8ppm的二氧化氯对枸杞子果进行表面杀菌,时间5分钟。
[0010]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清洗是用纯化水清洗,所述再清洗是用超滤无菌清水冲洗。
[0011]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干燥是沥干枸杞子果表面水分。
[0012]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枸杞汁与果胶酶的体积质量比为100ml:0.1~0.4g。
[0013]
更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枸杞汁与果胶酶的体积质量比为100ml:0.2g。
[0014]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酶解的ph值4.0~5.0,温度40~50℃,时间2~4小时,
[0015]
更进一步地,所述酶解的ph值4.5,温度40℃,时间2小时。
[0016]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离心的时间3~8分钟,转速3000~5000转/min,优选,离心的时间5分钟,转速4500转/min。
[0017]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过滤是用陶瓷膜过滤;所述陶瓷膜过滤的参数为陶瓷膜孔径100~200nm,跨膜压力1.0bar,进料温度30~40℃,
[0018]
更进一步地,所述陶瓷膜过滤的参数为陶瓷膜孔径200nm,跨膜压力1.0bar,进料温度40℃。
[0019]
本发明一种澄清枸杞子果汁的制备方法,充分保留了枸杞子的主要功能及营养成分,且能除去其中的重金属有害成分,并使有益成分均匀分布于果汁中,利于直接被人体吸收,大大提高其治疗保健价值的利用水平,为枸杞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辟新道路。
[0020]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1]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2]
图1孔径对膜通量的影响
[0023]
图2跨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
[0024]
图3进料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1、本发明枸杞果汁的制备
[0026]
1)取新鲜成熟的枸杞子果,除去果梗、杂质、病虫害及霉变果,用饮用水清洗一遍再用纯化水清洗后,置于ph值5.0,浓度8ppm的二氧化氯中,在25℃条件下进行表面杀菌5分钟,再用超滤无菌清水冲洗并沥干后,送入全程封闭式无菌化的生产车间,经打浆设备将枸杞鲜果制成细腻和均质的枸杞汁。
[0027]
2)取枸杞汁,加入0.2%的果胶酶,混匀,ph值为4.5,40℃条件下处理2小时,4500转/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进行膜过滤处理(工艺参数:200nm陶瓷膜,跨膜压力1.0bar,进料温度40℃),再取滤液进行无菌灌装,加盖密封,即得。
[0028]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9]
试验例1枸杞子果汁工艺筛选实验研究
[0030]
1.二氧化氯对枸杞子果实表面杀菌工艺研究
[0031]
1.1单因素试验
[0032]
在二氧化氯消毒方法中,影响其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二氧化氯溶液浓度、杀菌
时间、杀菌温度、ph值。为筛选出二氧化氯溶液对枸杞子果实表面的消毒工艺,本发明拟对这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并测定各因素条件下的杀菌效率,筛选出影响消毒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
[0033]
1.1.1二氧化氯溶液浓度
[0034]
取新鲜成熟的枸杞子果,除去果梗、杂质、病虫害及霉变果,用饮用水清洗一遍再用纯化水清洗后,置于ph值为5.0,浓度分别为6,8,10,12ppm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在25℃条件下进行表面杀菌5分钟,再用超滤无菌清水冲洗并沥干后,取二氧化氯溶液处理过的枸杞子和只是用水洗过的枸杞子(对照)分别放入盛有100ml肉汤培养基的无菌袋中,封口,用力揉搓2min,保证枸杞子各部位得到充分揉搓,然后在tsa培养基上铺平板,37℃培养24h,菌落计数,计算杀菌效率。
[0035]
表1实验结果显示,二氧化氯溶液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当其浓度为8ppm时杀菌率即可达到99.8%,浓度再增大则对杀菌效果没什么影响,故设定8ppm为二氧化氯最佳杀菌浓度。
[0036]
表1 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0037][0038]
1.1.2杀菌时间
[0039]
取新鲜成熟的枸杞子果,除去果梗、杂质、病虫害及霉变果,用饮用水清洗一遍再用纯化水清洗后,置于ph值5.0,浓度为8ppm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在25℃条件下进行表面杀菌3,5,7,9分钟,再用超滤无菌清水冲洗并沥干后,取二氧化氯溶液处理过不同时间的枸杞子和只是用水洗过的枸杞子(对照)分别放入盛有100ml肉汤培养基的无菌袋中,封口,用力揉搓2min,保证枸杞子各部位得到充分揉搓,然后在tsa培养基上铺平板,37℃培养24h,菌落计数,计算杀菌效率。
[0040]
表2实验结果显示,杀菌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但杀菌时间超过5min后再继续延长杀菌时间对对杀菌效果没什么影响,杀菌时间为5min时杀菌率即可达到99.6%,故选定最佳杀菌时间为5min即可。
[0041]
表2 杀菌时间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0042][0043]
1.1.3 ph值
[0044]
取新鲜成熟的枸杞子果,除去果梗、杂质、病虫害及霉变果,用饮用水清洗一遍再用纯化水清洗后,置于ph值4.0,5.0,6.0,7.0,浓度为8ppm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在25℃条件下进行表面杀菌5分钟,再用超滤无菌清水冲洗并沥干后,取二氧化氯溶液处理过的枸杞子和只是用水洗过的枸杞子(对照)分别放入盛有100ml肉汤培养基的无菌袋中,封口,用力揉搓2min,保证枸杞子各部位得到充分揉搓,然后在tsa培养基上铺平板,37℃培养24h,菌落计数,计算杀菌效率。
[0045]
表3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h值的增大杀菌效率越高,ph值为5.0时其杀菌率可达到最大值(99.3%),当ph值大于5.0时其杀菌效率呈下降趋势,故选定最佳杀菌ph值为5.0。
[0046]
表3.ph值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0047][0048]
1.1.4杀菌温度
[0049]
取新鲜成熟的枸杞子果,除去果梗、杂质、病虫害及霉变果,用饮用水清洗一遍再用纯化水清洗后,置于ph值5.0,浓度分别为8ppm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在20、25、30、35℃条件下进行表面杀菌5分钟,再用超滤无菌清水冲洗并沥干后,取二氧化氯溶液处理过的枸杞子和只是用水洗过的枸杞子(对照)分别放入盛有100ml肉汤培养基的无菌袋中,封口,用力揉搓2min,保证枸杞子各部位得到充分揉搓,然后在tsa培养基上铺平板,37℃培养24h,菌落计数,计算杀菌效率。
[0050]
表4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二氧化氯杀菌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保存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原有风味,故选定最佳温度为25℃。
[0051]
综上表1-4实验结果分析,筛选出二氧化氯对枸杞子表面杀菌的最佳工艺为:浓度8ppm的二氧化氯,在ph值为5.0,25℃条件下进行表面杀菌5分钟即可。
[0052]
1.2优选二氧化氯对枸杞子果实表面杀菌工艺
[0053]
从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可知,二氧化氯溶液浓度、杀菌时间、ph值对杀菌效率有显著性影响,而杀菌温度影响则不明显可忽略,因此本发明把二氧化氯浓度(a,ppm)、杀菌时间(b,min)、ph值(c)作为进一步考察的自变量因素。以杀菌效率为评价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优化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见表4~5。
[0054]
表4 因素水平表
[0055][0056]
表5 试验直观分析结果
[0057]
[0058][0059]
从表4、表5的结果分析可知影响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因素重要程度顺序为:二氧化氯浓度>杀菌时间>ph值,且二氧化氯浓度对杀菌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综合结果分析可筛选出二氧化氯杀菌的最佳工艺组合为a3b3c2,即二氧化氯对枸杞子果实表面杀菌的最佳工艺为:二氧化氯浓度为8ppm,在ph值为5.0,25℃条件杀菌5min即可。
[0060]
经试验验证,在该工艺条件下杀菌效果高达99.6%。
[0061]
2.枸杞果汁澄清工艺研究
[0062]
枸杞果汁中含有的果胶黏性较大,阻碍了固体粒子的沉降,致使果汁浑浊。果胶酶可水解果胶,这样固形物更易沉淀,从而使果汁澄清。影响枸杞果汁澄清度的因素有果胶酶加入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为筛选出枸杞子果汁的澄清工艺,本发明以果汁的透光率为评价指标,对这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筛选出枸杞果汁澄清工艺的最佳参数。
[0063]
2.1果胶酶加入量给果汁中加入不同量的果胶酶,混匀,ph值为4.5,40℃条件下处理4小时,测定枸杞果汁的透光率。
[0064]
表6实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加入量越大,枸杞果汁的澄清度越好,但当加入量超过0.2%后其影响效果微乎其微,故选定果胶酶的最佳加入量为0.2%。
[0065]
表6 果胶酶加入量对果汁澄清的影响
[0066][0067]
2.2酶解温度给果汁中加入0.2%的果胶酶,混匀,ph值为4.5,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4小时,测定枸杞果汁的透光率。
[0068]
表7实验结果表明:酶解温度升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果胶酶的活性,在35~40℃时,透光率随着酶解温度的升高增长较为明显;在40℃左右达到极值,后面随着酶解温度的增加,枸杞汁的透光率开始缓慢下降,说明过高的温度会抑制果胶酶的活性,故确定酶解温度为40℃。
[0069]
表7 酶解温度对果汁澄清的影响
[0070][0071]
2.3酶解时间
[0072]
给果汁中加入0.2%的果胶酶,混匀,ph值为4.5,40℃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测定
枸杞果汁的透光率。
[0073]
表8实验结果表明:枸杞汁的透光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也在逐渐提高,在1.0~2.0h内上升较快,当酶解时间超过2.0h时趋于平缓,说明此时酶解作用达到平衡,澄清作用不再继续进行,故确定最佳酶解时间为2.0h。
[0074]
表8 酶解时间对果汁澄清的影响
[0075][0076]
2.4ph值
[0077]
给果汁中加入0.2%的果胶酶,混匀,40℃条件下在不同ph值环境下处理,测定枸杞果汁的透光率。
[0078]
表9实验结果显示:ph值为4.5时,枸杞汁透光率到达峰值,明显看出在峰值两端随着ph值的递增或递减,透光率也跟着下降,果胶酶的活性得到抑制,酶促反应趋于平缓。故确定果胶酶作用最适ph值为4.5。
[0079]
表9 ph值对果汁澄清的影响
[0080][0081]
3.枸杞子果汁陶瓷膜滤除菌工艺研究
[0082]
枸杞子果汁热处理会对其营养成分及风味造成破坏,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全枸杞子果汁的风味和营养成分,采用无机陶瓷膜过滤法对枸杞果汁进行除菌灌装。以膜通量、过滤前后枸杞子果汁活性成分含量(枸杞多糖、甜菜碱)、重金属总量及除菌效果为评价指标,对无机陶瓷膜的孔径、进料温度、跨膜压力这三大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最佳参数条件。
[0083]
3.1指标测定法
[0084]

膜通量计算法:j=v/(a
×
t)
[0085]
公式中j为膜通量,j(l/m2/h);v为渗透液体积,l;a为膜有效面积,m2;t为获得一定体积渗透液所需的时间,h。
[0086]

枸杞果汁营养成分测定法:
[0087]
枸杞多糖、甜菜碱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
·
第一部p249页中枸杞多糖、甜菜碱的测定方法。
[0088]
重金属及有害元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0089]

除菌效果测定法:
[0090]
菌落总数的测定:按《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测定;
[0091]
大肠菌群的测定:按《gbt 4789.32-200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测定;
[0092]
3.2膜孔径的筛选
[0093]
膜孔径的大小是影响枸杞子果汁除菌效果、活性成分损失及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除去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取“2枸杞子果汁的澄清工艺”处理好的果汁用离心机4500转/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分别选用100、200、400nm孔径的无机陶瓷膜过滤枸杞子果汁,测定30min内膜通量的变化情况,测定不同孔径过滤的枸杞子果汁的枸杞多糖、甜菜碱、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不同孔径过滤后的枸杞果汁除菌效果。
[0094]
图1实验结果显示:过滤开始时,孔径越大其膜通量也越大;前10min中,3种膜的膜通量都下降,孔径越大通量衰减越剧烈,这是因随着过滤的进行,枸杞果汁中的细小颗粒物填堵在膜孔径内,导致膜污染较严重,孔径小的由于膜阻较大,通量较小,通量衰减相对也较小;10min后,三种膜通量均稳定后,200nm孔径的膜通量最大,故确定最佳的陶瓷膜孔径为200nm。
[0095]
表10 不同孔径对枸杞果汁活性成分及重金属有害元素的影响
[0096][0097]
表10实验结果显示:100nm孔径滤膜会导致枸杞子果汁活性成分部分损失,而200nm以上的孔径滤膜则几乎不会造成枸杞子果汁活性成分部分损失;此外,3种孔径除去重金属效果的优先次序为100nm>200nm>400nm,且均符合药用限度标准要求。用200nm的陶瓷滤膜过滤枸杞子果汁既能最大限度保存原果汁活性成分、风味,又能有效降低果汁中重金属的含量,避免对人体带来伤害,故确定最佳的陶瓷膜孔径为200nm。
[0098]
表11实验结果显示:孔径为100nm的陶瓷膜除菌效果最好,200nm次之,400nm最差。200nm除菌得到的菌落总数为11.39cfu/ml,未检测出大肠菌群,远低于(gb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而400nm陶瓷滤膜过滤的果汁中仍含有较高的菌落总数,且其大肠菌群数超标。故确定最佳的陶瓷膜孔径为200nm。
[0099]
表11 不同孔径的膜除菌效果
[0100][0101]
综合分析不同孔径对膜通量、枸杞果汁活性成分、重金属有害元素以及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选用200nm孔径的陶瓷膜为本次工艺所用。
[0102]
3.3跨膜压力的筛选
[0103]
取“2枸杞子果汁的澄清工艺”处理好的果汁用离心机4500转/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使用选定的200nm孔径的陶瓷膜分别在压力为0.5、1.0、1.5bar的条件下过滤枸杞子
果汁,测定30min内膜通量的变化情况。
[0104]
图2实验结果显示:200nm孔径的陶瓷膜在过滤开始时,跨膜压力越大其膜通量也越大;前10min中,3种膜的膜通量都下降,且跨膜压力越大的通量衰减反而越大。10min后,3种跨膜压力下的膜通量趋向稳定后,跨膜压力为1.0bar的膜通量最大且稳定。故确定最佳的跨膜压力为1.0bar。
[0105]
3.4进料温度的筛选
[0106]
取“2枸杞子果汁的澄清工艺”处理好的果汁用离心机4500转/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使用选定的200nm孔径的陶瓷膜在1.0bar的跨膜压力条件下,料液温度分别为30、40、50℃的条件下过滤,测定30min内膜通量的变化情况。
[0107]
图3实验结果显示:200nm孔径的陶瓷膜在过滤开始时,进料温度越大其膜通量也越大;前10min中,3种温度下的膜通量都下降,且进料温度越高的通量衰减反而越大。10min后,3种进料温度下的膜通量都趋向稳定后,进料温度为40℃的膜通量最大且稳定。故确定最佳的进料温度为40℃。
[0108]
综合上述所有实验结果得出陶瓷膜过滤枸杞子果汁的最佳工艺为:200nm孔径的陶瓷膜,跨膜压力为1.0bar,进料温度为40℃。
[0109]
该工艺参数经3次实验验证,结果均与上述实验结果相一致,故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枸杞子果汁的过滤除菌灌装。
[0110]
综上,本发明一种澄清枸杞子果汁的制备方法,充分保留了枸杞子的主要功能及营养成分,且能除去其中的重金属有害成分,并使有益成分均匀分布于果汁中,利于直接被人体吸收,大大提高其治疗保健价值的利用水平。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枸杞子果汁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易于市场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