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907367发布日期:2021-12-11 05:54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普通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活性益生菌,这一词语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健康功效,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活性益生菌具有防治腹泻、缓解不耐乳糖症状、预防阴道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力、缓解过敏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预防癌症等多种功效。人和动物体内的益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菌粉是以某种原料为主,配以其它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的每100克成品中水分含量不高于5克的固体制品,呈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按主要原料类别可将菌粉分为果香型、蛋白型和其它型三种。菌粉具有便于携带、易于保存、体积小、便于运输、食用方便、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品种多样等特点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菌粉行业逐渐步入快速发展通道,行业内企业数量和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消化道是人体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复杂系统,消化道内的肠道菌群对物质的消化吸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免疫、能量代谢以及人体健康等诸多方面,其中,肠道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近年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多种疾病均与肠道菌群失调和菌群多样性降低有关。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的构成是动态平衡的,各菌群相互制约、共存共荣,如果肠道菌群失调,就会增加疾病易感性,因此,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将会对宿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本发明制备的菌粉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提供一种能够维持肠道内的菌落平衡,既够能帮助消除腹泻,又能够杜绝便秘,对肠道起到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且能使得益生菌活性时间延长的益生菌粉。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益生菌粉,所述菌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聚异麦芽糖70-90份、抗性糊精2-15份、聚葡萄糖2-6份、乳酸菌复配粉(低聚果糖、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hn019)2-3份、木糖醇1-3份、橙粉1-3份、乳双歧杆菌bi-07 0.5-1份、短双歧杆菌m-16v 0.5-1份、动物双歧杆菌bb-12 0.5-1份、低聚果糖0.5-2份、磷酸三钙0.1-0.5份、硫酸钙0.05-0.1份。
5.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一种活性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先将木糖醇进行破碎,再加入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低聚果糖及橙粉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粉;
7.s2:磷酸三钙和硫酸钙分别用少量第一混粉进行三次倍释,得到第二混粉;
8.s3:将第一混粉和第二混粉倒入v型混合机,正转和反转15min,得到第三混粉;
9.s4:将乳酸菌复配粉、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动物双歧杆菌bb-12进行混合,得到第四混粉;
10.s5:待v型混料机里的第三混粉静置半小时以后,加入第四混粉,v型混料时间,正转和反转15min,混匀,制备成菌粉。
11.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s1步骤中特别添加了益生元“木糖醇、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低聚果糖”等膳食补充剂。
12.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s2步骤中的添加剂为磷酸三钙、硫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13.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s4步骤中乳酸菌复配粉的制备是采用了“益生元+益生菌”组合,添加婴幼儿可食用益生菌菌株“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hn019”,特别添加了益生元“低聚果糖”作为活性益生菌的养料。
14.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s4步骤中的乳酸菌复配粉、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bi-07、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动物双歧杆菌bb-12采用低温冷冻干燥技术。
15.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的一种活性益生菌粉,可直接温开水冲饮,或加入奶粉、米粉、或其他食品中用温开水冲饮。
16.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品在配方中加入益生元组合,水溶性膳食纤维“木糖醇、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为机体中活性益生菌提供养料,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元,同时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18.(2)本发明特别选用了五种婴幼儿可食用菌株,组成活性益生菌粉,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同时能够维持肠道内的菌落平衡,既够能帮助消除腹泻,又能够杜绝便秘,对肠道起到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20.实施例1
21.低聚异麦芽糖78.6份、抗性糊精5份、聚葡萄糖4份、乳酸菌复配粉(低聚果糖、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hn019)4份、木糖醇2份、橙粉2份、乳双歧杆菌bi-07 1份、短双歧杆菌m-16v 1份、动物双歧杆菌bb-12 1份、低聚果糖1份、磷酸三钙0.3份、硫酸钙0.1份。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活性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先将木糖醇进行破碎,再加入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低聚果糖及橙粉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粉;
24.s2:磷酸三钙和硫酸钙分别用少量第一混粉进行三次倍释,得到第二混粉;
25.s3:将第一混粉和第二混粉倒入v型混合机,正转和反转15min,得到第三混粉;
26.s4:将乳酸菌复配粉、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动物双歧杆菌bb-12进行混合,得到第四混粉;
27.s5:待v型混料机里的第三混粉静置半小时以后,加入第四混粉,v型混料时间,正转和反转15min,混匀,制备成菌粉。
28.实施例2
29.低聚异麦芽糖79份、抗性糊精8份、聚葡萄糖3份、乳酸菌复配粉(低聚果糖、鼠李糖
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hn019)3份、木糖醇2份、橙粉1份、乳双歧杆菌bi-07 1份、短双歧杆菌m-16v 0.5份、动物双歧杆菌bb-12 1份、低聚果糖1份、磷酸三钙0.3份、硫酸钙0.1份。
3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活性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s1:先将木糖醇进行破碎,再加入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低聚果糖及橙粉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粉;
32.s2:磷酸三钙和硫酸钙分别用少量第一混粉进行三次倍释,得到第二混粉;
33.s3:将第一混粉和第二混粉倒入v型混合机,正转和反转15min,得到第三混粉;
34.s4:将乳酸菌复配粉、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动物双歧杆菌bb-12进行混合,得到第四混粉;
35.s5:待v型混料机里的第三混粉静置半小时以后,加入第四混粉,v型混料时间,正转和反转15min,混匀,制备成菌粉。
36.实施例3
37.低聚异麦芽糖73.5份、抗性糊精10份、聚葡萄糖6份、乳酸菌复配粉(低聚果糖、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hn019)4份、木糖醇1份、橙粉2份、乳双歧杆菌bi-07 1份、短双歧杆菌m-16v 0.8份、动物双歧杆菌bb-12 0.8份、低聚果糖0.5份、磷酸三钙0.3份、硫酸钙0.1份。
3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活性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先将木糖醇进行破碎,再加入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低聚果糖及橙粉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粉;
40.s2:磷酸三钙和硫酸钙分别用少量第一混粉进行三次倍释,得到第二混粉;
41.s3:将第一混粉和第二混粉倒入v型混合机,正转和反转15min,得到第三混粉;
42.s4:将乳酸菌复配粉、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动物双歧杆菌bb-12进行混合,得到第四混粉;
43.s5:待v型混料机里的第三混粉静置半小时以后,加入第四混粉,v型混料时间,正转和反转15min,混匀,制备成菌粉。
44.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