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61587发布日期:2020-08-25 18:45阅读:26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黄金茶系蜡梅科植物、学名为柳叶蜡梅的嫩叶经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功能性绿茶。柳叶蜡梅为半常绿灌木,盛产于江西三清山及湘西保靖县原始深山,无污染,纯天然,承天地之精华,汇万物之灵气。打破茶叶界"高山出好茶"的定律。在280--500m低海拔地区产出茶氨酸含量在6%以上的优质绿茶,是目前中国茶氨酸含量最好的绿茶。

黄金茶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并有较好的降脂、健脑、减肥、醒酒之良效。常饮黄金茶,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高抗病能力。是21世纪最受欢迎的纯绿色生态型保健功能茶之一。然而长期以来黄金茶始终缺乏统一的工艺标准,民间制作的黄金茶品种单一,质量和口味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柳叶腊梅嫩茎叶,清洗后,上笼屉蒸3-5分钟,于40-50℃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50%以下;

2)将步骤1处理过的柳叶腊梅嫩茎叶浸泡在改良液中2-3小时,每20分钟搅拌翻动一次;

3)将步骤2处理过的柳叶腊梅嫩茎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3-5次,揉捻压力为6-8kg;

4)将步骤3处理过的成型茶叶采用手工翻抄至水分含量为3-5%,包装即得黄金茶。

其中,所述改良液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熬制而成:薄荷脑5-10%、红糖20-30%、甘草5-10%、砂仁2-4%、陈皮6-10%、蜂蜜20-30%、水30-45%。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使得茶叶在成型的同时,滋味物质充分生成,不仅具有清热解毒,防暑消暑的功效,而且茶中的茶多酚和茶氨酸的含量高,同时泡出的黄金茶的口感好,茶水中没有苦涩之味,带有一丝甘甜和清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采摘柳叶腊梅嫩茎叶,清洗后,上笼屉蒸4分钟,于45℃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50%以下;

2)将步骤1处理过的柳叶腊梅嫩茎叶浸泡在改良液中2小时,每20分钟搅拌翻动一次;

3)将步骤2处理过的柳叶腊梅嫩茎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4次,揉捻压力为7kg;

4)将步骤3处理过的成型茶叶采用手工翻抄至水分含量为4%,包装即得黄金茶。

其中,所述改良液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熬制而成:薄荷脑5%、红糖20%、甘草5%、砂仁3%、陈皮7%、蜂蜜20%、水40%。

通过以上步骤得到黄金茶原叶成分含量分别为:氨基酸总量6.2%、水浸出物41.83%、茶多酚19.55%、咖啡碱5.05%、总灰分5.62%、总黄酮类化合物1.12%、粗纤维6.68%、总果胶0.56%、花青素0.013%、酚∕氨3.1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柳叶腊梅嫩茎叶,清洗后,上笼屉蒸3-5分钟,于40-50℃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50%以下;

2)将步骤1处理过的柳叶腊梅嫩茎叶浸泡在改良液中2-3小时,每20分钟搅拌翻动一次;

3)将步骤2处理过的柳叶腊梅嫩茎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3-5次,揉捻压力为6-8kg;

4)将步骤3处理过的成型茶叶采用手工翻抄至水分含量为3-5%,包装即得黄金茶。

2.根据权利1所述黄金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液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熬制而成:薄荷脑5-10%、红糖20-30%、甘草5-10%、砂仁2-4%、陈皮6-10%、蜂蜜20-30%、水30-4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蒸制‑浸泡‑揉捻‑手工炒制。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黄金茶的制作方法,使得茶叶在成型的同时,滋味物质充分生成,不仅具有清热解毒,防暑消暑的功效,而且茶中的茶多酚和茶氨酸的含量高,同时泡出的黄金茶的口感好,茶水中没有苦涩之味,带有一丝甘甜和清凉。

技术研发人员:蒋繁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蒋繁荣
技术研发日:2020.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