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类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2090发布日期:2021-02-05 16:5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贝类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类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向用户提供清洁的产品,扇贝加工的第一步便是清洗,而扇贝在生长过程中,壳外附生了许多水生生物,所附生的包括其他沙子、藻类和淤泥等,它们与贝壳的粘着力很大,轻易不能被清洗掉。
[0003]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0972323.5;公开日:2018.11.06公开了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贝类清洗装置,该贝类清洗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箱盖,水箱上设有水槽,水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的顶部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清洗框,清洗框的顶部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承载网,承载网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半球形板,半球形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橡胶条,箱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橡胶柱,多个橡胶柱与多个半球形板交错设置。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使得滑杆进行左右移动,使得清洗框内的贝类物品能够左右移动,橡胶条和毛刷与贝类物品发生相对摩擦时即可清洗贝类物品表面的污物,以实现对贝类物品的快速清洗工作,操作方便。
[0004]
以上发明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清洗时,贝类容易堆积在一起,互相接触,其表面存在清洗不到的部分,因此,清洗效果有待提升。
[0005]
2.无法在清洗时,按照贝类的体积大小进行筛分,大小不同的贝类清洗后,需要通过人工再次分类,费时费力,不利于分级储存和后期的售卖。
[0006]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能防止堆积,清洗彻底,同时能在清洗时按照体积大小筛分和分级储存,无需清洗后再通过人工分类,省时省力,方便售卖的贝类清洗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类清洗设备。
[0008]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贝类清洗设备,包括底座和防护外壳,所述底座呈水平设置,所述防护外壳固定设在底座的顶部,防护外壳为矩形壳体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清洗机构和筛选机构,所述控制器固定设在防护外壳的外壁上,所述清洗机构滑动设在防护外壳的内部以用来清洗贝类,清洗机构包括清洗箱、驱动组件和三个刷洗组件,所述清洗箱滑动设置在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设在防护外壳的外壁上,三个刷洗组件等间距设置在清洗箱的内部,所述筛选机构设在清洗箱的内部以用来区分贝类大小,筛选机构包括收集板和分选组件,所述分选组件设在清洗箱的内部,所述收集板设在分选组件的下方并与清洗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导轨,清洗箱的顶部和底部均
呈对称设置有四个滑轮,每两个滑轮均与一个导轨滑动连接,并且清洗箱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连杆和滚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在防护外壳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链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防护外壳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驱动电机的底部一端插设有旋转轴,所述第二链轮套设在旋转轴的外壁上,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套设有链条,并且第一链轮比第二链轮小,所述连杆固定设在旋转轴的底部,所述滚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杆远离第二链轮的底部一端,并且防护外壳的内侧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之间通过两个直线轴承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牵引槽,所述滚轮与牵引槽套接,滑块的底部与两个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防护外壳的底部一端固定设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齿条。
[0012]
进一步的,每个刷洗组件均包括安装套、刮板和两个清洗刷,防护外壳的内壁上等间距插设有三个铰接轴,所述安装套套设在其中一个铰接轴的外壁上,两个清洗刷固定设在安装套的圆周方向上的外壁上,所述刮板固定设在安装套的圆周方向上的外壁上,每个铰接轴靠近齿条的一端均套设有带轮,三个带轮之间套设有皮带,其中一个靠近u型杆的铰接轴上套设有齿轮,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分选组件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等间距设置在清洗箱的内部,并且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两端均与清洗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筛孔、第二筛孔和第三筛孔,第一筛孔大于第二筛孔,第二筛孔大于第三筛孔,并且第一筛孔、第二筛孔和第三筛孔的顶部均为斜角结构,三个清洗刷分别位于第一过滤板的顶部、第二过滤板的顶部和第三过滤板的顶部,所述收集板上设有若干个仅供灰尘经过的通孔。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收集板的顶部均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楔形挡块,若干个第一筛孔、第二筛孔和第三筛孔分别位于每两个楔形挡块之间。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的顶部两端呈对称设置有两个上料口,每个上料口上均铰接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清洗箱的前部外壁上铰接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把手,并且密封门上安装有玻璃观察窗。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的底部为楔形结构,所述清洗箱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清洗箱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旋盖,防护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可供排水管伸缩的插孔。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计导轨、滑轮、清洗箱和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清洗箱于防护外壳的内部水平往复滑动,导轨和滑轮的设计使得清洗箱的滑动更加顺畅,因而通过清洗箱的晃动力再配合清洗水源对其内部的贝类进行清洗,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浸泡的方式,能对贝类表面粘附的异物进行软化,从而降低贝类表面异物的硬度,有利于提升清洗效率。
[0018]
2.本发明通过设计刷洗组件,即安装套、刮板和两个清洗刷,刮板旋转时,可对贝类进行抚匀和打散,两个清洗刷则用来对贝类的表面进行刷洗,去除贝类表面的异物,即在
清洗箱水平往复滑动的同时,可对堆积在一起的贝类进行打散和初步的刷洗,打散后,可防止造成堵塞,又能对贝类进行二次的刷洗,避免贝类因堆积无法刷洗到的部分的问题,在起到提升清洗效果的同时,也方便了贝类后续的筛选。
[0019]
3.本发明通过设计分选组件,即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并在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分别设计若干个第一筛孔、第二筛孔和第三筛孔,能对不同大小的贝类进行筛分和筛分后的储存,在筛分后,又能通过三组清洗刷进行再次的清洗,进一步提升清洗效果。
[0020]
4.综合2和3两条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在对贝类进行清洗的同时,同步利用三组清洗刷对不同大小的贝类,先是抚匀,然后进行刷洗,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三个刮板自动逐层将不同大小的贝类筛分至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并收集,即能够在清洗结束后,自动完成贝类的大小分类,无需清洗后通过人工挑选完成,省时省力,同时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方便贝类后续的售卖,并且通过收集板能将贝类表面刷洗下来的沙子和淤泥等异物进行初步筛分,防止造成污染。
[0021]
5.综合2和3两条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对贝类进行清洗的同时,能达到同步分类贝类大小的效果,并且整个设备只依靠一个驱动电机作为驱动源,带动多个机构运作,降低了本设备的运行成本和制造成本,同时降低了本设备的耗电量,进而有利于降低贝类的清洗成本。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3]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清洗机构和筛选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防护外壳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清洗箱除去密封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刷洗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防护外壳2,导轨20,滑块200,u型杆21,齿条210,带轮211,皮带212,齿轮213,控制器3,清洗机构4,清洗箱40,滑轮400,连接杆401,密封盖402,密封门403,玻璃观察窗404,排水管405,旋盖406,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10,第一链轮411,第二链轮412,连杆413,滚轮414,链条415,刷洗组件42,安装套420,刮板421,清洗刷422,筛选机构5,收集板50,分选组件51,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第三过滤板512,第一筛孔513,第二筛孔514,第三筛孔515,通孔516,楔形挡块5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5]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6]
参照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贝类清洗设备,包括底座1和防护外壳2,所述底座1呈水平设置,所述防护外壳2固定设在底座1的顶部,防护外壳2为矩形壳体结构,还包括控制器3、清洗机构4和筛选机构5,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在防护外壳2的外壁上,所述清洗机构4滑动设在防护外壳的内部以用来清洗贝类,清洗机构4包括清洗箱40、驱动组件41和三个刷洗组件42,所述清洗箱40滑动设置在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41设在防护外壳的外壁上,三个刷洗组件42等间距设置在清洗箱40的内部,所述筛选机构5设在清洗箱40的内部以用来区分贝类大小,筛选机构5包括收集板50和分选组件51,所述分选组件51设在清洗箱40的内部,所述收集板50设在分选组件51的下方并与清洗箱4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1与控制器3为电性连接。
[0027]
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导轨20,清洗箱40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对称设置有四个滑轮400,每两个滑轮400均与一个导轨20滑动连接,并且清洗箱40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401,由于清洗箱40体积较大,加之其内部需要同时容纳清洗水源和大量贝类,因而设计导轨20和滑轮400,每两个滑轮400均与一个导轨20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清洗箱40的滑动更加顺畅,有利于提升清洗效果。
[0028]
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驱动电机410、第一链轮411、第二链轮412、连杆413和滚轮414,所述驱动电机410固定设在防护外壳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链轮411套设在驱动电机410的输出端上,防护外壳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驱动电机410的底部一端插设有旋转轴,所述第二链轮412套设在旋转轴的外壁上,第一链轮411和第二链轮412之间套设有链条415,并且第一链轮411比第二链轮412小,所述连杆413固定设在旋转轴的底部,所述滚轮414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杆413远离第二链轮412的底部一端,并且防护外壳的内侧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之间通过两个直线轴承滑动设置有滑块200,所述滑块200的顶部开设有牵引槽,所述滚轮414与牵引槽套接,滑块200的底部与两个连接杆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0与控制器3电连接,当贝类被倒入清洗箱40的内部后,通过控制器3启动驱动电机410,因而带动其输出端上的第一链轮411旋转,由于第一链轮411和第二链轮412通过链条415套接,第二链轮412与旋转轴套接,旋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旋转轴旋转,又因为旋转轴与连杆413固定连接,连杆413远离旋转轴的一端与滚轮414转动连接,滚轮414与滑块200顶部的牵引槽套接,滑块200与两个导向杆滑动连接,进而带动滑块200于防护外壳的内部水平往复滑动,又因为滑块200通过两个连接杆401与清洗箱40固定连接,进一步带动清洗箱40于防护外壳的内部水平滑动,因而通过清洗箱40的晃动力再配合清洗水源对其内部的贝类进行清洗。
[0029]
所述防护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防护外壳的底部一端固定设有u型杆21,所述u型杆2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齿条210,横板用来安装u型杆21。
[0030]
每个刷洗组件42均包括安装套420、刮板421和两个清洗刷422,防护外壳的内壁上等间距插设有三个铰接轴,所述安装套420套设在其中一个铰接轴的外壁上,两个清洗刷422固定设在安装套420的圆周方向上的外壁上,所述刮板421固定设在安装套420的圆周方向上的外壁上,每个铰接轴靠近齿条210的一端均套设有带轮211,三个带轮211之间套设有
皮带212,其中一个靠近u型杆21的铰接轴上套设有齿轮213,所述齿条210与齿轮213啮合连接,在清洗箱40于防护外壳的内部水平往复滑动的同时,由于齿轮213与其中一个靠近齿条210的铰接轴套接,齿轮213与齿条210啮合连接,齿条210与防护外壳通过横板固定连接,因而通过齿轮213旋转带动其中一个铰接轴旋转,由于每个安装套420均与一个铰接轴套接,刮板421和两个清洗刷422均与安装套420的外壁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刮板421和两个清洗刷422旋转,刮板421旋转时,可对贝类进行抚匀和打散,两个清洗刷422则用来对贝类的表面进行刷洗,去除贝类表面的异物,即在清洗箱40水平往复滑动的同时,可对堆积在一起的贝类进行打散和初步的刷洗,打散后,可防止造成堵塞,又能对贝类进行二次的刷洗,避免贝类堆积时无法刷洗到的部分,在起到提升清洗效果的同时,也方便了贝类后续的筛选,每个带轮211均与一个铰接轴套接,三个带轮211通过皮带212套接,则方便另外两个清洗刷422的旋转,进而方便对分类后的贝类进行刷洗。
[0031]
所述分选组件51包括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所述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等间距设置在清洗箱40的内部,并且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的两端均与清洗箱4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筛孔513、第二筛孔514和第三筛孔515,第一筛孔513大于第二筛孔514,第二筛孔514大于第三筛孔515,并且第一筛孔513、第二筛孔514和第三筛孔515的顶部均为斜角结构,三个清洗刷422分别位于第一过滤板510的顶部、第二过滤板511的顶部和第三过滤板512的顶部,所述收集板50上设有若干个仅供灰尘经过的通孔516,在三个清洗刷422旋转的同时,由于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等间距设置在清洗箱40的内部,又因为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上分别设计有若干个第一筛孔513、第二筛孔514和第三筛孔515,第一筛孔513大于第二筛孔514,第二筛孔514大于第三筛孔515,因而通过最上面的清洗刷422首先对混杂在一起的贝类进行打散,在清洗的同时,受到若干个第一筛孔513的过滤作用,体积大的贝类停留在第一过滤板510上,体积中等和小的贝类继续下落,而在中等和小的贝类下落至第二过滤板511的顶部后,经过第一过滤板510和第二过滤板511之间的清洗刷422和若干个第二筛孔514的作用,体积中等的贝类停留在第二过滤板511上,体积小的贝类继续下落,而当体积小的贝类下落至第三过滤板512的顶部后,经过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之间的清洗刷422和若干个第三筛孔515的作用,体积小的贝类停留在第三过滤板512的顶部,所有从贝类上刷洗下落的沙子和淤泥等继续下落,直至落到收集板50的顶部,由于收集板50上的若干个通孔516设计为仅供灰尘经过,因而将沙子收集在收集板50的顶部,收集的沙子可用来填埋路面等,淤泥等则沉积至清洗箱40的内侧底部,也方便后续排出,保证了清洗箱40的内部清洁,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在对贝类进行清洗的同时,同步将不同大小的贝类进行筛分和分级储存,筛分后的贝类又能得到更加彻底的清洗,提升了清洗效果,分级储存则方便了清洗后的拿取和后续的售卖,同时能将贝类表面刷洗下来的沙子和淤泥等异物进行初步筛分,防止造成污染。
[0032]
所述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第三过滤板512和收集板50的顶部均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楔形挡块517,若干个第一筛孔513、第二筛孔514和第三筛孔515分别位于每两个楔形挡块517之间,楔形挡块517用来防止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上的贝类堆积至两侧位置,从而有利于不同大小的贝类能经第一筛孔513、第二筛孔514
和第三筛孔515依次过滤,进而提升筛分效果。
[0033]
所述清洗箱40的顶部两端呈对称设置有两个上料口,每个上料口上均铰接设置有密封盖402,所述清洗箱40的前部外壁上铰接设置有密封门403,所述密封门403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把手,并且密封门403上安装有玻璃观察窗404,当进行贝类的清洗时,首先将两个密封盖402打开,然后对清洗箱40的内部注水,注水高度超过第一过滤板510顶部的清洗刷422即可,接着,将贝类直接倒入清洗箱40的内部,然后将两个密封盖402关闭,在清洗结束,清洗箱40的内部水源排出后,通过把手将密封门403打开,从而取出清洗并分类好的贝类,玻璃观察窗404用来实时查看清洗状况,以便在清洗不彻底等情况时,可进行二次清洗,使得清洗和分类过程透明化,有利于提升贝类的清洗和筛分效率。
[0034]
所述清洗箱40的底部为楔形结构,所述清洗箱40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405,所述排水管405远离清洗箱40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旋盖406,防护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可供排水管405伸缩的插孔,当清洗箱40内的水清洗,在对贝类进行清洗和分类后,通过人工将旋盖406旋开,由于清洗箱40的底部为楔形结构,从而使得其背部的水源从清洗箱40的底部排至清洗箱40的外部,插孔的设计为了满足清洗箱40水平滑动的要求,防止其滑动时与防护外壳碰触。
[003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进行贝类的清洗时,首先将两个密封盖402打开,然后对清洗箱40的内部注水,注水高度超过第一过滤板510顶部的清洗刷422即可,接着,将贝类直接倒入清洗箱40的内部,然后将两个密封盖402关闭,在清洗结束,清洗箱40的内部水源排出后,通过把手将密封门403打开,从而取出清洗并分类好的贝类,玻璃观察窗404用来实时查看清洗状况,以便在清洗不彻底等情况时,可进行二次清洗,使得清洗和分类过程透明化,有利于提升贝类的清洗和筛分效率。
[0036]
当贝类被倒入清洗箱40的内部后,通过控制器3启动驱动电机410,因而带动其输出端上的第一链轮411旋转,由于第一链轮411和第二链轮412通过链条415套接,第二链轮412与旋转轴套接,旋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旋转轴旋转,又因为旋转轴与连杆413固定连接,连杆413远离旋转轴的一端与滚轮414转动连接,滚轮414与滑块200顶部的牵引槽套接,滑块200与两个导向杆滑动连接,进而带动滑块200于防护外壳的内部水平往复滑动,又因为滑块200通过两个连接杆401与清洗箱40固定连接,进一步带动清洗箱40于防护外壳的内部水平滑动,因而通过清洗箱40的晃动力再配合清洗水源对其内部的贝类进行清洗。
[0037]
在清洗箱40于防护外壳的内部水平往复滑动的同时,由于齿轮213与其中一个靠近齿条210的铰接轴套接,齿轮213与齿条210啮合连接,齿条210与防护外壳通过横板固定连接,因而通过齿轮213旋转带动其中一个铰接轴旋转,由于每个安装套420均与一个铰接轴套接,刮板421和两个清洗刷422均与安装套420的外壁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刮板421和两个清洗刷422旋转,刮板421旋转时,可对贝类进行抚匀和打散,两个清洗刷422则用来对贝类的表面进行刷洗,去除贝类表面的异物,即在清洗箱40水平往复滑动的同时,可对堆积在一起的贝类进行打散和初步的刷洗,打散后,可防止造成堵塞,又能对贝类进行二次的刷洗,避免贝类堆积时无法刷洗到的部分,在起到提升清洗效果的同时,也方便了贝类后续的筛选,每个带轮211均与一个铰接轴套接,三个带轮211通过皮带212套接,则方便另外两个清洗刷422的旋转,进而方便对分类后的贝类进行刷洗。
[0038]
在三个清洗刷422旋转的同时,由于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等间距设置在清洗箱40的内部,又因为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上分别设计有若干个第一筛孔513、第二筛孔514和第三筛孔515,第一筛孔513大于第二筛孔514,第二筛孔514大于第三筛孔515,因而通过最上面的清洗刷422首先对混杂在一起的贝类进行打散,在清洗的同时,受到若干个第一筛孔513的过滤作用,体积大的贝类停留在第一过滤板510上,体积中等和小的贝类继续下落,而在中等和小的贝类下落至第二过滤板511的顶部后,经过第一过滤板510和第二过滤板511之间的清洗刷422和若干个第二筛孔514的作用,体积中等的贝类停留在第二过滤板511上,体积小的贝类继续下落,而当体积小的贝类下落至第三过滤板512的顶部后,经过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之间的清洗刷422和若干个第三筛孔515的作用,体积小的贝类停留在第三过滤板512的顶部,所有从贝类上刷洗下落的沙子和淤泥等继续下落,直至落到收集板50的顶部,由于收集板50上的若干个通孔516设计为仅供灰尘经过,因而将沙子收集在收集板50的顶部,收集的沙子可用来填埋路面等,淤泥等则沉积至清洗箱40的内侧底部,也方便后续排出,保证了清洗箱40的内部清洁,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在对贝类进行清洗的同时,同步将不同大小的贝类进行筛分和分级储存,筛分后的贝类又能得到更加彻底的清洗,提升了清洗效果,分级储存则方便了清洗后的拿取和后续的售卖,同时能将贝类表面刷洗下来的沙子和淤泥等异物进行初步筛分,防止造成污染。楔形挡块517用来防止第一过滤板510、第二过滤板511和第三过滤板512上的贝类堆积至两侧位置,从而有利于不同大小的贝类能经第一筛孔513、第二筛孔514和第三筛孔515依次过滤,进而提升筛分效果。
[0039]
在对贝类进行清洗和分类后,通过人工将旋盖406旋开,由于清洗箱40的底部为楔形结构,从而使得其背部的水源从清洗箱40的底部排至清洗箱40的外部,插孔的设计为了满足清洗箱40水平滑动的要求,防止其滑动时与防护外壳碰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