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腊烤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83286发布日期:2022-01-29 10:1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腊烤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烧腊烤制设备。


背景技术:

2.烧腊是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汉族传统名菜,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酱汁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制,具体如烧鹅、乳鸽、乳猪、叉烧等。传统的烧腊制作是利用木/碳燃烧的热量来烤制的,其烧腊的质量与师傅的经验有极大关系,难于推广。cn200920193803.8公开了一种烧腊机,其包括有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烧腊室,烧腊室内设有挂钩,箱体内设有位于烧腊室上方的风机和位于烧腊室一侧的发热管,烧腊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风口和与发热管对应的入风口,风机的吸气口对着烧腊室的出风口,风机的吹气口对着发热管,通过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风进行烤制食物。虽然,它可以对烧腊缸内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然而,由于它并非采用明火烤制,其风味难以与传统烧鹅相媲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烤制效果优良、可升降调节的烧腊烤制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腊烤制设备,包括烧腊室,烧腊室内设有挂钩架,挂钩架设有若干挂钩,电机驱动传动机构使所述挂钩架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龙门架,底座固定在龙门架的底部,由上盖、烧腊缸、底座围成所述烧腊室;第一升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上盖和龙门架的立柱,使得所述上盖可沿立柱垂直升降,第二升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烧腊缸和龙门架的立柱,使得所述烧腊缸可沿立柱垂直升降,传动机构和挂钩架设置在所述上盖内;所述底座上设有明火燃烧炉。
5.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采用丝杆螺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于龙门架立柱上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位于龙门架立柱下部。
6.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由第一电机链条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由第二电机链条传动机构驱动。
7.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若干行星齿轮、从动齿轮及中心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挂钩架上,所述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挂钩架上,所述中心齿轮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挂钩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上,四种所述齿轮形成一个行星轮系,使所述挂钩同时自转与公转。
8.所述明火燃烧炉设计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配置有一风门电机。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改良了传统的烧腊烤制设备的结构,保留明火烤制的同时,能够保证烧腊烤制均匀,烤制效果更佳。
11.2、可电动升降上盖或烧腊缸,节省人力且更加安全。
12.3、可升起上盖观察烧腊烤制情况,且没有被溅出热油烫伤的危险。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烧腊烤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烧腊烤制设备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烧腊烤制设备的侧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烧腊烤制设备的a-a面剖视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烧腊烤制设备煤炉的剖视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烧腊烤制设备煤炉b-b面俯视图。
19.图7是烧腊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参见图1-7,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烧腊烤制设备,包括烧腊室,烧腊室内设有挂钩架,挂钩架设有若干挂钩,电机驱动传动机构使所述挂钩架旋转,还包括底座、龙门架,底座固定在龙门架的底部,由上盖、烧腊缸、底座围成所述烧腊室;第一升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上盖和龙门架的立柱,使得所述上盖可沿立柱垂直升降,第二升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烧腊缸和龙门架的立柱,使得所述烧腊缸可沿立柱垂直升降,传动机构和挂钩架设置在所述上盖内;所述底座上设有明火燃烧炉。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均采用丝杆螺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位于龙门架立柱上部,第二升降机构位于龙门架立柱下部。
22.具体是:其包括底座3及安装在底座3上的龙门架5,烧腊缸2 及上盖1。其中,龙门架5的两个立柱内,上部安装有上盖丝杆 52,下部安装有缸架丝杆51。烧腊缸2为一个上下开口的缸体,其下部被缸架7所支托,缸架7两端连接在龙门架5立柱中的缸体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上,缸体升降机构包括龙门架5立柱中的缸架丝杆51。通过缸架丝杆51的旋转,可控制缸架7的上下移动。缸架丝杆51主要通过第二电机链条传动机构驱动,其中,第二电机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缸体升降机构主动电机33及主动链轮、链条 34、四个张紧链轮34、两个缸体升降机构从动链轮36。缸体升降机构主动电机33及主动链轮提供动力,而链条34用于传递动力,张紧链轮34可以减小链条34在传动过程中发生过大的抖动,以及使链条避开底部的煤炉8;缸体升降机构从动链轮36分布在底座3下部的左右两侧,且对应龙门架5立柱的位置设置,其连接立柱中的缸架丝杆51。
23.在底座3的四个角安装有四个滚轮31,滚轮31使整个烧腊烤制设备能够随用户需要进行移动。参照图4-5,在底座3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煤炉8,煤炉8上部的外壳向外拓展形成一个环形圆盘 82。在烧制过程中,烧腊上会释出大量的热油,此时先在环形圆盘 82中装入一定的水,热油滴落至环形圆盘82中内,浮于盘中的水面上,当达到一定量的液面超过环形圆盘82中设置的排油管81的上端口,油液经排油管81溢出。煤炉8下部引出一条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另一端安装一个风门电机32,其能够向煤炉8内腔进风,并根据用户的指示或按照系统设定程序控制进风量,同时控制火力的大小,对烧腊烤制进行更加细致的把控。当需要进行烤制时,将烧腊缸2升起,往煤炉8内腔中放入适量的木炭。煤炉8下部设置有一点
火装置,配合风门电机32对木炭进行点火。煤炉8下设置有一个抽屉式的炭灰盒9,用于盛放炭灰,当炭灰装满时,拉出炭灰盒9 倒出炭灰,这样的设计便于用户更加轻松地清理炭灰。
24.上盖1用于闭合烧腊缸2上开口及勾吊烧腊。上盖1上部设置跨杆11,跨杆11两端连接至龙门架5立柱中的上盖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中,上盖升降机构包括龙门架5立柱中的上盖丝杆52。通过上盖丝杆52的旋转,可控制上盖1的上下移动。上盖丝杆52的驱动与缸架丝杆51的驱动装置一致,在龙门架5上部设计有驱动电机以及第一电机链条传动机构,通过电机输出动力,第一电机链条传动机构传递至上盖丝杆52使其转动,控制上盖1的上下移动。为了不使烧腊腔气压过高或co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在上盖1 设计有一个通风口12。为了使烧腊烤制均匀,避免出现烧焦的情况,上盖1内设计有一套烧腊旋转机构,其包括:旋转电机16、主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中心齿轮17、行星齿轮15、挂钩架18、挂钩19。其中,主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中心齿轮17、行星齿轮15形成一个行星轮系。从动齿轮14在转盘架19上转动,在转盘架19内侧设置转盘内外圈轴承以支持从动齿轮14。中心齿轮17固定在上盖1的上部不旋转,用于驱动六个行星齿轮15进行自转;从动齿轮14与挂钩架18为一个整体,六个行星齿轮15安装在挂钩架 18上,随挂钩架18同步转动(公转状态),挂钩19安装在行星齿轮15上,随其旋转而转动。当旋转电机16启动时,主动齿轮13旋转,驱动从动齿轮14及与从动齿轮14一体的挂钩架18旋转,安装于挂钩架18上的行星齿轮15随之围绕从动齿轮14的圆心进行公转,从而挂钩19及其勾吊的烧腊产生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固定在上盖1上部的中心齿轮17与行星齿轮15啮合,驱动其自转,由此挂钩19及其勾吊的烧腊产生自转。
25.在龙门架5的中部,环绕有一个环形的加强圈6,用于提高龙门架5的结构强度。在需要观察烧制情况或烧腊烧制完成后,在打开上盖1时并向上升起时,烧腊容易出现向外滋油的现象,对用户造成烫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烧腊烤制设备还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弧形观察面板4。
26.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