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莓茶的加工方法及产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68835发布日期:2022-04-09 03:18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莓茶的加工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2.莓茶又名显齿蛇葡萄,莓茶其所含黄酮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镇痛消肿、降脂、降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莓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
3.cn 112715713 a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嫩芽莓茶紧压茶饼或球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鲜叶采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松包、闷青、晾青、压制、晾晒/烘干。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感少仓储面积和空间; 2、杜绝了莓茶因搬运和运输造成的残次品;3、杜绝了莓茶表面的黄酮结晶体的脱落,造成有益成分的流失;4、减少了莓茶的包装成本。同等重量的莓茶饼或茶球体积缩小了5-6倍;5、莓茶冲泡的定量得已确定。一泡一个,克重明确;6、提高了便携性。出差或上班可以随身携带20个莓茶小饼或球,而不占地方,非常方便。7、销售过程中也避免同质化竞争,包装制型也更多样化,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避免原来干茶按轻抛物计算体积规格的高物流成本。
4.cn 111513165 a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方便型复配莓茶及其加工方法”,通过采摘、过筛、杀青、揉捻、焖青、摊晾、控水、定型、烘干、包装一系列完善的加工方法制备出莓茶,通过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制作的莓茶,在保证莓茶的优良功效的同时,有效提升所制作的莓茶品质,改良了现有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中的不足,给莓茶的存储、运输、冲泡提供很大的便利,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提升饮用者的饮用体验感,有利于将这款集功效、便捷、美观的茶品推广饮用。
5.cn 113498817 a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莓茶的制作方法”,该莓茶按加工原料种类、加工工艺及成品品质特征,分为芽尖莓茶、普叶莓茶和颗粒莓茶三种;所述芽尖莓茶以4月~9月采摘的长度5cm~12cm、带1芽~3芽及3叶~10叶的幼嫩芽尖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析晶、干燥、分拣、预包装工序加工而成;所述普叶莓茶以8月~11月采摘的植株中部生长定型的嫩绿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析晶、干燥、分拣、预包装工序加工而成;所述颗粒莓茶以9月~11月采摘的植株中部生长定型的绿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做形、析晶、干燥、分拣、预包装工序加工而成。其制备简单,分类制作,可以品尝不同时间的莓茶,且不同时间的莓茶的功效不一样。
6.申请人是专业从事莓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研究的专业公司,在多年的加工的过程中,发现了目前莓茶加工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是不将茶叶压紧,由于茶叶比较干燥,在加工或食用过程中,由于受力摩擦会导致包装容器中出现很多白色粉末,这些白色粉末为莓茶表面脱落的黄酮,导致莓茶营养流失。由于这些白色粉末不方便食用,往往被消费者丢弃,造成浪费;也有把莓茶压紧加工成块状的,但由于工艺问题,块状莓茶的颜色都是黑色,口感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莓茶的加工方法及产品。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莓茶的加工方法,包括采摘、摊青、杀青、揉捻、解块、摊凉、定型和烘干,摊凉时控制10%《莓茶叶水分《20%,然后采用特制模具进行定型。
9.作为优选,摊凉时莓茶叶水分控制12-19%。
10.作为优选,摊凉时莓茶叶水分控制13-18%。
11.作为优选,摊凉时莓茶叶水分控制14-16%。
12.作为优选,摊凉时莓茶叶水分控制15%。
13.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表面喷涂不贴材料特氟龙制作而成。
14.作为优选,定型为饼状或球状。
15.作为优选,将定型为饼状或球状的莓茶进行包装。
16.一种按照所述加工方法制备的莓茶产品。
17.本发明方法将莓茶叶经摊放、杀青、揉捻、解块和摊凉,摊凉时控制10%《莓茶叶水分《20%,采用不锈钢制作模具,并在模具表面设置不贴材料特氟龙,用模具将莓茶压紧制成饼状或球状,茶叶不粘贴模具,茶饼或茶球表面平整美观。并且,可以保证莓茶表面黄酮不会脱落(白色粉末)、营养不会流失,外形银白美观不碎裂,便于保存、包装和携带,莓茶饼和球食用方便,口感原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茶饼。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20.一莓茶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鲜叶采集,采集莓茶的嫩叶;步骤二:鲜叶摊放,采集回来的鲜叶需摊放在摊晾筛上,通过人工翻筛,去除表面水分、摘取部分粗梗及吹去叶面细微灰尘颗粒,确保鲜叶干净卫生、无表面水份的入锅杀青要求;步骤三:杀青,使用燃气滚筒机杀青,温度控制在200℃左右,转速控制在900转左右,直至有叶梗微黄,叶面有白色物质析出,然后出锅;步骤四:揉捻,杀青结束后装入布袋,放入揉捻机,正反交替揉2分钟左右;步骤五:解块,通过揉捻过的茶变成球块状,需充分解散茶球,温度80~100℃解块,即解散茶球;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5%。
21.步骤七:压制定型,将步骤六摊凉后的莓茶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调整好规格,用紧压茶液压机压制成饼状或球状即可;模具采用不锈钢制作,横具表面涂有不贴的特
氟龙材料,这样可以保证茶叶不粘贴模具,且茶饼或茶球表面平整美观。
22.步骤八:晾晒/烘干,将通过紧压后的茶块,晾晒/烘干,包装。
23.实施例2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1%。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24.实施例3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2%。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25.实施例4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3%。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26.实施例5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4%。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27.实施例6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6%。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28.实施例7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7%。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29.实施例8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8%。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30.实施例9步骤六:摊凉,将解块后的茶充分分散摊晾,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莓茶的水分含量,控制莓茶中的水分含量为19%。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31.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