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9448发布日期:2022-03-16 22:5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


背景技术:

2.蜀香风味是一种特殊的调味,属于巴蜀地方特色风味的一种,其核心配料为特别炼制的辣椒油,即蜀香红油,广泛应用在肉制品、蔬菜制品中,如蜀香牛肉等,深受大众欢迎。传统红油制作:将植物油烧至一定温度后,将油浇入准备好的辣椒粉中,在搅拌的作用下炼制一段时间后,停止搅拌,让其自然冷却,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制作完成。
3.传统的红油制作存在以下问题:1、产品的炼制受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炼制过程中的温度无法控制,因而产品的质量无法保持稳定;2、炼制期间,加入香精后的反应温度无法控制,因而产品的质量无法保持稳定;3、自然冷却时,红油暴露在空气中,风味物质容易流失。4、冷却速度慢,生产周期长,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其可有效控制辣椒油冷却的速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该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设有搅拌结构,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通冷却水的冷却夹套,冷却夹套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夹套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检测罐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7.进一步的:
8.所述冷却夹套设在罐体的外侧,冷却夹套包裹罐体的下部设置。
9.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口、压力表口、清洗口以及人孔。
10.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叶片,搅拌电机固定在罐体顶部上,搅拌叶片位于罐体内设在搅拌电机的转轴上,罐体的底部为弧形结构,位于罐体底部的搅拌叶片为刮壁锚式叶片。
11.所述罐体为圆筒形结构,罐体上部外缘上设有一组伸出的耳座。
12.所述罐体和冷却夹套均为圆筒形结构,冷却夹套内壁和罐体之间设有加强圈。
13.所述出料口设在罐体底部中心位置处。
14.所述人孔上设有可打开的盖板,盖板上设有视镜和照明灯。
15.所述耳座为四个,四个耳座沿周向均布在罐体外缘上。
16.所述加强圈为框架结构;或加强圈为环形板,环形板上设有通孔。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该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夹套通冷却水控制炼制过程中
的温度,减少外部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保证不同批次的蜀香红油冷却至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基本一致;同时本装置的保温效果良好,在香精投入后,能够保证反应温度和时间一致,从而使蜀香红油的风味和质量保持稳定;采用罐体结构能够有效减少风味物质的流失;因而与传统工艺相比,本方案能够达到增香提味的效果,此外,罐体设计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9.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内胆、2.冷却夹套、3.搅拌结构、301.搅拌叶片、4.人孔、5.进料口、6.安全阀口、7.压力表口、8.清洗口、9.冷却水进口、10.出料口、11.耳座、12.加强圈、13.温度传感器、14.冷却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如图1所示,该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包括罐体和冷却夹套2以及搅拌结构3;搅拌结构设在罐体上,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5,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0,冷却夹套设在罐体的外侧用于通冷却水对罐体内的辣椒油进行高效冷却处理。
25.冷却夹套2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9,冷却水进口上设有冷却水阀,冷却夹套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14,罐体上设有用于检测罐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3,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罐体内辣椒油的温度。
26.冷却夹套设在罐体的外侧,冷却夹套包裹罐体的下部设置,位于冷却夹套内的罐体形成内胆1,出料口设在罐体底部中心位置处,结构紧凑。
27.罐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口6、压力表口7、清洗口8以及人孔4,安全阀口上设有安全阀,压力表口上设有压力表,人孔上设有可打开的盖板,盖板上设有视镜和照明灯,运行稳定可靠。
28.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叶片301,搅拌电机固定在罐体顶部上,搅拌叶片位于罐体内设在搅拌电机的转轴上,罐体的底部为弧形结构,位于罐体底部的搅拌叶片为刮壁锚式叶片,有利于物料不沾壁。
29.罐体为圆筒形结构,罐体上部外缘上设有一组伸出的耳座11;进一步的,耳座为四个,四个耳座11沿周向均布在罐体外缘上,罐体可通过一组耳座固定悬空设置,利于出料操作处理。
30.罐体和冷却夹套均为圆筒形结构,罐体下端均为椭圆形封头结构,冷却夹套内壁和罐体之间设有加强圈12,提高了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加强圈为框架结构;或加强圈为环形板,环形板上设有通孔。
31.该装置利用热传递作用,使辣椒油在搅拌的作用下与冷却水进行热传递,从而冷却至所需温度;采用夹套冷却,因此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所需温度;物料是在搅拌的作用下
均匀冷却,所以不会导致不均衡现象发生。
32.工作原理:
33.先启动搅拌结构,辣椒油由椭圆封头上的人孔或进料口投入,缓缓开启冷却水阀门,冷却水从冷却夹套通过,由冷却水进口进入,由冷却水出口流出,来降低罐内的辣椒油温度;温度计口放有温度传感器,用来监测罐内辣椒油的实时温度,根据温度来调整冷却水阀门,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流量来控制辣椒油冷却至所需温度(55℃)的速度。达到所需温度(55℃)后,关闭冷却水阀门,将香精等物料由人孔或进料口投入罐内,搅拌1小时后,使辣椒油由设备下方的出料口流出,进入下一道工序。
34.本实用新型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为炼制冷却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夹套通冷却水控制炼制过程中的温度,减少外部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保证不同批次的蜀香红油冷却至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基本一致;同时本装置的保温效果良好,在香精投入后,能够保证反应温度和时间一致,从而使蜀香红油的风味和质量保持稳定;采用罐体结构能够有效减少风味物质的流失。因而与传统工艺相比,本方案能够达到增香提味的效果,此外,罐体设计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35.上述仅为对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
3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有搅拌结构,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通冷却水的冷却夹套,冷却夹套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夹套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检测罐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口、压力表口、清洗口以及人孔;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叶片,搅拌电机固定在罐体顶部上,搅拌叶片位于罐体内设在搅拌电机的转轴上,罐体的底部为弧形结构,位于罐体底部的搅拌叶片为刮壁锚式叶片;所述罐体为圆筒形结构,罐体上部外缘上设有一组伸出的耳座;所述罐体和冷却夹套均为圆筒形结构,冷却夹套内壁和罐体之间设有加强圈;所述加强圈为框架结构;或加强圈为环形板,环形板上设有通孔;所述人孔上设有可打开的盖板,盖板上设有视镜和照明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夹套设在罐体的外侧,冷却夹套包裹罐体的下部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在罐体底部中心位置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座为四个,四个耳座沿周向均布在罐体外缘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蜀香红油增香提味炼制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设有搅拌结构,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通冷却水的冷却夹套,冷却夹套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夹套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检测罐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减少外部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保证不同批次的蜀香红油冷却至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基本一致;同时本装置的保温效果良好,在香精投入后,能够保证反应温度和时间一致,从而使蜀香红油的风味和质量保持稳定;采用罐体结构能够有效减少风味物质的流失。与传统工艺相比,本方案能够达到增香提味的效果,罐体设计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顾千辉 张建超 宗子兵 曹小飞 陆超群 李静 章燎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1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