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79794发布日期:2023-01-17 21:5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水产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淡水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7个品种,其中,鲢、鳙鱼是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其肌肉中含有大量的n-6必需脂肪酸和抗动脉硬化的n-3系列脂肪酸。鲢、鳙鱼富含20碳5烯酸和22碳6烯酸,草鱼、鲤鱼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试验证明:常食鲢、鳙鱼对人体健康有益,可预防动脉硬化,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3.在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大多数养殖者使用的鱼饲料都是通用的鱼饲料,对于淡水鱼来说,由于淡水鱼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低下,导致鱼饲料的有效利用率低。同时,目前也有部分养殖户在养殖时采用的饲料含有大量的生长激素,这些激素会使淡水鱼在幼稚期超常地快速生长。但是淡水鱼长期食用添加激素的饲料后,可能会引起水肿,在青年期会因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而导致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4.因此,提供一种产品营养丰富、提高淡水鱼消化吸收效果的鱼饲料,能有效填补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本技术的鱼饲料,通过采用发酵豆粕、枯草杆菌蛋白酶及胶原蛋白,可以促进鱼类消化吸收,调节鱼肠道菌群稳定,从而促进鱼类的生长,还能提高鱼类免疫力。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所述鱼饲料包括发酵豆粕、枯草杆菌蛋白酶及胶原蛋白;
8.其中,所述发酵豆粕的含量为5~8%,所述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含量为2~5%,所述胶原蛋白的含量为10~15%,基于所述鱼饲料的总质量。
9.优选地,所述发酵豆粕的含量为6~7%,所述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含量为3~5%,所述胶原蛋白的含量为11~14%,基于所述鱼饲料的总质量。
10.更优选地,所述发酵豆粕的含量为6%,所述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含量为5%,所述胶原蛋白的含量为12%,基于所述鱼饲料的总质量。
11.本技术中,所述胶原蛋白的分子量优选为≤2000da。
12.本技术提供的鱼饲料,除了上述组分外,还可以任选地包含有其他成分,例如:
13.在本技术中,所述鱼饲料还包括脂肪源;
14.所述脂肪源的含量为12~15%,基于所述鱼饲料的总质量;
15.所述脂肪源选自裂壶藻粉和/或芝麻油。
16.优选为质量比为1:1的裂壶藻粉和芝麻油
17.在本技术中,所述鱼饲料还包括三丙酸甘油酯;
18.所述三丙酸甘油酯的含量为2~3%,基于所述鱼饲料的总质量。
19.在本技术中,所述鱼饲料还包括epa;
20.所述epa的含量为0.5~1%,基于所述鱼饲料的总质量。
21.本技术的鱼饲料还含有蛋白源;所述蛋白源选自乳清蛋白粉、脱酚棉籽蛋白、黑水虻幼虫粉中的至少一种。
22.优选为质量比为1:2:1的乳清蛋白粉、脱酚棉籽蛋白、黑水虻幼虫粉。
23.本技术所述鱼饲料的含水量<3%,优选为<1%。
24.任选地,本技术的鱼饲料还包括复合维生素0.5~2%,复合矿物质0.5~2%,基于所述鱼饲料的总质量。
25.本技术中,所述复合维生素可由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6盐酸盐、烟酸、肌醇、泛酸钙、生物素、叶酸、维生素k3、维生素b
12
、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醋酸盐、介质纤维素组成,上述维生素的含量和种类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手段进行选择。
26.具体地,本技术中,所述复合维生素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维生素b10.025wt%,核黄素0.1wt%,维生素b6盐酸盐0.075wt%,烟酸0.25wt%,肌醇39.9wt%,泛酸钙0.5wt%,生物素0.25wt%,叶酸0.025wt%,维生素k30.5wt%,维生素b
12 0.25wt%,维生素a醋酸酯0.25wt%,维生素d
3 0.625wt%,维生素e醋酸盐7.25wt%,介质纤维素50wt%。
27.本技术中所述复合矿物质为水产饲料领域常规使用的复合矿物盐,所述复合矿物盐选自氯化钾、乳酸钙、碘酸钙、磷酸二氢钠、亚硒酸钠、硫酸钾、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
28.优选地,所述复合矿物质为碘酸钙、亚硒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钴的混合物;其中,碘酸钙、亚硒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钴的质量比为1:1:1:1:3:1:1。
29.应当理解,本技术上述组分的含量可在所述限定范围内,任意进行选择,例如:
30.发酵豆粕的含量包括但不限于:5%、5.5%、5.6%、5.8%、6%、6.1%、6.3%、6.6%、6.7%、6.8%、7%、7.4%、7.5%、7.6%、7.7%、7.8%、7.9%、8%等;
31.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含量包括但不限于:2%、2.5%、2.6%、2.8%、3%、3.1%、3.3%、3.6%、3.7%、3.8%、4%、4.4%、4.5%、4.6%、4.7%、4.8%、4.9%、5%等;
32.胶原蛋白的含量包括但不限于:10%、10.5%、10.6%、10.8%、11%、11.1%、11.3%、11.6%、11.7%、11.8%、12%、12.4%、12.5%、12.6%、12.7%、12.8%、12.9%、13%、13.1%、13.3%、13.6%、13.7%、13.8%、14%、14.4%、14.5%、14.6%、14.7%、14.8%、14.9%、15%等;
33.本技术中选用的蛋白源、脂肪源、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三丙酸甘油酯、epa等能为鱼类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鱼类的生成,并提高鱼类的免疫力。
34.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通过采用发酵豆粕、枯草杆菌蛋白酶及胶原蛋白配合使用;其中,发酵豆粕本身即具有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的功效;发明人通过加入枯草杆菌蛋白酶及小分子胶原蛋白,发现在枯草杆菌蛋白酶及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促进淡水鱼的快速生长,其原理可能是枯草杆菌蛋白酶与发酵豆粕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小分子胶原蛋白的添加,进一步促进发酵豆粕和枯草杆菌
蛋白酶增进食欲、提高消化吸收、促进生长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35.本技术的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制备。例如,可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搅拌机来制备。具体为:将各组分按所述比例加入搅拌容器中,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成品。
36.如有必要,混合均匀后还可放入研磨机研磨,得到最终成品。
37.具体地,本技术的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38.按比例,将各组分和水加入到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干燥、冷却得到淡水鱼饲料。
39.优选地,蛋白源可先超微粉碎成350~450目的微粉后再与其他组分进行混合。
40.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00℃。
41.上述制备方法中,水的加入量以能完全溶解对应的物质即可。
42.本技术采用的水可以为自来水或去离子水。
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4.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通过采用发酵豆粕、枯草杆菌蛋白酶及胶原蛋白配合使用;其中,发酵豆粕本身即具有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的功效;发明人通过加入枯草杆菌蛋白酶及小分子胶原蛋白,发现在枯草杆菌蛋白酶及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促进淡水鱼的快速生长,其原理可能是枯草杆菌蛋白酶与发酵豆粕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小分子胶原蛋白的添加,进一步促进发酵豆粕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增进食欲、提高消化吸收、促进生长的作用,还能提高鱼类免疫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45.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7.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48.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如在本技术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4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组分均按质量比百分比计;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购得。
50.实施例1
51.制备实验组与对照组
52.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制备了具有下述配方组成的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
料,其中饲料1-6为本技术的实验组,饲料7-14为对照组,具体组成如表1-2所示。
53.表1:饲料1-6的组分及用量(%)
[0054][0055]
表2:饲料7-14的组分及用量(%)
[0056]
[0057][0058]
上述表1和表2中,脂肪源为质量比1:1的裂壶藻粉和芝麻油组成;蛋白源为质量比为1:2:1的乳清蛋白粉、脱酚棉籽蛋白、黑水虻幼虫粉组成。
[0059]
复合维生素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维生素b10.025wt%,核黄素0.1wt%,维生素b6盐酸盐0.075wt%,烟酸0.25wt%,肌醇39.9wt%,泛酸钙0.5wt%,生物素0.25wt%,叶酸0.025wt%,维生素k30.5wt%,维生素b
12 0.25wt%,维生素a醋酸酯0.25wt%,维生素d
3 0.625wt%,维生素e醋酸盐7.25wt%,介质纤维素50wt%。
[0060]
所述复合矿物质为质量比为1:1:1:1:3:1:1的碘酸钙、亚硒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钴组成。
[0061]
上述饲料1-1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2]
按比例,将各组分和水加入到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干燥、冷却得到淡水鱼饲料。
[0063]
其中,蛋白源可先超微粉碎成350~450目的微粉后再与其他组分进行混合;
[0064]
其中,干燥的温度为90℃。
[0065]
上述制备方法中,水的加入量以能完全溶解对应的物质即可,采用的水可以为自来水或去离子水。
[0066]
实施例2
[0067]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饲料1-14进行效果比对测试,具体包括鱼类生长情况测试及鱼类死亡情况。
[0068]
具体测试方法为:
[0069]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饲料1-14作为投喂饲料,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0070]
鳙鱼暂养10天后,随机选取体质健壮、规格相近的鱼苗作为试验用鱼。测试实验在生态养殖池1-12中进行,每组各挑选40尾规格相近的鳙鱼。养殖用水平均水温27.8
±
0.8℃,24h连续充气增氧,溶氧保持在6mg/l以上,ph7.5-8.0,饲料每天饱食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7:00、16:00),投喂量相同。定时加入或更换适量的养殖用水,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称重记录。养殖15天后,分别测定摄食不同饲料组的鳙鱼的体重,计算出各组的增重率,数据为所有数值的平均值。
[0071]
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0072]
表3:
[0073]
测试组初重(g)终重(g)增重率(%)饲料125.8101.7294饲料225.6101.4296饲料325.1102.4308饲料425.4102.1302饲料525.1100.6290
饲料625.8101.4293饲料725.471.6182饲料825.473.2188饲料925.376.7203饲料1026.065.3151饲料1126.163.2142饲料1225.854.4111饲料1325.383.7231饲料1425.680.9216
[0074]
表3中,增重率为:[(终重-初重)/初重]*100%。
[0075]
根据表3的测试结果可得,饲料1-6的增重率明显高于饲料7-14。表明通过采用发酵豆粕、枯草杆菌蛋白酶及胶原蛋白配合使用;具有增进鱼类食欲、提高消化吸收、促进鱼类生长的作用。
[0076]
对比实施例3和饲料7-9,饲料7-9在缺少发酵豆粕、枯草杆菌蛋白酶及胶原蛋白中的一种时,鳙鱼的增重率均明显下降。结合饲料10-12的结果,饲料12在只含胶原蛋白时,饲料12中鳙鱼的增重率并不明显,说明本技术中胶原蛋白本身对提高鳙鱼消化吸收、促进鱼类生长的作用并不突出,其在上述组分中的作用可能是促进发酵豆粕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增进食欲、提高消化吸收、促进生长的作用。
[0077]
对比实施例3和饲料10-11,在只含有发酵豆粕或枯草杆菌蛋白酶时,饲料10-11的增重率相较于饲料9进一步下降,表明本技术中枯草杆菌蛋白酶与发酵豆粕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0078]
对比实施例3和饲料13-14,同等添加量条件下,小分子量的胶原蛋白,对发酵豆粕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功效的发挥有更好的促进作用。相比于中分子的可溶性胶原以及高分子的可溶性胶原聚合物,本发明使用更小分子量的水解胶原,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0079]
鳙鱼试验过程死亡情况
[0080]
在上述测试过程中,同步记录各组的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结果如表4所示。
[0081]
表4:
[0082][0083][0084]
根据表4的测试结果,本技术的饲料1-6还能提高鱼类的免疫力,提高鱼类的存活率。
[0085]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促进吸收生长功效的鱼饲料,通过采用发酵豆粕、枯草杆菌蛋白酶及胶原蛋白配合使用;其中,发酵豆粕本身即具有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的功效;发明人通过加入枯草杆菌蛋白酶及小分子胶原蛋白,发现在枯草杆菌蛋白酶及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促进淡水鱼的快速生长,其原理可能是枯草杆菌蛋白酶与发酵豆粕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小分子胶原蛋白的添加,进一步促进发酵豆粕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增进食欲、提高消化吸收、促进生长的作用,还能提高鱼类免疫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0086]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