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质苏打水及其配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0262发布日期:2023-11-23 02:1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质苏打水及其配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苏打水生产加工,具体为一种电解质苏打水及其配制工艺。


背景技术:

1、水和电解质是维持生命基本物质的组成部分,人体进行新陈代谢时离不开水,体内水的容量、分布、溶解以及水中的电解质浓度都由人体自行调节加以控制,使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电解质浓度、渗透压等能够经常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全民健身口号的提出与运动健身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运动健身作为一种日常活动,而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电解质的含量和水随着运动消耗,所以需要在各种缺水状态下适时补充电解质苏打水。通过饮用电解质苏打水,可以改善身体的缺水状况,避免脱水情况的发生,达到长久滋润身体的良好补水效果,继而帮助调整身体状态。

2、目前市面上的电解质苏打水普遍通过添加硫酸钠、氯化钾、氯化钙等食品添加剂补充电解质,如果需要补充多种电解质,则需要添加多种化合物添加剂,不仅造成饮料口感不是很自然,而且与消费者心目中的“健康”需求有较大的反差。

3、由于乳矿物盐是从牛奶中提取出的天然矿物质的混合物,富含镁、钾、钠、锌、钙等矿物质,同时具有及乳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营养价值最好的电解质源,同时,乳矿物盐具有易消化吸收的优点。但是,目前市场上却尚无以乳矿物盐作电解质来源的苏打水,主要是由于:乳矿物盐在电解质苏打水中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乳矿物盐沉淀、团聚、絮凝的问题,使得产品比较浑浊、颗粒感比较强,且口感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质苏打水及其配制工艺,可以解决乳矿物盐在电解质苏打水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解质苏打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千分数的添加料:甜味剂1.12-60.45‰、酸味剂0.2-5‰、碳酸氢钠0.05-0.5‰、乳酸钾0.1-1‰、乳酸钠0.1-5‰、乳矿物盐0.2-3‰、食用盐0.01-3‰、葡萄糖酸-δ-内酯0.1-2.5‰、食用香精0-5‰,余量为反渗透水。

4、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电解质苏打水配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s1:前期准备:准备添加料以及反渗透水;将大部分反渗透水倒入调配缸中备用;

6、s2:预溶酸味剂以及乳矿物盐:将反渗透水以及酸味剂加入预溶桶中,并搅拌5min,使酸味剂充分溶解;再将乳矿物盐投入酸味剂水溶液中,并搅拌10min至混合溶液完全澄清透明,然后将混合溶液泵入调配缸中。

7、s3:预溶甜味剂:将反渗透水以及甜味剂加入预溶桶中,并搅拌10min,使甜味剂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泵入调配缸中;

8、s4:预溶乳酸钾、乳酸钠:将反渗透水、乳酸钾以及乳酸钠加入预溶桶中,并搅拌10min,使乳酸钾以及乳酸钠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泵入调配缸中;

9、s5:预溶食盐、葡萄糖酸-δ-内酯:将反渗透水、食盐以及葡萄糖酸-δ-内酯加入预溶桶中,并搅拌10min,使乳酸钾以及乳酸钠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泵入调配缸中;

10、s6:预溶碳酸氢钠:将反渗透水和碳酸氢钠加入预溶桶中,并搅拌5min,使碳酸氢钠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泵入调配缸中;

11、s7:混合各预溶添加料:上述预溶添加料均泵入到调配缸中后,调配缸继续搅拌10min;

12、s8:预溶食用香精:将反渗透水和食用香精加入预溶桶中,并搅拌1min,使食用香精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泵入调配缸中;

13、s9:定容:补足水量,定容至额定体积,然后继续搅拌20min以上;控制糖度值至额定范围以及ph值<3.8;

14、s10:混比:调整混合溶液内co2含量,使其气含量控制在额定体积倍数。

15、发明人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之前,曾采用多种工艺方法以提高乳矿物盐在电解质苏打水中的稳定性,然而效果提升并不显著。如下:

16、发明人首先在配方中加入蛋白肽,通过使蛋白肽与乳矿物盐形成络合物,从而提高乳矿物盐的稳定性,但是发明人发现,蛋白肽添加成本较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而且也会影响产品的口感以及状态,会额外带来腥味,且其肽类基本难以溶于水,使其饮料基液呈现浑浊状态;发明人转而添加果胶以增加乳矿物盐在电解质苏打水中的稳定性,但经实验发现,溶解乳矿物盐前添加果胶对其溶解及其后期产品稳定性无正向帮助。此外,还尝试了先溶解碳酸氢钠,再向碳酸氢钠溶液里添加乳矿物盐成分,其结果仍不理想。

17、在一次偶然机会下,发明人在预溶酸味剂时不小心混合了乳矿物盐,申请人发现,相比于传统的先分别溶解酸味剂、甜味剂、乳矿物盐等添加剂,再将各种添加剂组分混合的方法,乳矿物盐在酸味剂中预溶能够有效提高乳矿物盐的稳定性,并且产品在360天的质量保质期内仍保持比较均匀的状态,无明显颗粒感。

18、技术原理:

19、首先,进行前期准备,准备配方所需的各种添加料以及反渗透水,并将大部分反渗透水倒入调配缸中备用。然后,本方案对酸味剂进行预溶,由于乳矿物盐易溶于酸,并且在在ph3.8以下酸性时能够全部溶解,因此,本方案通过在酸味剂水溶液中预溶乳矿物盐,能够提高乳矿物盐的稳定性。接着,本方案对甜味剂进行预溶,通过酸味剂与甜味剂的配合,赋予电解质饮料酸甜口感。然后,本方案对乳酸钾、乳酸钠进行预溶。本方案通过添加乳酸钾具有一定的口感改善作用,有利于改善电解质苏打水口感,使得电解质苏打水口感更加细腻和赋予一定的稠厚感,另外,乳酸钾与乳酸钠也能够补充钾离子以及钠离子,满足电解质的要求。

20、再次,本方案对食盐以及葡萄糖酸-δ-内酯进行预溶,本方案通过添加葡萄糖酸-δ-内酯,赋予产品先酸后甜的口感,以及稳定产品的ph值。紧接着,本方案对碳酸氢钠进行预溶,进一步调节气泡水中的ph值,并增加电解质饮品中钠离子成分。

21、然后,本方案将上述预溶的添加料均泵入到调配缸中,并将提前预溶的食用香精也加入调配缸中。本方案通过添加食用香精,进而增添产品的风味,使得产品的口味更佳。再次,本方案通过定容,使得调配缸内的溶液定容至额定体积,使得实际得到溶液与配方更接近,精确度更高,从而保证电解质苏打水的口感。另外,本方案通过控制糖度值以及ph值,从而确定气泡水的风味。由于本方案中ph值<3.8,因此,乳矿物盐能够比较均匀地溶解在产品中,并在保质期内都不会出现沉淀、悬浊等问题,使得产品获得较佳的风味。最终,通过向混合溶液内充入co2,并将气含量控制在额定体积倍数,从而形成成品。

22、有益效果:

23、1、有利于提高乳矿物盐的稳定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将乳矿物盐预溶于酸味剂溶液中,提高了乳矿物盐的溶解度,使得乳矿物盐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当乳矿物盐质量分数为0.2-3‰、酸味剂质量分数为0.2-5‰时,能够使得乳矿物盐在酸味剂溶液中溶解度提高,从而提高乳矿物盐在产品中的稳定性。另外,本方案通过葡萄糖酸-δ-内酯、碳酸氢钠等ph调节剂控制产品的ph值<3.8,使得产品的酸度满足最佳溶解乳矿物盐的需求,使得乳矿物盐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24、2、有利于节省成本: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额外添加如蛋白肽等稳定剂,进而使乳矿物盐更加稳定,本方案仅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即可提高乳矿物盐的溶解度,使得工艺流程更加简单,有利于节省时间成本;另外,本方案不需要额外购买蛋白肽稳定剂,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经济成本。

25、3、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方案通过添加乳矿物盐、乳酸钾、乳酸钠等天然电解质源,使得产品富含钾、钠、镁、锌、钙等微量元素,满足消费者对电解质苏打水的功能需求,同时由于该电解质源为天然成分且具有易消化性,符合了消费者更偏好于选择天然成分而反感添加剂的消费观念,以及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升级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喜爱度;另外,本方案通过酸味剂、甜味剂以及葡萄糖酸-δ-内酯赋予产品酸甜口感,通过乳酸钾赋予产品细腻、醇厚的口感,通过乳矿物盐赋予产品牛奶的风味,使得产品在口感上兼具酸甜可口、细腻、醇厚、以及气泡的口感,在风味上具有浓郁的奶香味,在状态上更加均匀且稳定,进而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喜爱度。

26、进一步,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

27、有益效果:采用柠檬酸作为本方案的酸味剂,能够赋予产品柠檬的风味,同时,由于柠檬酸相比苹果酸等酸味剂,酸度较强,更有利于乳矿物盐的溶解,进而提高乳矿物盐的稳定性。

28、进一步,三氯蔗糖0.1-0.25‰、甜菊糖苷0.02-0.2‰、糖醇1-60‰。

29、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选用三氯蔗糖、糖醇、甜菊糖苷作为甜味剂,在既保证产品的甜度的同时,又能够有效降低热量,达到近似于“零能量”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同时,还具有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

30、进一步,所述糖度值为1.5-2.0。

31、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糖度值,确保了气泡水的口感,使得气泡水更受消费者喜爱。

32、进一步,所述额定体积倍数为1-4倍。

33、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将co2气含量体积倍数控制为1-4,有利于保证电解质苏打水的气泡口感。当co2气含量体积倍数过小时,容易造成气泡水含气不足而口感差的不良影响;当co2气含量体积倍数过大时,容易造成过于刺激而口感差的不良影响。

34、进一步,步骤s9中定容后、以及步骤s10混比后还包括感官品评。

35、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在定容后以及混比后进行感官品评,并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能够对产品的口感、风味、色泽等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发现产品中的问题,进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6、进一步,步骤s9定容后还包括杀菌,将混合溶液输送至uht进行杀菌,杀菌温度为95-110℃,杀菌时间为10-60s。

37、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杀菌工艺对产品中微生物的快速、高效地杀灭,进而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

38、进一步,步骤s10混比后还包括灌装,将混比后的混合溶液输送至灌装机的无菌罐中,并灌装入瓶子中,灌装机无菌标准为:log6。

39、有益效果:由于本方案中,灌装机的无菌级别为log6,而log6级别被认为一定条件下完全无菌的象征,因此本方案通过将灌装机无菌标准设置为log6,使得产品在灌装过程以及密封在瓶中皆处于无菌的状态,进一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并且无需添加防腐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