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65624发布日期:2023-11-23 17:1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和保健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茶,是人们日常的饮品,有益于人体健康。例如红茶,其性偏温,口感香醇,且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辅助血糖调节及强壮心脏等功能,深受人们喜爱;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再例如茉莉花茶,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安神、温中和胃、开郁辟秽、强心益肝、振脾健胃、抗菌消炎的功效。

2、然而,目前的茶叶成品存在两个不足:一是营养单一,例如,人们在喝茶时,要么是冲泡红茶,要么是冲泡茉莉花茶等等,仅仅只是单一地冲泡某一种茶品,品种单一。二是冲泡茶叶不太方便,需要较高的温度、花费较长的时间、最后还要清理茶叶渣。

3、针对上述第二个不足,虽然市面上出现有速溶茶,但这种速溶茶品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目前,速溶茶的一般制作工序包括:主料除杂破碎、浸提、净化、浓缩、干燥,具有易于冲泡、方便饮用等优点。但其传统生产工艺的层层处理使得原茶成分流失严重,香气组分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导致成品茶汤色泽较淡、香气和滋味仍远不及传统茶。尤其是传统的浸提工艺获得的浸提液中,总黄酮和多酚等可溶性营养成分稳定性性差,同时不溶性的香气物质和营养成分很少保留,影响速溶茶的整体品质。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香味浓,营养成分高的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红茶粉15-20份、桦褐孔菌提取液15-20份、菊花7-9份、三七7-9份、茉莉花3-5份、山楂3-5份、蒲公英2-4份以及辅料5-10份。

4、本发明采用上述成分营养互补,功能协同增效。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茉莉花,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安神、温中和胃、开郁辟秽、强心益肝、振脾健胃、抗菌消炎的功效。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本发明将几种原料根据其特性和功能均衡配比,营养优势互补,发挥出最佳的口感和保健效果,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有辅助降低血脂的作用。

5、优选的,所述红茶粉为目数≥2000目的超微红茶粉,所述桦褐孔菌提取液是将桦褐孔菌与水以重量比1:(15-20)混合并充分煎煮后获得的提取液。

6、选用超微红茶粉是为了方便携带,并且确保在饮用时候,其能够快速将红茶粉全部溶解在茶汤中,保证茶汤的色泽,降低茶汤的苦涩感。

7、桦褐孔菌的主要成分有多糖、氧化三萜类化合物、黑色素、sod、多酚类物质等,具有调节血糖、血脂、抗氧化、抗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8、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麦芽糖、木糖醇和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9、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称取上述速溶茶中各成分,备用;

11、(2)将菊花、三七、茉莉花、山楂份以及蒲公英混合并破碎得植物粉;

12、(3)将植物粉和酵母粉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液氧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预发酵料;

13、(4)将预发酵料经发酵后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

14、(5)将发酵料加热裂解,收集加热裂解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得到植物香液;

15、(6)将红茶粉、桦褐孔菌提取液、植物香液以及辅料混合,充分溶解后,经冷冻干燥,粉碎,即得所述速溶茶。

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破碎为破碎至50-100目。

17、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植物粉、酵母粉以及液氧水的质量比为:(1-2):(0.5-1):(1-2)。

18、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3d。

19、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加热裂解为在200-250℃以及0.5mpa-1mpa下加热裂解;所述冷凝的温度为1-4℃。

20、本发明通过加热裂解萃取植物粉的香气,再与红茶粉混合,使气味提取液有了载体,在冷冻干燥的过程中得以留存,增加了嗅觉、味觉体验,提升了产品品质。

21、优选的,所述红茶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不同等级的红茶进行提香,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取筛底料;并将筛底料进行拼配,使得拼配后的混合红茶粉的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6-7):1,即得红茶粉;所述红茶粉与植物香液的质量比为1:(1.5-2)。

22、优选的,所述提香为将红茶采用温度为100-105℃,提香1-2h,并且使得红茶出现焦糖香味,水分含量为≤3%。

23、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桦褐孔菌提取液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桦褐孔菌菌核粉碎制成5-10目的颗粒状,水提三次,第一次加入9-11倍于桦褐孔菌颗粒重量的水煎煮2-3h,第二次加入6-8倍于桦褐孔菌颗粒重量的水煎煮1-2h,第三次加入7-8倍于桦褐孔菌颗粒重量的水煎煮0.5-1h,将三次的滤液进行混合,真空抽滤后得到桦褐孔菌提取液。

24、本发明中桦褐孔菌提取液进行了三次水提过程,使桦褐孔菌细胞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溢出,浸出物含量较高,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三萜类化合物和其他水溶性成分,且桦褐孔菌中sod含量高,能够很好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能力强,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2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1.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冲饮方便、速溶性好、香味浓、营养丰富等特点。

27、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速溶茶粉能够明显减少总黄酮和多酚含量的损失,提高茶粉的营养。

28、3.本发明以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功效的红茶为原料,运用现代植物萃取技术生产速溶茶粉,解决了旧有产品(袋泡茶)营养损耗的问题,同时复合原料提升了产品的保健功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人群及更加显著的抗氧化、肝保护、减肥和降血脂效果,速溶茶产品特点及形式符合现代食品业发展趋势,产业化前景良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红茶粉15-20份、桦褐孔菌提取液15-20份、菊花7-9份、三七7-9份、茉莉花3-5份、山楂3-5份、蒲公英2-4份以及辅料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粉为目数≥2000目的超微红茶粉;所述桦褐孔菌提取液是将桦褐孔菌与水以重量比1:(15-20)混合并充分煎煮后获得的提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麦芽糖、木糖醇和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破碎为破碎至50-1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植物粉、酵母粉以及液氧水的质量比为:(1-2):(0.5-1):(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3d。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加热裂解为在200-250℃以及0.5mpa-1mpa下加热裂解;所述冷凝的温度为1-4℃。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红茶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不同等级的红茶进行提香,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取筛底料;并将筛底料进行拼配,使得拼配后的混合红茶粉的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6-7):1,即得红茶粉;所述红茶粉与植物香液的质量比为1:(1.5-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为将红茶采用温度为100-105℃,提香1-2h,并且使得红茶出现焦糖香味,水分含量为≤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萃取复合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红茶粉、桦褐孔菌提取液、菊花、三七、茉莉花、山楂、蒲公英以及辅料。制备方法包括:称取所述速溶茶中各成分,备用;将菊花、三七、茉莉花、山楂份以及蒲公英混合并破碎得植物粉;将植物粉和酵母粉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液氧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预发酵料;将预发酵料经发酵后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料;将发酵料加热裂解,收集加热裂解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得到植物香液;将红茶粉、植物香液以及辅料混合,充分溶解后,经冷冻干燥,粉碎,即得所述速溶茶。本发明提供的速溶茶具有冲饮方便、速溶性好、香味浓、营养丰富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邹少强,林解本,叶杰彬,李国辉,冯秋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