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3091发布日期:2024-04-01 14:2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益生菌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制品,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菌群的平衡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道内正常菌群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机体肠道内菌群失调则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腹泻和感染等。而近年来益生菌作为一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总称,它对腹泻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特殊的功效。

2、益生菌菌剂是活的微生物制剂,能够改善宿主的肠道微生态平衡,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能抑制有害微生物和食物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益生菌在肠道内通过产生酸、细菌素及竞争肠道黏膜的受体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来发挥功效。目前,益生菌菌剂在口服过程中,在经过胃酸、胆汁盐等外界环境时会导致益生菌的减少,导致益生菌在肠道定植较少,影响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生菌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益生菌复合颗粒能够形成多层结构,能够实现对胃酸、胆汁等外界环境的隔绝,提高益生菌在经过胃肠道时的存活率。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a)将益生菌进行活化培养,得到菌液;

5、(b)向菌液中添加多孔淀粉并搅拌,然后加入益生元、乳清粉、磷酸钙和磷酸钠并搅匀,再经冷冻干燥,低温粉碎,得到粉状颗粒;

6、(c)采用低溫流化床在粉状颗粒表面包覆第一包被液,得到第一包被物,其中,第一包被液中包括如下组分:羟甲基纤维素、乳铁蛋白、明胶和海藻酸钠;

7、(d)采用低溫流化床在第一包被物表面包覆第二包被液,得到所述益生菌复合颗粒,其中,第二包被液中包括如下组分:果胶、阿拉伯胶和海藻酸钠。

8、本发明制备方法中,通过采用多孔淀粉对益生菌进行固定,能够为益生菌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辅以益生元、乳清粉、磷酸钙和磷酸钠能够为益生菌维持一个稳定环境并提高益生菌的对酸碱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益生菌在体内环境下的生存率,此外,通过对粉状颗粒(固定化益生菌)表面进行包被,形成多层结构,进一步提高制备复合颗粒对体内环境的抵抗能力,显著提高益生菌经过胃肠道的存活率,另外,在外界环境浸到多层结构内部时,磷酸钙中的钙可以多层结构中海藻酸钠进行交联,提高防护性能。

9、优选地,低温流化床的温度为35~40℃。

10、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菌液中益生菌的浓度为(1~8)×1010cfu/ml。

11、本发明中对益生菌的种类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12、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10ml菌液中添加多孔淀粉5~8g,益生元1~2g、乳清粉1~3g、磷酸钙0.01~0.03g和磷酸钠0.01~0.02g。

13、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益生元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14、海藻糖10~20份、菊粉20~40份、低聚半乳糖5~10份和低聚木糖10~15份。

15、本发明通过对上述原料用量以及益生元种类的限定,能够更好地为益生菌提供营养物质,提高其生存能力,同时更好的维持稳定环境,利于益生菌的生存。

16、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搅拌转速为30~80r/min,搅拌时间为20~50min。

17、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低温粉碎,优选地,低温粉碎的温度-20~4℃,转速为3000~5000r/min。

18、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第一包被液中各组分质量浓度如下:

19、羟甲基纤维素0.2%~0.8%、乳铁蛋白0.4%~0.8%、明胶0.8%~2%和海藻酸钠1%~2%。

20、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粉状颗粒与第一包被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1。

21、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第二包被液中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如下:

22、果胶1%~2%、阿拉伯胶0.5%~1%和海藻酸钠1%~2%。

23、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第一包被物与第二包被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1。

24、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包被液和第二包被液中各原料及用量的限定,使得形成的包被层具有一定的抗酸、抗碱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避免复合颗粒的破碎,提高复合颗粒的整体

25、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益生菌复合颗粒。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7、本发明制备方法中,通过采用多孔淀粉对益生菌进行固定,能够为益生菌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辅以益生元、乳清粉、磷酸钙和磷酸钠能够为益生菌维持一个稳定环境并提高益生菌的对酸碱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益生菌在体内环境下的生存率,此外,通过对粉状颗粒(固定化益生菌)表面进行包被,形成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中的海藻酸钠在体内环境中遇到钙离子时能够形成凝胶以提高多层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制备复合颗粒对体内环境的抵抗能力,显著提高益生菌经过胃肠道的存活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益生菌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菌液中益生菌的浓度为(1~8)×1010cfu/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10ml菌液中添加多孔淀粉5~8g,益生元1~2g、乳清粉1~3g、磷酸钙0.01~0.0 3g和磷酸钠0.01~0.0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益生元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搅拌转速为30~80r/min,搅拌时间为20~5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第一包被液中各组分质量浓度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粉状颗粒与第一包被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第二包被液中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第一包被物与第二包被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1。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益生菌复合颗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益生菌进行活化培养,得到菌液;向菌液中添加多孔淀粉并搅拌,然后加入益生元、乳清粉、磷酸钙和磷酸钠并搅匀,再经冷冻干燥,低温粉碎,得到粉状颗粒;采用低溫流化床在粉状颗粒表面包覆第一包被液,得到第一包被物;采用低溫流化床在第一包被物表面包覆第二包被液,得到所述益生菌复合颗粒;本发明制备方法先对益生菌进行包埋,同时辅以其他原料为益生菌维持一个稳定环境并提高益生菌的对酸碱环境的适应能力,再在表面进行包被形成多层结构,进而提高制备复合颗粒对体内环境的抵抗能力,显著提高益生菌经过胃肠道的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欢,陈褕,陈国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繁(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