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枸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8830发布日期:2024-03-12 21:1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化枸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提取,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制备得到的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其组合物。


背景技术:

1、药食同源植物是指既可作为食品又具有临床药用价值的植物。我国古代本草著作对药食同源植物进行了详细记载,如《黄帝内经》中的“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和《千金要方》等中记录了大量药食两用植物,如大枣、枸杞子、薏苡仁、生姜、陈皮、八角茴香等。这类植物因其性味平缓、对机体通常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养生保健。

2、药食同源植物的食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中所含的大量生物活性成分,很多都是植物次生代谢的小分子产物,例如黄酮类、萜类、酚类、醌类或苯丙素类物质。

3、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其可应用于从药食同源植物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人以乳化脂肪体系作为提取介质,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了一种制备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陈皮,姜,枸杞,甘草、沙棘等药食同源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整体得率,基于此完成了本发明。

2、在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其包括用乳化脂肪组合物对所述药食同源植物进行提取的步骤;其中,

3、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中含有脂肪基制品、水以及任选的乳化剂;所述组合物中脂肪含量为1-30%,蛋白质含量为0-1%。

4、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可根据商品化原料中所标示的脂肪和/或蛋白质含量,调整所述组合物中脂肪和/或蛋白质含量至目标值。如有需要,也可根据本领域已知方法对所述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行检测,例如根据gb 5413.3-2010中的方法检测组合物中脂肪的含量。例如根据gb 5009.5-2010中的方法检测组合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中脂肪含量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

6、商品化的脂肪基制品,例如稀奶油,黄油或植物油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含量的蛋白质,但需要明确的是,基于实验研究,蛋白质对于提取得率并无明显促进作用,且蛋白质会在药食同源植物所含有机酸和多酚类物质影响下发生絮凝和沉淀,影响提取过程。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中蛋白质类成分的含量为0-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中蛋白质含量为0、0.1%、0.2%、0.3%、0.4%、0.5%、0.6%、0.7%、0.8%、0.9%或1.0%。

7、本文中所述脂肪基制品是指可提供构成所述组合物中重要组分--脂肪的产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脂肪基制品选自下述的一种或多种:动物油脂及其制品、植物油脂及其制品和乳脂及其制品。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动物油脂及其制品选自猪油、牛油、羊油、鱼油及其任意组。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植物油脂及其制品选自植物油、氢化植物油、植脂末、代可可脂及其任意组合。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植物油例如可为花生油、豆油、葵花籽油、椰子油、棕榈油、可可脂、亚麻油、芝麻油、蓖麻油、菜籽油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氢化植物油例如可以为氢化花生油、氢化豆油、氢化葵花籽油、氢化椰子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可可脂、氢化亚麻油、氢化芝麻油、氢化蓖麻油、氢化菜籽油或其任意组合。所述植脂末商品可得,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乳粉,酪蛋白酸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钠、磷酸氢二钾,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和二氧化硅等。

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脂及其制品选自乳脂、稀奶油和黄油。

11、本文中所述乳脂是指从动物(例如牛或羊等)乳汁中分出的脂肪部分,几乎不含水。

12、本文中所述稀奶油是指以乳为原料,分离出的含脂肪的部分,其为o/w型乳状液,脂肪含量为10.0%-80.0%。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稀奶油原料脂肪含量为38%。

13、本文中所述黄油是指以乳和(或)奶油或稀奶油(经发酵或不发酵)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不小于80.0%的产品。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黄油原料脂肪含量为80%。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由稀奶油和水组成。二者比例视组合物中脂肪含量而定,即使得所述组合物中脂肪含量为1-30%,且蛋白质含量在0-1%。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为脂肪基制品和任选的乳化剂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所述乳浊液为大量大小不同颗粒的集合体。为了表征所述乳浊液,本技术对所述颗粒的粒度进行了测定。领域已知,颗粒的大小称作粒度,颗粒的直径称作粒径。衡量颗粒的大小(即粒度)通常是以颗粒的直径(即粒径)为依据的。但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很复杂,难以用一个尺度(比如粒径)来描述,所以在粒度测试中引入“等效粒径”概念。所谓等效粒径,即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这个球形颗粒的直径就称为该颗粒的等效粒径。常见的等效粒径有等效体积径、stokes径、等效筛分径等。本技术通过激光粒径分布仪测定了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的等效体积径。所用术语“d90粒径”是指所测得样品粒度分布曲线中累积分布为90%时的最大颗粒的等效粒径。物理意义是样品中粒径小于该数值的颗粒占样品的90%。同理,所用术语“d50粒径”是指所测得样品粒度分布曲线中累积分布为50%时的最大颗粒的等效粒径。物理意义是样品中粒径小于该数值的颗粒占样品的50%,常用于表征乳液的平均粒径值。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为乳浊液,其d90粒径小于100um,例如小于50um,再例如小于15um。本技术中的乳化脂肪组合物可根据本领域合适的方法制备得到。例如可通过高剪切或者均质化处理得到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加入乳化剂以促进乳化。合适的乳化剂为hlb值8-18(例如10-16)的乳化剂,例如单琥珀酸甘油酯、双琥珀酸甘油酯、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等,优选hlb值为15的蔗糖脂肪酸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化剂占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0.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化剂占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0.3-1%。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由黄油或植物油,水以及乳化剂(例如蔗糖酯)组成。其中,黄油或植物油用于提供脂肪,乳化剂的添加量占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总量的0.3-1%,水的用量为使得所述组合物中脂肪含量为1-30%。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1)按重量比,向所述药食同源植物中加入5-50倍的乳化脂肪组合物,匀浆处理,得匀浆液;

19、(2)将步骤(1)中得到的匀浆液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提取1min-2h,得提取液;

20、(3)将步骤(2)中得到的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所述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

2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的添加量为药食同源植物的10-25倍,优选为15-25倍,最优选为20倍。

2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步骤(1)中得到的匀浆液加热至40-95℃进行提取。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步骤(1)中得到的匀浆液,加热至70℃进行提取。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步骤(1)中得到的匀浆液提取15min-1.5h(例如1h)。

2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步骤(1)前,还包括将所述药食同源植物粉碎的步骤。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原料粒径变小,活性成分提取效果越好,综合考虑提取效果以及原料供应,优选药食同源植物粒径为2-120目,更优选为24-60目。

2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步骤(2)中得到的提取液过80-120目筛网进行所述过滤操作;优选趁热过滤。

2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步骤(3)中,还包括将所述滤液离心并收集离心液的步骤。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0-3300g离心1-10min。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对所述滤液或离心液浓缩干燥的步骤。

26、结果显示,本技术的方法可显著提高陈皮,姜,枸杞,沙棘,甘草等药食同源植物中功效成分的总体提取得率。尤其地,本技术的方法可在不影响药食同源植物中水溶性功效成分提取得率的同时,提高脂溶性成分的得率。

27、在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其通过前述方法制备得到。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为粉末、凝胶或液体形式。

28、在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前述的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其为食品。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食品为调制乳粉、液体奶、乳饮料、酸奶或保健食品。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健食品为粉、片、胶囊或口服液的形式。

29、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药食同源植物”选自生姜、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山药、火麻仁、代代花、白芷、决明子、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花椒、郁李仁、金银花、鱼腥草、枸杞、砂仁、香橼、香薷、桃仁、桑叶、人参、益智仁、荷叶、莱菔子、高良姜、菊花、黄芥子、紫苏、紫苏籽、黑芝麻、黑胡椒、蒲公英、榧子、橘皮、陈皮、薄荷、薏苡仁、藿香、薤白、桂圆、猴头菇、枣、山楂、桑椹、黄精、刀豆、小蓟、马齿苋、乌梅、木瓜、玉竹、甘草、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百合、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罗汉果、青果、枳椇子、栀子、胖大海、茯苓、桔梗、莲子、淡竹叶、菊苣、葛根、槐米、槐花、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和覆盆子。所述功效成分或者生物活性成分是指与机体作用后可引起特定生物效应或者能够调节机体特定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包括糖类、脂类、多肽类、甾醇类、生物碱、甙类、挥发油等等。例如,陈皮中的川陈皮素、桔皮素和橙皮苷等;姜中的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等;枸杞中的叶黄素和甜菜碱等;沙棘中的维生素e;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酸、甘草次酸等。

30、按照本发明。其中所述药食同源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姜酚类、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类、生育酚类和三萜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31、具体的,其中姜中含有姜酚类;

32、陈皮中含有川陈皮素、桔皮素、橙皮苷;甘草中含有异甘草素;皆属于黄酮类。

33、枸杞中含有叶黄素,为类胡萝卜素类;

34、沙棘中含有维生素e,为生育酚类;

35、甘草中含有甘草次酸,为三萜类。

36、在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其通过前述方法制备得到。

37、本文中所述方法以及乳化脂肪组合物同样适用于提取水果或可食用或药用的植物(例如蔬菜)。所述水果例如可以是蔷薇科水果:例如苹果、沙果、海棠、野樱莓、枇杷、欧楂、山楂、梨(香梨、雪梨等)、温柏、蔷薇果、花楸、杏、樱桃、桃(水蜜桃、油桃、蟠桃等)、李子、梅子(青梅)、西梅、白玉樱桃、黑莓、覆盆子、云莓、罗甘莓、白里叶莓、草莓、菠萝莓等;芸香科水果:例如橘子、砂糖桔、橙子、柠檬、青柠、柚子、金桔、葡萄柚、香橼、佛手、指橙、黄皮果等;水果葫芦科水果:例如西瓜、哈密瓜、香瓜、白兰瓜、刺角瓜、金铃子(癞葡萄)等;芭蕉科水果:例如香蕉、大蕉、南洋红香蕉等;鼠李科水果:例如枣等;葡萄科水果:例如葡萄、提子等;茶藨子科水果:例如醋栗、黑醋栗、红醋栗等;杜鹃花科水果:例如蓝莓、蔓越莓、越橘、乌饭果等;漆树科水果:例如芒果等;猕猴桃科水果:例如猕猴桃(奇异果)、黄心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奇异莓)、红心猕猴桃等;凤梨科水果:例如菠萝(凤梨)等;杨梅科水果:例如杨梅等;柿科水果:例如柿子、黑枣(君迁子)、黑柿等;番木瓜科水果:例如番木瓜等;桑科水果:例如桑葚(桑椹)、无花果、菠萝蜜、构树果实、牛奶果等;仙人掌科水果:例如火龙果、黄龙果、红心火龙果、仙人掌果等;无患子科水果:例如荔枝、龙眼(桂圆)、红毛丹等;木棉科水果:例如榴莲、猴面包果(猴面包树的果实)等;酢浆草科水果:例如阳桃、三敛果等;千屈菜科水果:例如石榴等;棕榈科水果:例如椰子、槟榔、海枣(椰枣)、蛇皮果、阿萨伊浆果等;藤黄科水果:例如山竹等;桃金娘科水果:例如莲雾、嘉宝果、番石榴、菲油果、苏里南苦樱桃等;西番莲科水果:例如西番莲(百香果/热情果/鸡蛋果)等;樟科水果:例如牛油果(鳄梨)等;番荔枝科水果:例如番荔枝、牛心果(牛心番荔枝)等;茄科水果:例如枸杞、香瓜茄(人参果)、灯笼果、圣女果(小番茄)等;胡颓子科水果:例如沙棘、牛奶子等;大戟科水果:例如余甘子、木奶果等;苏木科水果:例如罗望子(酸角果)等;五味子科水果:例如黑老虎等;露兜树科水果:例如露兜果(露兜树的果实,又名野菠萝/哈拉果)等;山榄科水果:例如神秘果、黄晶果、人心果、蛋黄果等;楝科水果:例如龙功果(龙宫果/龙贡/冷刹/兰撒果)等;忍冬科水果:例如苦糖果(裤裆果/杈杷果)等;木通科水果:例如猫屎瓜(阿科比果)等;锦葵科水果:例如古布阿苏等;金虎尾科水果:例如针叶樱桃等。所述蔬菜例如可以是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萝卜、芜菁、白菜(含大白菜、白菜亚种)、甘蓝(含结球甘蓝、苤蓝、花椰菜、青花菜等变种)、芥菜(含根介菜、雪里蕻变种)等;伞形科蔬菜:例如芹菜、胡萝卜、小茴香、芫荽等;茄科蔬菜:例如番茄、茄子、辣椒(含甜椒变种)等;葫芦科蔬菜:例如黄瓜、西葫芦、南瓜、笋瓜、冬瓜、丝瓜、瓠瓜、苦瓜、佛手瓜等;豆科蔬菜:例如菜豆(含矮生菜豆、蔓生菜豆变种)、豇豆、豌豆、蚕豆、毛豆(即大豆)、扁豆、刀豆等;百合科蔬菜:例如韭菜、大葱、洋葱、大蒜、韭葱、金针菜(即黄花菜)、石刁柏(芦笋)、百合等;菊科蔬菜:例如莴苣(含结球莴苣、皱叶莴苣变种)、莴笋、茼蒿、牛蒡、菊芋、朝鲜蓟等;藜科蔬菜:例如菠菜、甜菜(含根甜菜、叶甜菜变种)等。

38、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乳化脂肪组合物在提取药食同源植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如前文中所定义。

39、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乳化脂肪组合物在提取药食同源植物生物活性成分中的用途,其中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和生物活性成分如前文中所定义。

4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室温”是指室内环境温度,也称为常温或一般温度,一般定义为25℃±5℃,例如25℃±2℃。在本技术中,20-30℃均在本技术所述室温范围内。

41、发明的有益效果

42、本技术以乳化脂肪组合物作为提取介质,可显著提高陈皮、姜、枸杞、沙棘或甘草等药食同源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整体得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的提取方法可在保持药食同源植物中水溶性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得率的同时,还可显著提高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得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