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5120发布日期:2023-12-06 20:5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煮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煮机。


背景技术:

1、在随着食品工业化生产,越来越多采用机械加工代替人工操作,其中,通过水煮机对产品进行水煮,是食品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部分产品在进行水煮时,需要两面均进行水煮,而在现有技术中,水煮机并不能够自动将产品进行翻面,往往需要产品的两面分别进行水煮流程,从而影响水煮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煮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水煮机在进行水煮时并不能够自动将产品进行翻面水煮的问题。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煮机,包括水槽和翻转机构,水槽沿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底板围成腔体,用于存放水溶液,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一侧板设有水循环入口,为入料端,第二侧板设有水循环出口,为出料端,用于水溶液在腔体内循环流动,并使得产品随着水溶液流动,从入料端流至出料端。

3、翻转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翻转叶片和翻转电机,第一连接杆沿第二方向延伸,设于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翻转叶片沿第一方向延伸,远离出料端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翻转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沿周向转动,用于当产品从入料端流至翻转叶片上方时,翻转叶片带动产品进行翻转,周向环绕第二方向。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煮机,水槽由四块矩形侧板和底板围成,水槽内的水溶液通过水循环入口和水循环出口在水槽内进行循环流转,从而使得在水溶液表面漂浮的产品,能够从入料端流至出料端,此外,水溶液中还会加入配方材料,例如碱、糖等,可以通过水循环防止沉淀材料沉积在水槽底部。翻转机构位于入料端与出料端之间,当产品流至翻转叶片上方时,翻转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杆带动翻转叶片沿周向翻转90度,产品也随之翻转至180度,掉落在翻转机构的另一侧,使得产品的上下两面翻转调换,都能够与水溶液进行接触。通过翻转机构实现产品在水槽内的自动翻面,节省人力,并能够避免人工翻转所存在的误差,提高水煮机的水煮良率。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煮机还包括挡料机构,挡料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和挡料叶片,第二连接杆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第一连接杆和入料端之间,挡料叶片沿第三方向位于翻转叶片的下方,包括弯折部和延展部,弯折部设于靠近翻转叶片的一侧,延展部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设有配重块,用于当翻转叶片翻转时,挡料叶片在配重块的重力下倾斜,使得弯折部上翘,遮挡后续流动的产品,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机构对前一个产品进行翻转时,为避免后续的产品继续流动,影响翻转机构的运行,所以在翻转机构和入料端之间增设挡料机构,对后续流动的产品进行自动遮挡。挡料叶片由弯折部和延展部组成,延展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设有配重块,使得挡料叶片设有配重块的一端恒为下坠状态,弯折部恒为上升状态。

7、当翻转叶片未进行翻转时,此时为第一状态,弯折部与挡料叶片抵接限位,使得产品能够在挡料叶片上方流动;当所述翻转叶片进行翻转时,此时为第二状态,弯折部随之上翘,实现对后续产品的自动遮挡;当翻转叶片翻转完成后,会原路转动返回,此时为第三状态,在转动的过程中,翻转叶片与弯折部抵接,并将其下压,直至达到第一状态。挡料机构和翻转机构按照从第一状态开始,到第二状态,然后到第三状态,之后再从第一状态开始,进行循环。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翻转机构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沿第三方向设于翻转叶片的上方,并向远离入料端的一侧弯折,形成置料凹部,用于与产品抵接限位。限位板内间隔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孔,用于供水槽内的水溶液穿过。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叶片的上方通过设有带有置料凹部的限位板,对流至翻转机构的产品进行限位,然后产品随着翻转叶片进行翻转,避免因为产品流速过快,直接流出翻转叶片上方区域,或者产品在进行翻转时未能翻转180度,不能达到将产品翻面的目的。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翻转叶片、挡料叶片和限位板内间隔设有多个的通孔,用于供水槽内的水溶液穿过。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置多个通孔可以避免翻转叶片、挡料叶片和限位板对水流的遮挡,防止对产品在水槽内的流动速度造成影响。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料端设有网链传输机构和出料电机,网链传输机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设于水槽内,另一端设于水槽外部,用于将流至出料端的产品运出水槽。出料电机用于控制网链传输的速度。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链传输机构设于出料端一侧,将两面均进行过水煮的产品运出水煮机。采用网链传输的方式能够与产品有足够的摩擦力,避免水煮后的产品又滑落至水槽内,影响传送效率。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煮机还包括多个间隔板,多个间隔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个间隔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于入料端与网链传输机构之间,多个间隔将水槽分隔成多个产品通道,每个产品通道内均设有翻转叶片、挡料叶片和限位板。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水槽内设置多个间隔板,相邻的间隔板之间形成产品通道,每个产品通道内均可以进行产品的投放以及翻面水煮,从而保证产品在水槽内的有序流动,不会对其他通道内的产品流动造成干扰。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煮机还包括加热管道,加热管道设于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内,用于对水槽内水溶液进行加热,对产品进行水煮。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管道对水槽内的水溶液进行加热,从而对产品进行双面水煮。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煮机还包括第一抬臂机构,第一抬臂机构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一抬臂,第一框架设于水槽内,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与水槽合页连接,并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与第一框架连接,第一抬臂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框架固定连接,第一抬臂远离合页的一端与水槽抵接,用于固定第一抬臂机构,并使得第一抬臂能够绕旋转轴转动。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抬臂机构整体为框架结构,间隔板、翻转叶片、挡料叶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位于其中,并通过抬动第一抬臂,使得第一抬臂机构能够沿旋转轴转动,将下方的水槽空间显露,从而对水槽进行清理。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煮机还包括第二抬臂机构,第二抬臂机构包括第二框架和第二抬臂,第二框架设于水槽内,位于第一框架和网链传输机构之间,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与水槽合页连接,第二抬臂远离合页的一端与水槽抵接,用于固定第二抬臂机构,并使得第二抬臂能够绕旋转轴转动。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抬臂机构设于第一框架和网链传输机构之间,通过绕旋转轴转动第二抬臂,将第二框架连同间隔板与水槽分离,便于对水槽侧壁及底部进行清理,并且在清理完成后,反向转动第二抬臂,将第二框架置于水槽内。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煮机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控制翻转电机的运行频率,以及网链传输机构的传动速度。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电机的运行频率取决于产品在入料端的投放频率,通过控制面板调整翻转电机的频率与相符合,使得产品到达翻转叶片时能够及时翻转。网链传输机构的传动速度与产品在入料端的投放量有关,产品越多,就需要更快的传输速度,而仅有少量产品,就可以下调出料电机的传动速度,节约能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