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猪血中提取凝血酶的方法及产品凝血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872阅读:1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猪血中提取凝血酶的方法及产品凝血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卫生领域的一种从猪血中提取凝血酶的方法及产品凝血酶。
凝血酶是一种用于结扎止血困难的细小血管及实质性脏器出血止血的专用药品,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口腔、耳鼻喉、泌尿、妇产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止血。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中性盐沉淀法和凝胶层析法生产凝血酶。中性盐沉淀法工艺复杂,操作繁琐,污染严重,产品纯度不高,仅适用于实验室施行;凝胶层析法生产的产品纯度较高,无菌效果好,但通常要在低温状态下操作,生产周期较长,层析不易掌握,且凝胶价格昂贵,因而生产成本较高,投资大,所需人员较多,尤其是可能因层析工序的失误而造成产品质量达不到原设计指标。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方法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大部分工序在室温常压环境条件下进行,生产周期较短,产品收得率较高,操作方便,易于生产线作业,投资小,成本低的从猪血中提取凝血酶的方法及产品凝血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1、将分离后收集的猪血血浆投入反应釜中,再按血浆与原料A之比为1∶0.01~0.05的比例加入原料A,在室温常压相对温度50-80%的条件下均匀搅拌。此时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将沉淀物分离即可获得初品Ⅰ。
2、将初品Ⅰ投入另一个反应釜中,再按初品Ⅰ与辅料B之比为1∶1.5~2.5的比例加入辅料B,在室温常压相对温度50-80%的条件下均匀搅拌。此时发生中和反应而形成中和品Ⅱ。
3、在装有中和品Ⅱ的反应釜中,按中和品Ⅱ与原料C之比为1∶0.4~0.8的比例加入原料C,在室温常压相对湿度50-80%的条件下均匀搅拌后进行第一次超滤。收集超滤液即获得半成品Ⅲ。
4、按半成品Ⅲ与混合原料(D+E)之比为1∶1~1.5的比例将半成品Ⅲ与混和原料(D+E)混和后进行第二次超滤,获得液体成品ⅠⅠⅠⅠ。
5、将液体成品ⅠⅠⅠⅠ浓缩,除菌、分装、冷冻、干燥、最终获得产品凝血酶。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1)投资小,成本低,效益好。利用本发明生产1000国际单位/瓶凝血酶的成本仅2元,而凝胶层析法却需4.5元以上。(2)生产周期短,产品收得率较高,本发明生产周期约为7-8小时,而凝胶层析半即为48-72小时,本发明的产品得率为15-30%,而凝胶层析法仅为8-12%。(3)工艺简便,常温常压相对湿度50-80%条件下即可投产,原辅料易购,无污染,有利于批量生产。
权利要求
一种从猪血中提取凝血酶的方法及产品凝血酶,其特征是(1)、将分离后收集的猪血血浆投入反应釜中,再按血浆与原料A之比为1∶0.01~0.05的比例加入原料A,在室温常压相对温度50-80%的条件下均匀搅拌,然后将血浆和原料A反应产生的沉淀物分离即可获得初品Ⅰ。(2)、将初品Ⅰ投入另一个反应釜中,再按初品Ⅰ与辅料B之比为1∶1.5~2.5的比例加入辅料B,在室温常压相对温度50-80%的条件下均匀搅拌。然后收集初品Ⅰ和辅料B中和反应物获得中和品Ⅱ。(3)、在装有中和Ⅱ的反应釜中,按中和品Ⅱ与原料C之比为1∶0.4~0.8的比例加入原料C,在室温常压相对温度50-80%的条件下均匀搅拌后进行第一次超滤。收集超滤液获得半成品Ⅲ。(4)、按半成品Ⅲ与混合原料(D+E)之比为1∶1~1.5的比例将半成品Ⅲ与混和原料(D+E)混和后进行第二次超滤,获得液体成品ⅢⅠ。(5)、将液体成品ⅢⅠ浓缩,除菌、分装、冷冻、干燥后获得最终产品凝血酶。
全文摘要
一种从猪血中提取凝血酶的方法及产品凝血酶,既克服了中性盐沉淀法工艺复杂,污染严重和产品纯度低的缺陷,又弥补了凝胶层析法低温下操作、生产周期较长、层析不易掌握和成本较高的不足,其绝大部分工序在室温常压、相对湿度50—80%的条件下完成,生产周期短,产品收得率较高,无污染,原辅料易购,投资小,成本低,有利于批量生产,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C12N9/74GK1081469SQ9311042
公开日1994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7日
发明者张厚义, 江定国 申请人:江定国, 张厚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