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5819阅读:15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乌龙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乌龙茶叶为原料、清澄、可长期保存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通常罐装乌龙茶是将茶提取液经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后,热封到容器中,再经高压杀菌釜110—125℃、15—30分钟杀菌制成(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平1—202247)。由于杀菌时间比较长,茶的品质会因长时间高温而变差,生产效率也比较低。另外,为了防止和减少茶饮料存放中产生混浊和沉淀,有的采用酶分解法(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87103320A;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平3—280832),有的加入钙化物(如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平3—290151)等进行处理;为了防止茶饮料氧化变质,有时要加入异—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钠,在罐装时要充入氮气置换罐内的空气(如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平1—240145),设备复杂,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加入抗坏血酸后,在高温作用下,往往会使茶汤产生一种异味,并且不易完全消除;充氮处理,如氮气纯度不高,反而会加快茶饮料的氧化变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比较简便的装置生产清澄可口、可长期保存的乌龙茶饮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1.按常法,先将乌龙茶叶磨碎,再用加热的去离子水提取,制得水溶性茶成份的提取液;2.用纳滤技术处理所制得的提取液,把蛋白质等高分子量成份及细菌滤除,得到精制的浓茶汁;3.用纳滤技术,滤除去离子水内的微粒、微生物和细菌后,再以适当比例稀释浓汁后满封装;4.将封装后的茶饮料用巴氏法杀菌后贮存。
本发明的优点是1.不添加抗氧化剂,改进口味;2.不用充氮,简化了设备;3.不用高压杀菌釜,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品味;4.不用酶和钙化物等化学添加剂,为纯天然饮料。
本发明效果以表1一3表达。
表1是样品A、B、C的综合比较。
表2是样品A的品质评定及保存试验。
表3是样品A卫生及理化分析结果。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描述,进一步提供本发明的技术细节。
(A)实施例1,将一公斤的乌龙茶叶粉碎,分装于8只140目的不锈钢丝网内,用15升95℃的去离子水在不断的搅动下提取15分钟,制得水溶性茶成份提取液。提取液经两层200目不锈钢丝网预过滤后,再经截流分子量2万的纳滤膜纳滤,得到精制的浓茶汁。之后,用经过截流分子量为2万的膜纳滤后的去离子水,以1∶3比例稀释装罐。本实施例使用标称250毫升的三片式满装型易拉罐,对其装满(约280毫升),藉溢流排掉罐内空气,实现满装罐,最后,对封罐后的茶饮料在95℃下巴氏杀菌5分钟,冷却至室温贮存(样品A)。本实施例也可采用瓶装满封装。
(B)比较例1,同(A),只是装罐时只装250毫升,留约30毫升的空间(样品B)。
(C)比较例2,余同(A),只是最后茶饮料中加有125ppm抗坏血酸(样品C)。
从表1—3情况看出,本发明方法生产的乌龙茶清澄可口,品质良好。产品还经上海市茶叶学会专家鉴定,认为清澄芳香,口味纯正,能满足饮料市场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罐装乌龙茶饮料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取水溶性的茶成份提取液,其特征在于还有纳滤提取液制成浓茶汁,纳滤去离子水且以适当比例稀释浓茶汁,将稀释的浓茶汁满封装,对封装的茶饮料进行巴氏杀菌,贮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茶成份提取液系将磨碎的茶叶用95℃的去离子水搅动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纳滤提取液的纳滤膜的截流分子量为2—7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纳滤去离子水的纳滤膜的截流分子量为1—2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满封装是罐满封装或瓶满封装。
全文摘要
一种乌龙茶饮料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取茶提取液、纳滤提取液制成浓茶汁,纳滤去离子水以稀释浓茶汁、满装溢流封装、巴氏杀菌和贮存。本发明由于不添加抗氧化剂,改进口味;不用充氮,简化了设备;不用高压釜杀菌,提高了生产效率,改进品味;不用酶和钙化物等化学添加剂,纯天然;产品清澄芳香,口味纯正,长期贮存不混浊沉淀。
文档编号A23F3/00GK1124576SQ9411402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12日
发明者於新根, 李民乾, 徐耀良 申请人:上海纳米高技术公司,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