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暑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486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暑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传统的饮料中主要为果汁与糖配制而成的碳酸型和非碳酸型两大类,水果汁配制的饮料在署天饮用后解烦渴效果差、饮用量过大,会因此造成影响食欲,饮用后果酸残留于口中使得产生不适感。
本发明采用的苦丁茶(又名苦灯茶,大叶冬青叶、苦茶叶、枸骨叶,角刺茶)含有主要为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熊果酸等。具有清奋肺脾、止痢、消食、利尿、化痰和清热散风,解除烦渴的药用功效。是在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广大地区生长的常绿性野生植物,一年四季均可收摘,资源量较为丰富。
苦丁茶由于味极苦,在饮料生产中一直未被用于生产使用,也未见采用苦丁茶制作饮料的制造方法的报道。
本发明的方法是针对在长期高温条件下工作和署天长时间在烈日下室外作业及大运动量运动后人体易产生烦渴现象和易患中署、小便不通、尿道结石等疾病的状况和苦丁茶具有消署、利尿、解烦渴药用功效,并且资源量广的特点。通过采用加入适量的糖、蜂蜜、食盐能形成独特的口味特点而制取消署保健饮料的。
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的将苦丁茶称量后放进锅内。经加入水进行煎煮或经加入沸水进行浸泡将药用成份浸取出来制成药汁。
滤取出苦丁茶(茶叶可经多次浸取后弃去)向取得的药汁中加入蔗糖或蜂糖(蜜)和食盐,蔗糖或蜂糖(蜜)加入时应控制加入量在0.1~10%范围内,加入食盐量控制在0.1~5%范围内,煮沸待所加入上述成份完全溶解,混均后,冷却,罐装,制取得到产品。在制备中如要制备成为碳酸型消署保健饮料,只需在罐装过程中加压注入适量的CO2。
说明书


将苦丁茶与水加入煎煮锅内,煎煮至沸后经过滤滤取出滤渣,可循环利用的滤渣再返回煎煮锅内利用,经多次浸泡煎煮后已将有效药物成分基本浸取尽的渣弃去。
取得的药汁加入食盐、蔗糖或蜂糖(蜜)进行口味调整,再冷却后进行罐装,制备碳酸型饮料时可在罐装时压入CO2气体,取得产品。
实施例1、将苦丁茶0.3Kg用洗净的布袋包好放入煎煮锅内,加入水50Kg。煎煮沸10分钟,加入蔗糖3Kg或蜂蜜4Kg、食盐0.5Kg,再煮沸10分钟,将苦丁茶叶袋取出待利用或弃去。取得的药汁冷却至常温,经罐装后即得到口感微苦,回甜的非碳酸型饮料。
2、将苦丁茶0.3Kg用洗净的布袋包好放入浸取锅内。加入沸水50Kg进行浸泡30分钟后,取出茶叶袋待利用或弃去。取得的药汁经加入4Kg蜂蜜(糖)或3Kg蔗糖、食盐0.5Kg溶解后再煮沸10分钟,冷却至常温,经罐装即得非碳酸型饮料。
权利要求
1.一种消署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苦丁茶(又名苦灯茶、苦茶叶、大叶冬青叶、枸骨叶、角刺茶)经过煎煮或用沸水浸泡后取得药汁,向药汁中加入蔗糖或蜂糖(蜜),食盐,制备取得消署保健型饮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茶汁中的蔗糖或蜂糖(蜜)含量控制在0.5-10%食盐含量控制在0.1~5%范围内。
全文摘要
采用苦丁茶经煎煮或沸水浸取得汁,加入蔗糖、食盐等配制而取得的一种具有清热散风,除烦渴功能的消暑、保健型饮料,适用于暑天及大运动量运动后消暑饮用。
文档编号A23L2/38GK1112812SQ95102999
公开日1995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3日
发明者邓绍齐 申请人:邓绍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