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358阅读:1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o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实验室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
目前医疗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CO2培养箱,属进口产品,每只价格昂贵,且气体要对方供应,故一般医院无法使用。另一种是国内医院普遍在采用的用蜡烛燃烧产生CO2用玻璃缸培养细菌的“烛缸法”。此法成本较低、方便,但缺点是“烛缸法”因蜡烛燃烧时除产生CO2气体外,还伴有CO气体产生,CO气体有抑制细菌生长之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气袋内装有培养平皿和CO2发生管(即产气管),气袋口由于用密封的弹簧夹子夹住。主要用于淋球菌的培养,也可培养其它细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包括一边开口的透明塑料气袋和用于密封的弹簧夹子,塑料气袋内装有CO2发生管(即产气管)和培养平皿。
CO2发生管为一端开口的塑料管,管底装有一团带有碱性粉剂的棉球,塑料管中间安放一只内装酸性试剂的安瓿,安瓿的小端与碱性粉剂棉球相接。塑料管的开口端塞有一团消毒脱脂棉球,主要是保护安瓿及碱性粉剂棉球,防止其被例出塑料管外。在使用时,管内所产生的CO2可以通过棉球流入塑料气袋内。塑料气袋口由用于密封的弹簧夹子夹住,气袋处于密闭状态,所产生的CO2不会流出袋外,产生理想的培养环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实验室对支原体、淋球菌、脑膜炎球菌以及其它需要二氧化碳环境的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一是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透视图图二是CO2发生管的透视图如图所示,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的气袋1的开口端由用于密封的弹簧夹子2夹住,气袋内装有CO2发生管3和培养平皿4。CO2发生管3为一端开口的塑料管,管底装有带碱性粉剂的棉球5,装有酸性试剂的安瓿6及棉球7。
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在使用时,首先把装有已接种的样本平板的培养平皿4装入气袋1,用手驱除袋中气体,并折叠气袋1的开口端的薄膜3-4折,再将用于密封的弹簧夹子2夹住被折叠的气袋口,使气袋1处于密闭状态,然后用力折断气袋1内CO2发生管3内的安瓿6,将CO2发生管3的开口端向上,以防止安瓿6内流出的酸性试剂溢出发生管,当安瓿内的酸性试剂与发生管底部的棉球5中的碱性粉剂接触后,即产生大量CO2气体,通过发生管口的棉球7,溢出发生管而进入培养气袋1,即产生理想的培养环境,这样就可将培养气袋置放于恒温箱内进行淋球菌培养。
权利要求1.一种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包括内设培养平皿(4)的密封气袋(1),其特征在于气袋(1)内还装有CO2发生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其特征在于CO2发生管(3)为一端开口的塑料管,管内装有带碱性粉剂的棉球(5),装有酸性试剂的安瓿(6)及用于保护安瓿的棉球(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型淋球菌培养气袋,其特征在于塑料气袋为透明塑料气袋,其开口处由一只用于密封作用的弹簧夹子(2)加以夹紧密封。
专利摘要CO
文档编号C12M1/00GK2226603SQ952133
公开日1996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7日
发明者周东桥 申请人:周东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