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449900阅读:4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涉及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栽培学和植物遗传学等。
据报道1949年ROTOR成功地在试管中培养出花梗苗,但由于蝴蝶兰繁殖难度较大,至今还没有象建兰属、卡德兰属、石解属等一些兰花那样建立起完整的无性繁殖体系。我国台湾省林金其、林瑞林等对蝴蝶兰的组织培养作了认真的研究。1989年广东王怀宇作了蝴蝶兰的快速繁殖的初步报道,目前关于蝴蝶兰原球茎状体的培养方面尚未见有详细的报道。
尽管蝴蝶兰不定芽组织培养即花梗苗培养已获成功,但繁殖系数低、成本高、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不能更快地使兰花进入百姓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蝴蝶兰的外植体、诱导出原球茎状体、大大地增加繁殖系数,使其用于苗木工厂化生产,达到大量繁殖蝴蝶兰苗的目的。
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蝴蝶兰茎尖或小叶,嫩茎用常规方法消毒后,在改良的Vacin and went培养基固体平板上,26℃,光强1200LX,每天光照16小时培养,直至诱导出两小叶和嫩茎,再经45天左右时间的培养大部分可长成有2-3片叶的带根蝴蝶兰小苗。其中所述的改良Vacin and went培养基配方为(mg/L)Ca3(PO4)2200KNO3525KH2PO4250MgSO4.7H2O250(NH4)2SO4500Fe2(C4H4O6).2H2O 28MnSO4.4H2O75PH=5.4-5.6 蔗糖20克另加细胞分裂素BA3(6-苄氨基嘌呤)3mg,肌醇100mg,维生素B1、B6和烟酸各0.5mg,活性炭0.15%,香蕉1%(相对于培养基的体积,即100ml培养基中加0.15克活性炭,1克香蕉)。
本发明采用蝴蝶兰茎尖培养,并用改良Vacin and went培养基外加BA3+0.15%活性炭+1%香蕉。用常规方法消毒,在双筒解剖镜下切取1-2mm的茎尖,可获极少量(约4%)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偏大的茎尖外植体经长时期培养后长成两小叶及嫩茎,然后用利刀切成1-2mm小块,仍置于上述培养基上,促使其继续分化从材料中获得了约30%的原球茎状体。此举的成功,在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培育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大量繁殖蝴蝶兰苗提供了物质条件。


图1是蝴蝴蝶兰早期原球茎状体的细胞分化图。
图2是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图,其中I是早期原球茎状体;II是原球茎状体;III、IV是出叶,V、VI是小苗。
蝴蝶兰原球茎状体的培育成功,缩短了与国外洋兰繁殖技术的差距,总结出一套非原产地繁殖蝴蝶兰的技术养护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一旦原球茎状体培育成功可向社会出售蝴蝶兰切花,蝴蝶兰苗木以及蝴蝶兰原球茎,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蝴蝶兰茎尖(含其他营养体)培养基用改良Vacin and went(mg/L)Ca3(PO4)2200KNO3525KH2PO4250MgSO4.7H2O250(NH4)2SO4500Fe2(C4H4O6).2H2O 28MnSO4.4H2O 75 蔗糖20克PH=5.4-5.6另加细胞分裂素BA3(6-苄氨基嘌呤)3mg,肌醇100mg,维生素B1、B6和烟酸各0.5mg,活性炭0.15%,香蕉1%(相对于培养基的体积,即100ml培养基中加0.15克活性炭,1克香蕉)。
(2)茎尖培养剪取蝴蝶兰茎尖后用自来水冲洗15-20分钟,再用洗涤剂清洗,用75%酒精消毒0.5分钟,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汞消毒5分钟,用无菌水清洗5-6次。然后,用无菌滤纸吸除表面多余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材料置于消过毒的培养皿内,在解剖镜下切取1-2mm的茎尖,平放在上述改良的Vacin and went的固体培养基上,温度26℃,光强1200LX,每天光照16小时培养。从培养开始45天后茎尖材料细胞开始分化,出现了早期原球茎状体(见附图1)。
或者茎尖以外的营养体即两小叶和嫩茎作为繁殖材料,将其切成1-2mm小块,再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培养诱导成原球茎状体。茎尖以外的营养体诱导出原球茎状体需经68天时间。不论是茎尖或茎尖外的营养体一旦诱导成原球茎状体,培养在低浓度即1升中有1ppm细胞分裂素(BA1)的培养基内或继续延长培养时间,经60天左右的培养可诱发出两小叶和嫩茎,然后再经45天左右时间的培养大部分可长成有2-3片叶的带根蝴蝶兰小苗。其培养条件与上述相同。
实施本发明必须具有一个接种、培养室,要严格灭菌,控制光照、温度、湿度条件,同时还需备有显微镜,解剖镜等条件。在蝴蝶兰苗木养护管理上冬季温室供暖设备增湿不能低于10℃,夏季湿度保持60-80%,并要注意通风,要控制光照造成一个散射光的环境,夏末秋初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有利蝴蝶兰花芽分化。同时,必须备有素质高、事业性强的操作管理人员。
权利要求
1.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蝴蝶兰茎尖或小叶,嫩茎用常规方法消毒后,在改良的Vacin and went培养基固体平板上,26℃,光强1200LX,每天光照16小时培养,直至诱导出两小叶和嫩茎,再经45天左右时间的培养大部分可长成有2-3片叶的带根蝴蝶兰小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改良Vacin and went培养基配方为(mg/L)Ca3(PO4)2200KNO3525KH2PO4250MgSO4.7H2O 250(NH4)2SO4500Fe2(C4H4O6).2H2O 28MnSO4.4H2O 75PH=5.4-5.6 蔗糖 20克另加细胞分裂素BA3(6-苄氨基嘌呤)3mg,肌醇100mg,维生素B1、B6和烟酸各0.5mg,活性炭0.15%,香蕉1%(相对于培养基的体积,即100ml培养基中加0.15克活性炭,1克香蕉)。
全文摘要
用改良的Vacin and went培养基并加BA
文档编号C12N5/04GK1180104SQ9611988
公开日1998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9日
发明者左汶, 郭继善, 杨骏 申请人: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