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65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用于茶叶杀青、柔捻(轻度)、理条的制造、配制或泡制,属于茶处理机械。国际专利分类号为A23F3/06。
现在,名优茶的制作多以手工为主,费工费时,碎末多,成形不够自然、不美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过几种茶叶初制加工机械。这些机械虽然在茶叶杀青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无法实现茶叶加工的自动化。目前,尚无一种制茶机能针对不同的茶叶品种一次性完成杀青、柔捻、理条等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这种制茶机成功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不但能制小、中叶种名优茶而且能制大叶种名优茶,解决了无法用机制大叶名优茶的难题。该机制成的茶叶外形挺直(包括不同的需要可制作针形和扁形茶)、颜色碧绿、不焦边、无碎末、白毫显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由机架、供热设备、锅框架、控温装置等组成,锅框架设在机架内,由两根滑杆固定在机架上方,滑套一侧焊在锅框架上并套在滑杆上,一对连杆一端与减速机构相连,一端与锅框中部铰接,炒锅为特长槽形锅,长为1.4米~2米,中间有凸棱,一端封口,一端敞开,固定在锅框架上;在炒锅封口端上方有长形可调进茶斗,锅面进茶斗下安有活动焖盖;锅内置放定型小棒,炉膛顶板是一块弧形导热板,炉膛侧面有进柴口和储气室(兼出灰口),炉膛内设有百叶扇式炉塞,炉塞上有活动滑板;电热偶装在进茶漏斗下,连通装在机身中的控制仪并连通一组鼓风机和电磁阀的开关;机架出茶口端装有“”形管,上部管道通向弧形导热板,下部管道一端通炉膛中的储气室,一端通鼓风机,管道交叉口左侧有一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完善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的机体与水平面成一定倾角;定型小棒与锅等长或长5厘米,直径在1厘米~2厘米,每锅1~3根;闸阀可为电磁阀或手推阀。
本实用新型共有5幅附图,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摘要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柴煤机的分风装置控温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茶机控温装置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设备结构筒单,操作方便;能一次性制作各种叶种名优茶,自动化程度高;制成的茶叶外形挺直、颜色碧绿、不焦边、无碎末、白毫显露。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机架2上放置炒锅12,炒锅12是由薄板制成的4~5只半圆底加长槽形锅组成,其一端封死。上方安置进茶斗7,漏斗下锅内安有测温仪5。进茶斗7边锅上有一只闷盖17;炒锅12的另一端锅口敞开。如图3所示,每只锅底内中央均有一条凸棱27,炒锅12固定在锅框架26上,外侧门铰链固定在外架的正右面,二对套筒28固定在锅框架26两侧,两根滑杆25用螺丝固定在机架2的四个角边。锅框架26一侧中间有二根曲柄连杆30连接着传动部位的曲柄轮31。

图1所示,打开电机开关21,经减速机构两次减速,并通过曲柄轮31和连杆30将旋转运动转变成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炒锅12在滑杆25上做往复运动。根据叶种的需要将进茶口7的调节阀6调到适当位置,倒入鲜叶。随锅体的振动,茶叶自动滑出斗口进入锅内。炒茶时盖上闷盖17,充分利用炒制过程中的汽化热,达到快速、均匀、透彻杀青的目的。通过定形小棒11和茶叶在锅12内随锅往复而有序翻动,从而完成柔捻、理条、定形的功用,且胚茶逐渐自行滑落,而小棒11被机架外侧的挡棒板9挡住不会下落。
如图5所示,机架2的下部是炉灶10或电热器39。电热器39在靠近锅底的隔热板38上,板上垫有隔热层42。如
图1所示,温度探测仪5固定在锅上,温控仪22装在传动部位机架上。制茶时,温度超出设定温度时,温控仪开关关闭,电热管断电达到降温,反之则升温。电热管安装在电热床41上,电热床一端可通过电热床调节阀40升降,目的上使锅的各部受热符合做茶的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需要。
如图2所示,煤柴机的炉灶是一个封闭体,用薄板制成。它的下方的炉膛内有百页扇式炉塞4,加柴(煤)口14位于炉中下部的炉膛内,百页扇式炉塞4下是储气室兼出灰口13,供气管18一端连通储气室13,一端连通鼓风机16,中间有分风电磁阀(或手推阀)20。供气管18的垂直向连通一吹风降温管15。
打开加柴口14的炉门,转动摇杆24,使百页扇式炉塞4开启前倾,点燃炉膛里的柴(煤),调好温控仪22设定的温度,开启鼓风机16,风沿直线方向通过敞开的电磁阀(或手推阀)20及供气管吹向储气室13,火借风势,焰苗可舔向炉膛前方,很快达到制茶时所需“前段高、后段低”的温度。废气顺弧形导热板37的两侧回排到烟囱8。如图4所示,当温度超出设定温度时,温度探测仪5通过导线传递到温控仪22上,开关21关闭,致使电磁阀20关闭,风则由吹风降温管15吹向导热板37上自动降温。反之,自动升温。若不是电磁阀而是手动阀的情况,控温仪22的线路连通鼓风机。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鼓风机自动关闭,炉内因无风供氧,温度渐降。降到设定下限温度后,鼓风机又自动鼓风升温。使锅内始终保持所需温度。当炉内温度特高或炒制结束时,需立即降温,可将设定温度调高,鼓风机则自动鼓风机,再将手推阀打开到吹冷风档,炉内火很快熄灭,冷风直吹向弧形导热板,锅内迅速降温。
机架2的四只下脚,出茶口一端的两只自由倾斜地脚19铰接于地面和机架上,另一端的两只升降地脚23,当茶叶在炒锅12内停留时间需减短至快速出茶时,将脚踏式千斤顶33轻踏,机体便前倾。保证各种叶片和老嫩程度不同的茶叶在锅内的炒制时间。若传动装置中的皮带过松或过紧,均可调节。旋转带轮调节杆32上的小盘,使杆上升,杆下连着的挑板35,挑板35下有弹簧36支撑,挑板35一端上倾,电机位置上升,带、轮也随之上升。反之则下降,达到调节皮带松紧的目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出的茶叶质量好,极易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由机架(2)、供热设备、锅框架(26)、控温装置等组成,锅框架(26)设在机架(2)内,由两根滑杆(25)固定在机架(2)上方,滑套一侧焊在锅框架(26)上并套在滑杆上,二根连杆一端与减速机构相连,一端与锅框中部铰接,其特征在于炒锅(12)为特长槽形锅,长为1.4米~2米,中间有凸棱(27),一端封口,一端敞开,固定在锅框架(26)上;在炒锅(12)封口端上方有长形可调进茶斗(7),锅面进茶斗(7)下安有活动焖盖(17);锅内置放定型小棒(11),炉膛顶板是一块弧形导热板(37),炉膛侧面有进柴口和储气室兼出灰口,炉膛内设有百叶扇式炉塞(4),炉塞(4)上有活动滑板;电热偶装在进茶漏斗(7)下,连通装在机身中的控制仪并连通一组鼓风机和电磁阀的开关;机架(2)出茶口端装有“”形管,上部管道通向弧形导热板(37),下部管道一端通炉膛中的储气室(13),一端通鼓风机,管道交叉口左侧有一闸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其特征在于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机体与水平面成一定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型小棒(11)与锅等长或长5厘米,直径在1厘米~2厘米,每锅1~3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闸阀可为电磁阀或手推阀。
专利摘要自动流水式作业制茶机,主要特征是,一组特长形炒锅封口端上方有可调进茶斗,锅面上装有闷盖,锅内置放定型小棒,紧贴锅底部分是一弧形导热板;机身侧端有分风管,在全封闭炉灶膛内设有百叶扇式炉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一次性制作大、小叶种名优茶,自动化程度高;制成的茶叶外形挺直、颜色碧绿、不焦边、无碎末、白毫显露。
文档编号A23F3/00GK2305861SQ972286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6日
发明者夏广宇 申请人:夏广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