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气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6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沼气池气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池气动搅拌装置。
沼气池在不搅拌的情况下,发酵原料因其比重和自然沉降规律,逐步分为底部沉淀层、中部清液层、上部浮渣层。发酵原料的分层分布,影响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沼气的产生。为了克服这种不利状况,需要对发酵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方法有机械搅拌、气体搅拌和液体搅拌。其中气体搅拌是将沼气池内产生的沼气抽出来,经压缩后又从池底部的气体扩散管冲入池内,产生较强的气体回流,从而达到搅拌料液的目的。三种方法一般都需要依靠外部动力,实现对发酵料液的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依靠沼气池原料发酵生成沼气所产生的动力,实现自动搅拌的沼气池气动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削球壳形集气罩1、集气罩1底部多个导流槽2和支撑集气罩1的支柱3构成。集气罩1的净空跨度等于沼气池发酵间半径,矢跨比等于1/3;导流槽2直径等于沼气池发酵间直径的1/100,与集气罩1底园周切线成30度角。该装置可用钢材、塑料、玻璃钢及混凝土制造,通过4-6个支柱3固定于沼气池发酵间内,距池底高度等于沼气池池墙高度的1/2。
沼气池产气后,位于集气罩1下部发酵原料所产生的沼气,汇集于集气罩1内,当沼气汇集到一定数量,气压大于沼气池内压力,或者使用沼气使池内压力降低时,集气罩1内具有一定压力和能量的沼气通过底部的导流槽2向出释放,形成旋转气流,冲动池内中上层料液,引动底层料液,从而实现对池内料液的自动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①结构简单,大、中、小型沼气池,均可按本实用新型实施。②集气罩1内贮存的沼气定向、集中从导流槽2释放,形成旋转气流,使沼气池内的料液得到均匀搅拌。③贮存于集气罩1内的沼气,依据池内压力阵发性排气搅拌,符合沼气发酵工艺对搅拌的要求。④无需外部动力,装置自动运行,节约能源和人力。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实施例一8米3沼气池混凝土气动搅拌装置根据《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GB4750-84),8米3沼气池发酵间直径为2.7米,池墙高度为1米。由此可得,8米3沼气池的气动搅拌装置的净空跨度为1.35米,矢高为0.45米,导流槽2的直径为27毫米。用混凝土制作时,先预制两个内径为1.35米、厚度和高度为6-10厘米、带四个直径27毫米导流槽2的半园环圈梁。然后以沼气池中心为园心,以1.35米为直径划园,将园围分为四等份,在四等份处,用砖砌筑四个6厘米×12厘米的长方体支柱3,高0.5米。然后将两个半园环圈梁架在支柱3上,用专用模具或木板制做曲率半径0.73米,高0.45米的削球体模型,再用150号混凝土现浇厚5-6厘米的削球壳形集气罩1,原浆收光并刷水泥素浆密封处理后,养护7昼夜,折模即成。
实施例二50米3沼气池钢结构气动搅拌装置50米3沼气池发酵间直径为4.8米,池墙高度为1.9米,其气动搅拌装置结构尺寸为净空跨度2.4米,矢高0.8米,曲率半径1.3米。用2-3毫米厚的钢板焊制成符合以上尺寸的剥球壳形集气罩1,在集气罩1底边开槽并焊接4个与周边切线成30度角、直径48毫米、长100毫米的导流槽2。将制成的集气罩1安装并焊接在预制于沼气池底、距池底0.95米的六个钢支柱3上即成。
权利要求1.一种沼气池气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净空跨度等于沼气池发酵间半径,矢跨比等于1/3的削球壳形集气罩1、直径等于沼气池发酵同直径的1/100,与集气罩1底园周切线成30度角的多个导流槽2和4-6个支柱3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槽可为3-8个,其中以4个为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沼气池气动搅拌装置,该装置由一削球壳形集气罩1、多个导流槽2和4-6个支柱3组成。当集气罩1内的气压大于沼气池气压或沼气池内气压减小时,其内部的沼气会通过底部的导流槽2向外释放,形成旋转气流,从而实现对沼气池内料液的自动搅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搅拌能量集中、均匀,无需外部动力即可自动运行,节约能源和人力。
文档编号C12M1/107GK2322971SQ97227660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4日
发明者邱凌 申请人:西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