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5975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苦瓜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及其生产方法。
苦瓜是夏秋谈季的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苦瓜嫩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维生素A、B、C,尼克酸,多种无机元素(Ca、Zn、Mg、Fe、Mn、Cu、Li、Ge、Mo、Se、Cr、Ni等),各种氨基酸和胡萝卜素、果胶等营养成分。苦瓜的维生素C是瓜类中最高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苦瓜叶片中含有一种抗菌和抗虫的成分,使苦瓜病虫害很少,不需药物防治,对环境污染少。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食品。
苦瓜的药用价值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其果实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痈肿、丹毒、恶疱;种子能益气壮阳。在日本,其果实用作健胃剂;在印度,用于缓泻剂及儿童驱虫剂。苦瓜甙的抗糖尿病作用已得到肯定疗效,其抗癌,抗艾滋病作用已有不少研究报道。
本发明之前,在我国,苦瓜曾有制成清淳饮品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921-15146.2)、制成茶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94105438.1)。上述发明均为用苦瓜直接榨汁或直接干燥泡水饮用。苦瓜醇析物中所存在的抗病毒成分,苦瓜子中所含有的抗癌、抗艾滋病等有效成分均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季皆宜的苦瓜保健食品及其生产方法,以便通过饮用,人体能充分吸收、利用苦瓜及苦瓜子中的各类保健抗病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苦瓜袋泡茶的主要原料及其含量(重量)比为苦瓜干∶苦瓜子=(3-4)∶(1-2)苦瓜袋泡茶的生产方法1.将新鲜苦瓜洗净,切成5-15mm厚的薄片,自然干燥或烘烤至其重量减至为新鲜苦瓜的10%至5%,制成苦瓜干,备用。
2.取苦瓜干250-500g,粉碎,用苦瓜干重量的3-4倍的70%-80%的乙醇溶液浸渍24-48小时,过滤,得溶液I。将滤渣加5-6倍重量的水,煮沸30分钟-1小时,过滤,得溶液II。合并溶液I、II,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1.3的浸膏I。
3.取干苦瓜子250-500g,粉碎,用苦瓜子重量的3-4倍的90%-100%的乙醇溶液浸渍24-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1.3浸膏II。
4.再取第1步制得的苦瓜干250-500g与浓缩的浸膏I、浸膏II混合均匀,50℃-80℃干燥,灭菌,分装成袋(5g/袋),即得成品(约得51-102袋)。
苦瓜袋泡茶的使用苦瓜袋泡茶,以开水冲泡,每日饮用2-4袋。适用于各种年龄层次的人,尤其是咽喉炎、支气管炎、糖尿病患者。具有防病、冶病功效。可用于中老年人保健。
实施例1取新鲜苦瓜,洗净,切成5-15mm厚的薄片,自然干燥或烘干至重量为新鲜苦瓜的10%-5%,制成苦瓜干,备用。
取成熟苦瓜的种子,干燥,备用。
取苦瓜干250克,加1升70%的乙醇溶液浸渍24小时,过滤,得溶液I。将滤渣用1.5升水煮沸30分钟,过滤,弃去残渣,得溶液II。将溶液I和溶液II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I。取干苦瓜子250克,加1升95%的乙醇溶液浸渍24小时,过滤,得滤液,减压浓缩滤液至相对密度为1.3的浸膏II。再取苦瓜干250克,与浸膏I、浸膏II混匀,50℃-80℃干燥4小时至含水量小于10%,灭菌,分装成袋(5g/袋),得苦瓜袋泡茶51袋。
实施例2其制备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参数如下取苦瓜干500克,80%乙醇2升浸渍48小时,得溶液I;水3升煮沸滤渣1小时,得溶液II,合并溶液I、II,浓缩得浸膏I,比重为1.15。取干苦瓜子250克,无水乙醇1升浸渍30小时,得浸膏II,比重为1.10。再取苦瓜干500克与浸膏I、浸膏II均匀混合,50℃-80℃干燥6小时,至含水量小于5%,灭菌,分装成袋(5g/袋),得苦瓜袋泡茶101袋。
实施例3其制备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参数如下取苦瓜干375克,75%乙醇1.5升浸渍48小时,得溶液I;水2升煮沸滤渣1小时,得溶液II。合并溶液I、II,浓缩得浸膏I,比重为1.30。取干苦瓜子250克,90%乙醇1升浸渍48小时,得浸膏II,比重为1.20。再取苦瓜干375克与浸膏I、浸膏II均匀混合,50℃-80℃干燥6小时,至含水量小于5%,灭菌,分装成袋(5g/袋),得苦瓜袋泡茶76袋。
实施例4其制备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参数如下取苦瓜干188克,75%乙醇750毫升浸渍24小时,得溶液I;水1.2升煮沸滤渣1小时,得溶液II。合并溶液I、II,浓缩得浸膏I,比重为1.30。取干苦瓜子250克,95%乙醇1升浸渍48小时,得浸膏II,比重为1.20。再取苦瓜干188克与浸膏I、浸膏II均匀混合,50℃-80℃干燥6小时,至含水量小于5%,灭菌,分装成袋(5g/袋),得苦瓜袋泡茶38袋。
实施例5参照国家标准GB9679-88,GB5009,57-88茶叶卫生标准,对实施例1、2、3、4所得苦瓜袋泡茶成品进行测定,其检测结果列于表1。表中数据表明4例成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表1
注 “-”表示未检出。
实施例6本发明苦瓜袋泡茶经60人饮用证实,具有消署、清凉解渴作用。其中,10例糖尿病人饮用后,对降低血糖有辅助作用,有效率为80.5%。此外,对咽喉炎、支气管炎、胃病患者均有一定疗效。防病、治病攻效显著。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1.苦瓜袋泡茶风味独特,润喉去痰,清热解毒,健胃除烦,益气壮阳。对咽喉炎、支气管炎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对糖尿病、胃病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2.本发明所用配方均为食物,纯天然,无毒副作用。
3.其制备方法采用部份提取原理,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浸膏,附于基料一同浸泡饮用,能充分吸收、利用苦瓜及苦瓜子中的各类保健抗病有效成分。
4.去除了苦瓜的特殊异味,保留了有效成分,老少皆宜,饮用方便,口感好。
5.生产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袋泡茶,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为苦瓜干、苦瓜子,各原料的含量(重量)比为苦瓜干∶苦瓜子=(3-4)∶(1-2)。
2.一种袋泡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苦瓜干的醇析物及苦瓜干滤渣的水提物、苦瓜子的醇析物分别减压浓缩后与新苦瓜干均匀混合,于50℃-80℃干燥,灭菌,装袋,即得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泡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鲜苦瓜切成5-15毫米厚的薄片,干燥至其重量减至为新鲜苦瓜的10%至5%,制成苦瓜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泡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苦瓜干250-500g,粉碎,用苦瓜干重量的3-4倍的70%-80%的乙醇溶液浸渍24-48小时,过滤,得溶液I,将滤渣加5-6倍重量的水,煮沸30分钟-1小时,过滤,得溶液II,合并溶液I、II,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1.3的浸膏I。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泡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干苦瓜子250-500g,粉碎,用苦瓜子重量的3-4倍的90%-100%的乙醇溶液浸渍24-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1.3浸膏II。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泡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再取苦瓜干250-500g与浸膏I和浸膏II混合均匀,于50℃-80℃干燥,灭菌,分装成袋,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苦瓜袋泡茶,原料及其含量(重量)比为:苦瓜干∶苦瓜子=(3—4)∶(1—2)。制备方法为,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浸渍提取苦瓜干、苦瓜子,以水煮沸苦瓜干滤渣,将两滤液分别浓缩成比重为1.10—1.30的浸膏。将两浸膏再与苦瓜干混合,于50℃—80℃干燥,装袋。即得无苦味,含苦瓜有效成分的保健茶。该产品具清热解毒,润喉去痰,健胃除烦,益气壮阳等功效。
文档编号A23F3/34GK1268304SQ99114758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31日
发明者唐琳, 颜钫, 陈放 申请人:四川联合大学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